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形式主义侵蚀文化肌体
                                                    吴义勤
                ①形式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反对形式主义,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形式主义.近年来,形式主义开始在文化领域大面积蔓延,因形态更隐蔽,其危害也就更大.
                ②文化领域的形式主义因为顶着“文化”的大帽子,常会被人忽略.比如,为了增加出版物的销售量,各种图书排行榜、畅销榜应运而生,但在有的地方竟然变成了一种“商业游戏”和“商业交易”,甚至出现了出版社、作家花钱打榜的现象.热热闹闹的排行榜之后,其实是某些出版商的利益追逐,受损的则是上当受骗的读者以及我们的出版环境.再比如,有的地方,从吃的到穿的、从地上长的到天上飞的、从植物到动物、从古人到现代人、从英雄到汉奸,竟然都能成为文化节的名目.文化节不是不可以办,怕的是在主办者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的大小,而不顾其能对文化发展产生多少补益.此外,一些电视节目引发的文物拍卖寻宝热、选秀热、相亲节目热等等,最终也荒腔走板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形式”与“表演”,离真正的“文化”很远.
                ③文化形式主义的最大危害是弄虚作假,损害文化发展的健康肌体,毒化社会风气.从表面上看,文化形式主义是拜金主义在作怪.正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才在文化活动中抛弃真诚的信仰和痛苦的反思,将文化创造变成了“吸引眼球”的金钱比赛和不伦不类的跟风模仿等.而从深层意义来说,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正是文化虚无主义和缺乏文化自信、根本不懂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功利主义、媚上心理、跟风投机心理和畸形权力崇拜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掩盖自己思想能力、行动能力不足的保护色,从侧面暴露了我们的政绩评价、问责机制不健全、不科学的弊病.可以说,假如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其恶果是形式取代了内容,现象取代了本质,虚假驱逐了真实,它只会践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破坏社会的信任机制,助长浮躁功利的习气,损害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④因此,要真正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警惕和根治形式主义.特别要从制度设计上不给文化投机行为留有生存乃至效仿的空间.我们的政绩评价应不仅仅看到兴建了多少楼堂馆所这样的工程,更应看到培育了多少精品力作、惠及了多少市民百姓这样的实绩;不仅看到一次性的文化建设,更应关注这种文化投入方向、投入方式的可持续性.在考察用人机制上,更要给那些在文化建设领域真抓实干的人、坚持从实际和群众出发为政理念的人更多的鼓舞和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7日24版)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文化形式主义大面积蔓延,且因其形态更隐蔽,更具危害性.
              B、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热衷文化形式主义的直接动机和深层原因.
              C、如果任由文化形式主义泛滥,将造成诸多恶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D、文章强调我们的政绩评价更应顾及实际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请根据第②段列举的现象,概括文化形式主义的特征.
              (3)请简析第③④两段之间的关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援,又是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封个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排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冲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 3.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陈佳冉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
                ②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然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
                ③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法国人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
                ④“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2012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⑤“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深受震动,她说“这两句话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⑥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于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无用”的阅读可以跳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无用”的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让我们收获“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动.一本好书,从来不会因为它的表面“无用”而折损了它的价值.当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本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籍的功用虽然很多,但现实中人们看中的大多是它的实用功能.
              B.数字阅读能够抢占传统阅读市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便捷性.
              C.第三段引用夏尔•丹齐格的话语是为了论证“读书是毫无用处的”.
              D.第五段叙铁凝之事恰当地论证了非功利阅读行为可带给人的收获. 招教考试
              (2)文本第二段说,“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请具体说明“阅读行为”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3)结合文本,简要阐述“无用阅读”的价值.
            • 4. “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
              “幸福悖论”,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也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发表了著名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点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也称“幸福悖论”“幸福--收入之谜”.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作为社会福利衡量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能将一些看不见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纳入衡量之列,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而这恰恰被许多人当作生活的最终目标.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首先,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购买消费的物品;其次,更多的财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的权力,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或不消费某些商品,因此,更多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增强,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人们收入较少,处于贫穷阶段时,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长无疑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物质丰裕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精神上的追求就显得愈益迫切.如果人们依然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发展自然就被放逐而沦亡.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人生真谛,正在做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锁定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其实就是把钱当作唯一的目标,无疑起了不好的作用”.
              “幸福悖论”并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其之所以作为悖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恰恰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统一性,同时也提示我们,人类对幸福的认知仍处于启蒙阶段.
                                                                              (选自《求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幸福悖论”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幸福悖论”指人在获得更多的财富后,没有得到与财富增加相应的幸福快乐增加.
              B.“幸福悖论”最早是由美国伊斯特林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述为“幸福一收入之谜”.
              C.“幸福悖论”产生的条件是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
              D.“幸福悖论”不是逻辑悖论,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体现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统一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民生产总值没有将许多人当做生活的最终目标的内心平静和幸福等纳入社会福利衡量体系中.
              B.研究表明,平均快乐水平与人均收入的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决定人们快乐的因素是文化特征.
              C.物质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物质的丰富性并不是生活幸福的唯一条件.
              D.有学者认为有些人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们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作者也认同学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幸福悖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既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研究,也有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
              B.当今社会变富了,可人们却没有更快乐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精神追求.
              C.研究表明,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
              D.“幸福悖论”问题既有理论根源,也有经验依据,比如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就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 5. “自然世界”是由纯粹的自然事实和事件所构成,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前由“盲目的”自然力量所支配;在人的因素介入之后,自然世界事实上成了“人化的自然”,在自然界中可以随处发现人类价值实践的痕迹.但是,人类主体性实践在这里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范围同样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那些社会事实和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人文世界”是在“社会世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和内心体验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简而言之,是由社会“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而形成的“意义”所构成.但是,在人文世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新的核心要素.价值及价值实践在人文世界里只不过是主体用来进行总体反思和体验的材料.人文世界究其根源而言是一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世界”或人的“自然世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人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成是人文世界的问题,因为“人的问题”既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事实性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关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真正与人文世界相关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性问题.
                                                       (选自石中英著《只是转型与教育改革》,有删改)
              (1)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世界的核心.
              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2)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    
              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他说:“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值!”
              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C.漂亮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
              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他说:“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价值”与“意义”分别是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关键词.
              B.“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
              C.人类介入“自然世界”,构建“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社会价值,完善人生意义的过程.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人民日报》评论部
              ①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面包车的中年男人,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即便擦肩而过,你可能也从未留意.
              ②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③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④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⑤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日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
              ⑥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微尘”,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名;靠140字发起的“免费午餐”,源于一个又一个3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亿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
              ⑦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的贫瘠,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
              ⑧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正因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一心灵,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选自2012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
              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
              D、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
              (2)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答:    
              (3)“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
              答: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现代人看上去很强大,他能建核电站,能建规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电站,因为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仅仅这些知识对人类的存在就是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有这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观念,但它却蕴含着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结果,人类强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盘全部都被自然以诸如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抢回去了.每每谈到这点,我都要对中国先人曾经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创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一个体现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则.堰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坝则意味着对水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遏,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
              但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乃是后发于它的.如果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概念所蒙蔽,那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往也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也许,退后一步,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为,倾听自然,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
              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1)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视野的狭隘.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常常存在局限.
              (2)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A.人类应顺从自然.
              B.真理是整体的.
              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
              D.使真理向人类敲开.
              (3)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2)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