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 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1)第二段“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词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3)报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
            •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圣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约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符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用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金箍儿”.金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金箍儿”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节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1)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
              (3)“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请结合文意阐释这句话的内涵.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笑说蟹文之灾
              流沙河
                  老夫银行排队,恭缴电、气、话之三费。站立久了心烦,不免游目四顾,用以杀死时间(Kill-time就是汉语说的“消遣”).忽睹一妇,夏衫华丽,背绣英文曰Special lady,即特殊太太,不禁莞尔,心情为之一振。乃自思忖:“既然特殊,又何必来排队?”
                  一自国门乍开,英语涌入,其势滔滔,不可逆挡。要现代化,要和先进文化接轨,就得容之纳之。道理大家明白,何须我来饶舌。但窃以为被动容纳的同时,也该主动疏之导之,莫让蟹行文字泛滥成灾才好。所谓泛滥成灾,别以为指的是“特殊太太”之类。笑话罢了,那不算啥。我指的是考试。学生要考英语,考吧。读硕士读博士而研究古汉语者,或中国古史者,或中共党史者,也非考英语不可吗?争取当公务员之非涉外事者,也要考英语吗?各行各界评专业职称,也要考英语吗?是不是太看重英文了?
                  英文应该学,但不能都去学waiter英语,一辈子做低级舌人,侍候商董,至多爬上洋买办的阶梯。试看今日外文系的,几人能译学术著作。听他口语多么地道,不过高等waiter罢了。《颜氏家训•教子篇》云:“齐朝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 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观今鉴古,人情不二。我心窃忧之,有不忍言者。
                  更值得忧心的是汉语。早在英语高烧之前,译体文风已经常见报刊文字。今则变本加厉,坏我汉语生态, 竟造出这样笨拙的译体病句来。胪列如下,请共赏之。
                  这本书已被我读过了。(这本书我读过了)
                  当我早晨起床的时候。(早晨我起床时)
                  作为政协委员的我。(我当政协委员)
                  浙江女子似乎就像花朵般的娇艳。(越女如花)
                  我出门去的同时,看见他正在哭着。(我出门,见他在哭)
                  必须加以严厉的惩办。(必须严办)
                  你有吃过午饭了吗?(你吃午饭了吗)
                  对我说来,她是我的妻子。(她是我妻)
                  译体恶风劲吹,从大作家到小学生,同受其愚弄而懵然不觉。更可怕的是报刊上一窝蜂去学洋,还觉得有趣,真要教前辈大师们,鲁胡老梁沈赵,地下同声一哭。写到这里,猛想起余光中。他是外文系老教授,一辈子弄外文。看看他笔下吧,食洋而化为中华的灵与肉,那文字多纯粹,多典雅,多准确,多活泼。
                  蟹文透过译体病句侵入报刊,我们拿啥武器去抵抗呢?我答:拿文言文。这武器能逢长化短,逢繁化简,逢深化浅,逢晦化显。笔下仍写现代汉语,但应掌握传统文言,择其铦利者而用之。必如此,方不至于被蟹文的语法攻占了我们的头脑笔下,杂交出怪胎来。不是教人排外,是用自家之本,赚取他家之长。若相反,便是自家无主,尽拾别人的敝屣了。
                  各种洋文不滥用,择地而用之,那是必要的。见洋文而反感,义和团心态,贻祸邦国,愚昧可笑。但是,当今街市上好多店招,货物上好多标识,都来英汉对照,有这个必要吗?余非新左人士,不会上纲批判所谓文化帝国主义,只是觉得市井流风趋新可笑而已。还有更可笑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沿街检举店招上的繁体汉字,必铲之而后快,却放过那些毫无必要的洋文招牌字,真有点“相煎何太急”的意味,不免一叹。
              (选自《含笑录》,有删改)
              (1)从全文看,“蟹文之灾”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第三段中“舌人”指什么人?该段引用《颜氏家训》的用意是什么?
              (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 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快乐的死亡
              陆文夫
                  作家有三种死法。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曰快乐的死。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没有特色,可以略而不议。快乐的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 或几乎是没有了!
                  作家没有了作品,可以看作是个人艺术生命的死亡、职业的停顿。其中有些人是因为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艺术的离休,他自己无可自责,社会也会尊重他在艺术上曾经作出的贡献。
                  痛苦的死亡却不然,即当一个作家的体力和脑力还能胜任创作的时候,作品已经没有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苦难和折磨(包括自我折磨)所造成的。折磨毁了他的才华,苦难消磨了他的意志,作为人来说他还活着,作为作家来说却正在或已经死去。这种死亡他自己感到很痛苦,别人看了心里也 很难受。
                  快乐的死亡却很快乐,不仅他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来也很快乐。昨天看见他大会上做报告,下面掌声如雷;今天又看见他参加宴会,为这为那地频频举杯。昨天看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看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昨天看见他在北京的街头;今天又看见他飞到了广州……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在哪里。
                  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自己很难控制,即很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我觉得喝酒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少喝一点可以舒筋活血,据说对心血管也是有帮助的。作家不能当隐士,适当的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对创作也是有帮助的。可是怎样做才能不酗酒,不做酒鬼,这有益的定量究竟是多少呢?怕只怕三杯下肚,豪情大发,嘟嘟嘟,来个瓶底朝天,而且一顿喝不上便情绪不高,颇有怨言,甚至会到处去找酒喝。呜呼,快乐地死去!
              (1)简要概括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
              (2)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本文“快乐的死亡”是单对作家而言的吗?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启迪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明代王世贞家有弇山固,园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匾额上书“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又如元代画家吴镇,喜欢独泛小舟于湖中,自称是“浩荡乾坤一浮鸥”.一只小鸟,为什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而唐代船子和尚诗云:“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
              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吗?水虽穷,路虽尽,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
              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这是一种深层的生命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个点,八大山人也有此认知,他早年号雪个、个山,自称“个山人”,这个“个”就是乾坤中之一“个”,一点.个,也可解释为竹,雪个,即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点青绿.在《个山小像》中,八大山人录其友人赞语:“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名理唾…大莫载兮小莫破.”八大山人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虽然只是一点,当我抛弃欲望的追求,唾弃名理的缠绕,获得自身的独立的时候,我就可以齐同世界,拥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
              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  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
              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  灵境中荡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荡漾,在开阔的湖面荡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荡漾,在  无形的宇宙中荡漾,说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这朵花的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所谓不离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    (有删改)
              (1)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
              (2)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3)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笑的价值[英]伍尔芙
              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3)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夹•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 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 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做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
              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紫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
              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
              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 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文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需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锇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1)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人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2)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3)简答.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
              (4)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