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块假我以文章”中的“文章”,“将成家而致汝”中的“成家”,“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的“人事”都是古今异义词;“少纵则逝矣”、“莫春者”、“而母立于兹”“燕坐于华堂之上”四句中都有通假字。

              B.从我国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看,白居易、杜甫都继承了建安诗人与汉乐府的风格,而这一切又都来源于《诗经》。

              C.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 2.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等,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在创作对联时,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起仄收和内容相关。
              B.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从商代甲骨文到现在,汉字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主要分为古今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和隶书,后一个阶段的字体有草书、行书和楷书。
              C.《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
              D.词,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别称有“诗余”“长短句”“乐府”“曲子词”等。其中,词题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
            •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么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词依篇幅长短划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一“阕”,也可叫“片”。

              C.“沁园春”作为词牌名,同时也是毛泽东1926年于湘江边上所赋词作的标题。词牌也叫词调,它与内容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形式要求密切相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句式等都有着特殊的规定。

              D.徐志摩、胡适、闻一多皆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们所提倡的新格律诗理论是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
            •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元稹倡导了“新乐府运动”,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韦庄、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归有光、方苞是散文“桐城派 ”的代表人物。

              B.“李凭中国弹箜篌”中的“中国”指都城长安,“吾妻来归”中的“归”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谢灵运等。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著名的作品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 5.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注] ①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②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③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④整整:词人家中婢女。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词。

              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

              C.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

              D.“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

              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定风波[]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
              B.上片一、二句,词人用“满城罗绮”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
              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
              D.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
              E.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创作高峰的标志是四大悲剧,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B.词是兴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文学式样,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念奴娇”、“醉花阴”、“永遇乐”等。词按字数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
              C.杂剧是宋金时期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和末本两种,结构一般由四折或五折构成。
              D.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有“苏辛”,“苏”是苏轼,“辛”是辛弃疾。豪放词题材广阔,境界宏大。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 9.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标题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B.《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作之一,极力表现诗人哀伤迷惘的情绪,但诗歌风格飘逸清丽,哀而不伤,将新月派诗人提出的“三美论”发挥到极致。
              C.艾青被称为“中国诗坛泰斗”。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以澎湃的激情赞美了像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并借此诅咒了那个黑暗的世界。
              D.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