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张岱年:士林楷模
                  ①在《张岱年自传》前,他亲笔题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心有恒.”这完全可以作为张岱年一生的写照了.以下一些小事可以使我们对张岱年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1982年,张岱年与他的一个学生、清华大学的刘鄂培教授有过一次谈心.刘教授回顾往事时,说到自己在前半生的历次运动和改造中饱受磨锉,如今已经像河床中的鹅卵石一样,没有了棱角.而且还感叹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为了能够不随波逐流又不丧失良心,刘教授说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像铜钱一样,内方外圆.张岱年听了这番话,沉默良久,提起笔来写下了“直道而行”四个字.刘鄂培教授看过这四个字,深感惭愧,他说:“岱年师与我有相同的坎坷遭遇,他的胸襟如此广阔,精神境界如此高尚.这四个字体现出他的刚正性格,亦即岱年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③张岱年为人谦虚谨慎.即使是对于《中国哲学大纲》这样一部得到学界公认的名著,他也总是会自觉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几次修订,每次书写序言,都会明确地指出书中的缺陷.你可以感觉到他的这种谦虚决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完全发自其内心的.
                  ④张岱年生活非常简朴,在衣食住行上从不讲究.他几次迁居,住房都很狭窄,而且房中几乎都堆满了书籍.每次有客人去拜访,走进他的书斋,几乎找不到地方可以坐下.以至于大陆以外的学者像台湾的陈鼓应等拜访张岱年时,对如此大师竟居于这样的陋室,深为惊讶,后来甚至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可据说张岱年对此从不抱怨,好像挺满足,也很习惯的样子.
                  ⑤张岱年的穿着也是极为朴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大学问家,好像只是一位平凡的老者,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他的一个学生曾忆道:“有一次我到他家去看望他,在路上碰到了张先生,张先生正好从小商店里买好了馒头之类的食品拎在手里走回家,张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一位誉满海内外的大学者做着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的事情,我想张先生这样恐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少见的.”
                  ⑥张岱年对于中国哲学史料的熟悉,凡是熟悉他的人都赞不绝口.他的一个弟子曾回忆: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十分熟谙,每提及历史上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材料,都能够做到背诵,从先秦到近代,先生如数家珍,使听课者感到先生对祖国优秀的哲学文化遗产充满了感情!每当张先生开始背诵时,教室里便鸦雀无声;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
                  ⑦张岱年为人诚恳,对后学的培养和鼓励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张岱年作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向他求教、请他审阅文章或者求他为自己的著作作序的人不计其数.他对此从不会拒绝,对于求教的稿子总是会认真修改,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工作,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可见对于后学一片爱护、提携之心.张岱年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时候,吸引了很多学者和学生来听课.中国人民大学有位教师叫姜法曾,很认真地听张岱年的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后来姜法曾把听课笔记做了细致的整理,张岱年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便是以这个笔记为基础完成的.不幸的是,这位姜老师因为劳累过度,英年早逝,后来张岱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时候,就把大部分稿酬送给了姜老师的遗属,其余部分则购书送给每一个听这门课的学生,他自己则分文不取.
                  ⑧季羡林与张岱年在清华时是校友,工作后又在北大是同事.两人友谊深厚,相互了解也深.季羡林曾在为刘鄂培的《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作的“序”中说,自己“对于先生的为人,则心仪已久”,并称赞张岱年“他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决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为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
              【相关链接】
                  张岱年(1909-2004年),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文化理论家.为中国现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哲学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国学网)
                  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影响及于国外,对于世界文化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选自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岱年先生在《张岱年自传》前亲笔题写的评价自己一生的几句话,表现了他自强不息、好学深思的为学与为人的品格.
              B.台湾学者陈鼓应直接上书邓小平要求为张岱年解决住房问题一事,突现了作为一代著名学者的张岱年先生生活上的简朴.
              C.“背诵完毕,教室里便发出一片轻轻的唏嘘声”,这里的“唏嘘声”表现了听课者对张岱年先生非凡的记忆力的赞叹.
              D.张岱年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文化对外国文化有吸收也有巨大贡献,但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E.季羡林在为刘鄂培的文章作的“序”中,既赞赏刘鄂培对张岱年为人的“心仪”,也从其他方面对张岱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文章的第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选择“一些小事”来写哲学界的泰斗张岱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张岱年被称为“士林楷模”,他的为人处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
                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
                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全部捐出.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
                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
                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
                30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陕西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50年,20岁的侯伯宇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先后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侯伯宇,在50岁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报》)
              ②“我誓要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侯伯宇自传》)
              ③在学界,大家都知道侯伯宇有两“怪”:一是出去开学术会议,无论国内国外,从不参加游玩,总是抓紧时间在宾馆看文献;二是不当官、不退休,晚年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侯伯宇因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B.侯伯宇在申报科学院士的材料中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是因为他认为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刊物的档次水平没有关系,有些档次并不高的期刊上刊发的论文更有学术价值.
              C.侯伯宇的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这是因为他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
              D.尽管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但这并未影响他把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作为有生之年的奋斗目标.
              E.本文摘取侯伯宇的若干人生片段,记叙了他刻苦钻研理论物理、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经历,介绍了一位杰出物理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请简要概括侯伯宇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侯伯宇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4)为什么说侯伯宇具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马 君 武
                  (1)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2)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3)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4)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5)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6)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7)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8)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9)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⑽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⑾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⑿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⒀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⒁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⒂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B.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了.
              E.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
              --追怀于右任
                  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被迫飞往台湾。飞机呼啸上天的一刹那,大陆便在于右任难以割舍的目光里,定格成一个美丽凄婉、遥不可及的背景,永远也不得亲近了。
                  于右任来台后婉拒了蒋介石给他准备的花园洋房,住进了一所普通公寓--“梅庭”。这是他长年避暑之地,更是避寿、避官说之地。他过寿时,成千上万的人来祝贺,他不胜其扰,过年也是。身为“监察院长”的于右任经常遭遇各种请托之人,居此亦是为避官说。今日“梅庭”是于右任在台生活唯一留存的居所。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原名伯循,一字诱人,后因有感于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欺凌践踏,遂取谐音“右任”为名。“任”从“衽”字而来,“披发左衽”系受异族统治的象征,而“右衽”则暗含不愿臣服屈辱之志。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于右任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他出版了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对清朝末世嬉笑怒骂,极尽冷嘲热讽。遭通缉后流亡上海,得震旦学院院长马相伯庇护,入震旦公学,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公学,于右任建议校名取“复旦”二字,有不忘震旦及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1922年,他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
                  1906年11月13日,于右任与孙逸仙于东京会晤,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1909年3月,又创《民呼日报》,因抨击时政入狱,后获释。同年8月20日再创办第三份报纸《民吁日报》,因揭发日本暴行而被查封,并再度入狱。1910年9月,愈挫愈勇的他又创《民立报》,《民立报》社是同盟会总部的联络、指挥机构,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民国最早期的报纸,而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
                  于右任一生写诗、词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极少花前月下之音,断无无病呻吟之句,诗品之高,无人企及。1945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于右任设宴招待毛泽东,席间两位纵论诗词。于右任由衷赞叹说:“毛先生真乃千古奇才一代伟人啊,特别是《沁园春•雪》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直让人感奋不已!”毛泽东称赞于右任说:“当年右公所写《天净沙》结尾‘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更发人深思啊!”言毕,二人抚掌大笑。
                  他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世人称为“于草”,笔走龙蛇,大气磅礴,雄健雅致兼而有之。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他从不计较高低贵贱,对清贫之士更分文不取。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他也不取一文稿酬。很多人假借其大名,卖字求生,于右任特意关照副官:“不要以我‘院长’的名义去为难他们。”一代文豪林语堂曾评价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
                  现在其书法作品飙升到天价,但历任要职50多载的于右任,生活节俭,别无长物。去世后留下的保险箱里只有一张为儿子出国读书向别人借钱的借据,果真是一介“落落乾坤大布衣”。
                  于右任生性豪爽,遇到借钱者,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平时也好客,也接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人。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的于右任每到月未,生活便捉襟见肘,有时还要靠借贷度日。他却说:“穷,是我的光荣。”
                  于右任厚承中华传统文化,他常说“静能藏神,躁则消神”。其健身方法也是中华传统的“八段锦”。他每天下午练习一遍,对养生和书法都十分有益。
                  每当有人问及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1962年1月12日,预感来日无多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1月22日,于右任又怆然而记:“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山要最高者。”1月24日,于右任一气呵成写下了那首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思亲思乡,声声如杜鹃啼血。两年后,于右任带着对故乡的不舍与依恋抱憾离世,享年86岁。
                  遵从于右任遗愿,其安葬地设在台北最高处的观音山巅。在这里,于右任面朝西北,可以永远眺望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故乡。而融于溪光山色间的“梅庭”,花木扶疏,正在向世人娓娓诉说着已然飘逝的如烟往事。
              【注】①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出自“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八九”代指不如意事,“一二”代指如意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于右任婉拒蒋介石为他准备的花园洋房,可以看出他生性淡泊、不慕富贵,也委婉表达了他和蒋的政见不合。
              B.本文讲述于右任在多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同时突出其内在精神品质,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可敬可叹的长者、名士形象。
              C.1962年,86岁高龄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下《望大陆》一诗,一咏三叹,其情悲切,似乎已经预感到有生之年无法回到大陆。
              D.客厅的一副对联体现出了于右任简单素朴的生存哲学:不因强求完美而被欲望窒息了心智。从中可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参悟之深。
              E.本文语言工整严谨,多处引用传主的话和其他人的评价,大致以时间为序展开,记叙了于右任饱经沧桑、成就卓然的一生。
              (2)于右任哪些可贵品质令人感叹?请简要概括。
              (3)于右任一生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于右任说:“穷,是我的光荣。”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语的认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画大家刘旦宅
                    刘旦宅八十初度,竞毫不留恋地飘然而逝,着实令人惘然。
                    他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岁那年小试锋芒,在家乡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 1951年,20岁的刘旦宅来到上海,不久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绘制了《屈原》《破釜沉舟》 《杜甫》《李时珍》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刘旦宅又 幸运地成为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随着这位曾经画出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历代诗人画传》《九歌》等诸多精品的人物画大师的远行,落寞的上海画坛又平添几分无力感。
                     王元化先生曾引《文心雕龙》“思表纤旨,文作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赞誉刘旦宅艺 术高妙。事实上,刘旦宅的确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也颇爱惜羽毛,极少参与应酬,更不肯随 便赠画,以至常给人“傲气”之感。可刘旦宅也毫不讳言自己非常钦佩同为海派艺术大师的 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甚至还主动开口向程十发先生索画,扮演起“粉丝”的角色。 他与这三位大师都曾举办过联合画展,还曾多次随陆俨少先生外出写生。
                     90高龄的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先生与刘旦宅是多年老友。一提到刘旦宅,贺友直泪湿 眼眶:“老刘是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很好。而他的风骨、大度和 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说起两人交往,贺友直深情回忆。1963年,贺友直与刘旦宅一起被 邀请到北京。此间,贺友直发现刘旦宅时常呆坐,右手伸指比划,双目随指移动,他经过观察 发现,原来刘旦宅是在空中作画。贺友直觉得,刘旦宅用这种方法,能在动笔前先捕捉造型、
                    布景及构图的感觉,因此戏称之为“内心视觉”。“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从事艺术务必入迷。 刘旦宅就是最好的榜样。”令人唏嘘的是,“文革”后期,贺友直为求自身解脱,曾经伤害了刘 旦宅。对此,贺友直始终耿耿于怀,每每说及此事总是眼含泪花。
                    贺友直说,“老刘量大,反倒是他请我吃饭以示宽恕。”而事实上,刘旦宅对这段不愉快的往事从来绝口不提,对贺友直依然尊敬如故。
                    熟悉刘旦宅的人都知道,画画、饮酒、下棋,都是他的强项。或许由于当年共同唱和的文 友画友诸如郭沫若、吴晗、周汝昌等人相继老去或远行,或许由于近年来画价飞涨却知音稀 少,刘旦宅在晚年,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正如他所说,“画的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来卖去,没有意思”。
              于是,爱好唯剩下读书。古今中外,刘旦宅涉猎很广,思索也很深,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 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为什么成熟得那样早,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 画,为什么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刘旦宅虽为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甚至认为“中 国书法是世界上所有艺术门类中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而其他艺术门 类都是有外物对应的”。
                    尽管今天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多如牛毛,可所有理论在刘旦宅看来都还没有抓住根本, 尤其是“中华文明成就为什么会那么早”这一问题,更是难以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为此,刘 旦宅常感到苍凉落寞。而一旦想到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文化顶峰,刘旦宅又感到 迷茫困惑。虽感遗憾,但他仍然寄望于今天的学者,盼望看到一部能与中国书法相称的学术 著作,也期待上海能有一个专业的、深入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学术机构。
              年轻时代,刘旦宅就是个性格耿直、心直口快的人,为此曾得罪过不少人,更曾锒铛入狱 多年。尽管如此,那种有话必说的性情,并没有随着年华老去而改变。有一次,友人们说起 文化界的现状,刘旦宅突然一脸严肃,瞪大了眼睛,高声说道:“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 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比如‘大师工作室'太不成话了。”他感激、钦佩自己的启蒙老师,却也毫 不讳言地感慨:“我刘旦宅的老师,都是倒霉的,鸿运高照的没有。”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褒扬, 刘旦宅坦言:“我们前一辈大师级的人多。我这人平淡无奇,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一个 百姓,一个认认真真画画的人。”
              (节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l)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刘旦宅先后绘制了《屈原》等多部影 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诸多人物画精品。
              B.刘旦宅晚年,由于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相继老去或远行,以及画价飞涨却知音稀 少,他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
              C.刘旦宅是一位画家,却痴迷干书法艺术,他书法很好,对书法艺术有高度的评价, 认为中国书法是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
              D.刘旦宅艺术高妙,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待人接物常有傲气;但在自己所钦佩的 程十发等海派艺术大师面前却十分谦逊,甚至甘当“粉丝”。
              E.本文介绍了刘旦宅认真画画、坦荡做人的事迹,从艺术成就、精神品质、性格为人 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的形象。
              (2)刘旦宅能成为国画大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刘旦宅老友贺友直称赞“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请说说他的风 骨、大度和正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 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很现代的叶圣陶
              [香港]彦火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老,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
                  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地,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作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老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好一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田园风景画!1980年中国内地刚开放,相信叶老也为中国崭新形势所鼓舞,所以心情是愉快的,冀望祖国大地展现出一派和平、丰美而欣欣向荣的景象。
              (选自2013年1月《光明日报》,有删改)(1)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条幅?
              (3)为什么说叶圣陶是“很现代的?
              (4)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全文,请分条概括。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桥畔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
                    这是一座浮桥。桥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男人、女人,还有小孩,蜂拥地渡过河去。
                    一辆辆骡拉的车子靠着士兵推转车轮,在浮桥陡岸上摇摇晃晃地爬动着。而这个老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他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迈动脚步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了解桥头周围的情况,模清敌人的动向。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我又回到了桥畔。这时,桥上的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寥寥无几;而这个老人还是坐在那里。
                     “你是哪里来的?”我上去问他。
                     “从桑•卡洛斯来的。”他说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桑•卡洛斯是他的家乡,所以一提到家乡的名字,他感到快慰,露出了笑容。
                     “我一直在照管家畜”他解释着。
                     “喔。”我对他这句话似懂非懂。
                     “是呀,”他继续说,“你要知道,我在那里一直照管家畜。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桑•卡洛斯的呢。”
                     他看上去既不像放牧的,也不像管理家畜的。我看了看他那满是尘土的黑衣服,看了看他那满面泥灰的脸颊,和他那副钢边眼镜,问道:
                     “是些什么家畜呢?”
                     “好几种,”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没有办法,我是不得不和它们分开的。”
                     我注视着这座浮桥和这块看上去像是非洲土地的埃布罗三角洲,心里揣摩着还有多久敌人会出现在眼前,也一直留神地听着是否有不测事件发生的联络信号声。而这个老头仍然坐在那里。
                     “是些什么家畜呢?”我又问他。
                     “共有三头家畜,”他解释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一定要同它们分开吗?”
                     “是呀,因为炮火呀!队长通知我离开,因为炮火呀!”
                     “你没有家吗?”我问的时候,举眼望着浮桥的尽头,现在只有最后几辆车子正沿着河岸的下坡,疾驰而去。
                     “我没有家,”他回答说,“我只有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家畜。当然,那只猫没有问题,它会照管自己的,可是,其他的牲畜怎么办呢?”
                     “你的政见怎样?”我问他。
                     “我毫无政见,”他说,“我今年76岁,刚才走了12公里,现在已经寸步难行了呀。”
                     “这里可不是歇脚的好地方,”我说,“要是你还能走的话,你就到去托尔萨的叉路口公路上,那里还有卡车。”
                     “我等会再去。那些卡车往哪里去呀?”
                     “朝巴塞罗那方向去的。”我告诉他。
                     “那个方向我没有熟人,”他说,“谢谢你,非常感谢你。”
                     他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望了望我,似乎要谁分担他内心的焦虑似的。然后说: “那只猫没有问题,我心中有数,不必为它担心。但另外的几只,你说它们该怎么办呢?”
                     “嘎,它们可能会安然脱险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罗,”我说时,又举目眺望远处的河岸,现在连车影也没有了。
                      “我是因为炮火,才不得不离开的。而它们,在炮火中怎么办呢?”
                     “你有没有打开鸽子笼?”我问。
                     “打开了。”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对,对,它们会飞的。……但另外的牲畜呢?唉,最好还是不去想它们吧。”他说。
                     “要是你已经歇得差不多了的话,应该走了。”我劝着他,“站起来,走走试试吧!”
                      “谢谢,”他边说边挣扎着站起来,但身子一个摇晃,朝后一仰,又跌倒在尘土中了。
                     “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这时,他说话的声音单调、刻板,也不是在对我说,“我一直就是照管家畜的。”
                     此时此刻,我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那是复活节后的星期天,法西斯军队正朝埃布罗推进。阴霾的天空中,云幕低垂,一片灰暗,连敌人的飞机也无法上天。
                     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
              (1)小说一开头,便写那车水人流蜂拥过河的画面,写那孤零零地坐在桥畔的老人,写作效果如何?
              (2)联系文中三处划线句子,分析“老头坐在那里”的原因。
              (3)小说最后两段的表达效果和作用是什么?
              (4)分析小说中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5)小说主要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却从“桥”切入,以一个“老人”为刻画对象,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再现了战争中的真切场景,这种逼真而恢宏的战争场景描写与作者曾到欧洲战场采访和参战的经历分不开。
              B.老人反复说“我一直照管家畜”,这足以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既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畜而感到内疚,又为它们将会遭到不幸而忧心忡忡。
              C.“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敷衍了事;老人问“我”动物能否躲过炮火,“我”心不在焉。这主要由于两人身份不同,关心和关注的焦点不同。
              D.老人几次唠叨着自己的家畜,为它们的命运担心,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老人对和平的向往,对政治的关注,对罪恶战争充满谴责的心理。
              E.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我的“沉稳”与老人的“焦虑”构成鲜明对比。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虚度的时光
              迪•布扎蒂
                   埃斯特•卡西拉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此后,他每天下班回来,总看见有个人从他花园里扛走一只箱子,装上卡车拉走。
                   他走过去问:“刚才我看见您从我家扛走一只箱子,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这一堆箱子又是干什么用的?”那人打量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说:“您家还有许多箱子要运走,您不知道?这些箱子都是您虚度的日子。”
                 “什么日子?”
                 “您虚度的日子。”
                 “我虚度的日子?”
                 “对。你白白浪费掉的时光、虚度的年华。您曾盼望美好的时光,但美好时光到来后,您又干了些什么呢? 您过来瞧瞧,它们个个完美无缺,根本没有用过。不过现在……”卡西拉走过来,顺手打开了一个箱子。
                   箱子里有一条暮秋时节的道路;他的未婚妻格拉兹正在那里慢慢走着。他打开第二只箱子,里面是一间病房。他弟弟约苏躺在病床上等他归来。他打开第三只箱子,原来是他那所老房子。他那条忠实的狗杜克卧在栅栏门口等他。它等了他两年了,已经骨瘦如柴。
                   卡西拉感到心被什么东西夹了一下,绞疼起来。陌生人像审判官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一旁。
                   卡西拉说:“先生,请您让我取回这三只箱子吧,我求求您。起码还给我三天吧。我有钱,您要多少都行。”
              (1)《虚度的时光》在哪些方面显示了迪•布扎蒂非凡的想象力?
              (2)文章最后卡西拉说:“先生,请您让我取回这三只箱子吧,我求求您。起码还给我三天吧。我有钱,您要多少都行。”结合文本,你认为卡西拉能取回曾经丢失的箱子吗?
            • 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渡  船
              林斤澜
                  我离开温州三十多年,有时候会忽然梦见渡船。
                  有几年我住在蝉街外婆家里,蝉街不一定因蝉多得名,整个小城都在蝉声中过三伏天。蝉成日喧叫,但它悠悠的单调的声音,却浸透了寂静。
                  春天时节,绵绵的春雨空档里,漏下黄黄的阳光,我会忽然心慌起来,这种心慌,土话叫作“摇翼”,很形象。我一“摇翼”就赶紧跑出去,跑出悠悠的寂静去。跑出了三角门,跑过“存厂”,穿过田野,来到城外淡绿的河边,河面上横着一条粗绳,绳下一只红漆渡船,方方的平底的渡船。挑担的赶牛的都好稳稳当当上船,自家拉着绳子过河。船常常闲着,我独自慢慢地过来过去。离开温州前几天,特别去坐渡船。离开是有目的地,但是千里迢迢,战火漫漫,没有一点把握。实际还是个小孩子的心,觉得渡船渡到河中央,就好比到了生身之地的怀抱中间,心就静定下来,暗暗朝拜音乐女神,誓不变心。
                  去年我回到温州,住在松台山下的华侨饭店,当然是新楼,有水电,有沙发,有卫生间,有厅有堂有花圃。松台山脚还有个居高临下的剧院,晚上要仰起头来看电光灯。蝉街的河没有了,和闹市五马街连接起来。城墙和三角门早就扒平了,我顺着马路走到城外,城外还是马路,“存厂”变成了工厂。马路的背后,寻着了田野,寻着了河,但河上没有绳,没有渡船,没有平底的方方的红漆渡船。
                  有回过一条江,渡船是只老式两头翘大木船,安装了个马达。拎菜篮的,背书包的,拿着伞的老人家,一会儿站满了船舱船头。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裤脚卷到腿肚那里,肩上背枪一样一条空扁担,扁担头上缠着空口袋。大家好像都认识,有人笑着说:“钞票赚着了。”女孩格格一笑,把头一扭,眼睛里的得意闪电一样。满船是多年思念的乡音,满船是思念里没有的说话:“钞票,钞票”,“赚着,赚不着”……四面的人声里,忽然有一个低音撞到我耳朵里,碰着我不晓得哪一条筋,一个名字跳了出来,我冒叫一声,两声……一个白发苍苍,瘦脸黑黑的人站在我面前。一分钟以后,两人都认出来是三十多年前的老同学。他的低音浑厚,当年他的本事是从上衣衣兜里抓出一支笔,有时甚至是一把牙刷,就指挥我们唱起响亮的“枪口对外,齐步向前!”
              我们真真肩并肩走向战场。“我是海岸的哨兵”,“拿起鸟枪、铁锤、剪刀、石头、火炮……”想象中,我们和日本鬼子巷战,肉搏,白刃相见。
                  我问他这些年在干什么呢?他说修理单车摩托直到拖拉机。他说他过了青年时期,才明白自己秉性不爱活动,根本也不是音乐材料。
                  他转过头去看江水,好像在问,当年的路是自己选择的吗?那时候自己会选择吗?同学朋友一个个不像浪连着浪吗?一个个叫浪推着走,叫浪卷进去了……路,大半是时代决定的。
                  不过我还是想我那条小河上的渡船,拉着河面上的粗绳到了河中央,祈求养育我的大自然,给我启发,帮我下决心。我打听哪里还有平底的方方的渡船。
                  他惊讶起来,用眼角睃着我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渡船,也没听说过,怎么会有四方的船呢?
                  刹那间,他疑心我做梦,我疑心他健忘。
                  我常常从松台山下,走过蝉街五马街。一路人撞人,从人缝里插过去,耳朵边嗡嗡地全是乡音,不过一个人也不认识。乡音满街满城,好比潮水,带泥带沙带泡沫带残渣的浑沌沌的潮水,我不熟识。
                  立刻从大街转进小巷,走石板路,推开油漆剥落的双扇前门,或是单扇白木变黑了的后门,走进潮湿的院子,走上苔藓镶边的石阶,走进幽暗的厢房,或是楼板晃晃的楼房,坐下来喝新鲜的绿茶,吸红牡丹香烟,和老朋友悠悠闲谈。
                  但方方的平底的红漆渡船呢,没有人爽爽快快肯定有过,多半是怀疑,是稀奇,是搜索记忆。我也糊涂起来了,莫非把庄子的方舟,或者圣经的方舟,掺杂到多年的乡思里去了。
                  我多住了些日子,认识了一些青年,我听见三四苯并芘、信仰危机、意识流、蒙太奇……这都在小巷里的斗室里,好比水潭,这里有寂静,有清澈,有深沉,有“摇翼”的心慌,有明天的梦。
                  我又离开温州时,更加相信过去有过方舟,挑担的赶牛的都能够稳当站着过河,也站过心慌的少年。
              我相信现在也会有,只不过一时说不清在哪里。方方的平底的红漆渡船呀,我还要寻你,也许明天就会心慌起来,千里迢迢回去寻你。
              (摘自《林斤澜散文选集》,1984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本文写了“我”哪几件与渡船有关的事?请简要概括。
              (3)“渡船”有着怎样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我”找不到渡船,有人说这渡船不存在,有人说渡船被人们遗忘,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 10. 文学类文本阅读
              乡里故事
              作者:侯发山 
                  玉米棒子堆在院子里,散发出甜丝丝的气息。根旺靠墙蹲着,有滋有味地吧嗒着旱烟;娘和香草坐在玉米堆前撕扯着玉米皮儿,一边说着麦大米小的闲话;五岁的儿子“嗷嗷”叫着在玉米堆里翻跟头……
                  根旺冷不丁发现一个陌生的老头站在院墙边,眼睛直直地盯着香草,根旺就喘着粗气,拿眼狠狠地剜这个老头。香草刚嫁过来那阵儿,只是一个小毛丫头,面黄肌瘦,病怏怏的,可长着长着,一下子就灿烂了:脸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柿子,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芍药,两道弯弯的柳叶眉,嘴角微微地向上挑着,好像老是在笑……她虽说是个瞎子,但村里的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没有不咽口水的。根旺受不了老汉那钩子似的目光,猛地站起来,冲他吼道:“滚!饥了到别处讨饭去。”
                  老头嘿嘿地讪笑着,说:“这闺女的眼睛有治。”
                  根旺这才知道老头是个江湖郎中,他陡然睁大眼睛,说:“真、真的?”
                  老郎中走进院子,朗声说道:“试试再说呗,我看有七八成把握。”
                  香草一边剥着玉米,一边伸着耳朵听着。她听了老郎中的话,心里暖暖的,一脸的喜不自禁,心说要是我的眼睛能够看得见,该多好啊。
                  儿子颠颠着跑过来,说:“老爷爷,只要能治好俺妈的眼,俺的手枪给你。说着手里扬起一把木制的手枪。”
                  根旺弯腰把儿子揽在怀里,亲了亲他的脸蛋,对老郎中说:“只要能治好香草的病,我给你当牛使!”
                  娘却寒着脸,抓起一穗玉米甩到墙角,说:“哪里来的骗子,滚!”
                  老郎中忙讨好一笑,说:“大嫂,我这药可是祖传秘方……治不好一分钱不要。”
                  根旺的脸也急成了猪肝色,说:“娘,中不中试试。”
                  娘也不搭话,摇着小脚拽着根旺回到屋里,冷冷地说:“你撒泡尿照照你那样儿!”
                  根旺莫名其妙,说:“我的样儿咋了?”
                  娘用指头捣了捣根旺那光光的脑壳,又捏了捏根旺那皱巴巴的麻子脸,使劲拍了拍根旺驼着的脊梁。
                  根旺咧着嘴茫然地说:“娘,有话好好说,别绕弯子了。”
                  娘给戗出火气,压低声音恶恶地骂:“你真是榆木疙瘩,香草要不是眼瞎,会跟你?她的眼若能看见,你这模样还不把她给吓跑?到时只怕你这小庙,供不下她那尊大菩萨哩。”
                  根旺打了个颤,脸色跌下来,僵僵地笑了一下。在香草之前,他也说过几门亲事,女方都是到家里看看,二话不说转身就走。香草尽管是个瞎子,模样挺周正,也不嫌弃他,煮饭洗衣样样都来得,待娘也孝顺,对他又温柔,使他享受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想到这里,根旺就硬着脖子,说:“娘,就算香草治好后不要我了,我也不后悔。”
                  娘瞪了根旺一眼,说:“放屁!”随后,娘便指鼻子挖眼地数落开了根旺。
                  根旺从小丧父,是娘把他养大,他从未违过娘的意,伤过娘的心,但这次他打定主意,非治香草的眼睛不可。老郎中说了能治,香草也听到了,若是不给治,没良心是一,香草能不伤心?香草早就巴望着她的眼睛能够看得见,初一、十五拉上她到山神庙磕头的时候,她许的头一个愿就是这个……根旺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就扑通给娘跪下了,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起来。”
                  娘默了半天,长叹一声:“由你吧……咱丑话说前头,她将来要离家出走,可得把孩子留下。”
                  老郎中留下几十包药就走了,说:“半年后我再来。”
                  半年后老郎中来时,香草已经把药吃完了,眼睛还是老样子,什么也看不见。
                  老郎中愁眉苦脸,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看走眼了?”说着又去端详香草的眼睛。
                  娘松了口气,掩饰不住兴奋地翻了老郎中一眼,说:“你这把年纪了,还好意思出来糊弄人?!”
                  根旺气不打一处来,操起锨把说:“老头你给我滚!再玩花招就把你的腿打断!”
                  香草忙摸索着走到根旺身边,推搡着他的胳膊,柔声地说:“不怨这位大叔,是我把药偷偷倒掉了,根本就没吃。”
                  根旺吃惊地张大嘴巴,说:“为个啥?”
                  香草说:“我忘不了年年夏天,你拿着小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西瓜;我忘不了我那次发烧,你背着我走了五六里的山路去看医生……你天天晚上给我洗脚,就冲这一点,我一辈子也不离开你。”香草说这话的时候,脸如绽开了的花。
                  根旺就傻乎乎地笑着,心里很美。
                  老郎中疑惑地说:“闺女,你把眼睛看好,你们的日子不是更红火吗?”
                  香草浅浅一笑,说:“都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我怕眼睛治好后,经受不住诱惑……”
                  根旺的鼻子酸酸的,呆呆地怔在那里。
              (选自《学术期刊•辽河》,有删改)(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香草”这一人物形象。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怎样的生活启示?请你联系现实生活来谈一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