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春节文化消费:热现象的冷思考
              鲁元珍
               ①
              【数据】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为21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000万人次。
                  以前,提起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过年。如今,一家人旅游度假开始成为过年的时尚选择。近年来,春节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体闲旅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大数据信息,春节期间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倍乡;在线预订自由行占比98.7%,创历年新高;古镇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游、温泉养生游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
                  不过相比之下,出境游的火爆更引人注目。据各大旅游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六成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推出的“中国年”活动别具风情: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庆典活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悉尼歌剧院点亮了“中国红”,英国伦敦安排了舞龙舞狮、书法展示等一系列迎春活动……异国情调的新奇,旅游服务的到位,整体气氛的平和安静,都在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可以看出,许多国家抓住了中国的旅游市场。
                  我国游客越来越喜欢出国过年,由此反观,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案例】
                  来自四川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是他期待已久的新春“节目”。“早就想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儿了。”张先生说,几天时间里,他和朋友逛遍了地坛、八大处、陶然亭等公园的庙会,既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又品尝了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
                  近年来,春节的庙会、灯会、展览成为人气最旺的活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
                  在北京,近百家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迎客145.9万人。在天津,很多传统曲艺场馆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场场传统花会上,秧歌、竹马、高跷、腰鼓等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引得阵阵喝彩。在凤凰古城,景区内每天好戏连台,梅花桩舞狮、凤凰阳戏、凤凰文茶灯、凤凰傩堂戏等富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地方戏,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不过,也有不少游客抱怨,有些庙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相似的小吃烤串,昂贵的纪念品,让人感到与过去“正宗”的民俗相比变了味儿,多了“商业味”,却少了“文化味”。而有些庙会等活动秩序管理不佳,造成客流拥挤,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
              【数据】
                  春节期间参与互联网平台抢红包活动的人数、红包数量创下新高: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鸟人数达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去年的近8倍;QQ红包总用户数为3.08亿人,收发总量42亿个;支付宝“咻一咻”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是羊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如今说起春节,许多年轻人想起的不再是放鞭炮、看春晚,而是“抢红包”。
                  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春节期间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如今,亲友拜年、购买年货、娱乐休闲消费、订机票和火车票等以往春节必备的环节也变得更加方便且更具有时代感。
                  足不出户购物既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又可以有更多更全的选择。春节前期,各大电商纷纷主打“春节不打烊”购物主题,开展了网络年货节,不少“网上赶集’’“网上超市”等活动也提供了应有尽有的春节“必需品”。
                  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1月17日到1月21日阿里年货节期间,人们累计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和村淘上买走了21亿件年货,相当于每人购买了1.5件年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平台上活跃用户数4.07亿人计算,则相当于每人买走了5.2件年货。
                  同时,春节期间的O2O(线上到线下)服务也更加普遍。一些服务类APP在年轻人中间成为“时髦”。如通过APP请家政上门清扫房屋、请大厨到家中做年夜饭、请造型师上门服务等。许多超市、商场等实体店抓住了假期节点与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展开合作,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通过打析优惠促进节庆消费。
                  对此,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手机一族”降低了亲友在现实中交流的频度,以往准备过年的许多“必备科目”都打了折扣,冲淡了过年应有的韵味儿;非理性消费增多,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新隐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最近六年,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这表明春节旅游度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过年的时尚选择。
              B.随着中国春节旅游人数的攀升,国外许多国家推出了别具风情的“中国年”活动来吸引中国游客观光。
              C.来自四川的张先生留在北京过年,体会老北京的年味,这说明外地人比本地人更喜欢过一个有“文化味”的春节。
              D.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由上街逛超市购买年货转变为网上购买年货。
              E.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支付宝“咻一咻”等网上手机活动再创新高,大家热衷抢“网络红包”,因其是一种娱乐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请为三部分调查拟写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都由“热现象”和“冷思考”两部分构成。
              (3)在调查中,记者在每部分之前加了“数据”或“案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有人说“车味儿”变了,有人说“年味儿”没变,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答题。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并下发《关于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装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法院开庭时,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不再穿着看守所的识别服出庭受审。《通知》下发后,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正装或便装出庭受审,既不需要其主动提出申请,也不需要任何机构或个人批准。
              《通知》具体规定,法院到看守所提解在押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的,看守所应当将穿着正装或便装的在押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移交人民法院。《通知》下发后,因监管需要在看守所内穿着识别服的在押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应在看守所内将识别服更换为正装或者便装。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60字。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会复谈第一瞬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北京钓鱼台宾馆五号楼新厅。来自一百二十多家中外媒体的近二百位记者都见证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公元二00八年六月十二日九时许,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隔着长长的谈判桌,没有丝毫迟疑,各自微笑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一刻,距离一九九三年四月两会领导人汪道涵、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已有十五年,距离一九九八年十月在上海的汪辜会晤也有十年之遥。
                  识,两会商谈停滞八年。期间,辜、汪分别于二00五年一月及十二月抱憾去世。
                  今年三月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国民党取得执政权,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五月后,两会先后产生了新的领导人,并就双方互动有了新的规划。十七年来,一直专责处理两岸交往中相关问题,扮演两岸间最重要桥梁的受权民间机构--海协会和海基会大展身手的机会再次来临。
                  六月十一日,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如期率该会代表团应邀抵北京,受到隆重欢迎。十二日上午,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的复谈。
                  又称庆功厅的钓鱼台五号楼新厅内,北墙是大陆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的大幅牡丹花《总领群芳》,五十六朵盛开的牡丹,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成员。东面和南面是一整排的落地玻璃窗,北京初夏爽朗早晨的阳光清晰透射进来。巨型的圆形穹顶浅蓝色光线柔和温馨,与方形会场,构成天圆地方格局。
                  十二日上午九点,在会场中央长条形绿色谈判桌两边的两会各十五位参谈人员注视下,陈云林和江丙坤握手致意。大批记者以摄录机、照相机和笔记录了这个重要画面,不少采访过以往两会谈判的两岸记者表情激动。
                  十分钟后,所有记者退场。双方随后进入商谈。
                  江丙坤十一日晚表示,他与陈云林过去对于两岸交流就有许多共同想法。今天双方的致辞,果然印证了这一点:二人都提到汪、辜二老对两岸关系的卓越贡献;陈云林说,他们未竞的夙愿“需要由我们来继续推进。这厚重的历史责任使我们深感任务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只有以鞠躬尽瘁的精神努力工作才能不负两岸同胞的厚望。”
                  江丙坤说,这次会谈象征两岸两会互动的恢复,也是两岸关系重新启动的起点,而两会正常化、制度化的往来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相信借由两会正常互动一定能够达到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的目标。
                  陈云林则指出,两岸的协商能否顺利进行一向是两岸关系是否改善与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面临重大的机会。两岸关系经历过漫长的蹉跎岁月,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华民族以追求和谐为理想价值,新形势下的两会商谈应牢牢地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方向。
                  对于一个月前四川发生大地震,江丙坤表示,台湾各界不分党派表达由衷关切,积极捐输,希望将来两会能透过相互协调,为地震灾区提供更实质的协助。陈云林对于台湾同胞深切关怀和无私援助灾区同胞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两会复谈的重要内容。陈、江在致辞中都表态大力促成。而明天上午,两会已经排定了相关协议签署仪式。
                  会谈一结束,江丙坤在陈云林陪同下驱车前往香山碧云寺,拜谒中山先生衣冠冢。
                  当记者们步出两会协商现场时,已近中午。北京6月的阳光,毫不掩饰它的热情。
              (1)为什么说这是“ 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2)特写第7段描写了钓鱼台五号楼庆功厅的那些景物?主要有什么作用?
              (3)这篇特写直接写“两会复谈”的内容很少,而穿插的背景材料特别多,这是为什么?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Beta Analytic Inc.)时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东营坊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采集到大量石制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对这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蓟县这次考古调查发现方法科学,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对2005年调查时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东营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米,共出土石制品90余件,石器埋藏层位清楚。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天津市考古史土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通过该项工作,进一步确认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津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在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同时,也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距今l万年以上。
                  2008年,文保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蓟县考古调查与发掘旧石器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研究,将取自东营坊遗址地层堆积内的14C、孢粉和光释光(OSL)样本送往国内、外权成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为研究以东营坊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以往对于蓟县旧石器遗址群的年代认识,是根据采集石制品文他面貌与埋藏层位的地质年代综合推定的,即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0万-1万年。这一年代认识既缺乏直接证据,也不精确,所以每提到天津最早的旧石器遗存的年代,只能做出不少于1万年的结论,甚至也有学者认为最多也就是距今2万-1万年之间,不会太早。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其结果对于后续学术研究、探寻天津市更为古老的遗存都有标尺意义。同时,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于提升公众对于天津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认同感、为当前天津市正在全面进行的美丽天津建设活动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此文来源于网络,有修改)(1)下列关于“东营坊遗址”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来自东营坊遗址的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该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
              B.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东营坊遗址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C.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了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D.天津市考古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就是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此项工作意义重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对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分析检测,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重大突破。
              B.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距今1万年以上;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分析检测结果,更是将此地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
              C.2005年3月,在天津市域内的蓟县北部地区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
              D.半个世纪以来,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是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科学方法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的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对天津考古甚至中国考古学,都意义重大。
              B.要研究以东营坊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需要借助先进科技,将样本送往国内、国外权威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C.有学者认为蓟县旧石器遗址群的年代最多也就是距仿2万~1万年之间,不会太早。由此可见,蓟县旧石器遗址群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也就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D.考古成果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人文价值。天津考古的新成果能让市民对本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产生认同感,也能为在进行的美丽天津建设活动注入新的文件内涵。
            • 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的电影要表现什么?我还在找寻。
              --电影《太平轮》上映之际新华网记者专访吴宇森
              王志艳
                  12月2日,耗时七年之久的电影《太平轮》上映。在首映之际我们新华网记者专访了导演吴宇森,以了解他倾入到《太平轮》中的思考。
                  新华网:您以《日瓦格医生》的标准来拍《太平轮》,为什么选择表现动荡年代的爱情?
                  吴:《日瓦格医生》拍得非常的真挚、浪漫,我觉得无论世界、时代有什么样的变化,爱情是永恒的。动乱年代能坚守一个爱的承诺那是非常珍贵的,不管是在六十年前还是现在,只要心里存着一份浪漫,都能诞生出感动人的爱情故事。
                  新华网:《太平轮》里三条爱情故事是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爱情观?
                  吴宇森:是的。电影里有台湾年轻人跟日本女孩子的爱情、国民党军官与上海富家小姐、最底层风尘女子与小兵的故事,三个故事分别代表了跨越身份、跨越民族、跨越空间的三种爱情。电影故事虽然发生在那个年代,但爱情这个主题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变的。
                  新华网:这是您首部“女性题材”电影作品,在拍摄处理方式上与男性题材有什么不同?
                  吴宇森:其实我用的技巧、风格、拍摄方式跟我拍男性电影基本上没有分别,只是没有太多暴力的东西。拍爱情片是我好多年的梦想,我觉得我拍女性故事一样会感动很多人。我对女性一直是有一份敬意的,透过这部电影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女性。《太平轮》有很好的剧本、很好的演员,拍摄的过程我也感受到她们的勇气、艰难。我发现女性表达起真情义来比男性更强烈,尤其是对爱的坚持,表现得很坚强。
                  新华网:您在筹备《太平轮》的时候生病住院休养了很久,这段生病经历是否让您有新的感悟并融入了电影?
                  吴宇森:在开拍前,我生了一场重病,被查出来患有淋巴癌。那么多年一直在拍电影、工作,倒是难得有那么长一段休息、静养的时间,感受到生命很可贵。而且,我生病期间太太和孩子们给了我非常好的照顾,很感谢他们,这份爱让我很感动。这让我有了新的想法,因此在拍《太平轮》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心思去刻画角色们在亲人间、夫妻间爱的感觉。
                  新华网:《太平轮》里不乏灾难片式的场景,除了制造视觉奇观外,您认为“灾难片”表达的更深层内容应该是什么?
                  吴宇森:灾难是对人性的一个考验,人生有很多挣扎,人性的博爱、自私、贪婪,险恶在这部片子里都会有体现。太平轮不仅仅是一个灾难片,不是全部的故事都发生在太平轮上,从抗战到内战有很多元的情景。电影更强调的是人物和命运的对抗,人怎样在困境中挣扎求生,最终找到他们的希望。
                  新华网:您曾说拍《英雄本色》的年代,是想给年轻人传递旧有的“道义、风骨”这类好的价值观。在这个年代,《太平轮》包括《赤壁》想传递给年轻人的价值观又是什么?
                  吴宇森: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考验的年代,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感觉那时候的人比较单纯一点,特别在患难时会显示出人身上可贵,困境里互相关怀、支持、充满同情心。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隔阂一些,当年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其实想表达的也都是旧时代那种情怀。现在社会变化蛮大的,经济发展得很好,很多人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很快的成功,不好说是急功近利。信息越来越集中,技术直来越发达,但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好像薄弱一点。希望他们看了电影之后,不妨浪漫一下,把脚步放缓,表达一下自己的爱,让生活更充实。
                  新华网:迈入电影生涯的第四个十年,还有哪些想要实现的愿望?
                  吴宇森:希望能拍出真正的中国电影。我觉得《太平轮》《赤壁》还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我还在探索、思考中国的电影要表现什么。我们的历史、文化,我们的行为、道德标准怎么样通过电影去表达出来。特别是怎么样树立自己的风格,过去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港片,这是台湾电影,但现在还没有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电影的。
              (2014年12月2日新华网,有删节)
              (1)《太平轮》这部电影主题是什么?又是如何体现的?
              (2)在当今这个时代,《太平轮》要向我们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
              (3)吴宇森导演在自己的四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已经实现和希望实现的愿望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对话马可:“真正的奢华在精神”
              谈定制: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
                  记者:此前“无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级定制吗?您为彭丽媛女士定制服装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可:这次为彭丽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装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我对专人设计的理解是--符合设计师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为特定对象所提供的适合其需求的服装服饰。
                  记者:您怎样看待这次“一夜成名”?
                  马可:我会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声名财富都是镜花水月。
                  记者: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马可:我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它设计的70亿人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记者:您怎样理解“世界的,中国的”?
                  马可:世界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不同的国家就像身体的各个部分。关键的不是哪个国家是心脏、哪个国家是大脑或是皮毛,而是每个国家对世界都有不同的价值。包容差异才能产生和谐,而包容的前提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
              谈“中国范儿”:穿起来像中国人的服装    记者:有人说,这次彭丽媛女士着装为本土高端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也可能使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成为过去式。您怎样看待这次引发的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机会?
                  马可:好事!中国人可以正视镜子里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个人问我:什么是“中国”时装?
                  回答:穿起来像个中国人的服装。
                  记者:在当下中国,一面是价廉低质的成衣到处飞,一面是富人对国外奢侈时装的狂热。作为设计师,您觉得有什么责任?
                  马可: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我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包括三类,对于过去文化的传承责任,对于当下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于未来的生态责任。道德责任是指设计师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以期更大的商业利益。
              谈“无用”:非品牌非时装的公益组织    记者:从“例外”到“无用”,从高级成衣到高级定制,17年中,您个人经历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马可: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记者:您如何描绘作为设计师的自己?
                  马可: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
                  记者:此前您曾强调“无用”是一个公益组织而非品牌,也非时装。这是为什么?
                  马可:“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更没有响应各种流行趋势,创建7年还没有开过一家专卖店,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谈广东: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记者:如果时光倒流17年,您会做怎样的选择?作为东北人,您对广东有什么感觉?
                  马可:有些人来到人世是注定要去完成某种使命的,无论境遇如何,长期对信念的坚持和践行总会吸引机遇。广东对我意味着生活了14年的广州和7年的珠海和老火靓汤,占据了我一半的生命历程。是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记者:目前微博上众说纷纭,“例外”与“无用”的关系。有人说“例外”搭了“无用”的顺风车,这两个品牌关系如何?您在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马可:“例外”为我和毛继鸿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我在1996年一一2006年担任例外设计总监,现任其艺术指导。我于2006年在珠海创建“无用”设计工作室,“无用”,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公益性团体,其目标在于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出品向世人倡导:过自由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马可认为“世界的,中国的”,即各个国家的设计都有各自的特点,彼此虽然有差异,但都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应互相包容,才能产生和谐。
              B.面对记者的发问,马可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指的是传承过去文化的责任,担当对当下的道德责任,担当对未来的生态责任等三类。
              C.“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指的是30岁以前响应各种流行趋势,30岁之后消弥自我,不张扬自我个性。
              D.文章由四个话题串成,在一问一答中推动访谈的进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个淡泊名利、勇于担当、理念独到、精神充盈的有血有肉的形象。
              E.马可的回答机敏智慧、措辞得体,对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言语细腻委婉。全文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富有哲理,启人遐思。
              (2)“谈广东”一节,记者的访谈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请结合文本谈谈你怎样理解“真正的奢华在精神”?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名人访谈录之莫言   (2012年12月16日,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接受《名人访谈录》洋洋专访)
                  洋洋:莫言老师,欢迎您来到《名人访谈录》.我也知道您这个时候特别忙,也特别累。
                  莫言:是很累,但接受采访已经成了我的义务,这都是诺贝尔文学奖惹的祸!
                  洋洋:那诺贝尔文学奖有错吗?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国人对待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错了。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与奥运比赛不一样,奥运会你得了奖,得了冠军,你就真的是世界第一了!但是得了谱贝尔文学奖却不能说你就是最好的,你的作品就是最好的。有可能一个什么奖都没拿到的,他比你更是一个好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比你的更好,这都不一定。所以对待诺贝尔文学奖不必盲目地迷信。
                  洋洋:那您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了什么呢?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这个作家是个好作家,作品也是值得一读的,仅此而已。
                  洋洋:在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您认为自己是个好作家吗?
                  莫言:那当然,我首先是个好作家,所以才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在中国好作家绝对不止我一人。我也不敢说自己就是最优秀的。
                  洋洋:莫言老师,您太自谦了!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人们每做一件事情必定是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一部文学作品读了它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那文学作品到底能带给读者什么呢?读者又为什么去读呢?
              莫言:我想这因人而异吧!阅读是不能用功利的思维去看,它可以不为什么而存在,就为事受阅读本身。一个人可能仅仅因为喜欢阅读所以就去阅读,一部作品可能会唤起读者对童年的美好记忆,也可能会勾起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还可能会让他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反省,或者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或者让他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所有这一切的感受与体验,都只有在阅读之中才有,不可能是因为有这些感受与体验所以才去阅读的。它不像学习目的那么明确,为了考文凭、评职称、或者为了找份好工作,它就像是看场电影,消遣、娱乐、寻找精神的慰藉,看之前可能对影片一无所知,看之后才有了对影片的观感。
                  洋洋: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得很极端,比如对历史人物好与坏的评价,或是传统文化的要与不要、再或是文学艺术的崇高与一文不值,真可谓要么捧上了天,要么踩在脚下,哪里还有理性可言?
              莫言:纵观中国的历史,这些非理性的极端声音的确是存在的,而且甚至某段时期内,它会成为一个社会主流的声音。但是不可否认,一个社会的全部声音里,一定有理性声音的存在,当然也会有非理性声音的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积累,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大众,我想最终一定会接受理性的声音。如果把非理性的极端思想比作是某个疾病,我们的祖父、父亲,加上我们自己,三代人有可能会得同一种疾病。虽然祖父的病已经治好了,父亲的病也已经活好了,但是我们还是有可能会得这个病。
                  洋洋:那人类的经验时后人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莫言:我们不能因为三代人得了同一个疾病,就否认经验的作用。我想历史经验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面对历史经验的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贤臣告诫君王以史为鉴,但贤臣被杀,君王残暴不仁,最后弄得国破家亡的例子不在少数,这难道是历史经验没有作用?这只能怪君王昏庸无知吧!
                  洋洋:可以与我分享一下您满意的事吗?
                  莫言:噢,比如我拿诺贝尔文学奖就很满意啊!
                  洋洋:是不是不管内心多么强大、多么坚定的人,都希望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喝彩?
                  莫言:应该是的吧?一个内心足够强大自信的人,他可能会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执著地坚持自己,这个时候他可能不会去想要鲜花掌声,但是当鲜花掌声来了,他应该会高兴的。
                  洋洋:有没有拒绝鲜花掌声的?
                  莫言:当然有,当鲜花掌声是糖衣炮弹,那就一定得小心,能拒绝就拒绝。
                  洋洋:这就是佛教中的大彻大悟吧?好的,莫言老师,谢谢您!
              (1)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莫言是一个怎样的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文学作品瞬间成了热销商品,许多人此时才认识了莫言更有人试图买断莫言的作品进行影视改编。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书籍交流 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    曹文轩 1954年1月生,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文学作品集《忱郁的田园》《蔷薇谷》.《草房子》等作品屡获国内各项大奖,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记者:您一直很重视阅读,甚至曾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那么读书对人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曹文轩:读书可以丰富个人的经验。因为天地辽阔无际,个人只能体验广阔世界中很小范围内的东西。所以其实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很狭隘、很苍白,甚至可以说是空洞。从情感上讲,人很多时候难免觉得孤寂。书籍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切,它跨越时空,呈现了不同世界里的不同纽验,你坐在家中读书就能知闻天下事。这样来看,与书籍交流,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不夸张地说,读书使得生命延长。
                  一个读书人和一个不读书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了书上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创造就变得更容易。而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个人往往不由自主地跟着喧嚣、浮躁随波逐流。书,正是涡流中的“救生圈”。即使不说书的内容,单就读书速一形式本身,就能使你在喧泽与骚动中获得宁静。我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的时候,肯定在与书对话,可以敞开。扉,将m中的委屈、怨恨以及无法言表的一切,亳无保留地向它倾诉情愫,并可得到指引,与教徒向上帝祷告有一定的相似性。
              记者:这些影响有何外在表现?
                  曹文轩: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二者就是不一样,从气质上就看得出来。比如有些人天生长相不出色,甚至丑陋,但读书能让他们获得新生。他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率性地幽默风趣……同样一个人,“书卷气”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透射出来。
                  记者:但也有读书人气质猥琐,不能简单地把气质好归结在读书上吧?
                  曹文轩:显而易见,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我早就说过,开卷禾必有益。有些书歪曲、丑化生活,文字、思维水准低下,长期读这种书并以此为美,就像在吸食毒品,会把情感搞得迟钝,把思维搞得平庸,把谈吐搞得俗气。
                  记者:可是很多人一直读专家推荐的书目,也并没有显著的成效。
                  曹文轩:很多人都在读书,读的也是好书,但不是谁都能把好书读好,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书读得全然没了个性。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批驳精神,要敢于与书争论,书的价值一者是共鸣,=者是碰撞。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目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选择,要挑食。人的雕琢忌讳用一个模子,因为一个人若无个性,必然索然无味;作文同样忌讳雷同,人云亦云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前面说过,书在影响人,书就是一把刻刀,都读一样的书,那么这把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所以,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读不同的书,看不同的景。选书要有个性,读法与理解更要有个性。读文章时,别管别人对那书的唠叨,甚至不在乎权威专家对书的剖析,只管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异想去读,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树一帜的个性。一句话,读完一本书必须要沉淀出自己的东西。
              记者:看起来,读书的必备品质竟然是选择,而且选择要贯穿全程。
                  曹文轩:的确是,读书的效果与性格有关,与警觉有关。书海浩森,航海者(读书人)必须具备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其沦为奴隶。如果没有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和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学的力量。也只有那样的读书人,才会品尝到畅游书海的莫大快感。,
                  记者:但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读书是受到外界干预的,并且在外界的干扰下,他们也会考虑到让自已的阅读服务于学习。精确地说,是服务于升学考试。
                  曹文轩:我曾经对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们进行分析,首先发现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都是一些喜欢“自己阅读”的人,我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读书非但没有影响他们计划内的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有计划地学习。书中那些看似与概念、公式无关的文字,给了他们小范围内的东西。所以其实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很狭隘、很苍白,甚至可以说是空洞。从情感上讲,人很多时候难免觉得孤寂。书籍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切,它跨越时空,呈现了不同世界里的不同经验,你坐在家中读书就能知闻天下事。这样来看,与书籍交流,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不夸张地说,读书使得生命延长。
                  一个读书人和一个不读书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了书上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创造就变得更容易。而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个人往往不由自主地跟着喧嚣、浮躁随波逐流。书,正是涡流中的“救生圈”。即使不说书的内容,单就读书速一形式本身,就能使你在喧哗与骚动中获得宁静。我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的时候,肯定在与书对话,可以敞开心扉,将心中的委屈、怨恨以及无法言表的一切,亳无保留地向它倾诉情愫,并可得到指引,与教徒向上帝祷告有一定的相似性。
                  记者:这些影响有何外在表现?
                  曹文轩: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二者就是不一样,从气质上就看得出来。比如有些人天生长相不出色,甚至丑陋,但读书能让他们获得新生。他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率性地幽默风趣……同样一个人,“书卷气”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透射出来。
                  记者:但也有读书人气质猥琐,不能简单地把气质好归结在读书上吧?
                  曹文轩:显而易见,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我早就说过,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书歪曲、丑化生活,文字、思维水准低下,长期读这种书并以此为美,就像在吸食毒品,会把情感搞得迟钝,把思维搞得平庸,把谈吐搞得俗气。
                  记者:可是很多人一直读专家推荐的书目,也并没有显著的成效。
                  曹文轩:很多人都在读书,读的也是好书,但不是谁都能把好书读好,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书读得全然没了个性。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批驳精神,要敢于与书争论,书的价值一者是共鸣,二者是碰撞。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目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选择,要挑食。人的雕琢忌讳用一个模子,因为一个人若无个性,必然索然无味;作文同样忌讳雷同,人云亦云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前面说过,书在影响人,书就是一把刻刀,都读一样的书,那么这把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所以,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读不同的书,看不同的景。选书要有个性,读法与理解更要有个性。读文章时,别管别人对那书的唠叨,甚至不在乎权威专家对书的剖析,只管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异想去读,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树一帜的个性。一句话,读完一本书必须要沉淀出自己的东西。
                  记者:看起来,读书的必备品质竟然是选择,而且选择要贯穿全程。
                  曹文轩:的确是,读书的效果与性格有关,与警觉有关。书海浩森,航海者(读书人)必须具备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其沦为奴隶。如果没有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和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也只有那样的读书人,才会品尝到畅游书海的莫大快感。
                  记者:但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读书是受到外界干预的,并且在外界的干扰下,他们也会考虑到让自已的阅读服务于学习。精确地说,是服务于升学考试。
                  曹文轩:我曾经对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们进行分析,首先发现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都是一些喜欢“自己阅读”的人,我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读书非但没有影响他们计划内的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有计划地学习。书中那些看似与概念、公式无关的文字,给了他们行之有效的办法、豁达自由的思路和拼搏向上的勇气。试想,一个视野、思路开阔的人,学习起来是否事半功倍?高考“状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课本的功夫,可以在课本以外广阔的读书世界里获得。现代教育理念不正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吗?最终不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吗?“自己阅读”其实就是在自学!并且我观察到,这些出类拔萃的“状元”们,往往显得比他们的同龄人成熟,这种人格的长进,阅读功不可没,而人格的长进肯定能带来学习的长进。一个人的人格最重要,这决定着他能够走多远。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曹文轩认为,读书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经验,因此,与书籍交流,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在一定程度上,读书可以使人延长生命。
              B.书有好坏之分,好书能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投射出来。好书只要认真读,不管处于哪个阶层,有无基础,都能读好。
              C.“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用形象的手法说明读书应该有所选择的道理。聪明人读书会选出适合自己个性的书来读,并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D.在曹文轩看来,有些出类拔萃的“状元”,往往显得比他们的同龄人成熟,阅读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大多喜欢读课本以外的书。
              E.本文中的“读书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时可以与书对话,可以向书敞开心扉,将心中所有毫无保留地向它倾诉并可得到指引。
              (2)曹文轩就“读书”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请分别加以概括。
              (3)“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怎样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请结合文本的内容作答。
              (4)北京文科状元张玥说:“即使在高三时,也应该以读书、积累为主。”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也都是喜欢“自己阅读”的人。阅读对“状元”的产生起了怎样的作用?联系你读过的某一部作品,说说它对你有哪些影响?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油腻大海中所熬过的地狱般的45分钟
              拉里•艾伦  
               
                  12月16日凌晨,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3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3分钟,便在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的波涛下。
                  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五脏六腑,炸声如雷,火光冲天。
                 在这艘濒死的巡洋舰后甲板上,我奋力抓住右舷栏杆,直到舰身倾斜将我掀入寒冷的大海里。
              我在浑浊的油污中挣扎了45分钟后获救。
                  12月14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炸机7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提亚”号成功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
                  12月15日午夜,“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一级战备,各就各位!”炮手们依令严阵以待。
                  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我跑到副舰长室通知路透社海军记者亚历山大•梅西•安德森。我们一面调整救生衣,一面踏上漆黑的后甲板,奔向舰桥。
                  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腾起一股火焰,剧烈震撼着“加拉提亚”号。此刻是零时2分。
              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追逐我们。随着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一座6英寸炮塔下面,战舰浑身颤抖。
                  当战舰左舷迅速倾侧并下沉时,我抓住甲板栏杆,扔掉钢盔、防弹衣和雨衣,用一只手拧开套在脖子上的救生衣软管上的气嘴。我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救生衣吹气,在这艘巡洋舰完全倾覆时刚好把气吹足。
              随着舰身的剧烈翻转,我从右舷滑入大海。数百名官兵也随我一起落水。
                  安德森在我稍右一点的地方抓住了栏杆。当我落水时,我听见他在对一名军官叫喊着什么。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不会游泳。
                  我害怕我从高处栽到海里会撞破身上这件旧救生衣。
                  我栽入海里时,这艘巡洋舰带着极大的吸力消失了,留下一大块油污的海面,当她殒命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爆炸。
                  油污和海水把我灌了个饱以后,我才冒出水面。
                  四周的海面上数百名水兵人头攒动。
                  几名水兵成功地发动了一只摩托救生艇。我试图游向它,却再次沉入水中。我感到肺部像是炸裂似的,可是我浮上来了。一名水兵把我拉到艇上。
                  但是,有几十人也想上来。越来越多的人爬上来,把艇尾部压了下去,很快艇舱灌满了海水。最后艇翻了,把我们大家猛抛入海里。
                  我竭力接近救生艇,再次爬上了前部驾驶座。
                  然而它下沉了。
                  我同一个水兵紧紧地抓住艇首边沿,直到它坠入波涛之下。我抓住不放,被它往深水中拉,结果又喝了一肚子油水。我使出浑身力气让头部浮在水面上。在海浪下面,一双手伸过来,抓住我的双肩,然后又滑落了。
              我撞上了一根漂浮的小圆木。我绝望地挣扎着,竟然把它夹在了左臂之下。
                  我同另外几十人一起大呼救命,希望能在漆黑中被驱逐舰发现。谁也没有手电筒,救援舰船难于发现我们。
                  就在这时,我看见前方大约75码远处一艘驱逐舰的巨大黑色轮廓。
                  “救命,我快淹死了。”我身旁一名水兵上气不接下气地叫着。
                  “忍着点,”我乏力地喊道,“瞧,前面有一艘驱逐舰。”
                  这句话似乎让他活力再现,他游向驱逐舰。我也试图游过去,但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当我喊救命时,海浪似乎把我冲得更远了。接着,一个大浪再次将我吞没,又让我喝了一口油。随后,如有神助一般,又一个浪头将我推向前方,几乎推到“格里芬”号驱逐舰螺旋桨下。
                  我喊着救命,直喊得声嘶力竭。突然,有人向我身边扔过来一根油腻的大绳。我抓住了它,但是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抓紧!”舰上一名军官叫道,“我们把你拉上来。”
                  “不行啊!”说话间绳索就从我手指中滑走了。
                  “尽力再向前挪一点,”军官喊着,“我们正在放绳梯。”
                  我奋力向前,抓住了绳梯。我安全了,但已筋疲力尽,没有人帮助,我连一级绳梯也爬不动。这时,一只救生筏飘向驱逐舰。我的头同战舰连撞了几下。我一声声喊叫:“停下!你们会送我命的!”
              救生筏上的水兵抓住绳梯,爬上安全的地方,而我在全力搏斗,以免被淹死。好几个人踩在我头上,把我踏到深水中。
                  半知半觉中,我用右臂勾住绳梯,头部才得以不时高出水面。
                  我又喊起救命来。救生筏上的一名年轻的英国水兵救了我的命。
                  他在我的胳膊下面穿了一根又粗又重的绳索,系上了它,又将另一头扔到驱逐舰的后甲板上。3名水兵将我慢慢拉出了油污的海面。“这家伙是美国人。”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有人说话。他们在为我挤出肚中的海水时,看到了我那件满是油污的外衣袖子上“美国海军记者”字样。
                  他们割开了我的衣服,把我抬到下层的住舱甲板上。在那里,大约100名幸存者正在接受治疗。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新闻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1月,并获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新闻的导语很有特点,请从叙述和描写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请结合文本概括作者在逃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这篇新闻没有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战争,而是着重叙述逃生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 10.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要求答题。
                  2012年8月24日,《青年时报》报道,昨天下午1点多,某市 K192路公交车上,一个身材瘦小的小伙子,坐在车厢中部的“照顾专座”上。
                  在登云路口站,上来一对年轻夫妻,妻子手里抱着几月大的孩子。车上站了不少人,夫妻俩挤到车厢中部,正对着小伙站着。这时,车厢广播响起:“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谢谢!”小伙没反应,广播再次响起,连播了四遍。
                  到了和睦新村站,后排有人下车,抱着孩子的妻子寻到空位,坐了下来。而愤怒的丈夫抡起手朝小伙脸颊扇过去,连打五记耳光。
                  小伙被打后,一声不吭,呆坐在位子上,鼻血不住地流。
                  到了终点站,小伙才下车,天下着雨,他没有伞,淋着雨走了。
              (1)给这则新闻材料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2)请就此作简要评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