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节选自《礼记·乐记》)
              小题2:根据上文,诸侯得到乐的赏赐要具备哪些条件?(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3:《礼记》和哪四部作品合称“五经”,成为儒家的经典书籍?(2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挥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 ③脱:偶尔 ④嘿(mò):悄悄地
              小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二)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样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xī):葛布的统称。
              小题2: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4分)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2分)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4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任青传
              张耒

                任青,寿春人。少无赖,为盗,以智数雄其党,有声群盗 中。然青为盗不多杀害,为济所欲不多求,稍有以贤其类矣。里僧有善驴, 其值数万钱,僧爱之,所以圉备之甚固,盗数取之不得。于是里少年聚数万钱邀青,曰:“子能得驴,则请以钱为君寿。不能得,君 妄得名也。”青笑谢少年,辞不能。少年固强之,青曰:“具饮,夜半吾乘驴来诣君矣。虽然,愿以是为戏,卒事请以驴还僧。”少年曰:“诺。”夜半,青怀刀超其垣入。僧系驴房外,锁驴前足无可解理。青即解刀,微刺驴足间见血,以刀击地跑者。久之,僧闻,使童疾走烛视驴。青疾起匿。童即语锁啮驴足流血矣。僧即取钥,命童解锁。童去,寝熟。青即牵驴自其门出,疾驰而至少年所,一座大惊。明日,乃使谢僧还驴,曰:“吾以为戏,愿勿罪也。”其多智数 率如此。
                后稍聚党,罪过数发。吏捕逐不得,闻朝廷,诏使招出之。青即自诣寿春,诏以补卒。太守使捕部中盗,往辄得,境为无盗,以劳稍迁等。后数得尤贼,诏授官至右侍禁。元丰三年,河南伊阳贼张晏,聚党抄掠,伤吏士,朝廷选青为伊阳巡检。五年,盗劫伊阳之小水,青追盗至福昌,予因见之。青长六尺余,慷慨敢勇,持刀入山独行二百余里,以一时往返。然貌恂恂谦恭,事士大夫甚谨,惟恐不当其意,居官小心,畏法廉洁,御下有恩,其语捕盗甚有方略云。先是朝廷兴师取灵州,陕西转运使李察当领徒从大将军高遵裕军出塞,察与青有旧恩,奏辟青从行。遵裕军疾驱入塞,察数危窘矣,青卫之,夜则被甲守其寝,抚左右得其欢心。察卒赖以全者,青之力也。
                张子曰:“青始强暴,为盗贼,后乃折节,士大夫或愧焉,其始盖无有教之者故也。夫中道为善,犹不失为士,况始终于善者哉!然青才有过人者,彼虽为盗,固有以自异也。”(《柯山集》卷四十三《任青传》)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笑少年/谢: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B.饮/具:准备,备办
              C.惟恐不其意/当:恰当
              D.下有恩/ 御:统治,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A.智数雄其党/久之足音辨人
              B.予见之有/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C.夜被甲守其寝室/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使谢僧还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以下六句,全都表现任青“多智数”的是( )
              ① 卒事请以驴还僧         
              ② 青怀刀超其垣入            
              ③ 吏捕逐不得
              ④ 往辄得,境为无盗      
              ⑤ 其语捕盗甚有方略云        
              ⑥ 抚左右得其欢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青年轻时强悍无理,做过强盗,因很有心计,在同伙中名气很大。不过他为盗时尚有怜悯之心。
              B.同乡年轻人偷僧人的驴子而不得,所以请任青出马。任青起先不肯,后来要求年轻人为他准备好宴席请他吃饭才答应,不过他要求事后归还驴子。
              C.任青在家乡结党犯罪,官府追捕不到,只得上报朝廷。朝廷后下诏招抚,任青受诏抚,为官府抓捕强盗。
              D.任青为人豪爽,勇敢无畏,但他身处官场时,为人处事小心翼翼,待人谦恭,廉洁自律,对上级官员则恭谨有礼,表现了他性格的另一面。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太守使捕部中盗,往辄得,境为无盗,以劳稍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察数危窘矣,青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
              B、纵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 凌:超越
              C、鱼虾而友麋鹿 侣:意动,以鱼虾为友
              D、苏子愀然,襟危坐 正:整理 2、下列划线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吾祖死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在哉 沛公
              C、少,月出于东山之上 朝济而夕设版
              D、侣鱼虾友麋鹿 秦师轻无礼 3、下列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客有吹洞箫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何为其然也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4、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相同
            • 5.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划线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山川相,郁乎苍苍——缪:通“缭” 盘绕
              B.顺流而也——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意动 以……为伴
              D.客亦夫水与月乎——知:动词, 了解
              2.下列句子句式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相同的一项
              [     ]

              A.何为其然也?
              B.固一世之雄也
              C.不能喻之于怀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 浩浩如冯虚御风 ② 生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
              ③ 侣鱼虾友麋鹿  ④ 于是荆轲遂就车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有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予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诉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怨恨
            B.不知鱼腹之骨尚无乎——恙:病痛
            C.公孙氏善舞剑而学者得之——书:书法
            D.事固有类而相感者——殊: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胆栗
            A.其文斩绝峻拔不可攀跻
            B.子长尽取为文章
            C.事固有殊类相感者
            D.断编败册,朝吟暮诵之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B.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C.想见项羽之喑鸣,高帝之谩骂
            D.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克己复礼仁——仁由己
            B、为仁己——视其所以,观其所   
            C、请事语矣——事君数,辱矣
            D、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矣——为人知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A、季氏富于周公
            B、使民以时
            C、无乃尔是过与
            D、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3、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不好犯上,好作乱者
            A、不义富且贵
            B、人不仁,如礼何?
            C、曲肱枕之
            D、本立道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