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论述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文学数千年的历史不仅产生了经典,而且产生了多种丰富的经典类型。各经典类型之间并不都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互有交叉。作为研究者,重要的是努力还原这种类型形态上的固有丰富性。
                     “六艺”本身虽然主要并不作为文学经典来看待,但在正统的文学观念看来,所有的文学作品却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它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因此,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确定无疑的“大经典”地位,其他与之相比只能是“小经典”。就文学经典来说,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秦汉文是大经典,《过秦论》则是秦汉文中的小经典。
                     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所以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调整。先秦人虽然未必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文学经典,但对《诗经》等典籍显然极为熟悉,成为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等等,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汉代人的文学经典是诗骚赋,司马相如的赋尤被推崇。六朝人的文学经典除诗赋外,更开始了一个骈体文的繁盛时代。到了宋代,随着承续韩柳的欧苏王曾等的古文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古文经典的地位也逐渐得到确认和凸显。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围绕着科举考试科目也产生了策论、经义等供举子临摹、学习的经典范文。有的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更长时间段的检验,如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一直到今天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反之,也有不少经典及身而亡,如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原先八股文的经典很快被人遗忘。时代经典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文体经典。
                     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关注重点之一,每一代都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各类文体自身的序列里,长期的实践也确立了经典文体的地位。
                     “公开的经典”是指由统治者所确认的正宗经典;“公认的经典”是虽然未被统治者所确认,但却是人们所公认的经典。一直到清代,正统的文学批评承认的经典从文体上看是正宗的诗文,而小说、词、戏曲及相关的通俗文学都难以列入。比较典型的《四库全书》,白话长篇小说与戏曲都不收入,词虽收入,但显得非常勉强。但是,许多上流社会文人与一般民间文人仍然是把它们作为经典的。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古代文学经典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类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类型十分丰富,而且各经典类型之间除了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之外,有的还互相交叉。
              B.文学作品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六艺”、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因而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大经典”地位。
              C.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色,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文体特点,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经典。
              D.《诗经》等典籍是先秦时期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以“三寸不烂之舌”轻松战胜敌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这些不同的文体经典集一代人之功,形成世所公认的一些文体特色。
              B.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可见大经典往往是由小经典构成的。通过对小经典的研究累积能更好地理解大经典。
              C.人们对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的推崇表明有些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D.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发生的变化或调整导致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造成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公认经典和公开经典之间可以并列也可以互相交叉,在《四库全书》中诗歌既属于公开经典也属于公认经典。
              B.时代不同审美风格会有区别,时代经典也受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明清时期盛行的八股文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而很快被人遗忘。
              C.在对文学经典文体的探讨上,“大”与“小”也兼有价值评判的意义,文学经典可以作出大经典与小经典之分。
              D.古代诗文经过时间的磨砺,沉淀在人们心灵之中,已成为我们民族和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 2.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经加工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即使被人自行食用而致死的,也要按过失杀人论处,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C.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的一项是 ______
              A.现实生活中,练习做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这里的“兴”就是灵感,“败兴”的味道之一就有灵感突如其去的味道。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名言,其中的“神”即灵感,“破万卷”即功夫,这句话也印证了文中“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结论。
              C.虽然绝大多数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得成功。
              D.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别种艺术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 4.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从石器的打制过渡到磨制,复合生产工具进入了全盛时代。在人类生活实践的长河中,那时出现了三项划时代的成就: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这就是考古学所称的新石器时代。这三项成就,为人类文明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在人类发明陶器之前,最原始的烹调工具是用火烧红的石头。人们在生活中发现,在烧红的石板上可以烙肉也可以烙谷物。这种习惯沿袭至今,古风犹存。我国拉萨东南部河曲地带的门马族现在依然习惯于在烧红的薄石板上烙制荞麦饼或煎肉。而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布郎族,则习惯于在野外挖沙坑为锅,坑内铺芭蕉叶,倒进清水和鱼,然后投入烧红的鹅卵石,待水沸鱼熟,便煮成一锅美味的卵石鲜鱼汤。但是,石板不适于煮水,“地锅”不能携带,在使用中非常不便,于是,出于对日常生活中既能盛水煮熟食物,又能方便移动的器具的需要,原始的制陶业应运而生了。
                  制陶加工的方法也是从多种方法中摸索而来的。有的是在以荆条、竹篾编织的筐子周围抹上厚厚的泥浆,风干后,放进火堆里烧,之后,荆条化灰而陶罐出。在考古中,还发现了仰韶文化的先民曾经以葫芦为内模做陶器的实证。以葫芦制陶之法,一直流传至今,在云南文山马关、砚山等地的彝族同胞,现在制陶时依然沿用古法。制陶时,先选择若干葫芦裁成不同形状,如碗、盆等形状,然后把和好的泥涂在上面,经过阴干,放到野外用草、树枝烧一遍。烧后葫芦焚毁,而外涂泥巴则成了内面光洁的陶器。
                  据考古发现,我国的制陶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在徐水南庄头发掘出的陶片,证实距今已有9700~10500年。在裴李岗不仅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陶器,而且出土了三足陶器。距今7500年的磁山文化遗址,出土了陶盂、陶鼎。在仰韶文化中曾发现了多种醕瓮,这是我国最早的滤缸,说明了我们祖先在7000年前就已经喝上了清酒。
                  对于古陶器的研究意义远不止于此。世界公认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只有商周以后四千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似乎中华文明史要比人家少了一千年。然而,我们的许多文明成果在有文字记载时就已经很成熟了。如独特的玉石雕刻,用复合范(模子)铸造青铜器等。也就是说,在三四年千前的殷商文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造了上古文明世界最突出的成就。最直接的证据是古陶器上刻画的“文字”,和已成文字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有两个陶器象形字“酉”和“丙”。“酉”是尖底瓶(▽),“丙”就是三个尖底瓶的组合。“酉”和“丙”都不是一般生活用品字,而是当时的两种祭器,是社会分化后的专业化文明的产物,是国家产生的象征。其年代可追溯到五千年以上,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超过五千年。
              (《瓦鬲文明的曙光--谈中国古代的制陶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奠定人类文明时代出现的初步物质基础的三项成就是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
              B原始的制陶是应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石板可烙食物或煎食物,可移动但不能煮水,沙坑为锅则能煮水不能移动,陶则二者兼具。
              C.制陶业是出现在打制石器的时代,而且它能起到划分时代的作用,以它为标志说明复合生产工具进入了全盛时代。
              D.能够证明我国制陶历史至少有一万年的证据是徐水南庄头发掘出的陶片,距今9700~10500年左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制陶的方法不是一朝而成的,最初经历了多种摸索,其中包括“荆条化灰而陶罐出”和“葫芦为模制陶罐”的探索。
              B.利用葫芦制陶,是破开葫芦做成碗、盆状,再往内壁涂抹泥巴,再阴干、焚烧,这样葫芦里面的泥巴就成型而且光洁了。
              C.葫芦制作陶器和复合范铸造青铜器一样,都需要模子,只是从技术上说,前者是制陶的摸索阶段,后者却是成熟阶段。
              D.我国最早的滤缸是醕瓮,这是一种能够酿酒器具,它的发掘说明了我国的清酒历史是悠远的,远到了7000年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探究陶器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饮食文化的变迁,我们知道陶器兼“烙”“煮”“滤”功能,让我们的食物做法更丰富了。
              B.制作历史有1万年的陶器,是有文字之前的文明成果,而且根据其成熟度,可以推知中华的文明史应该还要往前推一万年。
              C.“酉”和“丙”是象形字,象两陶器之形,表示两种祭器,而这祭器说明当时有了社会分化后的专业化文明,祭器也是国家产生的象征。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是象形。
            • 5.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们对幸福有不同看法,现在一般认为,幸福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状态持续地觉得满意的感受,当然这通常是以占有资源或者物质享受为前提,所以个人的幸福感受有着较强的主观性、个人性或个体差异性,它与人的品德、性格等内在条件密不可分。作为一种完整的美好生活,幸福不是虚无缥缈的彼岸对象,而是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的经验状态,它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情境之中,而这一切全都有赖于美德这个内在条件的支撑与保障。
                  美德首先是指勇敢、节制、慷慨、诚实这样的伦理美德,它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人身上的优良品质。在心理层面,它们意味着行为者的情感和欲望在处理实践事务时的适度状态。为了获得适度性,行为者需要将情感或欲望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种理性就是一种“实践智慧”,或说理智美德。没有实践智慧这种理智美德的养成和运用,就不会有勇敢、节制这些伦理美德的呈现和实施。
                  美德为实现幸福奠定主体方面的基础,但美德并非实现幸福的充分条件。因为,幸福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整体描述,是一个人全部的、完整的美好生活。作为个人的整体的生活美好,幸福当然会有着某些普遍的客观维度,包括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要实现幸福,除了行为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外在条件也不可或缺。当然,在诸多条件中,美德的优先地位必须得到承认。
                  不论个人的幸福感受有什么样的主观性,幸福总是需要有某种客观物质条件作为基础,缺失这些客观性要素,幸福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物质财富的丰裕是获得幸福的初始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贫穷对普通人来说,往往成为其不幸的根源。社会公正、仁爱秩序是普遍幸福的社会制度条件。对公正的追求是人们一种非常基本的内在的心理倾向,人们期望能够拥有基本的自由和平等权利,能免除自己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担忧。仁爱也是社会制度一种应然追求,要提高社会的普遍幸福感,必须补好这个短板。幸福还以社会优秀精神文化的繁荣为滋养条件。经验表明,社会的精神文化状况与幸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社会优秀精神文化的繁荣,能够给人民的精神素质提升以深入的滋养,增强他们发现和创造人生意义的能力,从而能够获得一种更稳定、更有价值的幸福感。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须塑造自己的社会性本质,还须将社会关系整合到我们品质之中。一个没有他人和社会的眼界的人,就是只能汲汲于私利私欲满足的人,其幸福感是不健康的、病态的,甚至会发展为变态的。如果走出小我的限囿,在生活和工作中,把自己的成就动机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与自己的人伦志向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在履行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中获得生活的永不枯竭的意义感,从而感受一种高尚的、持久的幸福。
              (摘编自《幸福的条件》)
              (1)。根据原文,下列对“幸福”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幸福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一个人全面、整体的生活美好,它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B.幸福不是一种虚渺的精神想象,而是一种具体的经验感受,与具体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C.幸福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其中美德有优先地位,因为它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主体方面的基础。
              D.幸福的获得需要社会公正、仁爱秩序等制度性条件,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人们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幸福的客观维度,表现为主体精神素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它们都作用于群体,而与个人无关。
              B.人都有物质享受的追求,丰裕的物质财富是获得幸福的初始前提,贫穷往往是普通人不幸的根源。
              C.社会优秀精神文化的繁荣能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有利于人幸福感的获得,增强创造人生意义的能力。
              D一个人如果将社会关系整合到自己的品质中,就可以避免局限于私欲的满足,从而感受高尚、持久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的改善及获得教育、发展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这些都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
              B.美德不只是人的优秀品质,还包括实践智慧,它们会规范人的正常情感或欲望,使之处于适度状态。
              C.作为获得幸福的内在条件,美德具有主观性,但它不是纯个人性的表现,而有一定的社会性本质。
              D.幸福的前提是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这导致幸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个人性和个体差异性。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艾青与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自然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的形成,当以《七月》杂志的创刊为发端。1937年9月,胡风在上海创办了《七月》杂志,除刊物外,胡风还编辑出版了《七月诗丛》和《七月文丛》。这些刊物和丛书出版、介绍了许多优秀诗歌作品,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艾青、田间在内的诗人群,他们相互吸引、相互感染,并在生活态度、艺术追求和诗歌风格等方面有了共同倾向,从而形成一个诗歌流派。
                  这个流派风格的形成,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胡风等人的现实主义理论对它的规范作用;二是残酷斗争的大时代所激发的这群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三是七月诗派代表诗人艺术创作所起的楷模作用。艾青其实就起到了这种“楷模”作用。
                  艾青和胡风是七月诗派得以形成的两个关键性人物,胡风是在理论上,尤其是在编辑思想上对七月诗派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而在诗歌艺术的熏染和吸引,乃至流派风格的形成上则主要是受到艾青的影响。他们二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催发了七月诗派的产生,并推动了该派的发展和成熟。艾青以他独具魅力的诗作影响一大批青年走上诗坛,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七月诗派的基本流派特征大多是在融会中形成的。具体地讲,艾青独特的意象择取和象征的手法,很为诗人们欣赏,艾青擅长运用的自然景物,如太阳、旷野、风雪、春天等等,也常常出现在其他诗人的创作中。”
                  除了在创作实践上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外,艾青还设身处地地对七月诗派进行指导。艾青在《诗论掇拾》中指出:“对于这民族解放的战争,诗人是应该交付出最真挚的爱和最大的创作的雄心的。为了这样,我们应该羞愧于浮泛的叫喊,无力的叫喊。”不仅在诗歌内容上,艾青还在诗歌形式上指出“旧有的形式如十四行诗、四行诗,我们都已经冲破了,因为这些诗歌的形式都是从安闲的生活环境里产生的。”艾青这些诗歌美学主张正是促成七月诗派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艾青的诗学思想与七月诗派的创作理念是相通的,尤其是与胡风的主张大体一致。艾青说一首诗就是一个人格,胡风更是强调诗人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们都认为诗品即人品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七月诗派的诗学思想是以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内核的,即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诗人的主体力量和主观能动作用,对于这一点可以说艾青在其诗论好创作实践中体现得极为充分。
                  由此可见,艾青的这种强调主体能动性的诗学思想与七月诗派的“主观战斗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又加上他创作上的带动与影响,这些都是促使七月诗派流派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专家所言:“艾青的诗歌曾经是‘七月’在内的一大批青年诗人的楷模,艾青30、40年代的诗论,更明确地为他们导引着新诗创作的基本走向。”正是艾青的这种“楷模”与“导引”作用,终于使得抗战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得以产生,所以我们认为艾青不但是七月诗派的一个成员,而且还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名伟大的旗手。
              (1)下列关于“七月诗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七月诗派是以《七月》杂志的创刊为发端,自然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B.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在生活态度、艺术追求和诗歌风格等方面有共同倾向。
              C. 七月诗派的诗学思想以艾青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内核,强调主体能动性。
              D. 七月诗派的形成是与残酷斗争的大时代下诗人的历史使命感密切相关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七月》《七月诗丛》等作为七月派诗人重要的文学阵地,出版、介绍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B.胡风的理论上的主导作用,艾青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共同推动了七月诗派的发展和成熟。
              C.艾青与胡风在诗学思想上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认为诗品即人品的表现,都强调诗人的主体作用。
              D.艾青在诗歌内容和诗歌形式上的美学主张是促成七月诗派流派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艾青在民族解放战争的背景下,反对诗歌浮泛无力的叫喊,认为诗人应付出最真挚的爱和最大的创作雄心。
              B.艾青擅长运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雪”的意象的选择就是具体体现。
              C.艾青的“楷模”与“导引”作用,使得七月诗派得以产生,他不但是七月诗派的一个成员,更是伟大的旗手。
              D.艾青批判了旧体诗,认为“十四行诗、四行诗,都是从安闲的生活环境里产生的”,这样的诗歌不能适应当下的时代。
            • 7. (一)社科文阅读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李长空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______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 8.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两类认知主体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一是“他者”,一是“自我”。一个国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一个国家在“自我”民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两类认知主体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一体、整体联动。
                  国家文化形象的客观依据是国家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奠定国家文化形象的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互联网已经可以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这些数字折射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认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文化建设,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
                  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只有真正深入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即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穿越种种文化现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国家的精确的文化形象。中华文化有其深沉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浸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但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人曾经陷入迷茫。这里面既有一味埋头于历史的封闭自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轻视和不屑。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代中国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给以越来越多的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是流注于当下中华民族肌体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标识。
                  不容否认,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时需要看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变则通,通则久”的通变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意识,“刚健笃实”的实干品质等,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正是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突破保守性,不断超越,一路向前。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不能不聚焦创新这个时代性的主题;传播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也应当学会讲好当代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
                  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互动中,中华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自我,也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不断申明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主张,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些主张,表达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心声,也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
              (节选自《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国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建立国家文化形象的根基。
              B.在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灵魂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当前人们追求的文化精神。
              C.对于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国人要做的就是理论上的创新,要学会向世界讲述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
              D.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尊重其他文明的特点,学会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认知主体,“他者”与“自我”的存在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性,都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
              B.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建成了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8%,互联网也能将文化信息传到村一级。
              C.对于有着丰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国人的态度曾经是非常复杂的,有些人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有些人对其非常地轻视与不屑。
              D.中华文化不仅要发展还要创新,创新既表现在对中华文化本身的创新和发展上,也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学习、融合与创新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必须要从根基、灵魂、坚守、创新、气度五个维度来进行思考与关注。
              B.当代中国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给以尊重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及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维度。
              C.中华文化与世界不同文化体系不断交流互动,因此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精华,丰富自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
              D.“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古代格言的引用,为阐释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历来具有创新精神提供了实证。
            • 9.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失败的英雄
                  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嬴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
              (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的原因的一项是______
              A.司马迁对荆轲有偏爱,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名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
              B.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杀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
              D.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
              (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
              B.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
              C.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却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
              D.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
              B.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
              C.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韩愈一生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学,而不是儒学,这是世人公认的。但是他终生从事和努力探索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和韩愈自身。在唐代,或者说在所有的封建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人们学文,只是手段,目的是以此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赏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入仕途的通行证。因此,逐渐积淀下了这样的社会心理:文章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治世能力的高下,虽不能完全划等号,但至少当时选拔人才是以此为标准的。韩愈也不例外,尽管他为文修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发表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他的治世之道,吸引众人注目,让人们接受并得到赏识,他必然要在文章上花一番功夫。这是韩愈作好文章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②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在文章方面理所当然不会放过具有各种弊病的时文,同时这也和他想作好文章以此知名于时是一致的。那种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和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的内容格格不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这样的文章也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因此,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文章。韩愈提出文体的改革正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而古文正好没有时文这些弊病,它一产生,就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又因它是圣贤之道的载体,而这些道也正是韩愈想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据。这种内容和形式都优越于时文的古文,就自然而然成为韩愈的最佳选择。但是,韩愈在具体进行文体改革时,并没有完全复归古文之中,原地踏步,而是以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全面地突破了古文原有的模式,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散文体制。以“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为例,韩愈完全突破了“述哀之文,究以用韵为宜”的定法,全部采用散体文的形式,按着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流动而娓娓道来,“字字是血,字字是泪”。韩愈此处彻底抛弃了用韵文写那些呆板生硬庄重典雅却又华而不实的谄谈之套话,而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把痛苦内疚和无限哀痛之情表达出来,创造出了“使酷吏读之,亦不觉骇然流涕者”的艺术效果。
                  ③韩愈的创作实践证明,他倡导文体复古,并没有退回到古代原有的体制上去停滞不前,而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韩愈顺应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打碎了六朝骈文强加于各种文体的条条框框,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古文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文体的大解放、大发展,这正是“惟善用古者能变古”,韩愈可以用各种文体自由地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尽管他极力反对骈文,但是他自觉地吸取了这种文章的辞采之工的优点,并把它融入到先秦盛汉辩理论事之文的朴素无华之中,酝酿而成了他那种富有艺术美感和表现力的新文体。
              (《论韩愈的“文以明道”》节选)
              (1)下列对造成韩愈“最大成就是文学而非儒学”,但致力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当时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
              B.唐人学文只是入仕的手段,目的都在于用儒学思想治世。
              C.唐朝选拔人才时常把一个人所写文章质量作为衡量其治世能力的标准。
              D.韩愈作好文章的动力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的治世之道。
              (2)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
              A.时文庄重典雅却又呆板生硬,因为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所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
              B.韩愈倡导文体复古,并不是完全复归古文,而是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古文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文体的大解放、大发展。
              C.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放弃使用与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
              D.《祭十二郎文》完全突破了以往用韵文写祭文的定法,全部采用散文体,描写细致入微,抒情淋漓精致,创造出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
              A.古文朴素无华,形式自由,从一产生便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能解决社会问题的圣贤之道的载体。
              B.韩愈主张以儒学为治世之道,为了明道,他致力于写好文章,这是古文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C.韩愈反对的时文指的是六朝以来的骈体文,他主张学习的古文指的是先秦和汉代的在形式上没有限制的散文。
              D.韩愈进行文体改革,反对骈文却吸取了其辞采之工的优点,倡导文体复古却又并不泥古,表现了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