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或议治水之道,当以丰穰之年为始,俾人民乐输,工料易办,备预不虞,策之上者。此言是也。然余以为譬如治病,今人尚有无力就医而听之呻吟者, 岂有病未至而先服药者乎?病既至矣,初则择医其难,继则服药无效,或调理之不得其宜,反至增重,吾见病未去而人已惫矣,故曰得人最难。
                  ②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③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有删改)(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______
              A.也  B.矣  C.耶  D.哉
              (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难道有还没得病却先服食药物的人吗?
              B.难道有还没得病却让他先吃药的人吗?
              C.难道有病人还没到就要先服食丹药吗?
              D.难到有病人还没到就让他先吃药的人吗?
              (3)试根据第③段画线句提炼出两个成语。 ______ 。
              (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试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办好水利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当死,始皇赦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苏子曰: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荆轲之变, 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
              商鞅立信于徙木,立威于弃灰,其亲戚师傅,积威信之极。以及始皇,秦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不可测也。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今至使人矫杀其太子而不忌,太子亦不敢请,则威信之过故也。夫法毒天下者,未有不反中其身及其子孙者也。汉武与始皇,皆于杀者也,故其子如扶苏之仁,则宁死而不请,如庆太子之悍,则宁反而不诉,知诉之必不察也。故为二君之子者,有死与反而已。吾又表而出之,以戒后世人主之果于杀者。
              (节选自苏轼《赵高李斯》,有删节)
              [注]①参夷:指古代诛灭三族的酷刑。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独夫之心,日益骄 固:顽固
              B.秦者秦也 族:灭族
              C.其亲戚师傅 刑:惩罚
              D.皆于杀者也 果:果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一人之心,千万人心也 然后知是山特立
              B.人亦念 皆出于此乎
              C.始皇赦用之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夫法毒天下者 不赂者赂者丧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文第一段于夹叙夹议中揭露了秦始皇惊人的掠夺与浪费,对劳动人民苦难深重的遭遇抱以同情。六组结构整饬的排比句,在夸张与对比中极大地增强了语势。
              B.甲文前面那些描写和叙述,都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在于告诫当朝的唐代统治者:如果不借鉴历史,必将重蹈覆辙。因此,借景抒情是这篇赋在手法上的一大特色。
              C.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但他们的太子一个被矫诏所杀、一个被迫造反,都不得善终。在苏轼看来,这都是用法过度、杀戮过重所致。
              D.从乙文可知,苏轼认为秦朝覆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而到秦始皇时,积久而成的威势已经过度严苛了,这有违古代的恕道。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
              (5)用“/”给下面语段断句。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②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的一项是 ______
              A.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景象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   名:名称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相:帮助
              (2)下列加点的“于”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______
              A.是余有叹焉    B.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C.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D.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的一项是 ______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地,所以人们根本无法到达。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因事说理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是需要有坚定志向的道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下列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中“而”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图穷而匕首见 D.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3)对文中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5.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翻译下面两句话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6.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侯。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5分)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5分)

            •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文静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太祖之徒欤!”寂未谓然。 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 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靜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 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
                    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B、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C、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激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D、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 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阼,践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并发出 与“燕雀安知鴻鹤之志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可终羁贱乎”的感慨。
              B、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人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
              C、刘文静恃才招祸,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要反驳,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D、刘文静善于进凍。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太阳 俯同万物”作比,婉转进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
              ②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 8.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 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事不行。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 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追夺之。
                  迁同知枢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薨于官,谥庄定。
              (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B.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C.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D.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黄祖舜认为州县应该选拔举荐守道德讲仁义的读书人,其中品行特别优秀的,还要把姓名报于朝廷。
              B.黄祖舜曾兼任侍讲,向朝廷进献《论语讲义》一书,受到好评,皇帝还让国子监刻板发行。
              C.黄祖舜代理给事中一职时,多次制止了权贵家族之人如张浚家人、梁邦彦养孙等向朝廷提出的不合理请求。
              D.金主完颜亮南侵,刘汜兵败,王权逃跑,皇帝要诛杀王权以儆效尤,黄祖舜制止了此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
              ②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
            • 9.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填词之理变幻不常,言当如是,又有不当如是者。如填生旦之词,责于庄雅,制净丑之曲,务带诙谐,此理之常也。乃忽遇风流放佚之生旦,反觉庄雅为非,作迂腐不情之净丑,转以诙谐为忌。 诸如此类者悉难胶柱恐以一定之陈言谈泥古拘方之作者是以宁为阙疑不生蛇足
              (选自《闲情偶寄》)
              (1)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闲情偶寄》是 ______ (朝代) ______ (人名)的著作。
              (3)请用自己的话概述作者的“填词之理”,不超过20个字。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 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