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
              B.这首诗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回忆风雪飘飞的环境中,友人离去的情景。
              D.这首诗虚实结合,作者想象与友人化为两只黄鹄飞回故乡的情景。

              E.这首诗分为前后两段,最后两句抒情含蓄委婉,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 2.

              酌酒与裴迪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注】①裴迪: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好友。②按剑:发怒时准备把剑的动作。③弹冠:弹去帽子的灰尘,准备做官。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酌酒与君君自宽”一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宽”一字,既是宽人也是宽己。
              B.“朱门”一词用了借代手法,借指富贵。这句是说仕途得意的的人们在相互庆祝。
              C.颈联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心情,对情感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作者在这首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潇洒淡泊、怡然自适的乐观心态和隐居思想。
              E.此诗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的七言律诗,文中多处使用典故,意蕴丰富。
            • 3.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 )
              A.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现在的北京,古称蓟。辽朝时为陪都,称燕京,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永乐年间才正式叫作北京,或称京师,经清延用到辛亥革命后。1928年,将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首都,又改称北京。
              B.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汉将营”实指唐兵营,比如“汉皇重色思倾国”“汉家山东二百州”等。唐朝人仰慕大汉雄风,在文学创作中常常以汉称唐。
              C.“三边曙色动危旌”,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句意是边塞的曙光照耀着倾倒的旗帜,一片凄凉。 
              D.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诗中多用实词,全然没有堆砌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于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
              E.尾联诗人连用两个典故,东汉时定远侯班超的“投笔从戎”,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缨”,描写抒情,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燕台一望客心惊”的景象。
            • 4.
                                                                              蝶 恋 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双调共60字,上下阙格律一致,压仄声韵。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境界”乃词中胜境。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D.“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E.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人间第一耽离别”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意思相同,都指“沉迷”,词人告诫大家勿要沉陷在离别之情中不能自拔。
            • 5.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 6.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模式将在2017年迎来井喷期,用户规模破亿 倚马可待,可又有几家意识到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B.元宵节前夕,那个曾经呼风唤雨、 长袖善舞的“大师”王林终于没有出现外传的那种神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C.在“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工作者不能 隔岸观火,而应切实培养下一代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D.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 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E.当下,诸如百丽、波司登等品牌纷纷迎来线下关店潮,也确乎证明了实体店铺当下 江河日下,开始走向颓败之路。
            • 7.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 8.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 9.

              睡燕

              (元)谢宗可

              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

              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

              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

              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东风”指春风,写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而低垂下翅膀入睡,生动形象地表现燕子在春光中衔泥筑巢的忙碌与辛劳。
              B.颔联写燕子梦境的迷离,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的手法,化用了金屋、梦蝶等典故,生动的展现燕子梦境的传奇。
              C.颈联中“梦入乌衣路转迷”化用汉殿、乌衣巷等典故,托物言志,凸显了睡燕的熟睡的神态,寄托了兴亡之叹。
              D.尾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静美的画面:夕阳西下,小巷深深,卷帘人惊醒了燕子的美梦,场景亦真亦幻,耐人寻味。
              E.本诗为七言律诗,第二、四、六、八句押相同韵,颔联和颈联均对仗工整,细致入微地刻画睡燕梦境的整个过程。
            • 10.
              (多选题)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两项的是(    )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雍正”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E.“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