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美容仪,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用稹,试将作监主簿,累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诸州守皆弃城走矣!”师旦叱曰:“汝亦欲吾走矣。”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 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 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智高怒,并贵害之。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D.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右迁”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D.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②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
            • 2.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 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当如是。”帝问韩家奴:“我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 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B.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C.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D.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弱冠,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后人用“弱冠”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庙号始于殷代,如武丁称高宗。汉以后,一般帝王都有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
              ②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苗卿晋,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奭为第一。奭,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奭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 安禄山因间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安禄山反,窦廷芝弃陕郡不守,杨国忠本忌其有望,即奏“东道贼冲,非大臣不可镇遏”,授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晋卿见帝,以老辞,忤旨,听于家。车驾入蜀,多陷贼,晋卿间道走金州。
                  肃宗至扶风,召赴,拜左相。平,封韩国公,食五百户,改侍中。玄宗崩,肃宗疾甚,诏晋卿摄冢宰,因让曰:“大行遗诏,皇帝三日听政, 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惟陛下顺变以幸万国。”帝不听。后数日,代宗立,复诏摄冢宰,固辞乃免。时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听入阁不趋,为御小延英召对。宰相对小延英,自晋卿始。永泰初薨,年八十一,赠太师,京兆少尹护丧,谥曰懿献,元载未显时,为晋卿所遇,载方相,故讽有司改谥文贞。
                                                                                                                                  (《新唐书。苗音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明年/徒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B.明年/徒魏郡/即充河北果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C.明年/徒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D.明年/徒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还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B.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文中借指官宦。
              C.行在:亦称“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经之地。
              D.京师: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其所在地的行政长官称作“京兆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苗晋卿利用职务,攀附权贵。苗晋卿主持吏部选官时,因张倚得到皇帝的宠幸,于是将张倚之子张奭评为第一,想借此攀附张倚。
              B.苗晋卿为人谦恭,深受称赞。苗晋卿回乡,郡太守迎接犒劳他,他对劝酒的官员和老人都极尽礼数,受到当时人们的赞扬。
              C.苗晋卿颇有声望,受到排挤。安禄山反叛时,杨国忠因忌恨苗晋卿有声望,违背皇帝的旨意,任命苗晋卿为陕郡太守、陕虢防御使。
              D.苗晋卿屡历要职,深受器重。苗晋卿多次被朝廷授予高官,唐肃宗任命他为左相唐代宗优待他,驾临小延英殿同他议事。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履实,中载十一二。
              ②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则宜听朝。
            •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开禧元年。绍定元年,迁著作郎。入对,言边事宜夙夜震惧,以消咎殃。明年,兼权兵部郎官。时李全叛谋已露,人莫敢言,宗勉独累疏及之。又言:“欲人谋之合,莫若通下情。人多好谄,揣所悦意则侈其言,所恶闻则小其事。 上既壅塞,下亦欺诬,则成败得失之机、理乱安危之故,将孰从而上闻哉?不闻则不戒,待其事至乃骇而图之,抑已晚矣。欲财计之丰,莫若节国用。善为国者常使财胜事,不使事胜财。”
                  监察御史。时方谋出师汴、洛,宗勉言:“今朝廷安恬,无异于常时。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于斯时也,守御犹不可,而欲进取可乎?诏侍从、两省、台谏条陈边事,宗勉率合台奏:“蜀之四路,已失其二,成都隔绝,莫知存亡。诸司退保夔门,未必能守。襄汉昨失九郡,今郢破,荆门又破,江陵孤城,何以能立?两淮之地,人民奔迸,井邑丘墟,呜呼危哉!陛下诚能亟下哀痛之诏,以身率先,深自贬损,服御饮宴,一从简俭。 以公私之财分给四处,俾之招溃卒,募流民之强壮者,以充游兵,以补军籍。仍选沿流诸郡将士为捍御之图,犹可支吾。不然将水陆俱下,大合荆楚之众,扰我上流,江以南震荡矣。或谓其势强盛,宜于讲和,欲出金缯以奉之,是抱薪救火,空国与敌矣。“
                  进工部侍郎兼给事中,仍侍讲。复上疏言:“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不闻减退宫女,而嫔嫱已溢于昔时;不闻褒录功臣,而节钺先加于;不闻出内贮以犒战士,而金帛多靡于浮费。陛下之举动,人心所视以为卷舒者也。陛下既不以为忧,则谁复为陛下忧。“擢谏议大夫兼侍读。首言边事当增兵防托上流。又言:“求谏非难而受谏为难,受谏非难而从谏为难。苟闻之不以为戒,玩之不以为信,卒使危言鲠论,无益于世用,无救于时危,其与拒谏者相去一间耳。”
                  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守法度,抑侥幸,不私亲党,召用老成,尤乐闻谠言。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卒,赠少师,文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
              B.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
              C.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
              D.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拜,授予官职。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还有“授”“擢”“除”等,表示罢免官职的有“罢”“黜”等。
              C.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
              D.谥,古代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李宗勉忠贞正直,对于朝廷之事非常积极建言,边塞之事,建议加强警戒;李全叛乱,在很多人不敢言的情况下,他极尽全力上书,以至于一个人累倒了。
              B.李宗勉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有忧患意识,国家要节约支出,宫廷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对于皇帝没能做到的,他也直接指出。
              C.金兵的攻势很猛,占据了宋朝的许多土地,宋朝的反攻效果不大,李宗勉建议先做好守势,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D.对于皇帝,李宗勉始终建议皇帝以身率先,广开言路,减少享乐,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以挽救不利的时局。
              (4)把文中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既壅塞,下亦欺诬,则成败得失之机、理乱安危之故,将孰从而上闻哉?
              ②以公私之财分给四处,俾之招溃卒,募流民之强壮者,以充游兵,以补军籍。
            • 5.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济少,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居府中,议论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 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
                  来瑱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宜城楚昭王庙隙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
              (《新唐书•甄济传》)【注】①诸府:几个官署。②钧礼:表敬的礼节。③庆绪:即安庆绪,安禄山之子;舆:抬。④广平王:即唐肃宗长子李豫,与郭子仪收复两京,后为唐代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B.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C.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D.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孤,有成语“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B.授、拜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拔、擢、升、出等;表示降低官职的词有贬、谪、左迁等;表示罢免官职的词有罢、黜、夺、免等。
              C.三司署,三司官署,唐时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
              D.礼部员外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甄济文章雅致很有名望,但隐居青岩山中。采访使苗晋卿向朝廷上奏章推荐他,后来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做官,诏令到了十次,他仍隐居不出。
              B.蔡希德虽为安禄山叛军阵营的大将,但也是性情中人,敬慕有气节的人。安禄山派蔡希德去找甄济出来做官,甄济坚定拒绝,面对屠刀,毫不畏惧,终于感动蔡希德,并回报安禄山甄济有病在身。
              C.因被安禄山感动,甄济出任安禄山的属官,但他淡泊仕途,且性格刚直能正直论事。他觉察安禄山有反谋,在劝谏不听的情况下,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
              D.安庆绪强迫抬甄济到东都安国观。广平王平定了东都,肃宗下令让甄济住在三司署客馆里,褒扬了甄济,羞辱了那些曾任伪职的官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
              ②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
            • 6.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吒,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
              隋大业中以常调【注】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 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其年冬,遇疾,表请,许之,禄赐特依旧。 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选自《旧唐书•杜如晦传》,有删改)【注】 常调:按常规迁选官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B.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C.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D.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若大王守藩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该词的意思是,因为需要赡养父母,不能再担任某职务,请求离职。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杜如晦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曾祖父被周朝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祖父和父亲都曾为官。
              B.杜如晦聪慧明达,深受器重。隋朝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另眼相看,说他是栋梁之材。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才,在秦王府众人被外迁之际,奏请把他留下。
              C.杜如晦功勋卓著,多次被封赏。在跟随太宗征讨天下之际就被封为建平县男,待太宗即位后,升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D.杜如晦生前辉煌,死后亦荣耀。他死后,太宗很伤心,三日不朝,追赠他为司空。在第二年他的忌日当天,太宗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慰问他的妻子儿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译文: ______
              ②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译文: ______
            • 7.
              下列各项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庭中/通南北/为一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8.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 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注】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燕兵久大名 顿:驻扎
              B.孝孺被下狱 执:执行
              C.成祖 颔:点头
              D.予欲周公辅成王耳 法:效法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B.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C.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D.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力主抵抗,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译文: ______
              ②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译文: ______ 。
            • 9.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者,为减舆从。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纠擿(tī):举发纠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乡试又称“春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制帛以供皇帝及宫廷之用的专局。
              C.缙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宦将记事的手板插于腰带,后来成为官宦的代称。
              D.谥帝王或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是表扬他忠诚耿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海瑞为政清廉,都御史从淳安县经过,海瑞招待简陋,让鄢懋卿非常愤恨,但也只能收敛威风离开。
              B.明世宗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却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抓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②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玘字宣佩。强毅沉断有父风,而文学不及。 闭门洁己,不妄交游,士友咸望风敬惮焉,故名重一方。,州郡命,不就。刺史初到,召为别驾从事,虚己备礼,方始应命。累荐名宰府,举秀才,除议郎。
                  太安初,张昌别率封云攻徐州,石冰攻扬州,刺史陈徽出奔,冰遂略有扬土。玘密欲讨冰,潜结前南平内史王矩,共推吴兴顾秘都督扬州九郡军事,及江东人士同起义兵,斩冰所置吴兴太守区山及诸长史。冰遣其将羌毒领数万人距玘,玘临阵斩毒。时右将军陈敏自广陵率众助玘,斩冰别率赵驡于芜湖,因与玘俱前攻冰于建康。冰北走投封云,封云司马张统斩云、冰以降,徐、扬并平。玘不言功赏,散众还家。
                  陈敏反于扬州,玘密遣使告镇东将军刘准,令发兵临江,己为内应,剪发为信。准在寿春,遣督护衡彦率众而东。玘与顾荣、甘卓等以兵攻敏,敏众奔溃,单马北走,获之于江乘界,斩之于建康,夷三族。东海王越闻其名,召为。诏补尚书郎、散骑郎,并不行。元帝初镇江左,以玘为仓曹属。
                  初,吴兴人钱璯亦起义兵讨陈敏,越命为建武将军,使率其属会于京都。璯至广陵,闻刘聪逼洛阳,畏懦不敢进。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时王敦迁尚书当应征与璯俱西璯阴欲杀敦藉以举事敦闻之奔告帝。璯遂杀度支校尉陈丰,焚烧邸阁,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劫孙皓子充,立为吴王,既而杀之。来寇玘县。帝遣将军郭逸、都尉宋典等讨之,并以兵少未敢前。玘复率合乡里义众,与逸等俱进,讨璯,斩之,传首于建康。
              帝以玘频兴义兵,勋诚并茂,乃以阳羡别为义兴郡,以彰其功焉。 
              (选自《晋书 周玘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______
              A.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时/王敦迁尚书/当应征与璯俱西/璯阴欲杀敦/藉以举事敦闻之奔告帝/
              B.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时王敦迁/尚书当应征与璯俱西/璯阴欲杀/敦藉以举事/敦闻之奔告帝/
              C.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时王敦迁尚书/当应征/与璯俱西/璯阴欲杀敦/藉以举事敦/闻之奔告帝/
              D.帝促以军期/璯乃谋反/时王敦迁尚书/当应征与璯俱西/璯阴欲杀敦/藉以举事/敦闻之奔告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到壮年,所以叫做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太守”本是战国至秦朝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郡守改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主管治民、进贤、决讼等。
              C.“参军”是“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中的“参军”就是这个意思。参军在古代还有当兵的意思。
              D.“都督”是古代军事行政长官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周玘慎对征召,不轻易受命。他曾被州郡征召而没有就任;刺史征召他任别驾从事,因刺史谦逊虚心讲礼节,周玘才答应接受任命。
              B.周玘战绩非凡,不邀功请赏。他讨伐石冰,斩了石冰派遣的将领封云,平定了扬州。但他不提请功受赏之事,而是遣散兵众回家。
              C.周玘胸有韬略,秘计杀逆贼。陈敏在扬州谋反,周玘秘密派人报告镇东将军刘准,让他出兵逼近长江,自己做内应,最终斩杀陈敏。
              D.周玘临危出兵,再次立新功。钱璯谋反,郭逸等因兵力太少而不敢上前讨伐,周玘再次联合乡里的义兵,和郭逸等一起杀了钱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闭门洁己,不妄交游,士友咸望风敬惮焉,故名重一方。
              译文: ______
              ②帝以玘频兴义兵,勋诚并茂,乃以阳羡别为义兴郡,以彰其功焉。
              译文: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