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锦绣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下联:                                  

               

            • 2.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4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舜日尧天。(句序、结构已被打乱)

              调整后的下联:                                             此间有舜日尧天。

               

            • 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6-7题.
                  古代文人即有为商家写春联者,\(\underset{•}{鼎}\underset{•}{鼎}\underset{•}{大}\underset{•}{名}\)  的明代才子唐伯虎便是其中一位.旧历年底,香港天地图书公司营业经理刘文良先生\(\underset{•}{恭}\underset{•}{请}\) 我撰一春联,“要有‘天地读书’等字眼在内”\(\underset{•}{在}\underset{•}{下}\)    就为他拟了一副力求通俗的对联:
              每天读好书          
              我的联作本甚平庸,平仄亦不规范,之所以敢拟,不过\(\underset{•}{抛}\underset{•}{砖}\underset{•}{引}\underset{•}{玉}\)罢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林纾在散文名篇《苍霞精舍后轩记》中    (伤感/伤悲)地回忆了他昔日的家居生活:“前轩种竹数十竿,微飔略振,秋气满于窗户.”旧居留给他的最后印象是妻子被“扶掖登舆”那伤心的一\(\underset{•}{瞥}\)了.林纾对妻子有着刻骨\(\underset{•}{铭}\)心之爱.他曾得过肺病,常\(\underset{•}{咯}\)血,医生说这是绝症.他几度病危,妻子悉心\(\underset{•}{伺}\)候,极尽   (辛苦/辛劳),两人相\(\underset{•}{儒}\)以沫.如今,当林纾再次来到这里,妻子已奄然物化,他怎能不感伤怀旧?自题\(\underset{•}{楹}\)联“遂心唯有看山好,□□□□□□□”,充分流露出殷殷怀念之情.
                  林纾伤心不能自拔.好友魏翰、王寿昌劝他走出   (低沉/消沉).刚从法国回来的王寿昌告诉他“茶花女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子可破\(\underset{•}{涔}\)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underset{•}{蹙}\)额对坐耶”.此后,林纾一发而不可收,在他近30年的翻译生涯中,翻译了171部欧美日小说.严复还写诗   (赞美/赞颂)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可怜一卷茶花女,荡尽支那荡子肠.”(  )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    (建筑/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陶然”二字为亭命名,陶然亭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即因此得名.小亭自落成之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lài),被    (誉为/喻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underset{•}{禊}\)(qì)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underset{•}{享}\underset{•}{誉}\underset{•}{经}\underset{•}{久}\),\(\underset{•}{长}\underset{•}{胜}\underset{•}{不}\underset{•}{衰}\),成为都中一胜.
                陶然亭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半,面积90平方米.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彩菊》《太白醉酒》《刘海戏金\(\underset{•}{蟾}\)(chán)》,亭上有三大匾,一是建亭人江藻亲笔题写,一是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还有一块是郭沫若题“陶然亭公园”门额中字.东向门柱上悬有一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kān)”,为清人林则徐    (拟就/拟作).亭间悬有一联:“慧眼光中,□□□□□□□;烟花象外,坐一堂\(\underset{•}{白}\underset{•}{月}\underset{•}{清}\underset{•}{风}\)”,乃令人所书.另一联“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是翁方纲\(\underset{•}{所}\underset{•}{撰}\),光绪年间慈悲庵的主持僧静明请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重写.
            • 6.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3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underset{•}{雕}\underset{•}{梁}\underset{•}{画}\underset{•}{栋}\),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underset{•}{美}\underset{•}{轮}\underset{•}{美}\underset{•}{奂}\).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underset{•}{巧}\underset{•}{夺}\underset{•}{天}\underset{•}{工}\)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underset{•}{差}\underset{•}{强}\underset{•}{人}\underset{•}{意}\).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家风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对家风传统日渐 甲的无奈和感慨.
                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标准和  方法.中国古人的家风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风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深受教益.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养性却是扶正义,    ”等,都成为“言传”和“身教”的
            • 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underset{•}{绿}\)\(\underset{•}{草}\)\(\underset{•}{如}\)\(\underset{•}{荫}\),校舍十分 甲 (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我在这个地方不知 乙 (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西园榛莽未除,一片\(\underset{•}{芦}\)\(\underset{•}{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如雷贯耳,招致莘莘学子的钦羡,人 丙  未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有些外国人颇为羡慕中国人有私章.他们觉得在小小的一块石头刻上自己的名姓,或阴或阳,或篆或籀,或铁线或九叠,都怪有趣的.抗战时期,闻一多在昆明,以\(\underset{•}{篆}\)(zuàn)刻图章为\(\underset{•}{副}\)业,当时过境的美军不少,常有人登门造访,请求他的铁笔.他照例先给对方起一个中国名字,告诉他们那几个中国字既是\(\underset{•}{谐}\)音,又有吉祥高雅的涵义.对方已经乐不可支,然后就会约期取件,当然是按润例计酬.虽是  (甲)  ,却也不轻松,视石之大小软硬而用指力、腕力或臂力,积年累月地捏着一把小刀,伏在案上于方寸之地纵横排奡,势必至于两眼昏花,肩耸背驼,手指磨损.对于他,                                
                  在字画上盖章,能使得一幅以墨色或青绿为主的作品,由于朱色印泥的衬托,而显得格外生动,  (乙)  之妙.据说这种做法以酷爱文化的唐太宗为始,他有自书“贞观”二字的联珠印,\(\underset{•}{嗣}\)后唐代内府所藏的精品就常有“开元”“集贤”等钤记.一般而言,收藏家或鉴赏家在字画名迹上盖个图章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一幅完美的作品若是被别人在空白处盖上了密密麻麻的大小印章,却是  (丙)  .最讨厌的是清朝的皇帝,动辄(zhé)于御题之外加盖什么“御览之宝”的大章,好像非如此不足以表示其占有欲的满足.最迂(yū)阔的是一些藏书印,如“子孙益之守勿失”、“子孙永以为好”、“子子孙孙永无鬻”之类,我们只能说其情可悯,其愚不可及.
                  明清以降,文人雅士篆刻之风大行,流落于市面的所谓闲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诗句,或引用典实,或直写胸\(\underset{•}{意}\).有时候还可于无意中遇到石质特佳的印章,近似旧坑田黄之类.先君嗜金石篆刻,积有铜器铭文、碑石拓片很多,印章亦不少,丧乱中我仅携出数方,除“饱蠹楼藏书印”之外尽属附章.有一块长方形寿山石,刻诗一联“鹭拳沙岸雪,□□□□□”,不知是谁的句子,也不知何人所镌(juàn),我觉得对仗工,意境雅;书法是阳文玉筋小篆,尤为佳妙,我喜欢它文字凸起有棱、圆融秀丽之貌.还有一块白文“春韭秋菘”,我曾盖在一幅画上,后来这幅画被一外国人收购,要我解释这印章文字的意义,我当时很为难,照字面翻译当然容易,说明典故却费周折.南齐的周颙家境清贫,“文惠太子问:‘菜何味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韭秋菘代表的是清贫之士的人品之清高.早韭嫩,晚菘肥,菜蔬之美岂是吃牛排吃汉堡面包的人所能领略?
                                                                      (取材自梁实秋《图章》,有删改)
              【注】排奡(ào):形容文笔刚劲有力.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场秋雨,一层凉意.东京大学校园里的银杏开始    、进校门便是一地金黄.如果恰逢正午的太阳,景色更为壮观.报载北京前两天下雪,想来北大校园里的银杏早已    .银杏有大小,-地金黄的时间也有先后,可两座校园确有不少相似之处,难怪刚来时老有梦里曾相见之感.
                  客居异国,不免思乡.忽忆起杜牧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并无牧之之才气,也难得“烟花三月下扬州”,只是凭空觉得“十年一觉”四字惊心动魄.
                  曲指算来,从我第-次到北大寻梦,到今秋东渡访学,刚好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更何况适逢从“而立”走向“不惑”?倘若不是此次偶然的出游,造成-种时空的距离和陌生化的效果,或许不会如此清醒地“追忆逝水年华”,也不会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十载燕园梦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