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地震学研究和地震预测
                  地震学的研究起源于人类抵御地震灾害的需要。中国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是很丰富的,尤其是明清时代地方志流行,关于地震的记载极为丰富,有很多研究地震的重要史料。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使地震学没有得到发展,有关地震的记载,仅仅是对自然灾害的记述,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
              虽然地震学仅在上一世纪才被公认为是一独立研究领域,然而人们推测地震的成因已有上千年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起,世界各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地震预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各国地震专家积累了大量的前兆震例资料,在地震的长、中期预测上取得了不少进展。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板块构造说为研究地震成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地震学家解释说,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变形时,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贮存在岩石中,直至在某一点累积的形变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发生破裂,即产生地震断层。岩石破裂使贮存在岩石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引起大地震动。
                  能否实现地震预测,一直是人类关心的焦点问题,是地球科学的宏伟研究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指出,目前主要有两种地震预测方法,一种是理论性方法,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推导各种可能的前兆及不同前兆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各种实践的检验来修改模型。但这种方法现在还很难对地震预报给出实用性指导。另一种方法是经验性方法,通过搜集地震震例,从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中提取地震发生的前兆信息并加以综合,总结出经验性规律推广应用于未来的地震。我国曾经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誉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观测系统中大量采用了数字记录方式,从而使地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由于数字记录地震仪具有记录频带宽、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以及易于与计算机联机处理等优点,对于地震监测、研究以及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迄今,全世界已有大约440个数字地震台,我国现共有11个数字地震台网,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高质量地震数据的迅速积累和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地震学研究与大地测量及其它观测研究的交叉渗透,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动力演化会取得更深入准确的认识。这一切必将会使对地震成因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从而最终实现对地震的科学预测。

              5.下列有关“地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明清时代,关于地震的记载极为丰富,但这些记载仅停留在对自然灾害的记述
              B.人们推测地震成因虽历史悠久,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地震学在上一世纪才被公认
              C.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统治,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使地震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D.由于数字记录方式在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大量运用,地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震专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能对地震进行长、中期的预测
              B.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发生变形进而破裂时就会引发地震
              C.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是运用经验性方法预报地震的成功案例
              D.目前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两种:理论性方法和经验性方法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理论性方法很难对地震预报给出实用性指导,因而目前还没有运用于地震预测
              B.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并能防震减灾
              C.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约440个数字地震台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随着地震学研究的深入和对地球更全面的认识,人们就能准确预测各类大地震。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乡 土 本 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用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以说谎”这样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成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真的或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的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根源;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极具权威性的美国科学杂志《今日心理学》近日刊登了一篇惊人的文章,文章指出,原先人们认为海产品对大脑最有益,多吃海产品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研究发现,森林中的野果比如红莓苔子、黑莓果等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排在第一位;占据第二位的是蔬菜,其次才是鱼等海产品。
                  研究人员发现,红莓苔子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能与自由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存在几乎破坏了对血管和心脏有极大破坏性的胆醇激素。黑莓果里面含有的抗氧化剂要相对少一些,但含有对视力和听力非常有益的成分。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菠菜能够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还可以防止认知能力出现问题。相比之下,鱼的作用就小多了,只有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的磷。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食品研究所教授波波夫也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他们的研究发现,许多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蔗糖的蔬菜,对大脑的活动也特别有益。
              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如果认为只要吃了上述食品你就变得聪明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食品结构会引起营养的失衡,食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巧克力可以提高智力。的确,巧克力中含有一些对大脑有益的物质。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但这里所指的是黑色的苦巧克力。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含有大量糖,过多食用这样的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食品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习惯,每餐不能吃得太饱。饱满的午餐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出现所谓的“食困”现象,但紧张的工作与低能量的饮食也是不相容的。因此,最合理的方法是多吃一些蔬菜、豆制品和液体,但不是啤酒和浓茶。
                  科学研究还发现,其实大脑最好的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大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通常存在于谷物上、土豆和豆角中,桃子、香蕉和梨中也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研究人员指出,食品本身并不能提高智力。含有维生素B的食品,比如肉、鱼、花生等,可以帮助促进大脑思维的过程,消除疲劳。早晨吃上一个橙子可以一整天精神饱满。如果你不能利用这些食品恢复体质,还可以用合成维生素补充。但是要想开发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
              (摘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蔬菜之所以排在鱼等海产品之前,是因为蔬菜比鱼等海产品含有更多的营养。
              B.因为含有大量能与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所以红莓苔子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
              C.黑莓果对心脏和血管的益处不及红莓苔子。
              D.多吃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就能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发生。
              (2)文中提到多种食品均对大脑有益,下列表述不能准确说明其原因的一项是    
              A.红莓苔子、黑莓果都含有能破坏胆醇激素的抗氧化剂。
              B.蔬菜中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
              C.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的磷。
              D.桃子、香蕉和梨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巧克力中含有不少对大脑有益的物质。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
              B.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多吃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
              C.每餐不能吃得太饱,多吃低能量的食物,是日常饮食的良好习惯。
              D.要想开发智力,关键还是要多吃野果之类的食物。
            • 6.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