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书法艺术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它的艺术表现载体,是中国文明的传播工具一一汉字.书法艺术以文字为母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它的所有语言样式,所有繁纷复杂的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离开文字而无从立其身.第二,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相为表里,不可分解.第三,由于书法艺术以中国书面语言形式体系为裁体,与实用书法同体、同步发展,这就造成世界艺术史上的罕见现象: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
                除了“艺术的书法”,“实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只居于极小范围和很低端的位置.
                文字实用功能的实现,实际上只需要基于“六书”而形成的字符体系.这个体系,是否具有艺术美感,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对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没有影响.但是我们的先民,依托于“六书”符号体系,演绎出了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和变化无穷的汉字书法形式语言.这是既可以满足信息传递功能需要,也可以满足审美需要的“双功能”书法形式语言.
                审美书法对实用书法实现全覆盖,使人们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从艺术形态的来源说,书法没有什么特殊,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但书法的特殊性在于:舞蹈、演唱,都来源于生活原型;一旦它们升华分离后,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艺术从来不干预生活.书法的情况特殊,它是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一所有的书写场合(不管实用还是审美),都可以用书法.它确实挑战了世界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也挑战人们对艺术特性认知的极限.这也是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能认识到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文献档案”而且更是“艺术品”的原因.
                作为实用文字书写,毫无疑问,书写文字内容需要有可辨读性.书法艺术秉承了“实用书写”的全部特性.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看,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没有语序的“梦呓”式书法,从来没有被允许成为“艺术书法”的一种创作模式.
                中国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和日常社会生活结合最紧密,最具国民普及性和国民素质涵育功能的艺术.同时,也一定是最具有生命力、延续时间最长、传播地域最广的艺术.“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但在书法艺术领域,传统的书写方式一直被保留.即便在现代社会建筑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场合需要从左往右横写.书法家们还是乐于保留原来的习惯,多数选择从右往左书写.包括书法家坚持用繁体字书写.这些都可以体现,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立精神和顽强韧性.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文字为载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随文字、传播而繁衍.
              B.汉字的书法形式语言具有“双功能”,既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又有满足视觉愉悦的审美功能.
              C.书法的所有“语法”、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书法为里、文字为表,不可分解.
              D.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国民普及性和国民素质涵育功能的艺术.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不仅延续时间长,而且传播地域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时,常常陷入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的困境.
              B.艺术书法与实用书法同体、同步发展的结果是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实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
              C.从艺术形态的来源看,书法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是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
              D.“可辨读性”一直是书法艺术遵守的一个艺术原则,文不成句的书法不会被认为是合格的书法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常实用书写中,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可由书写者自便,但必须遵守“可辨读性”原则.
              B.在书法艺术领域,传统的书写方式一直被保留,这表明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立精神和顽强韧性.
              C.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认为中国书法是艺术品的原因是,它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挑战了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
              D.汉字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必将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地域最广的国际艺术.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错 误
              --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张晓风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枝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此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尽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里还灌了铜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六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
              《小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是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出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
                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行政上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截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
                这一段段美丽的错误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的依时开花.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惠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持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订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缴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叉路.叉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的可以“通幽”.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何妨采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让叉路可以是另一条在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
                                                                                          (有删节)
              (1)文章的开头引用郑愁予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作者选择的中国故事中一共写到了几个“错误”?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文中“错误”的含义.
              (3)结合文意,鉴赏画线的语句.
              (4)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这一句中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画面感.
              B.“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说明善意而美丽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普遍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美丽的故事.
              C.文章说“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方式”指的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的错误.
              D.倒数第二段从故事中的错误写到生活中的错误,说明故事中的精彩在生活中也有,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E.这篇文章开头说“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结尾又说“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首尾呼应,旨在告诉人们,不但要有容错的胸怀,还要有犯错的勇气.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
                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其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南宋初,因大将张俊所领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军”之名.然而,这些花腿军成了他的私仆.他役使这些花腿搬运花石,在杭州为他修盖太平楼.当时民谣道:“张家寨里没由来,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贪官污吏无耻,他们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其中,王黼尤为突出,他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于是,人们为他编了顺口溜:三千索,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以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官吏贪污,实同盗贼,有时,贪官为害甚至倍过于贼.
                在西夏的反贪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民谣谚语.如对贪官污吏追逐升官发财、贪婪成性、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击道:“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户户紫衣不缫丝,人人为官莫敛财”!这其中,既有控诉,也有讽刺,还有劝善戒恶民谣;世上正事三件:“畜牧、耕作和商贩;天下坏事三件:骗盗、贪索和赌钱”.
                                                             (摘自王春瑜著《简明中国反贪史》,有删改)
              (1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初,大将张俊让“花腿军”做他的私人仆从,为他搬运花石,为他修楼盖屋.当时就有民谣揭露了他的无耻嘴脸与罪恶.
              B.名将岳飞等人的为官之说,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后多成为宋人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中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C.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
              D.宋朝贪官污吏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2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的宋真宗的《劝学诗》,虽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但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了.
              B.两宋时期有大量的倡廉、颂廉、劝廉、守廉的民谣,这些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等良好愿望.
              C.民谚“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抨击了西夏贪官污吏的贪图享受、贪婪成性、贪逐升官.
              D.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等.
              (3)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宋时期,人们用民谣谚语赞颂清官廉政,谴责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黑暗,控诉贪污无耻,反映民众辛酸,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
              B.同为民谣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何必为官去贪污”“宝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对待功利的态度却是矛盾的.
              C.童贯、蔡京、朱勔、王黼等贪官污吏行径卑劣无耻,引得百姓切齿愤恨,百姓用民谚控诉、讽刺、抨击,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嘴脸.
              D.两宋的民谣谚语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代表了民众的意志和情感,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表现了百姓的好恶与褒贬.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郡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
                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5日14版,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2012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
              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
              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
              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
              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
              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
              “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
              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
              忧心忡忡的原因.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式:民主协商对话
                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体制,都是由政府举办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公民在向国家纳税之后,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由政府设立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他们对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公立学校的办学完全根据政府的计划进行,而不必直接面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的竞争,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置之不理.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坚持“顾客至上”.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口应性的教育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然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也认为,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地是顾客,同时还是公民.与政府直接交易的人的确可以被视为顾客,但从政府那里接受一种职业服务-例如教育--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之为当事人、公民.公民不只是顾客,他们是“所有者或主人”.正因为接受政府服务的人是“所有者或主人”,而不单纯是“顾客”,因此,有权参与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而不单单是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换言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坚持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的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等.
                教育领域的民主协商对话要求公民成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让公民来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定,让公民和政府共享政策制定的权由;关注教育政策的回应性,建立公民表达教育利益和诉求的畅通渠道,培养公民的教育责任意识.实践还证明,只有注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的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政策的实施才具有效力.对政府而言,则应该致力于搭建舞台.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的沟通对话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以确保政府与公众进行无拘无束、真诚的对话,共商教育公共事务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而不只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在主观臆想.只有这样,教育的公共利益属性才能实现.
                另外,作为教育公共事务当事人的公民有责任主动关注教育发展状况,参与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动,在活动中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通过政府与公众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通过与政府的全面接触,通过这种各方力量都能参与公共政策的计划和决策的机制,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到公民的教育需求、愿望和抱怨,获得大量反馈信息,提高政府对外在环境的敏感度和回应性,更好的改善教育套共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可以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的参与热情,满足公众的尊重需求和表现需求,也使公众加深对政府的认知、理解和忠诚感,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雷.
                因此,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背景下,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以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提供教育服务,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这样做,才能推动政府对教育负起责任,同时满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形成了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良好信任与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摘自《教育与管理》2014第9期)
              (1)对于“教育公共服务”必须“民主协商对话”的理由,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二战以后,由政府举办的公共教育体制,在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时,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
              B.公立学校由于致府垄断,只需根据政府计划办学即可,不必直面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竞争.
              C.由政府垄断的教育,漠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不符合新公共服务理论“顾客至上”观念.
              D.公共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顾客,还是公民,是主人,有权选择教育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F,公民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无从主张自己的教育需求.
              B.在教育公共服挣中,公民不只是与政府进行直接交易的顾客,还是纳税后接受政府职业服务的主人.
              C.在教育领域实行民主协商对话,必须让公民作为制定与实施教育政策的主体,享有教育政策决定权.
              D.公民参与教育决策,不仅要有权力意识,还要有责任意识,要主动关注、推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消除传统公共行政国家垄断的影响,坚持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B.实践证明,如果不让公众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那么教育政策就没有合理性与合法性,实施起来就没有效力.
              C.要想实现教育的公共利益属性,政府就必须搭建舞台,确保与公众就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进行真诚对话.
              D.政府与公众良好的通对话机制,可以改善教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最终目的是使公众加深对政府的忠诚感.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当时的登记人口是以人丁为计量单位,目的是征集兵丁组建军队.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
              秦朝户籍管理更加严格和完备,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檀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做出了迁徒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汉代的户籍管理实行“编户齐民”,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20世纪20年代出土的张掖郡居延汉简记载这样的一个户籍信息:“徐宗,年五十;妻一人;子男(户主儿子)一人;男同产(户主兄弟)二人;女同产(户主姐妹)二人.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内容已经相当详备.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因此,唐代的户籍档案通常还记录有人户的体貌特征.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籍帐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破,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这些对体貌特征的描述相当于今天户籍中的照片,可以防止作伪,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索.另外,在唐代“贱民”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只能依附于“良民”.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因此全国人口增长迅速,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户数为309万户,大观四年(1110年)则达到峰值2088万户.当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如此膨胀,但是它却从另外一方面表明户口统计更加完整(少数民族因为政府的“羁磨之策”也不断被编入户).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区分“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乡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
                宋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流动性强.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难记”.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且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籍.
                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沿袭元朝做法,明政府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
                清初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在黄册之外,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由于康熙和雍正两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因此户籍管理相比明朝宽松.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保证了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管理办法的一项是    
              A.殷商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
              人”字样.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B.汉代实行“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办法,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人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C.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团貌”相当于今天户籍上的照片.
              D.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并沿袭元朝,将人民按照职业分工划分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
              (2)下列不属于宋代开宝九年至大观四年人口激增原因的一项是    
              A.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国家进人一个休养生息的和平稳定时期,因此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B.宋代户籍管理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过去的“贱民”也可拥有户籍,因此人口有大幅的增长.
              C.宋代户籍管理日趋成熟,统计技术更加科学,加上商品经济繁荣,因此出现了短时期内人口的激增.
              D.宋代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不少过去属于“羁摩”之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被编人户籍,因此人口大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由此可以推知,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有人口管理制度的雏形了.
              B.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城、乡户籍管理,并根据有无田产和财产多少来进行户籍登
              记,完成了税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的转变.
              C.明朝以“黄册”和“鱼鳞册”来分别登记人口和土地,标志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相对成熟.明政府沿袭元朝将户口按职业划分,不容更改.
              D.清朝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是因为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纳税服役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比如,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2015年4期)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
              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对汉字美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美学要注重研究汉字构造的原则,即研究汉字美学就要关注汉字的这种独特的美学创造体现的智慧,要从美学的思维层面来探索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美学的真正起点蕴涵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也就是说,汉字的这种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构造原理使汉字蕴涵了美学要素.
              C.汉字美学的一个深刻方面体现在汉字在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方面,比如人们探讨汉字的字音、字形时,这种分析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史的内容.
              D.汉字美学的中国文化蕴涵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在美学领域有着充分的具体体现,与其他美学相比,汉字美学是自成一体的,是其它美学无法比拟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汉字造字原理“六书”说十分的经典,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归纳和补正,不然就不能够揭示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造字的美学探究与不同书体的变易以及汉字最终的方块字的形态、书写的物质变迁和技术要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最重要的是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问题.
              C.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并不单是为了“识字”,从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中可以透视出汉字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即汉字中的美学内容蕴涵在汉字的训释之中.
              D.许慎认为古代的包羲氏治理天下时,用“仰俯”来“观象”、“观法”,并“近取诸身”,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作者认为这个过程现如今还在汉字之中凝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造字原理在甲骨文方面体现得比较复杂,因为在原初的汉字形态甲骨文中体现了远古的蛮荒气息、野性思维,让人们更容易从美学思维层面探究.
              B.深入探讨汉字蕴涵的美学、汉字体现的文化精神需要从汉字造字原理、原则切入,因为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息息相关的.
              C.无论从造字原则还是从“文”的角度分析,汉字、西方文字都蕴涵着文化特点,都有审美化的重要体现,不过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美学表现方式不同.
              D.汉字偏旁的构成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汉字能够长久对应物质世界的变迁,并且灵活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与汉字美学等有密切关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休闲阅读是人在闲暇时间里,于内心之爱驱动下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阅读赋予休闲以文化内涵,提升了休闲的文化品位;休闲赋予阅读以审美乐生的内涵.
              宋代陆九渊提出优游阅读,主张以悠然闲适的心态去读书.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②休闲阅读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读书内容、方式、地点等,不受强制性目标与任务限制和约束.休闲读书是随兴而为,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获得内心的丰盈与适意.它还具有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趣味性高意味着吸引力大,进入门槛低意味着休闲机会的易得性与可达性高,这些均十分有利于让阅读进入休闲,让闲暇接纳阅读,从而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与其他休闲活动相比,休闲阅读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
                ③休闲阅读不但能起到消遣放松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学识水平,陶冶气质情操,具有重要的养心益智功能.尤其是,休闲阅读的派生价值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均较有益.宋代朱熹强调,读书带给人的是智慧之乐、心灵之乐与和美之乐.明朝李贽说,“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休闲阅读有助于克服内在贫乏对休闲的制约.内在贫乏主要指精神世界的贫乏.休闲阅读对充实精神空间,建构休闲生存智慧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闲暇管理的要义,是用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填充闲暇时间,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西方休闲理论认为,闲暇是以时间形态的社会资源.它的特点一是无法以真空的状态存在,如果不积极占用,便可能导致消极占用;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亚是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闲暇管理对于个体幸福和城邦和平的重要性,认为闲暇越多,越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罗素强调,明智用闲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后考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闲暇时间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闲暇时间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空间.如何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⑤休闲选择和闲暇时间的利用与人成为人有着直接的与内在的关联.人成为人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格的健全,意味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多方面的生命体验的获得,意味着包括审美在内的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全面性和人的内在世界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休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契机.自从分工出现以来,专业化的繁忙劳作易使人版面发展,而闲暇时间的增加将使人有机会弥补和打破分工对于自己发展空间的限制.分工越细,闲暇时间和休闲活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越重要.在工作专业化与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休闲阅读对于弥补实用阅读和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空间的限制,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科专业分化越细,休闲阅读对人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对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越重要.
                                                                       (节选自王景全《论休闲阅读》)
              (1)下列关于“休闲阅读”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休闲阅读是人们自主选择的以阅读为内容的休闲方式,它把阅读与休闲结合起来,并赋予阅读与休闲以新的统一内涵.
              B.休闲阅读在阅读内容、方式、地点等方面具有自主选择性,读者在阅读中随兴而为,没有阅读目标,也没有阅读任务.
              C.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与休闲的结合,而且还有利于休闲阅读在普通大众中得到推广和普及.
              D.内在贫乏就是指精神世界的贫乏,它对休闲具有制约作用,而休闲阅读能够充实精神空间,有助于克服这一制约作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先介绍什么是休闲阅读,接着指出休闲阅读是阅读与休闲的结合,再引用陆九渊的观点和鲁迅的主张,意在让读者了解休闲阅读的心态和阅读范围.
              B.②段阐述休闲阅读具有自主性强、趣味性高、进入门槛低、资源消耗低等特点,③段分析休闲阅读所起到的多方面作用,②③两段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
              C.④段拓展笔墨,引入“闲暇管理”这个概念,丰富的引用让文章在更宽的视野下讨论管理和利用闲暇资源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为下文深入探讨作铺热.
              D.⑤段承④段,探讨休闲阅读的现代意义,认为休闲选择与“人成为人”有密切联系,休闲阅读有利于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促进人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发展.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闲阅读能消遣放松,养心益智,它的派生价值既有益于个体成长,也有益于社会发展,朱熹所说的读书之乐主要是就社会发展的意义而言的.
              B.“闲暇”以时间形态存在,它的使用效果,取决于人们的休闲选择,闲暇管理不仅关系到生命个体的幸福与成长,还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C.实现闲暇时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生命个体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照里士多德、罗索的观点,对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具有启发意义.
              D.专业化繁忙劳作使人片面发展,不断增加的闲暇时间打破了分工对于个体发展空间的限制,休闲阅读及其它各种休闲活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的弃老习俗
                ①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②徐永安副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③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④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惠介拍摄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⑤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1)与“弃老习俗”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中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在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或自身生存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为然.
              D.从各地弃老习俗来看,六十岁是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遗弃年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六十岁已基本丧失劳动或繁衍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的传说,古时曾流行过不养老人的习俗,令其在弃老洞内自毙,并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B.第②段承接第①段,通过对大量寄死窑等的考察研究,诸多事实表明这种弃老遗俗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也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第③段探究野蛮的弃老习俗曾经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第④段与第③段构成并列关系,指出其他国家民族也有弃老习俗,并先后列举了日本、朝鲜和非洲的弃老习俗.
              D.第⑤段首先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接着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传统,这种敬老观念和习俗的形成,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B.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C.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D.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