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离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加了,千里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D.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人体和手,手机也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甚至会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难题.
              B.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D.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骨文中的“马”是最好辨认的字之一.它写出来是马的侧面像,长脸,尖耳,两条腿,背上还有鬃毛,一条长马尾.后来金文、大篆、小篆一路演变,“马”字慢慢变成了四条腿,头背融合,等到隶书时,基本固定成了“馬”.从中可见国人驯化马的历史相当早.在商后期的安阳殷墟、西安老牛坡、山东前掌大等地发现了大量的马车坑、马殉葬坑等,但在晚商之前的考古挖掘中却极少看到马的踪迹.没有铺垫,也找不到过渡环节,骏马们就这么突然之间横空出世,踏入中华民族的世界.
                最早的关于马匹驯养的记载,应该是《易经》.以传说而论,中国第一匹著名的马当属龙马,是伏羲在孟河遇到的.它是马的形象,浑身披挂龙鳞,赤纹绿色,还有一对翅膀.周代终于有了确凿无疑关于马文化的记载.马车和车战的兴起,让养马产业得到发展,马成了身份的象征.周穆王的八骏不仅拥有各自帅气的名字,还无不高端大气上档次.《水经注》记载,它们是夸父山桃林里的野马,被相马高手造父慧眼识珠调教成了精英.义山曾诗云:“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秦始皇要比美周穆王,《古今注》说始皇养了七匹骏马.伯乐《相马经》里曾介绍好马标准说:一匹好马,头要像兔子,耳朵像狐狸,眼睛和脖颈像鸟,脊背像鱼鳍.因此,始皇七骏中出了一匹头像兔子的纯白骏马,名叫“白兔”.吕温侯、关老爷的坐骑赤兔,意思就是头似兔子的红毛骏马.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跨下又出现了精壮擅于奔驰的名马乌骓.“骓”本意为苍白毛杂色的马,前面冠以一个“乌”字,即指通体黑毛但有杂色的马.严格来说,乌骓不是具体某匹马的名字,而是一类马的统称.到汉文帝时经济复兴,共有九匹骏马,号九逸.
                汉武帝时从大宛国横空出世了一种名马--汗血宝马.根据史料记载,张骞通西域以后,回报说乌孙和大宛国有一种汗血宝马,是天马后裔.这些天马天生神骏,而且一跑起来浑身流的汗如血色一般.武帝听说后,派人攻打大宛.大宛王撑不住了,为表示臣服,每年向中原进贡两匹汗血宝马.汉武帝把乌孙马称为西极马,把大宛马称为天马,并为此特意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此,汗血宝马就成了中国最高等级骏马的代名词.那时的出土文物上,秦与西汉初年的马个头矮,四肢短,脖子粗.而从汉武帝开始,马的形象优美起来,高头曲颈,宽胸壮腹,四腿修长.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了一批青铜马,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叫“马踏飞燕”.这个铜马的形象,应该是典型的大宛血统.隋文帝的狮子骢,也有汗血血统,十分神骏,可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唐太宗的十匹骏马号为十骥,昭陵六骏的浮雕仍可见其当年风姿.
                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紧密相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骑兵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正是由于马与军事的这种联系,关系到了国家的兴衰荣辱,这种动物才会被人类视为珍宝,用人类最伟大的艺术--绘画、雕塑和精美的工艺来呈现.
                                                                 (摘编自马伯庸《大话中国马》,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国马”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穆王八骏都是出自夸父山桃林里的野马,但最终被造父调教成了能够“日行三万里”的精英,还各自得到了帅气的名字.
              B.无论是秦始皇七骏之一的“白兔”,还是关羽的赤兔马,都是头像兔子的骏马,这可以以伯乐《相马经》里对好马标准的记载为佐证.
              C.乌骓马是指通体黑毛但又有杂色的马,是一类马的统称;也指西楚霸王项羽那匹既精壮而又擅于奔驰的名马乌骓.
              D.天生神骏且一跑起来浑身就流出血色般汗水的汗血宝马全部出自大宛,它们在汉武帝时成了我国最高等级骏马的代名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字从甲骨文到后来金文、大篆和小篆的一路演变,直到隶书时基本固定成形,可见我国驯化马匹的历史相当早.
              B.在传说中,我国第一匹著名的马是伏羲在孟河遇到的龙马.它具有马的形象,却浑身披挂着龙鳞,赤纹绿色,还有一对翅膀.
              C.我国在周代才有了关于马文化的确凿记载,此时马车和车战刚兴起,养马产业得到发展,马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D.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而派人攻打大宛,还为乌孙马和大宛马特意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的诗,足见武帝对宝马的喜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中的“马”字是马的侧面形象,它们脸长耳尖尾长,背上还有鬃毛,是非常生动形象的象形字,所以能被人很好地辨认出来.
              B.综观我国晚商之前与商后期的考古挖掘与发现,我国的马匹驯化技能似乎是在商代后期才突然开窍,然后极其突兀地兴盛起来.
              C.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的“马踏飞燕”铜马是典型的汗血宝马,它的形象优美,高头曲颈,宽胸壮腹,四腿修长,十分神骏.
              D.古代骑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马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紧密相连,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国家兴衰荣辱.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何谓“担当”?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其基本意思都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它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忧患意识.检索《四库全书》,“担当”这个词直到宋代才出现,但有关“担当”意识在先秦时期就有较为充分的表达.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非常多,而君子必须具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那样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健气势,顽强奋斗,永不停止.《易传》还引孔子的话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论语》中也有关于担当的思想,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屈原《离骚》中有“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这些都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也正是在这种担当观的影响下,出现了《吕氏春秋》所描写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的现象.典型的例子,如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时,李膺“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后汉书•李膺传》,陈蕃、范滂也“有澄清天下之志”,后都慷慨赴难.
                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风气败坏,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宋代建立后,为了改变这种社会及政治上之颓风,倡导、重视气节,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也进一步充实、完善.理学大师们都有很强烈的担当意识.如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程颢、程颐重视忠孝节义的气节观.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这个词的,是程颢、程颐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其中“担当”的意思就是“承担,并负责任”.朱熹使用“担当”最为频繁,《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出现“担当”一词. 从文献看,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理学大师们接受、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如名臣李纲在信中就提到:“万一急缺,虽无指挥,亦须担当.”文天祥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天下有事,凡能担当开拓排难解纷,惟其才耳.”元明时期“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陈继儒更以“担当”为视角对人进行观察、评判,说“大事难事看担当.”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船山也呼吁“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总体来说,宋代以来,尤其是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以来,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儒家担当观因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倡行君子人格、勇于奉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促进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与借鉴.
                                                    (节选自《谈儒家担当观》,2015年6月3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词典,“担当”的基本意思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它包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忧患意识.
              B.“担当”这个词的出现远远晚于有关“担当”的思想意识前者出现在宋代,而后者在先秦时期就表达得比较充分.
              C.按照懦家观点,“担当”意识的有无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为君子的重要依据,缺乏“担当”意识的人肯定不配称君子.
              D.虽然在文献中程颗、程颐最早使用“担当”这个词,但朱熹却是使用得最多,在其《朱子语类》《晦庵集》中多次使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懦家担当观形成于先秦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这一点,从懦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中可以看出.
              B.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清醒认识,这些都属于懦家担当观的内涵.
              C.宋代建立后,随着理学的兴起,懦家担当观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担当意识的理学大师.
              D.懦家担当观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因而值得我们传承与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在懦家担当观的影响下,历史上多次出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现象,东汉末年的李膺、陈蕃、范滂等都是典型例子.
              B.在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士大夫的担当意识肯定会有所弱化.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C.到了南宋,“担当”一词已为一般士人和大臣广泛使用,如李纲在信中、文天祥在奏折中都曾提及元明时使用则更为普遍.
              D.明朝末年,不少士大夫具有担当意识,如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顾宪成、高攀龙,以“担当”为观察、评判人才视角的陈继懦.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愁”的现代文学起源及其变异             陈晓明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乡土文学”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关.“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是以情感的及象的方式表达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但它也是“现代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现代性”的思潮中,人们才会对“乡土”非常强调,才会试图关怀“乡土”的价值,并且以“乡土”来与城市或“现代”对抗.
              中国的“乡土文学”有着它的现代起源,那就是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人建构起来的乡土传统(准确地说,是对这些人的叙述建构起来的传统).实际上,“乡土文学”最本质的含义应该是“乡愁”,也就是反现代性的怀乡病,那是“离去”与“归乡”的二元想象置换.
              当然,乡愁也是一种古典经验.《论语•子路》中的“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是最早的美化家乡的说法.《列子•天瑞》中的“有人去乡土,离六亲”,是最早的表达关于乡土离别的感情的叙事.中国古曲诗词中关于怀乡的表达不胜枚举,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妇孺皆知,但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令李白不敢题诗,不是李白诗不逮,而是他怀乡病重.古代的怀乡是单向度的,那是一种对故土和家人本真的单纯的怀念.现代的怀乡则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是与当下经验对立的怀旧态度,或者是与城市生存对抗的乡村想象.
              回望中国现代文学,“乡土”是一种素朴的存在,是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例如,鲁迅对乡村困境的切身体验,沈从文那种抹不去的怀旧和诗情,或者废名的那些玄妙的生存事实.这并不是说,乡土叙事就一定要沿革现代中国的传统,也不是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如此评价显然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然而,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叙事”中,看不到那么浓郁或深重的怀乡病.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当代“乡土叙事”确实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观念性的批判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更加个人化的“乡愁”式的乡土记忆被更强大的家国叙事覆盖.用点形象化的说法,当代“乡土叙事”已经被现代性占据,因为自重已经太重,结果是载不动一点“乡愁”.尽管我们一再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更趋向于个人化叙事,但在乡土叙事这一点上,家国叙事还是占据上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乡土文学”在现代之初,显得更单纯或质朴些;而当今的“乡土叙事”则要厚实复杂得多.这两者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是存在一种差异,只是表明了文学的现代性发展至今所发生的深刻变异.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由此可看出中国20世纪文学中现代性的流变轨迹.(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乡土”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乡土”非常强调,试图关怀它的价值,这与“现代性”理论的兴起有一定的关系.
              B.“乡土”的概念可以视为“现代性”反思的概念;没有对“现代性”的反思,就没有“乡土”的概念.
              C.“乡土”以情感的及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或反思.
              D.从鲁迅、沈从文、废名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土”的存在,感受到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的经验或情绪.
              (2)下列不属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的原因的一项是    
              A.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不再是古代单向度的怀乡.
              B.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土叙事”中,看不到浓郁的或深重的怀乡病.
              C.当代“乡土叙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已经被现代性占据,载不动一点“乡愁”.
              D.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乡土叙事”而无“乡土文学”并不能说明当代的“乡土叙事”就不如现代之初的“乡土文学”.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土”与城市或“现代”对抗的事实,说明在现代性思潮中,“乡土”与现代性渐行渐远.
              B.古代的怀乡与现代的怀乡有着很大差别,现代的怀乡包含着更复杂的社会理念与情感,更接近怀乡的本质意义.
              C.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虽然“乡土”更加具有个人化特征,但不能说现代文学的“乡土”就比当代的更有文学品位.
              D.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变为50年代、70年代的“农村题材”,继而变为90年代的“乡土叙事”,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乡愁”已经不再具有乡土离别的韵味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学科王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结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手中国的国画之中.
              (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集中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域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2)关于“中国绘域”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美人如花隔云端
              苗千
              诗人俞心焦在他的代表作《墓志铭》中,开篇就语出惊人:“在我的祖国/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只有你未曾爱过我.”在高能物理学领域,也有一群科学家,他们现在都怀着像诗人一样强烈而痛苦的感情,在追寻一种假想中的基本粒子.经过多年的追寻,科学家们从满怀信心到希望渺茫,仿佛处处都见到了这个粒子留下的痕迹,却始终不见这个粒子的真面目.他们一定也在呼唤甚至是责备这个追求已久却始终不得一见的粒子:在我的研究领域里,只有你还未曾出现!
              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基本粒子,就是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它因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皮特•希格斯而被命名.1964年,希格斯和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基本粒子模型,被称为“标准模型”. 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在这17种基本粒子中,16种基本粒子都已经被发现,唯有至关重要的假想中的希格斯玻色子至今还没有被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在标准模型中是由它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而赋予其他粒子质量.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粒子具有质量,而有的粒子又没有质量(比如光子).这个标准模型虽然还没有包含宇宙万物,尚不能解释引力还有近期引起科学家们极大兴趣的暗物质和引起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却已经包含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而这几种作用在极高能的情况下趋于一致,它是人类在构造一个大统一物理学体系过程中至今为止迈出的最大的一步,如果把标准模型比为一个房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那根至关重要的房梁.
              标准模型显示出了强大的预测能力,让人不得不信服.在标准模型描述的17种基本粒子中,有7种基本粒子是被预测先于被发现的,而且这些粒子被发现之后其性质都与预测相同.标准模型的预测已经帮助高能物理学家们赢得了3次诺贝尔物理奖.因此科学家们现在大多相信,即使标准模型与事实不符,相差也“不会太大”.正是因为如此,希格斯玻色子才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是理论物理的一个神来之笔,高能物理学家们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故事却充满了艰辛和苦涩.“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希格斯玻色子的藏身之处不停地缩小,2011年8月在印度孟买举办的国际轻子和光子会议上,科学家们公布的实验结果已经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的藏身之处大大缩小,排除了大部分最容易观测到的区域,更加精确地确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范固(如果它存在的话),同时也把标准模型理论逼到了死角.欧洲核子中心的研究主管贝托鲁奇说:“未来的12个月里我们一定会有发现,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的话,我们将会找到它;如果它不存在的话,那么它的缺失也会指引我们寻找新物理学的路径.”如果能够证明希格斯玻色子不存在,也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虽然这不会帮希格斯教授赢得一个诺贝尔物理奖.
              “在没有光明的地方,黑暗也是一盏灯.”如果希格斯玻色子真的不存在,这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耗时最长、花费最多的大搜寻以失败告终,这个结果也会为物理学指引出一个新的方向,这个大搜寻的故事也必将被载入科学史册,它象征了人类对于一种统一理论的追求,也展示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好奇心.“长相思,摧心肝.”希格斯玻色子若是真的犹如神话中的神女,只是存在于神话中而无法相见,那么科学家们也终归要回到现实,越过标准模型,继续寻找新的科学之美.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节)
              (1)文章用《墓志铬》中的诗句开篇有什么好处?
              (2)人们为什么要探寻希格斯玻色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的语言特点.
              ①它包含了将近200种微观粒子并且描述了这些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所有的这些微观粒子都是由17种最基本的粒子由不同的方式结合构成的.
              ②希格斯玻色子才犹如一个神话传说中的拥有无双美貌的女子,让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追求,却始终不能见得一面.
              (4)科学家追寻希格斯玻色子的过程给人怎样的启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大国内生能力与经济发展
              欧阳嶢
              所谓“大国内生能力”,指在超大规模的国家里,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优势而具备的一种内生的发展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较好地推动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看,资源和需求是基本的驱动因素,也是影响增长模式的基本要素.资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需求要素则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一般来说,任何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既要利用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又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即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但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国往往采取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内生增长模式;小国往往采取以国外资源和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外生增长模式.
              事实上,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是影响该国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国,应该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消费需求旺盛和市场广阔的大国,应该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大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大的特征,决定了它通常采取内生型模式.这种内生型模式,依靠大国的国内资源构建产业体系和形成规模经济,依靠大国的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基于“大国内生能力”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仅为美国赢得了长期的持续发展,而且对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新兴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借鉴美国经验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们在分析大国发展战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拷问:中国和印度等大国曾经有“文明古国”的荣耀,也有过古代的经济繁荣,但近代以后却在经济上落伍了,这是为什么?“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具有解释这个难题的逻辑能力:在封闲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大国的资源和市场可以形成推动经济繁荣的内在机制;但是,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小国可以通过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如果大国仍然采取闭关锁国战略则会丧失自身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的封锁迫使我们实行内向政策.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后,从l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逐渐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从而给中国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赢得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过分依赖出口导向战略,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和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在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前提下,要相应地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那便是,要更加注重依靠大国的资源禀赋培育重点产业,依靠大国的国内市场培育产业竞争力和自主生产体系.为此,应当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和战略转变,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结构转换,使中国经济的大国效应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体现.
              (1)下列关于“大国内生能力”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国内生能力”是指一些超大规模的国家依靠国内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发展能力.
              B.“大国内生能力”在经济体系中具有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两种发展模式,不同类型的国家应根据本国实际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C.“大国内生能力”能够促使大国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来构建产业体系、拉动经济发展和形成规模经济.
              D.“大国内生能力”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和印度等大国的经济为什么在古代能够取得繁荣,到近代以后却落伍.
              (2)下列对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之一,它的数量和质量在很人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形式.
              B.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基本驱动因素,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市场需求是生产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C,在封闭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一个国家的国内资源丰富程度和市场广阔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以国内资源和市场为主,适当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选择内生型模式,使经济得到了长期的持续发展,新兴大国应该以此为借鉴,构建以内需主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B.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其中大国因为自己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充裕,加上市场潜力较大,就要采取内生型发展模式.
              C.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减少、国民福利.下降,并且引发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摩擦.
              D.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战略,逐渐在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结构转换是我国实现经济强国梦想的唯一出路.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诉求:音乐教育的深层意蕴
                                               曲凯
                ①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和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民族文化教育,教育人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在音乐中感受祖先和历代先人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的民族历史.在这样的音乐教育中,每一个人都将被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所感染,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更由此激发了内心的爱国情感.因此,音乐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识,音乐教育对于人们认识本民族的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②音乐是最能深入人类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在表演还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它都可以激发和调动起人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的反应和心理活动.音乐教育不仅在宏观上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强化作用,而且还能直接反映一个社会主导性的文化价值体系.一种社会所认同和坚持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往拄通过社会上主流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一些音乐反映了社会发展、创新奋进的精神,一些音乐作品表达人民幸福和谐的生活感受,还有一些体现了人类面对灾难的痛苦等等.因此,音乐教育应该在反映和传达文化价值观的优长,发挥自身社会文化的导向功能,促进社会的文化价值向更高尚、更美好的标准进发方面作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③在开展音乐教育方面,需要注重展现音乐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凸显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美育教育.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更注重的是具体音乐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培养,例如声乐方面的发声训练,乐器演奏方面的配乐和指法练习等等.对于音乐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强调仍显不足.事实上,音乐教育应首先树立一种观念,即坚持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把音乐当作一种社会精神的表达来理解.古往今来,在许多重大的历史时刻,音乐对于唤起民族精神,推动历史发展,歌领进步精神,批判丑恶力量都产生过巨大作用.《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有力唤起了人民不畏压迫反杭侵略的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让雷锋精神的平凡与伟大在新时代继续唱响,《走进新时代》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精神的歌领.这些音乐和歌曲在百姓中间流传不衰,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民道德素养,宣传高尚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音乐教育同样面对普通大众.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是个人综合文化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1月5日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音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起源于人类原始的劳动,它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人类自身的感受和民族特性.
              B.音乐的民族风格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生态气候、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
              C.音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和心理因素.
              D.音乐在宏观上具有强化人们文化认同的无穷力量,因此音乐能够深入人类心灵.
              (2)下列关于“音乐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感受民族历史.
              B.音乐教育直接反映一个社会主导性的文化价值体系,要坚持把音乐当成文化来传授.
              C.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所以要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理念.
              D.音乐教育能帮助人们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增强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悠久的文化积淀,融合了儒、道两家的思想精髓.
              B.藏族音乐旋律优美辽阔,高亢嘹亮,和他们生活在高原地带有密切关系.
              C.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展现音乐追求真、善、美的本质,不需要进行音乐知识和技巧的训练.
              D.如果人们不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那么我们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水平,就无法得到发展.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新人的“被阅读”
                                                         徐则臣
                ①打开一本书,如果你不能在60天内看完,那么对不起,你必须跟这本书说再见.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了这种“不等人的书”,这是一本拉美文学新人的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开始逐渐变淡,两个月后会还原成白纸.
                ②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初衷不在于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大家关注,短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能让执文学权杖者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处女作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它的印数不会多,市场不会大,关注的人极为有限,时刻面临被无数新的出版物覆盖和再也露不出水面的可能.如果他们的
              第一本书不能在短期内被关注,就很难有机会出版第二本,文学之路可能就此画了句号.
                ③所以,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就这么脆弱,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拳就打到棉花甚至空气上,他通常怀疑的不是棉花和空气,而是自己的手.一定有人说,文学是长跑,成大事者,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换句话说,要耐得住不被阅读的沉默.可是,不在乎是否被阅读的大师确有人在,无视读者的文学新人还很少见.大师们不管怎么不在乎,读者也会蜂拥而至,若新人不在乎,那可能就真的门可罗雀了.
                ④第一本书传播的重要性如果直接移植到中国,也许会遭受异议:中国有数目惊人的文学期刊,只要写得足够好,总有地方发表,只要在众多期刊里周游列国,保持足够高的出镜率,总可以从新人成长为名家,大可不必在“第一本书”的树上吊死.但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余作家格局业已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使得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文学新人,都不能无视更广阔更有生机的出版市场的存在了.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再必然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⑤“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虽然靠逐渐消失来“要挟”别人读,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并不足取.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有效性的阅读甚至可以反作用于创作的再生产,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竖起的标杆,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⑥在这个意义上,60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也要追问,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术创造给人阅读?你所期待的是抢在消失前的一次性、即时性阅读还是更长久的、可持续性的阅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我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每一次打开,所有的文字都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沉实,坚定,它们给我的信心和内心的安妥,胜过最终化为空无的著作等身,以及所有的荣誉.
                                                                (2012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不等人的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种“不等人的书”,是一本由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并策划的拉美文学作品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逐渐变淡,不久后会还原成白纸.
              B.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并不是想要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汇集的拉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尽早,早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让文学泰斗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
              C.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文学新人的作品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印数不多,市场不大,关注人员有限等因素,埃特纳策划这本书是为了让这些文学新人可以尽快得到关注.
              D.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是书不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是脆弱的,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本书没有受到关注,他往往容易丧失信心,甚至怀疑整个社会的阅读市场发生了某种偏移,从而影响到他的再度创作.
              B.作为大师,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力,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并不来源于读者,因此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否被阅读并不在乎,然而文学新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C.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余作家格局已经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D.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坚守的事物,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9.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60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也要追问,你是否可以提供更好的、更有深度的作品给读者阅读.
              B.作为一个写作者,作者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
              C.“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不太可取.
              D.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礼仪文化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在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文化施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目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地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文化纵横》2013年2月)
              (1)关于礼仪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西方文化涌进.西方礼仪文化不断冲击并促使中国的礼仪文化进入了一个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最快时期.
              B.我们民族的礼仪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C.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以及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使得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是西方礼仪.
              D.礼仪是社会文明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如果一个社会的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就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2)对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与融合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人,探讨和思考如何保护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他们认为中西礼仪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B.盲目热衷西方礼仪,拿它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或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会使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陷入误区.
              C.当前中国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中体现更多的是借鉴西方,我们借鉴其形式容易,从形式上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也不难.
              D.当前,中国只要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将二者合理有效融合,就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礼仪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最具民族代表性.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
              B.当前部分青年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做法的出现,淹没了民族的传统礼仪,丧失了民族的自尊.
              C.我们要想建立起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不仅要借鉴西方礼仪的形式,更要借鉴其内在灵魂.
              D.一个社会缺乏礼仪,就是不成熟的社会.别人认同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礼仪文化才能真正施行于世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