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代儒宗马一浮
              郭继民
                  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向。
                  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士郑举人来教。后举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过老师。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20世纪的“读书种子”。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沧海飘零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自1906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三年内,他读完了36 400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
                  马一浮的诗歌造诣极高,从11岁的神童诗到临终的绝笔诗,皆融入其性情与学问。他11岁即能依照限韵作出好诗。临终作《拟告别亲友》诗虽短短四十言,但集儒、释、道为一体,诗歌情感真挚,非有真性情者不能作出。熊十力早年曾评价说:“马一浮的学问,能百家之奥。其特别之表现在诗,后人能读者几乎等于零。”
                  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书法家沙孟海曾说:“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
                  1907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流派;为文宗,记羲画以降文艺之盛衰。”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动,终成一代醇儒。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之。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性书院。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
                  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如果不是实下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本体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
                  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流毒天下,误尽苍生”,“学者须知,六艺本是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的”。若把六经堪称史学甚至是考据学,那么心性之学就将蜕变,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马一浮所说的“统摄”,指融会贯通之义,它不仅仅是发生于六艺之间,即所谓《易》统《礼》《乐》,《春秋》统《诗》《书》等,而且六艺还可以统摄西学。“西方哲学所说的真、善、美,皆包含在六艺之中。《诗》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春秋》是至真……若是西方有圣人出,行出来也是这个六艺之道,但是名言不同而已。”虽然其观点值得商榷,但是他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马一浮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纵观其洁净精微的人生历程,他已进入化境之中,正可谓:“性醇智商,道深行逸。默然不说,其声如雷。斯人已逝,精义常存。一代宗师,千古国粹。”
              【相关链接】
              ①马一浮除精通诗、书外,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沙孟海评价其印风:“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至于绘事,马一浮虽少践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他认为,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
              ②他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气质清明的文化典范,一个不沾尘俗、彻底刊落习气的纯粹学者的典范。他在纷乱的时代开启了一种文化境界,这就是“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马一浮读书之多,无人能及。曾经读完36 400余册的《四库全书》,这为他的国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
              C.马一浮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谋职”或就业。
              D.马一浮诗歌造诣极高,又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书法亦精纯,被评价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正是因为马一浮启蒙早,幼年就跟着母亲学文,使得他才智极高,以至于后来他父亲请来的郑举人也辞馆不教,父亲也不再延师。
              B.梁漱溟对马一浮的评价,与马一浮欲为儒宗和文宗的心愿以及在纷扰世俗、动荡时局中志坚性醇的表现不无关系。
              C.文章的题目是《一代儒宗马一浮》,但在行文的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对西方之学的热衷,这样的写法有偏题之嫌疑。
              D.精通艺术和儒学的马一浮曾将二者联系起来,他认为绘事最终应“归于仁”,达到心中的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的丑恶。
              E.马一浮曾经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学术要旨,认为六艺之间有统摄关系,西学也合乎六艺之道,作者赞同马氏的说法。
              (3)材料多处引用他人对马一浮的评价有何作用?请举例简要说明。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百年,并不孤独
              张 爽
                  作品比作者本人闻名的例子挺多,《百年孤独》的作者加夫列尔•马尔克斯就是其中一个。巨作《百年孤独》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说--《拉丁美洲的孤独》中提出,“以真正繁荣的理想,来改变貌似繁荣的现实”。可见他跟福克纳一样,对未来都是乐观主义者。这样的人应该越来越多。在马尔克斯所臆想的那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托邦”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甚至“命中注定处于一百年孤独的世家终将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
                  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人们提起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的小说,便自然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因马尔克斯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
                  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还有世界的孤独。人类集体的孤独感,造就出勇于反抗孤独的作家--他们在孤独的挤压下,成为一股与孤独敌对(而不是妥协)的势力。
                  “孤独”思想一直贯串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到孤独。
                  从某种意义上讲,“孤独”思想的原因是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二十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
                  与其说马尔克斯是一位因孤独而出名的作家,莫如说他是因谴责孤独而出名的。马尔克斯在努力地提醒人类,孤独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现实,一种每一分钟都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无知会造成孤独,自私会造成孤独,竞争与比较同样会造成孤独,而贫穷更是一种孤独,是孤独中最刻骨铭心的一种--甚至可能使一个落后的民族沉沦或枯萎。孤独是文明真正的敌人,不管它是来自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但孤独究竟为何物,仅靠马尔克斯一人,无法解释清楚。马尔克斯的意义在于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关注自身的命运以及别人(哪怕发生在另一个国度、地区或另一半地球)的命运。
                  马尔克斯所谓的孤独,主要是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的。其实,物质上有限的孤独,导致的是精神上无限的孤独--孤独这个概念比马尔克斯所理解的还要广大。
                  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发生地震,他回到祖国。1985年,《霍乱时期的爱情》发表,被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称为“一个老式的幸福的爱情故事”。1986年,他的报告文学《里丁智利历险记》第一版被智利政府在圣地亚哥公开销毁,不过这一事件保证了它后来几版的畅销。小说描述一个流亡国外的著名电影导演,秘密地回到他的祖国智利,拍摄一部皮诺切特政府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纪录片的经历。
                  2014年4月17日,这位以孤独闻名于世的老人,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马尔克斯对未来充满乐观,他认为未来的社会自己可以决定命运,爱情是真正的爱情,有可能实现人类追求的幸福。
              B.马尔克斯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鲜明的爱憎,比如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对邪恶势力的鞭挞等,有着对民主、自由、美好未来的渴望。
              C.文章对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充满赞美之情,说它是巨作,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金鼎等。
              D.马尔克斯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是独特的,是仅仅属于马尔克斯本人的,所以他会用属于自己的文字来表现“孤独”,来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怀等。
              E.文章倒数第二段在写法上十分简要,很有条理地介绍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马尔克斯的相关情况以及所写作品情况,全景式地完成了对马尔克斯的介绍。
              (2)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闻名,但文章标题却是“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百年,并不孤独”,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马尔克斯能够闻名于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产生孤独的情绪。请结合文本,谈谈人会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张充仁:“我是第一名”
              李天纲
                  素闻中国雕塑艺术界有“南张北刘”之称。“南张”,即上海雕塑家张充仁。张先生晚年留在巴黎的雕塑作品,如《密特朗》《德彪西》《丁丁》,以“罗丹再传”“中西兼融”的风格传世,口碑很牢靠。据说,张充仁的手模和罗丹、毕加索的并列为三,放在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中。当代中国画师们挤在“西方主流”艺术门口吵闹推搡之际,张充仁老早就蹲了里厢,确乎一位世界级艺术家了。
                  《塑人塑己塑春秋》中透露了一段故事。1992年,85岁的张充仁从巴黎回上海,在母校汇师小学,对着师生讲故事,讲他四年级初小毕业,图画成绩考第一,奖品是一只画箱、一套画笔、一盒颜料。他十分开心,翘首以盼,以为唾手可得。不想却有一阵风吹来,把贴在奖品上的“张充仁”名字卡片刮走。捡回来时,看管奖品的同学错把卡片放到第二名上,结果他只得了一本《中华图书故事》。这件事他耿耿于怀,视为厄运。“此事好像在冥冥中启示我,虽然我是第一名,但得到的只能是第二名!而这样的事,一直持续了我的一生。”张充仁后半生逆来顺受,极其低调。但是晚年一吐这心底的纠结,可见其艺术家的秉性。
                  陈耀王先生在巴黎探望张充仁时说,你在欧洲是大艺术家,国内同行关注得却是少之又少,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呀!张充仁回答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尽了力,我自己的责任尽了。至于能否竖立起来,这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做我力所能及的工作,继续从事我心爱的雕塑艺术行业。”
                  1949年初夏,上海刚刚解放,他就主动雕塑了一尊《解放》,一位青年男子用力挣脱绳索的样子,裸体中蕴含着罗丹式的力与美。1952年,上海市政府筹备在苏州河口外滩建造人民英雄纪念塔,张充仁的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评为第一名,市长陈毅也很喜欢。张充仁和他的助手正准备打样建造,不料有关方面查下来说,“受资产阶级影响严重的张充仁所设计的图样是不妥当的”。
                  张充仁的艺术生活不温不火地延续着,30年代创办的“充仁画室”,一直延续到1966年的“文革”时才收摊。上海民间有“美术院校好考,充仁画室难进”的说法。“文革”后“拨乱反正”,张充仁创作的《聂耳》雕像,又获得了“第一名”。还是因为有人阻挠,一直没有建造,十年后才在淮海中路、复兴路口竖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是大师一生留给上海市民的唯一一座雕塑作品。
                  张充仁在1949年拿不到“第一名”的情况,虽然特殊,但也很典型。在上海这个庞大的都市里,社会阶层很复杂,真正符合教科书定义的“无产阶级”并不多。“充仁画室”被特许存在,确是一大奇迹。然而,上海美术从“摇篮”到“繁荣”,用了一百年。此后上海美术急剧地转而“荒芜”,各门艺术失去“第一名”,时间不过几十年。如今的上海美术界,既贡献不出刘开渠,更是找不到张充仁。
                  张充仁不服气此间的看人标准,他去巴黎谋求艺术评价。和布鲁塞尔、巴黎的同学、同行重逢后,借着出国办“个展”的机会,他把留存在“充仁画室”的他勤奋创作却不被重视的杰作,都带去了巴黎。在巴黎,他更是疯狂创作,八十高龄,昼夜不息。歇息之际,环视宇内,他仍然有一个问题:中国雕塑界,“谁是第一名”?
              【相关链接】
              ①张充仁(1907-1998),现代中国老一辈雕塑家、画家。长于肖像雕塑,尚写实,重视神态刻画,风格质朴有力,与社会现实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其创办的充仁画室,培育了许多人才。
              ②我回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真心拥护社会主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读了十七遍……在毛主席《讲话》的指引下,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反映时代精神,我的许多作品是有目共睹的。
              (摘自《张充仁:从土山湾走向世界的雕塑大师》)(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张充仁的雕塑作品以“罗丹再传”“中西兼融”的风格传世,口碑很牢靠。因此,当代中国画师们也想以其为榜样,跻身一流世界级艺术家行列。
              B.张充仁幼时因一阵风而错失第一名的经历,曾使他耿耿于怀,而这样的事也持续了他的一生,他却仍然坚持勤奋创作。
              C.解放初期,张充仁的作品因图样“受资产阶级影响严重”难以打样建造,以致后来他反而更加尽心尽力,屡获第一。
              D.张充仁不但有艺术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上海美术界的“荒芜”,带着他不被重视的杰作远走巴黎。
              E.张充仁致力于艺术研究,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将中国的传统雕刻思想传向了世界。
              (2)为什么陈耀王先生在巴黎探望张充仁时评价他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中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尽了力,我自己的责任尽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张充仁“尽心尽力”的优秀品质的表现。
              (4)张充仁的一生多无第一之名,却屡创第一之实。请谈谈他的这一特殊人生经历对你的启示。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独一无二的乔治•桑    ①乔治•桑出生于巴黎,其父系为显赫的贵族,她的父亲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军官,1808年不慎坠马而死,而母系则是平民家族。幼年的乔治•桑在居于诺昂镇的祖母身边度过了很多时光。1822年,她和巴伦•卡西米尔•杜德万男爵结婚,育有两个儿女。
                  ②1835年,乔治•桑和丈夫离婚,她携儿带女离开诺昂镇,来到巴黎。她很快就成为巴黎文化界的红人,身边经常围绕着许多追随者,她开始了蔑视传统、崇尚自由的新生活。她取了个男性化的笔名--乔治•桑,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穿长裤,一身男性打扮的她终日周旋于众多的追随者之间。
                  ③移居巴黎后,乔治•桑为了生存下去,开始了勤奋的笔耕,写出了一部部文笔秀美、内容丰富、情节迷人的风情小说,并以此确立了自己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卢梭、夏多布里昂和拜伦对她的复杂影响。在离巴黎数百公里远的诺昂镇庄园中,这个文采出众、多才多艺的浪漫主义作家接待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史上名留青史的人物:诗人缪塞,作曲家兼钢琴家肖邦和李斯特,文学家福楼拜、梅里美、屠格涅夫、小仲马和巴尔扎克,画家德拉克洛瓦……甚至包括拿破仑的幼弟热罗姆•波拿巴亲王。终日高朋满座的诺昂镇乔治•桑庄园这个“艺术家之家”,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她又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了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乔治•桑的创作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描写农民生活,小说多以爱情为主题,赞颂劳动者,贬斥贵族和富人,这在贵族传统根基深厚的法国文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乔治•桑被她同时代的人公认为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这样评价乔治•桑:“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女性。”
                  ⑤1836年之后,乔治•桑结识了一些资产阶级自由派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关注社会不公现象,并创作“社会问题小说”。她用自己的笔和行动,深深地介入了当时的政治,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成就最高的文学作品《康素爱萝》和《安吉堡的磨工》就创作于这一时期。1848年,路易•菲利普下台,成立临时共和政府,乔治•桑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撰写《致人民的信》,甚至为临时政府的公共教育部及内政部撰写公报。6月份工人暴动,迫于压力,乔治•桑回到诺昂,开始以充满静谧与无邪的田园情趣为题材来写作,发掘人心中高贵与美好的一面。
                  ⑥乔治•桑是个民主主义者,可以称得上女性解放的先驱。她倡导女性的主导地位,认为女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应该成为男人的附庸。她追求生活舒适。在她的故居中,当时已经安装了可以24小时供应热水的装置。为了能让仆人迅速到达她所在的房间,她在仆人工作的厨房,安上了5个分别代表不同位置的铃铛。她甚至还有一个私人剧场、一个装有一百五十多块带滑槽的布景的舞台。
                  ⑦乔治•桑身上也充满了矛盾。譬如,通过观察她“我爱,故我在”的日常生活,似乎无法理解她对政治的热衷和投入,无法相信她已经具有相当强烈的社会主义思想。乔治•桑是一个非常拘谨的人,从未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过话,而只善于用笔表达。
                  ⑧乔治•桑穷其一生对于理想真理的执着和文学创作上的亲身实践,使得法国文学自她而后在语言、人物和宗旨上都变得更美、更纯、更好了。最近十几年,在欧美出现了“乔治•桑热”,学界普遍感到她的思想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性,那惊世骇俗的言行,包含着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她称得上女权运动的先驱。
              (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材料按照时间顺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乔治•桑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她在法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人格魅力。
              B.乔治•桑是一个有胆识有同情心的作家,她的作品赞颂劳动者,贬斥贵族和富人,这在贵族传统根基深厚的法国文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C.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清丽流畅,风格委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全部得益于她的天赋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D.乔治•桑曾积极介入当时的政治生活,后来迫于工人暴动的压力,她远离政治,其作品转而描写田园情趣,表现了她性格软弱的一面。
              E.材料对乔治•桑的介绍,采取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式,同时有叙有议,既再现了传主的生平事迹,又体现了传主的价值,升华了其品质。
              (2)乔治•桑是一位颇具个性的女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她的形象特征。
              (3)乔治•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4)雨果评价乔治•桑:“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一个人要想像乔治•桑那样取得成功,受到别人的肯定,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结合材料探究。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通才的绝唱    ①我记得陈原先生去世时,曾有人称赞他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殿军”。作为一个时代的“殿后”者,陈先生的逝去,具有“后无来者”的象征意义。他可能是中国百年出版史上,最后的一位通才。
                  ②陈原先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也是一位最看重通才教育的人。他称自己是一盒万金油,什么也沾一点,浅尝辄止。听到这样轻飘飘的话,你千万不要上当,那是陈先生一贯的风格。沈昌文先生说,读陈原,千万慢慢地耐心读,不要放过书中的微言大义。
                  ③陈原先生说,他自己患有“字典狂症”。抗战时期,他从垃圾堆中捡到一本英汉小词典,是上海一家“野鸡”出版社出版的。一看,错误百出,他一有空,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改。1949年前后,他又参与了《新华字典》的组织与编写工作。20世纪70年代,姚文元为《现代汉语词典》的事,批判陈先生“黑线回潮”,什么也不让他做。他说:“好,心静有如一池死水。”于是又开始读字典。他从头到尾读完了一本旧《辞海》,一本旧《辞源》,一本第5版的《简明牛津词典》,做了四卷笔记。面对陈原狂览群书的疯劲,胡适也自叹弗如。他说: “读书如喝酒,他喜烈酒,喝多,讲畅快;我喜温酒,喝少,喜和润。他喜换酒喝,我总不适应绍兴花雕之外的酒。”当年商务印书馆想请胡适出任编译所所长。胡先生也确实到所里晃了几天,后来感觉不适合这项工作,就缩回去继续做他的教授了。可陈原却有模有样地做到底。
                  ④有人说,陈原先生会“六门外语”,出国演讲、写作都不用翻译。陈先生说:“我一生中涉猎过多种语言,略知皮毛,说不上懂。”那么,他究竟懂多少种语言呢?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用英文写过论文《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随想》;他翻译过英、美、法、俄的小说;他用日文翻译过托尔斯泰的《爱之所在即神之所在》(书中有日文译者川崎直一加上的几百页注释);翻译过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通信集《我的音乐生活》;翻译过罗曼•罗兰的《柏辽兹》和《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还有什么?去读他的“年表”吧!
                  ⑤陈原先生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编辑,你首先要是一个书迷。陈先生是书迷,他读多少书?读什么书?谁知道呢。但你可以想象。他是学地理学出身。20世纪30年代,他从写第一本书《中国地理基础教程》起步,到40年代末,他写译了十本地理书,同时,他还参加《世界知识》的编辑工作,为《时代日报》每周写评论;60年代为《红旗》杂志每期写小评论。70年代开始社会语言学研究,著述丰厚,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陈原语言学论著》(共3卷),达130多万字。难怪当有人说胡适治学“钟情专一”时,他还是想到陈原,说陈原简直是“有脚的百科全书”。
                  ⑥写到这里,陈原先生的形象,从东方文明的地平线上清晰地浮现出来。沈昌文先生曾说,年轻的朋友,读一读陈原吧!你们在还能把陈老的经验付诸实践的大好时光读到陈原的书,是有福了!
                  ⑦我却在想,在一个最讲究文化传承的行业里,从张元济、王云五,直到陈原,他们在百余年的出版实践中,接续着一个偌大民族的文化薪火。现在,在这个日益浮躁、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商品社会中,像陈原这样把毕生的心血耗尽在故纸堆中的人,是否远离时代?现在,他们人生的绝唱都已经落幕。我们讴歌那旷世才子的华章,我们赞叹那落日飞霞的瑰丽。然后呢?望着他们绝尘而去的背影,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陈原所说的“万金油”是指无论什么知识都要懂一些,但不必深究,浅尝辄止足矣。这体现了他独特的治学风格。
              B.陈原迷恋各种字典、词典,不仅反复读,而且改正词典中的错误,这为他编写字典、词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C.作者运用丰富的数字和大量的事例表明陈原阅读广泛及其刻苦的钻研精神,使得读者对陈原的治学精神有直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D.文章将作者自己对陈原的评价、别人对他的高度评价以及陈原对自己的谦虚的评价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相对矛盾、复杂的多面争议学者形象。
              E.文章先从陈原的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入笔,再从多个方面表现陈原的贡献,最后联系现实,体现了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语句体现了陈原和胡适治学中哪些不同的风格。
              (3)陈原先生为什么被称为“通才”?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4)陈原作为一位通才,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通才的看法。
            • 6.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C.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D.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 7.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    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历时两月,百余家网络媒体的897位记者、编辑走进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15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
                  在旗上留下签名的那一刻,素不相识的年轻记者们便开始为缅怀一段历史而前行。一场长达2.9万多千米的接力赛开始了。
                  “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将老区人民的新颜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加湖南站采访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傅晓羚说。
                  四川站可以说是此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5天走过2市(州)7县,行程1 500千米。采访团连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两座海拔超过4 000米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雪山相伴的,是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光明网记者张紫璇说,当她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时候,沉重的历史感第一次让她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甘肃站是这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远的一段,历时7天,行程近4 000千米。“当我真正亲身踏上这片土地,走进红军曾经走过、战斗过的地方时,我突然发现: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冀北在她的采访心得中写道。
                  一路走来,网媒记者、编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还有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一个个村落。现如今,这些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
                  “房子面积200余平方米,楼上楼下共7个房间,家里6个人住,很宽敞。”83岁的村民华从祈两年前入住新楼,感到舒适和满足。8月22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实地探访,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年,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2012年以前,华屋村村民们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村里没有汽车、空调、燃气灶……而如今,华屋村建成了66套具有客家风情的住宅,每户占地面积90平方米左右,两层半的小楼建筑面积共225平方米左右,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除了新农村改造,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村淘”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在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下来能拿到1 800多元工资,日子比原先好多了。”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的李考凤谈起现在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建立保障性住房;产业扶贫,红色旅游,用“互联网+”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革命老区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小康。
                  每到一个采访点,讲解员、村干部、村民都被手机、录音笔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为了追求报道的时效性,记者们一回到大巴车上就整理思路、编发微博,所见所思即刻从指间传播开来。
                  每天,赶路行程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工作的结束。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成了采访团小伙伴们的“共识”。
                  “重走长征路,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是南方网编辑王瑭琳为稿件起的标题。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大都是80后、90后。这群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活动期间,新浪微博开设“长征路上奔小康”和“筑梦长征路”两个微博话题。参与活动的记者、编辑们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截至10月18日,相关微博已发布20.4万条,阅读量突破10.2亿。除此之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专题专栏百余个。全网共发布图文、视频、H5、VR等各类新闻5.9万余篇。
              (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中央网信办组织近900位记者、编辑走进革命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采访的主题是“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
              B.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是四川站,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让记者有喘不过气的感觉,他们表示“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
              C.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都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D.采访引起强烈反响,记者每到一个采访点,都被当地村干部、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记者们只好回到大巴车上再整理思路、编发微博。
              E.在采访的途中,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陶醉于那一段光荣历史带给他们的震撼,对其他方面都无暇顾及。
              (2)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
            • 8.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者王世襄
              马未都
                  我和王先生认识是因为明式家具,那时王先生还住在北京东城区芳嘉园胡同一座深宅大院内。可惜此院今已不存,拆光盖了高楼,要不然可以建个名人故居,让喜欢明式家具的人有个凭吊之处,看看大家当年的生活状态。
                  那座大院是王家的祖产,可以隐约看出王家当年的风光。我第一次踏进王家大院时是一个晚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如同盲人。王先生住在内院尽东头的两间,其他房间均已为外人所占,他住的这两间,房矮屋深,潮湿阴冷。
                  今天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的那批王先生收藏的著名明式家具,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观欣赏,殊不知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一腿三牙的黄花梨方桌用于切菜揉面,王先生在上面为自己也为客人做过多少次菜,无人可知。我清楚地记得王先生为我们炒菜起锅时的情形,叮当作响,菜未入口就涎水横溢。王先生是美食家,名副其实,不仅会吃还会亲自下厨,并能撰文评比美食的优劣。最逗的是有一次,一家美国大公司在王府饭店宴请王先生,他老人家自己在家先炒一菜,装入广口罐头瓶内,拎着去赴宴,并一路上对我说:“王府饭店的厨子不行,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那天在餐桌上,当王先生将自己炒的肉丝菠菜装入盘中时,满桌嘉宾鼓掌,啧啧称赞。我觉得客人只是出于礼貌,尤其美国人本来就爱赞美人,王先生却认真地说:“刚出锅时比这还好,这会儿塌秧了。”
                  王先生的脾气不显山水,其实挺拧的。我们去的那个村叫后郭,家家户户都以倒腾古董为生,不必敲门,推门就是客人。记得有一家大门紧闭,犬吠如雷,王先生非要进去看看。我说不行,实际上一怕咬了王先生,二怕咬了我自己。可王先生从小养狗,一丁点儿也不怕,非要进门瞅瞅,拉都拉不住。他对我说:“过去有坐狗的,就不怕这类瞎叫的狗。”我当时还纳闷什么叫“坐狗的”,后来才知道就是偷狗为生的人。
                  王先生满嘴净是土词,北京土话按说我也知道不少,但他老人家的土话都是土话加行话,多少有点儿行业黑话的意思。提笼架鸟,养个鸣虫什么的百姓的乐儿,正是他最大的乐儿。有一次我去王先生家里,正值冬天,天黑风紧,屋中虽有炉火,仍得穿棉衣棉裤。 看得出来,王先生见下一代人很亲,尤其能聊点儿嘎杂子事的,他都喜欢。聊着聊着忽然听见他屋中有蟋蟀串鸣,透着一股野趣的亲切。循声望去,炉边一窝两排穿着棉衣的葫芦,煞为有趣。虽已夜深人静,王先生依旧兴致勃勃地将所养鸣虫一一展示 ,这叫油葫芦,那是蛐蛐,叫起来高低尖团,睡觉不寂寞,完全一副孩童模样。
                  王先生的字写得很好,功底很深。我带过几个朋友求过他的字,他都欣然提笔,我却没好意思要,原因是求字显得生分。王先生的大作《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我求王先生帮我题字留念,王先生提笔写下:未都先生有道雅鉴。行文亲切,毫无学者的架子,我当时惶恐至极,今日睹之,心中仍感慨无限。
                  我早年与王先生熟,从未想过能拥有他的藏品,他的许多藏品我都在他家不止一次地欣赏过,记得“犀皮漆”这一专业术语就是听他老人家讲的。王先生有一个明代犀皮漆圆盒,他每次拿出让我看时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当时我连摸的勇气都没有。王先生告诉我,这个圆盒收入到《中国古代漆器》《中国美术全集》等著作中了,非常难得一见,一副炫耀的表情。
                  睹物思人,王世襄先生已经作古,留给大众的是他等身的著作和他散落在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藏品。我再一次感到,在文物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只能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宝物总是聚聚散散的。古人说:“水浮万物,玉石留止。”水就是时间,我们算是漂浮其上的万物;那玉石就是文物了,有着人类不具备的沉稳,有着人类羡慕的光泽。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今天已入藏上海博物馆的那批王先生收藏的著名明式家具,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参观欣赏,但却没有人知道当年这些宝贝在王先生家的窘状。
              B.王先生是美食家,会吃也会做。一家美国大公司在饭店宴请王先生,他自己在家先炒一菜,装入瓶内,拎着去赴宴,令主人非常尴尬。
              C.王先生毫无学者的架子。他的大作《明式家具研究》出版后,作者求王先生帮自己题字留念,王先生提笔便写,毫不推辞。
              D.王先生对自己拥有藏品明代犀皮漆圆盒十分得意,他每次拿出让“我”看时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当时“我”连摸的勇气都没有,生怕王先生恼恨。
              E.本文写学者却避开其学术活动,主要选取自己与王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几件琐事,再现王先生生活的某些细节,使王先生的形象呼之欲出。
              (2)文中的王先生有着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请从选材、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角度分析材料中画线部分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说“在文物面前,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只能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要写出潜伏在河流下面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建群访谈录
                  马召平:首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大平原》出版。作为长达16年积聚后的喷发之作,你说这部作品是“唱给精神家园的挽歌”,那么你能具体说说这部作品的特别之处吗?比如在风格和主题方面。
                  高建群:为中国文学写点东西,一直是我的梦想。中国文学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90年了,在这期间,小说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被提出来以后,出现过很多优秀的小说,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郁达夫的《还乡记》、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以及巴金、茅盾的小说等。但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小说要为紧迫的时势服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被中断。建国初期的文学,受到政策的影响,必须为政治服务,从而限制了文学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文学重拾“为人生”的文学主张,随之出现了一些好的小说。《大平原》是我吸收了这些营养以后所创作的作品。
                  马召平:我常常听到评论家评价你的作品以及你这个人时,说你的作品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说你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你怎样看待别人对你的这种评价?
                  高建群:说我具有崇高感的话是评论家阎纲在鲁迅文学院讲希腊悲剧时说的。我喜欢大气、厚重的作品。从语言上讲,如郭小川所说,像闪闪发光、叮咚作响的河流,中国的方块汉字在作品中跳跳蹦蹦,闪闪发光,就是那种感觉;从内容上讲,如高洪波所说,高建群是一个善于在历史与现实两大空间中从容起舞的作家。我喜欢站在高处,把历史拉进来,把人间的大喜大悲拉进来,奏成我的交响乐。我追求一种崇高感。
                  马召平:众所周知,陕西作家喜欢深入生活。我也注意到了你的几部重要作品都是在你挂职期间完成的,比如《最后一个匈奴》就是你在陕西省黄陵县挂职期间的成果,新作《大平原》是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挂职期间完成的。除了生活上的经历外,你的作品是否还跟个人的某种情感倾向有关?比如兵团情感、高原情感。
                  高建群:我去过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在祖国的边疆游历,尤其是在新疆。从那里出发,我一边走,一边从大地上汲取营养。我到过阿尔泰山、楼兰、敦煌,一路走来,不断从这些地方吸收营养。
                  马召平:那你觉得你所吸收的这些东西是否过时?是否与当下的文学主题相悖?
                  高建群:好作家永远都在学习,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过时。换句话说,我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我每天都在学习,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学习。我今年56岁,我一路走来就像块磁铁一样,不断地吸附知识、智慧。所以,我的作品中有一种深沉的东西,这是年轻的作家所不具备的,也是必须到我这个年龄才能写出的人生感悟。所以我是不会过时的。况且我还在不断地学习。
                  马召平:在回顾你所有的作品时,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写出了符合自己意愿的作品?
                  高建群:我每次写作都动用了全身的力量。作家写作就像一个人饲养一头刚出生的小牛,每天喂它一些饲料,渐渐地,牛长大了。
                  马召平:在你写作的时候,你常常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是旁观者的姿态吗?
                  高建群:作家写作时一定要保持旁观者的姿态,在生活中他也应该成为观察家,要有一种超脱功利的心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写作中,作家要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注入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若写一个人自杀,就给读者一种自杀的感觉,若塑造一个英雄形象,就让读者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英雄气质。
                  马召平:除了你的长篇小说具有高氏文学作品惯有的“浪漫骑士”情怀之外,你的很多散文作品也体现了精神方面的思索与探寻,其中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西地平线上》就写得雄浑壮美,大气磅礴。你的散文常被评论界划定为西部散文,你是怎么理解你的散文写作的?
                  高建群:我是把散文当做诗来写的。散文跟诗比较近,而小说跟戏剧近一些。我希望我的散文“闪闪发光”。我曾主编过《今文观止》,把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散文基本上通读了一遍后,我发现了一个蹊跷的现象:新时期文学30多年来获奖的那些散文,基本没有好的。
                  马召平:主要是缺少性情的东西!
                  高建群:对,缺少性情和自由。散文应该是黄钟大吕式的歌唱,充满智慧。但是现在的散文越写越小气了,“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有些人跳进家门口的池塘里扑腾两下,就说“曾经沧海”,也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有删改)(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长篇小说《大平原》,是高建群吸收了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为人生”的文学传统后创作出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部作品被他称为“唱给精神家园的挽歌”。
              B.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极为重要,可以说,高建群能写出《大平原》这样的作品,和他深入生活、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密不可分。
              C.高建群认为,一个好的作家永远都在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所以他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有一种深沉的东西。
              D.高建群的散文雄浑壮美,大气磅礴,体现了精神方面的思索与探寻,常被评论界划定为西部散文。
              E.高建群认为新时期文学30多年来获奖的散文基本没有好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散文缺少性情和自由。
              (2)文中说高建群是“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高建群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高建群是中国文坛上一位有个性的作家。读了这篇访谈后,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全文做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