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刘阳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2012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微’文化”的一项是    
              A.字数较少的文字作品,如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博、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等.
              B.时间较短的音像作品,如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手机电话中的音乐彩铃等.
              C.篇幅较短的宣传作品,如墙上只有24字的宣传标语、电视中插播的商品宣传广告等.
              D.字数较少的新闻作品,如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手机信息中的新闻短讯等.
              (2)关于“被碎片化”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社会,因“‘微’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原本连续
              的大块的时间被肢解成无数个碎片.
              B.“微”文化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肢解为碎片,都没有耐心读书,甚至
              没有耐心去冥想与沉思.
              C.“微”文化产品使人的逻辑思维“被碎片化”,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弱化,很难再就
              某一人、某一事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追问.
              D.在“微”文化产品流行的时代,如果把“被碎片化”内容都拼接起来,那么就可以
              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尼尔•波兹曼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是因为他担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
              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的影响.
              B.电影导演何平认为玩微博比看电视更浪费时间,他的感慨其实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
              “微”文化时的焦虑.
              C.赫伯特•西蒙认为,现代人的注意力之所以匮乏,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量非常大,
              人们不得不时时接收信息.
              D.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人们会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感到
              忧心忡忡的原因.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式:民主协商对话
                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体制,都是由政府举办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公民在向国家纳税之后,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由政府设立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他们对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公立学校的办学完全根据政府的计划进行,而不必直接面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的竞争,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置之不理.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坚持“顾客至上”.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口应性的教育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然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也认为,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地是顾客,同时还是公民.与政府直接交易的人的确可以被视为顾客,但从政府那里接受一种职业服务-例如教育--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之为当事人、公民.公民不只是顾客,他们是“所有者或主人”.正因为接受政府服务的人是“所有者或主人”,而不单纯是“顾客”,因此,有权参与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而不单单是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换言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坚持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的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等.
                教育领域的民主协商对话要求公民成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让公民来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定,让公民和政府共享政策制定的权由;关注教育政策的回应性,建立公民表达教育利益和诉求的畅通渠道,培养公民的教育责任意识.实践还证明,只有注重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的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政策的实施才具有效力.对政府而言,则应该致力于搭建舞台.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的沟通对话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以确保政府与公众进行无拘无束、真诚的对话,共商教育公共事务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而不只是政府官员或公务员在主观臆想.只有这样,教育的公共利益属性才能实现.
                另外,作为教育公共事务当事人的公民有责任主动关注教育发展状况,参与政府的教育管理活动,在活动中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通过政府与公众良好的沟通对话机制,通过与政府的全面接触,通过这种各方力量都能参与公共政策的计划和决策的机制,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到公民的教育需求、愿望和抱怨,获得大量反馈信息,提高政府对外在环境的敏感度和回应性,更好的改善教育套共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可以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的参与热情,满足公众的尊重需求和表现需求,也使公众加深对政府的认知、理解和忠诚感,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雷.
                因此,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背景下,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机关以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提供教育服务,同时致力于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公众沟通对话的机制.这样做,才能推动政府对教育负起责任,同时满足和尊重了公民合理的教育需求,形成了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良好信任与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摘自《教育与管理》2014第9期)
              (1)对于“教育公共服务”必须“民主协商对话”的理由,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二战以后,由政府举办的公共教育体制,在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时,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
              B.公立学校由于致府垄断,只需根据政府计划办学即可,不必直面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竞争.
              C.由政府垄断的教育,漠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不符合新公共服务理论“顾客至上”观念.
              D.公共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顾客,还是公民,是主人,有权选择教育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F,公民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无从主张自己的教育需求.
              B.在教育公共服挣中,公民不只是与政府进行直接交易的顾客,还是纳税后接受政府职业服务的主人.
              C.在教育领域实行民主协商对话,必须让公民作为制定与实施教育政策的主体,享有教育政策决定权.
              D.公民参与教育决策,不仅要有权力意识,还要有责任意识,要主动关注、推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消除传统公共行政国家垄断的影响,坚持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B.实践证明,如果不让公众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那么教育政策就没有合理性与合法性,实施起来就没有效力.
              C.要想实现教育的公共利益属性,政府就必须搭建舞台,确保与公众就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进行真诚对话.
              D.政府与公众良好的通对话机制,可以改善教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最终目的是使公众加深对政府的忠诚感.
            •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
              ?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    的状况.
              (2)第④段从    (两个字)和    (两个字)两方面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
              ②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
              ③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
              ④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⑤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A、⑤③①②④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③⑤④D、⑤②③①④
              (4)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5)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
              (6)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本报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将消逝的物语:油纸伞
              李振南
              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演绎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油纸伞走向乡下,肯定是《白蛇传》以后的事了.这种竹木结构,用纸糊成的雨伞,都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桐油的漆味,芬芳但又有一丝刺鼻,那黄黄的颜色,温暖着打伞人的心.记得,小时候乡下农人的家里,多半都是有一把油纸伞的.现在,我想起来,我家也有一把手柄长长的油纸伞,虽然不知道使用了多少个年头,伞面也已破旧,然而孩提时每每撑开,总会有山水的味道,有亲人的味道,在雨中一路追随陪伴.
              我家的油纸伞属于祖传或是母亲陪嫁过来的,我至今仍不得而知.按照我们这里的乡风,油纸伞是“有子生”的谐音,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过去在闺女出阁时,其父母总要送上一把油纸伞讨个吉利.我家门角里的这把油纸伞是不是母亲的陪嫁物,我一直没有问过,那时也不懂得问.
              过去,乡下的油纸伞,一般是妇女和儿童的用物,成年男人的遮雨工具是箬笠、蓑衣,他们讲究的是实用,不需要诗情画意的伞.我儿时使用油纸伞都是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又大又笨重的油纸伞,它的重量和宽度早已压过我弱小的肩头,有时候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撑开.在斜风骤雨中,油纸伞和人都晃荡在乡间泥泞的土路上,这时,雨模糊了视线,风吹淡了田园的颜色,雨和伞构成一组天然的乐器,雨在伞背叮叮咚咚地敲打着音乐,此起彼落,使寂寥中的行人有了一份乐曲的慰藉.
              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阡陌中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伞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含情脉脉,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已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白蛇传》那样缠绵绯恻的故事.
              (摘自《中国散文家》2011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我”现在依稀能看到油纸伞的影子,是在梦境里,是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
              B.江南的雨使独具慧心的匠人产生创造的灵感,油纸伞应运而生,沿袭千年而不绝.
              C.追忆小时候在乡下用过的油纸伞,作者印象深刻的是雨和伞敲打出的音乐.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D.文中对于油纸伞是母亲陪嫁物的猜测,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说明家里的这把伞在我的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E.文章最后把油纸伞和自动伞、折叠伞做对比,是为了说明即使现代各式各样的伞更精细更美好,而油纸伞所承载的古典情怀和诗意却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2)文中第三段提到《雨巷》和《白蛇传》有什么作用?(4分)
              (3)结合文本,探究油纸伞物语的丰富内涵,并简要分析.(6分)
            • 5. 回观世界艺术发展史,从起源上看,艺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凭借想象力独立创造的,另一类是从对生活某些活动的模仿变异升华而成的.前者的创造或许受生活中零碎元素的启发,但没有直接的模仿物;后者则有生活的原型,在生活原型基础上作美学提升.第一类的典型代表可推建筑,第二类的典型代表可推舞蹈.书法跟舞蹈一样,属于第二类,是某些生活活动的艺术化.从艺术形态的来源说,舞蹈来源于生活原型,但一旦升华分离后,便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艺术不干预生活.但是,书法却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所有的书写场合(不管实用还是审美)都可以用书法.
                 由于书法艺术与汉字书面语言书写体系同步诞生、同体演进,从艺术特质上,也就秉承了“实用书写”的全部特性.
                 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看,无论在“艺术服务生活”的前期(所有书法作品都直接服务生活,没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书法),还是宋元以后“艺术服务艺术”(无生活功能目的,书法家为表现而创作),审美的书法成为书法艺术主流的时期,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
                  实用书写受“记录”或“抄写’’的效率原则约束,书写时不能“颠倒”或“打乱”文字顺序随意书写.书法艺术创作也是如此.这使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虽同属“写意’’一系,但在创作演进的过程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中国画对一个画面内的不同描绘对象,有大体的空间顺序要求,但这个要求是很宽松的,对画家不产生严格约束.书法家则不同.“一字乃终篇之准”,书法家一笔下去,就必须顺笔势往下写,一气呵成.书法家的多数作品,都是在“单向时空行进”状态下完成的,不像绘画艺术,勾、皴、点、染,都可以逆向“行驶”,来回反复修改、涂改.
                 至于其他的,由实用写而孕生的多种书体形式语言体系,都源于其最初“象形”文字对生活对象的象征性模仿.而从象征性模仿的图形,到抽象字符体系的形成,再到抽象字符体系的“艺术化”多元变异、拓展,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经历了一次次几何级数的裂变,最终臻于全面的个性化形式出现,其背后的推动者和动力源,都是生活实用书写.
                                                               (取材于郑晓华<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
              【相关链接】
                  有一些文字设计服务网站,收集了各个朝代书法名家的字迹,把它们拆散之后,再任意组合,简单而方便,但是无论怎样排列,都觉得呆板生硬,其原因是不同名家的“字与字”之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不能体现书写者当时情感上的微变化,缺少一气呵成之感.所以,现代科技制造的“实用书写”,无法完全取代书法艺术,也不具备书法艺术的表意抒情性.然而,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虽然书法艺术在可见的未来不会消亡,但为适应审美生活发展的需要,书法艺术也一定会在形式语言方面发生变化.
                                                                (摘编自张文鹏《键盘时代的书法审美》)
              (1)根据上述材料,推断下列不属于“在生活原型基础上作美学提升”而成的艺术形式的一项是    
              A.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构成听觉意象来传情达意的音乐艺术.
              B.用口头讲说的传统的表演形式来讲述历史故事的评书艺术.
              C.以镜头撷取生活的瞬间并将其转化为视觉图象的影艺术.
              D.运用文学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艺术.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书法只能应用于实用书写场合,因为它始终没有脱离生活原型.
              B.宋元以后审美的书法为艺术而艺术,已丧失生活中的实用功能.
              C.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同属“写意”一系,对空间顺序也都有要求.
              D.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经历了象征性、抽象化、个性化的发展过程.
              E.键盘输入无法完全代替汉字书写,更不可能取代书法的艺术功能.
              (3)书法艺术与实用书写的关系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作简要概括.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华教与中国传统信仰
                                              郭沂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信仰为宗教,故其终极价值是宗教性的和非理性的,如西方文明中的基督教、伊斯兰文明中的伊斯兰教等;而中国人的信仰则宗教、人文并行,故其终极价值为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非理性与理性齐驱,而尤以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为主.我归之于五个部分:华教、儒家、道家、佛教和文学艺术,其中华教和佛教属宗教信仰,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属人文信仰.这五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何谓华教?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道教和佛教外,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宗教.它不但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而且一直高居国教的地位,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如果说道教和佛教是一种团体性宗教,只为部分中国人所信仰,那么这种宗教则是一种全民宗教,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因此,我依照犹太教、印度教等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先例,称之为“华教”.
                华教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上天崇拜.“天”不仅是自然之天、宗教之天,也是义理之天.它是信仰和理性的统一体,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上帝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第二,祖先崇拜、民族始祖崇拜与圣贤崇拜.祖先是我们生命所由来.民族始祖崇拜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民族祖先就像家族祖先保佑其家族成员一样会保佑民族.圣贤崇拜的对象是往圣先贤.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祖先,故圣贤崇拜仍可看作祖先崇拜的进一步衍化,第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这些都可归为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而社稷崇拜的对象则为土神和谷神.至于日月、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都可成为自然崇拜的对象.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第四,巫术、卜筮和方术.第五,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第六,经典.华教的经典为孔子编订的六经.《庄子•天下》曾说古之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这里的“古之道术”实际上就是中国原生态的宗教母体.从《天下》的描述看,六经为华教之载体.第七,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这是上述种种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蕴涵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华教的至上神是天,而只有皇帝才可称为“天子”,有权力祭祀上天,所以皇帝不但是最高的政治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权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教又衍化出许多自成一体的宗教形式.可以说,中国本土宗教多与华教存在血缘关系,属华教支裔,应归为华教家族,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和道教,但更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儒教”这个概念.“儒学”和“儒教”这两个概念并行不悖,“儒教”不能代替或涵盖“儒学”,因为儒教和儒学有各自的界限,二者的关系犹如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即儒学是一种学术体系,而儒教是一种宗教.就像佛教有庙宇、道教有道观一样,儒教也有宗教场所孔庙(文庙).
              儒教和道教一方面孕育于华教,另一方面又分别是儒学和道家的宗教化,所以有两个源头.因此,既可以归之于华教系统,又可以归之于儒家或道家系统.
                儒、释、道是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已经为华教、儒家、道家和佛教所浸润,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信仰系统的表现形式,所以也起到了信仰的作用.当遇到挫折时,人们去拜神,但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却去读《庄子》、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和欣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从中获得精神寄托,这样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到信仰里边了.
                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一方面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中国的宗教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则是一种宗教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分别成为不同人群的主要信仰形式.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上层多倾向于人文信仰,而以百姓为主体的社会下层更青睐宗教信仰.
                                                                                      (文章有删节)
              (1)下列关于“华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教即中华民族的宗教,如同印度教、犹太教一样以民族命名,是与其他民族宗教并列的主体宗教.
              B.华教、道教、佛教并列,为几乎所有中国人所信仰,是一直高居于国教地位的全民族性的宗教体系.
              C.华教中的自然神灵崇拜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祖先崇拜衍化出圣贤崇拜、民族始祖崇拜.
              D.华教以天为至上神,以皇帝为宗教权威,以孔子编订的六经为载体,以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等为表现形式.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国人既信仰宗教又信仰人文.这些信仰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
              B.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华教、佛教具有宗教性特征,儒家、道家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人文性特征.
              C.中国本土宗教中的华教是反映中华民族的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儒教和道教更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D.宗教信仰与人文信仰相渗透,宗教信仰具有人文色彩,人文信仰具有宗教色彩,两种信仰各有自己的受众.
              (3)根据本文的内容,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人文,因此相对于本国文化,中国传统信仰的地位高于其他民族信仰的地位.
              B.儒教是一种脱胎于华教的宗教体系,儒教又孕育了儒学这种学术体系,因此,儒学包含于儒教的范畴之中.
              C.无论属于宗教信仰的华教和佛教,还是属于人文信仰的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都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D.因为文学艺术属于人文信仰,所以许多人遇到挫折时便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寄托.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_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1)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A、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2)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3)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叉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赴.
              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4)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讲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