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文的意义
                                            楼宇烈
                ①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技术手段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舒适,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很多问题.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当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机械工业时代,人们就提出来:人不要沦为机器的奴隶.现时我们已经跨越了机械时代,到了信息时代,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危机,就是我们很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这一切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异化”.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和创造物所制约,而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异化”总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促使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以史为鉴”并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根本的问题是要把握人类的精神.
                ②科学家的人文修养对他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者,首先要有很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还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讲,最大的束缚就是名缰利锁.如果能够冲破名缰利锁,他就能够眼界开阔,心胸豁达,也能和别人合作默契.北大校长马寅初曾撰联:“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样开阔的胸襟,必定要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底蕴才有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
                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教育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的治学态度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瞧,我知识多广博,我多能耐”.这就是所谓“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最根本的当然是“为己之学”,实际上也就是“为人之道”.人如何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完美的人,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关键是看你自己,关键是修养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外因还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④我觉得素质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文学科的内容.人文学科主要指文、史、哲.文既包括文学,也包括艺术,甚至还包括语言;史当然是指历史了;哲,广义上讲也包含了宗教.所以,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都属于人文学科,是以培养做人为目的.我们现在加强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内容,这不仅仅是现象上的东西.人文的意义不是要人们多学一点历史知识,会背诵几句唐诗、宋词,而是要从中体味人生,陶冶性情.人生既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生命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人类就是这么一个矛盾体.我们可以改造世界、创造未来,可以把人送上天;可是自然一发威,我们又无法抵御.所以我们要通过人文来体味人类的伟大与渺小,体会人生的短暂与永恒,树立与天地共生共存、与古代圣贤并肩并进的志气,这才是根本的.
              (1)下列观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可能面临非常大的危机,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要把握住人类的精神.
              B.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异化”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促使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
              C.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异化”使得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和创造物所制约,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D.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很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这一切也就是哲学上讲的“异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只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就一定能和别人合作默契.
              B.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不同的,古之学者为了别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今之学者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
              C.自然科学的研究者,要想冲破名缰利锁,人文修养对他的科学研究也是有一点帮助的.
              D.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完美的人,虽然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关键,但也离不开外因的作用.
              (3)纵观全文,为什么“我觉得素质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文学科的内容”?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丈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还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叉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茶于是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茶苏”是一种将荼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
              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寺院饮茶之风更热,此时,饮茶已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茶与佛教的结合还表现在一个“悟”字上.正是在这个“悟”字上,茶与禅有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凡体验有得处,皆是悟”,都与荼事活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佛家视悟得茶道为一种修身的过程.把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统一起来,要求要保持高尚情操,茶道融贯着佛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儒释道的思想和荼学相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茶之为饮,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营造的是一种清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选自《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茶学著作是《茶经》,其内容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B.礼仪观念深入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国的茶文化也体现出礼仪的观念.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开始成为普遍的风俗.
              C.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D.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不仅体现在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还体现在饮茶的量也要适度等方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的饮茶已不是解渴、提神、解乏等生理的需要,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B.因为茶叶中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同时还符合佛教规诫,因此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
              C.茶文化有道家养生的精神,这和作为本草的茶具有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消除心中烦恼的药草特性有很大关系.
              D.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与佛结下了缘分,但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它与茶学的结合,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B.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从儒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和”的最高境界:从道家的角度可表现为追求忘记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和养生乐生的精神.
              C.佛家把悟得茶道视作修身的过程,只要保持高尚的情操,佛家的“悟”的境界和茶道就可以统一起来.
              D.茶之为饮,既可以营造出和谐稳定、和睦相处的空问,也可以营造出消正廉洁、恬淡安静、和诚处世的气氛,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相处.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计算机自动化
                一百年前,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海特写道:“文明的发展就是加大不用想便能完成的事情的数量.”如今,计算机可以被编程执行非常复杂的工作,许多软件程序还负责脑力工作,比如观察检测、分析判断,甚至作出决定等等直到最近都还被认为是人类所独有的职能.怀海特的话里隐含着一种这样的信念--人类活动是从上到下有等级区分的:每当我们把一件任务或一种工具交给机器去负责,就把自己解放出来去追求等级更高的、需要更多灵活性、更多智能或更开阔视野的任务.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谬见--自动化学者称之为“替代神话”.节省劳力的设备不只替代了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的一些彼此孤立的组成部分,它还可能改变了整个任务,包括参与者的态度、技能和角色.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用电脑工作时,经常会陷入自满和偏见--两种会削弱我们表现和引发错误的认知缺陷当中.当一台计算机诱使我们进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当中,自动化自满就出现了.相信计算机会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并且处理任何出现的问题,我们任注意力四散开去.我们与手头的工作脱离开来,对周围事情的注意力也在淡去.自动化偏见则是指我们过于相信显示器上面的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对软件的信任变得如此之强,以至于忽略或无视其他的信源,包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当一台计算机捉供了不正确或不完备的数据,我们会视而不见.
                计算机自动化将我们从执行者转变为观察员.我们放下了操纵杆,转而观看屏摹.这种转变可能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但同时也可能抑制专业技能的发展.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和其他专家都依赖决策支持系统来分析信息和提出行动方案,但一些迹象表明,软件越是能干,会计师就越是不行.最近由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决策支持系统对三家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其中两家会计师事务所采用非常先进的软件,由计算机评估相关业务风险.第三家公司使用简单的软件,需要会计师来评估一系列可能的风险.研究人员对每家公司的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做了测试,第三家公司的会计师明显比其他两家的强,对不同形式的风险都显示出了更强的理解能力.
              许多计算机系统设计者都假设,人类操作员是“不可靠,低效的”,至少和计算机相比是如此.于是,设计师便尽量让人承担尽可能小的责任.最终,人变成了监控者,而这样一份工作是我们人类--出了名的爱走神的物种--特别不适合的工作.而且,由于一个人的能力“不用就会变差”,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操作员,如果-味盯着屏幕,最终也将和初出茅庐的新手没什么两样.难以集中注意力和缺乏对原理的认知这两点加起来,增大了操作员遇到事故时无力应对的可能.于是乎,人类成为了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
                                                     (摘编自尼古拉斯•卡尔《电脑一歇菜,人能挺住吗?》)
              (1)下列关于计算机自动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海特在一百年前不仅预言了计算机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而且还指出了计算机自动化的好处--不用想就能完成事情.
              B.计算机自动化的关键是计算机程序,有些程序可以执行复杂的任务,甚至替代人们完成一些脑力工作.
              C.计算机自动化带来劳力的节省,但它并不能真正将人解放出来去完成更高层面的任务.这是自动化学者的清醒认识.
              D.计算机自动化也有弊端,可能改变使用者的工作态度,可能削弱其专业技能,也可能最终将其变成系统中最弱一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计算机会给使用者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于是自动化自满就出现了.对计算机的信任,使使用者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削弱了他们的表现.
              B.所谓陷入偏见,是指我们对软件的信任使我们无视或忽略其他信源,甚至不相信自己获得的信息,而对计算机提供的不准确或不完备的信息毫无疑问.
              C.计算机自动化带来人在工作中的角色变化--从执行者变为观察者,工作变得轻轻了,但人的工作技能有可能因得不到运用而被抑制.
              D.在计算机自动化中人的角色变化,源自计算机系统设计者对人类操作员能力的不信任,尤其是对人类爱走神的特点的不信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海特话语中隐含着这样的信息:人类活动是有等级区分的,需要付出较多劳力的属于低级活动,需要更多灵活性、更多智能或更开阔视野的属于高级活动.
              B.之所以说计算机给我们的安全感是虚假的,原因之一是计算机提供的信息也未必准确、完整,所以,不可盲目相信计算机.
              C.澳大利亚对三家会计师事务所所做的研究表明,少一些对相关软件的依赖,多一些人的脑力参与,有利于促进人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D.人类操作员如果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对相关原理有足够的认知,在遇到事故时,就有能力加以应对.
              项错误在于,反面论绝对化.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 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 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摘编自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乡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一种抗拒标准化、理性化生活的最恰当方式.
              B.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以及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C.乡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
              D.乡愁是一种追忆、留恋和缅怀逝去生活的消极怀旧.
              (2)请简要分析第一段论述的思路.
              答:    
              (3)乡愁对当下中国有什么意义?请简要概括回答.
              答: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抹不去的记忆,小时候受到的委屈,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礼物、被老师当众表扬等等,无论时隔多久,都依然历历在目,仿佛事情就是发生在昨天.然而一个月前考试的内容、一个星期前查阅的资料、甚至一天前早饭的食谱,虽然才刚刚过去不久,但是却早已被我们遗忘,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产生的情绪越激烈,你对于当时场景的记忆也就越深刻、越生动.这意味着,并非是时间和重复次数,而是情感左右了你的记忆强度.
              在我们的大脑中,负责与情绪有关的部位叫做杏仁核,它位于海马体的末端.杏仁核不仅对产生情绪、调节与控制情绪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负责情绪记忆的重要脑部组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杏仁核记忆了对蛇的恐惧心理,从而使人再一次见到蛇时唤醒自己心底的恐惧.
              而科学家们发现,在事情发生时的情景越生动,杏仁核的活动也就越激烈.杏仁核激烈的活动会转而影响视觉皮层,增强人们的记忆与所看到的画面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这种活动还会影响大脑中的岛叶组织,岛叶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主管人们对事物的渴望情绪.
              因此,一件事在多年后还保持着生动的记忆,那么当初这件事发生时的画面也一定是“栩栩如生”的,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容易被记起;反之,一件毫不生动、无法调动感情的事件,譬如课后复习,我们则很难记忆其中的细节,因为当时的情景未能激发大脑情感区域的活动,因此我们也就不能通过感觉来记忆当时的场景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快速而有效地记忆某些事情或者一些知识,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再枯燥无味地重复,而是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其中.比如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如果单独记忆“dog、cup、table”几个词或许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且几天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将其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如果我们的记忆是“The dog broke a cup on the table into pieces.”这句话会自然地在我们脑海中产生一个生动的影像片段,那么即使过了一个星期甚至更久,我们也还会记住这几个单词.
              想要记忆好,快去酝酿你的情绪吧!( 选自《大科技》)
              (1)下面有关“杏仁核”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位于海马体的末端,是重要的脑部组织,其负责产生情绪、调节和控制情绪以及情绪记忆.
              B.杏仁核会记忆人们对蛇的恐惧并使人在又见到蛇时唤醒这种恐惧,从而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说法.
              C.只有一件事发生时的场景生动,多年后依旧保持生动的记忆,杏仁核的活动才会更加激烈.
              D.杏仁核对记忆而言也非常重要,它主管人们对事物的渴望情绪,是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场景记忆时的情绪越激烈,那么人的记忆能力就能大大加强,所记忆的内容也就越深刻,生动.
              B.我们之所以记不起一天前早饭的食谱,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情景未能有效激发大脑情感区域的活动.
              C.因为学科王时间和重复次数并不能左学科王右我们的记忆,所以情感就成为左右我们的记忆的重要因素.
              D.如果一句话能够自然地在我们脑海中产生一个生动的影像片段,那我们一定能记住话中的每个单词.
              (3)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时隔多久都能够历历在目,仿佛就是发生在昨天的记忆往往是因为事件发生时我们具有激烈的情绪.
              B.事情发生时的画面“栩栩学科王如生”能激发大脑区域的活动,从而有助于记忆,甚至多年后都难以忘记细节.
              C.我们快速有效地记忆某些知识只需要融入我们的情感,而不是凭借枯燥无味的多次重复.
              D.我们可以把一些单词组合成具有生动的影像画面感的句子来提高记忆,使我们能够更持久地记住它们.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 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中国文化报》2014年02月07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2)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梁启超传》序
              刘再复
              把一个人的传记几乎写成一部中国近代史,只有通过梁启超的传记才可能.梁启超作为一个巨大的历史存在,他打通了中国近代史各类关键性人物关系,包括政治层面就、思想层面、文化层面、国内外层面的关系.在各层各类能够呈现历史风貌的重要人物关系网络中,他是独一无二的启承转合且举足轻重的人物.这除了得益于他先进的思想和巨大的多方面的才华之外,还得益于他本身的两大特点:(1)他是一个拥有巨大书面文字语言又拥有巨大行为语言的双重存在,他既创造了巨大的“知”的体系,又创造了巨大的“行”的体系.因此,他既与思想界、文化界、学术界的人物关系密切,又与政治界、军事界、外交界、教育界、财政界的人物关系密切.也就是说,创造中国近代史的各类创造主体都与他相关.(2)他除了拥有罕见的知行兼备的能力之外还拥有一种无人可比的极为“谦和”的性辂魅力.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三个突出的推动历史前进又极为“谦和”的人物,这就是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他们成就巨大,但从不称霸,“但开风气不为师”.梁启超大事有决断,小事又谦让,能与各类人物坦诚交往又不丧失原则.这种性格魅力使他能够与袁世凯这种人相克相生,从而构成近代史变化万千又有主线的极为精彩的一页.如果写《康有为传》,就很难选择以传主及人物关系为基本构架的写法.因为康有为虽然比梁启超更有原创性(指思想理念)也更有深度,但他性格专断、固执、主观,名声很大又霸气十足,远离谦和作风,所以人际交往既缺乏广度,更没有如梁启超与黄遵宪、谭嗣同等交往中所蕴涵的如歌如泣的诗意.
              通过《梁启超传》的写作而把握中国近代史的骨架与筋脉,这在海外的中国史研究中,也曾有人感悟到,值得一提的是约瑟夫•列文森.他在一九五三年完成的重要著作的题目就叫做《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其内容也是通过对梁启超传的写作而勾勒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风貌.尽管列文森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这一著作却一直是海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绕不过的重要史学里程碑.他在书中留下一句著名的评价梁启超的话:“如果一个人拥有能够打开他所在囚笼的钥匙,那么他早已不在他的囚笼之中.”梁启超早已冲破专制囚笼,并翱游于思想自由的普世天空与大地中.梁启超的思想体系,充满自由点,少有固定点.有人因此而攻击他“善变”,其实,他的所谓“善变”,恰恰是与时俱进,恰恰是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破“我执”、破“他执”、破固定点,不断地向真理靠近.他敬重自己的老师康有为,但是,当康有为与张勋勾结一起妄图复辟帝制时,他能不改变一下“忠于老师”的角色吗?袁世凯“借助共和”而和平终结帝制时,他与袁世凯妥协合作,而袁世凯“埋葬共和”复辟帝制时他则反戈一击,给袁氏以致命打击.梁启超多次以今日之自我反对昨日之自我,表面上看,这是变,而究其深层,他始终不变而一以贯之的则是他的爱国之心,他的救国激情,他的把中国从专制引向兵和、引向富强、引向自由的努力.
              (1)下列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梁启超打通了中国近代史政治、思想、文化、国内外层面的关系,也打通了当时各类人物之间的关系.
              B.梁启超拥有罕见的知行兼备的能力,因此,创造中国近代史的各类创造主体都与他无关.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巨大的历史存在.
              C.梁启超在思想上比康有为更有深度,在人格魅力上又能胜出一筹,不仅能以谦和之风与人相交,更有如歌如泣的诗意交往的经历.
              D.梁启超总是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破“我执”、破“他执”、破固定点.因此,他的思想体系,充满着自由点,而少有固定点.
              (略有删改)
              (2)下列对《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一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书作者约瑟夫•列文森通过梁启超传的写作既反映了集启超的思想体系,又了解把握了中国近代史的骨架与筋脉.
              B.该书对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进行剖析,具有深远意义,因而成为国内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C.该书作者认为梁启超早已不在他的囚笼之中,因为他拥有打开其囚笼的钥匙.尽管作者英年早逝,但这一评价却让读者铭记于心.
              D.该书主要是通过写梁的传记而勾勒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风貌,这方面与国内的《梁启超传》大体是一致的.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梁启超大事有决断,小事又谦让,能够不失原则地与各类人物交往.这种性格使他与袁世凯时而妥协合作,时而反戈一击,因而有人攻击他善变.
              B.梁启超一方面具有书面文字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具有行为语言的能力,他既创造了巨大的“知”的体系,又创造了巨大的“行”的体系.
              C.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突出的推动历史前进而又极为“谦和”的伟大人物.他们“但开风气不为师”,成就巨大,却沉稳谦和,令人敬仰.
              D.梁启超多次以今日之自我反对昨日之自我,从深层看,他其实始终没有变,以一颗爱国之心贯穿他的整个人生.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
              李斐然
              ①在过去50年里,坦桑尼亚人彭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尽管他只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退休管理员,但寄信人还是像追求国际巨星一样锲而不舍.有时候,彭巴只不过去树林里溜达了一趟,回来一看,信箱又多了40封信.
              ②几乎所有这些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到底为什么热水结冰比冷水快?
              ③为了解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有近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2年6月悬赏1000英镑,向全世界征集“最站得住脚的答案”.最后,他们从22000封解答邮件中选出11份,进入最终环节.入选的其中一封来自大学生吴家伟和陈泊翌.
              ④这场悬赏1000英镑的世界级化学竞赛,起因是彭巴贪吃冰激凌.
              ⑤1963年夏天,正上初中的彭巴打算给自己做冰激凌吃,办法很简单,往煮热的牛奶里拌些糖,晾凉后放进冰箱冷冻起来.可当他还在煮牛奶的时候,他的同学在旁边一个劲往冰箱塞东西.眼看着冰箱就快放不下了,虽然家里大人天天唠叨“不准把热东西放进冰箱”,为了冰激凌,他一咬牙,把滚烫的牛奶塞了进去.一个半小时以后,彭巴发现,自己的冰激凌反而比同学用冷水调制的先冻好了,热水结冰竟然比冷水快?
              ⑥事实上,这个现象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过,后来,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在著作里记载过这个现象.身为90后的陈泊翌,也在外婆家的冰箱里发现过这个现象,可他和吴家伟翻遍了科普书,都没能找到答案.
              ⑦“这个效应发生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不是个只有行家才见得到的稀罕事.不管是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演员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对它感兴趣.”负责彭巴比赛的负责人埃德温•雷沃斯特说.
              ⑧可是,彭巴却曾经因为提出这个问题受尽了嘲讽.只有偶然到访学校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奥斯伯恩教授没有轻视这个非洲孩子的话.奥斯伯恩重做了彭巴的实验,并邀请这个中学生跟他一起撰写论文,向学术界公布这一发现.
              ⑨现在,再也没有人会笑话皮肤黝黑的彭巴关心“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件事了,因为这一现象已经被化学家命名为“彭巴效应”.
              ⑩“没有任何一份答案会被草草否定.我们相信,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同样可以为科学难题提供创意,这不就是小彭巴给我们上的一课吗?”埃德温说.
              (11)2.2万份解题邮件中既有英文答案,也有中文和土耳其语答案.而评选标准不仅要求答案准确科学,还要有趣生动,让每个不懂化学的人都能看得懂.
              (12)直到现在,埃德温还能清楚地列举出参赛答案里的一些细节--有38个参赛者将水分子比喻成“企鹅”,还有一个人把它想象成“啤酒机”;参赛者里有刚满5岁的小女孩和她11岁的哥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生活在纽约的家庭主妇,土耳其的渔夫,推销房地产的营销员,做冰激凌的师傅…
              (13)相比严谨的实验论证,吴家伟和陈泊翌的小短片简陋多了.他们的短片是用老相机拍摄的,最后用免费的剪辑软件添上字幕.他们还一直担心:“老外会不会听不懂我们的破英文啊?”
              (14)就在他们快要忘记自己参加过彭巴比赛的时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给他们寄来了回信,通知他们入选最终环节,还邀请他们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
              (15)最终,评委会宣布,能够最准确有力回答彭巴疑问的答案是尼古拉•布莱格威客提出的“过冷现象”.虽然落选,但有没有奖金对于两个小伙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吴家伟对未来抱有信心:“在我看来,这场比赛还没结束,过冷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要说它就是彭巴之谜的终点我认为言之过早,真正的答案应该还能更纯粹、更干净漂亮.”
              (16)结束了伦敦之行,听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答案后,彭巴也早早买好了回家的飞机票.在那里,他可能还会继续面对每天塞满信封的邮箱.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彭巴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得到广泛关注,为下文叙写举办国际化学大赛作铺垫.
              B.“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看似不起眼的现象,不仅引发许多普通人的研究,也曾引起不少名人关注.
              C.国际化学大赛面向全世界,不限参赛者的职业、身份、年龄,这体现了“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D.文章结尾写彭巴可能还会收到许多来信,意味深长,意在突出彭巴因国际化学大赛已成为国际巨星.
              E.本文采用倒叙结构和多条线索交错推进的写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层次,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本文以“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3)从吴家伟和陈泊翌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6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
                                                         罗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自主、自我、自由为典型特征的自媒体以感性、个性、散乱等方式,来实现对信息的传播.自媒体一方面蕴含着提升主体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却隐藏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导致自媒体环境下的部分信息存在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涌现出的“微电影”可谓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成为时代发展的又一“符号”,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制作而言,微电影具有与之相区别的审美与价值定位.其以“青年化”“生活化”“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获得了社会广大受众的认可,展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
                所谓“微电影”,是指在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一种以“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为内容特征,以精致、简短、筒约为表现特征的电影.微电影实现了电影从传统精英制作模式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电影制作,但又脱离于普通拍摄记录的影视作品.实践中,不同视角下的微电影具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可将其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其中,自由创作型系个人情感意志的自由表达,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企业定制型则是由企业投资进行制作,内容倾向于广告化、商业化;专业制作型是由专门的影视公司进行制作,以商业化为创作取向.
                从当下微电影所反映的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题材来源于现实,“再现”于现实,能够让广大受众置身于剧中,具有纪实性与真实性,系一种纪实的美学.在这一点上,有别于通过各种电影特技来塑造美、抽象美的传统的蒙太奇流派.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微电影在取材源于现实、“照顾”现实的同时,也渗透许多非纪实手法进行拍摄,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如运用再现场景的拍摄手法,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相区别.
                当我们在对微电影进行审美鉴赏时,需要从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角度去进行理解,即应该从微电影剧情背后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否则便偏离了剧情所反映的审美内涵与审美意义.例如,微电影《京杭运河行》中,从剧中最为典型的“桥和船”画面,衔接到一段段的历史和今天的画卷,从小处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宏大,摆脱了传统“宏观选题”的叙事背景.对此,我们在对剧中所透露的美进行解构时,不能仅就剧中画面进行美的欣赏,应该将其上升到整个京杭大运河宏大的背景中,从大的视角进行解读和欣赏.
                可见,以“微电影”为典型的现代电影,在传承蒙太奇流派的审美构造时,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倾向于纪实主义的审美构造.该种审美构造或许可以说是奇观化、平庸化,但不能脱离其内在的真实性,从而使得广大受众感同身受,以塑造其内在的美.
              注:蒙太奇:指剪接组合镜头,以形成完整的电影片.
              (1)下列关于“微电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电影”作为自媒体的一种,具有自主、自我、自由的典型特征,其传播信息的方式县有感性、个性、散乱等特点.
              B.“微电影”是数字化时代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典型代表,微小投入、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等具体体现了“微”的特点.
              C.“微电影”之所以成为时代发展的“符号”,是由于其不仅诠释了自媒体时代的内涵,而且代表了现代电影美学的嬗变.
              D.“微电影”具有精致、简短、简约的表现特征,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
              (2)下列对“自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美学嬗变”的分析与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以“青年化”“生活化”“民间化”等为创作品质的“微电影”,凭借“奇幻化”“平庸化”审美构造赢得社会广泛认可,这一点上区别于传统电影制作.
              B.“微电影”实现了从传统精英制作向草根“拍客”的转变,从普通事实记录向剧情创作的转变,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制作.
              C.从内在审美取向来看,大多数“微电影”的题材来源于现实,又“再现”于现实,其纪实的美学特征有别于传统的蒙太奇流派.
              D.“微电影”取材源于现实,但也采用许多非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制作的技术性与修饰性,与传统的电视纪录片有一定区别.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存在着缺乏传播统一性、客观性等方面的缺陷,能够造成部分信息价值错位、审美异化等方面的结果.
              B.按照创作的层级不同,“微电影”可分为自由创作型、企业定制型和专业制作型.这三类中只有自由创作型不以营利为追求目标.
              C.文中举《京杭运河行》的例子,说明了微电影的欣赏要透过剧情对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社会现象等方面进行审美解读.
              D.与传统电影只关注审美真实不同,“微电影”兼顾审美真实与本质真实,以内在的真实性塑造内在的美,来赢得广大受众.
            • 10.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的意义与价值要真正得到实现,端赖读者的参与和确认.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少看那种过把瘾就完的注水文学,并不再满足于“浅阅读”带来的轻松体验.年轻人追逐流行虽可理解,但我不能不说,任何对流行的追逐都是缺乏主见和定力的表现.它的意义在传播中或许会被无限放大,但终将被时间遗忘.这种遗忘,大家一定经历过.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文学比选择职业要容易得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困难得多.
              虽然,现在文学正以异常活跃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活跃的进入并不能说明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已被人充分地认知.有时情况恰恰是这样的,当人们在说文学的时候,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这自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关注重心和欣赏趣味的改变有关,但也与创作和阅读双方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认知缺乏分不开.
                我们都知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这只是就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而言的.如果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这样的定义显然太过单薄,尤其缺少对由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把握.而一旦基于这样的系统把握来看文学,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它是语言艺术,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更准确些.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一个以物质来衡量和平准一切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国人眼睁睁地看着欲望在生活中横行,变得日渐紧张和焦虑,有着身心不得回旋的疲累与窘迫.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为什么会对文学感兴趣,会自己掏钱买小说,或试着写小说呢?不正是为了求得精神的拯救与摆脱吗?不正是感到在文学中,自己可以释放浪漫,获得心的平静和自由吗?
                文学既可以表现生活的种种伪美与假善,一切的复杂世相,并适度地予以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从而让读者感到它有切近人生的真实与可信,更重要的是,它还批评它们,让人看到其如何的不合理,从而至少在那个时刻,把自己交给了神圣的真理与正义,进而培植起理想,涵养出道德,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站在生活的反面的,通过批评,它使社会保持了健全的理想,同时也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了自己的价值.
                必须强调,说文学是生活的反面,不是说文学不能赞美生活,或者无视生活的发展和潮流的变化,而是说它在任何时候都对生活保持着一份警惕和冷峻,尤其拒绝与世俗同流,更不向愚昧和丑恶低头.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实现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读者的参与和确认比作者的创作努力更加重要.
              B.追逐流行虽然不值得肯定,但是它 在文学的传播中却意义重大
              C.优秀的文学既要适度地顺应生活,而又需始终站在生活的反面,与生活保持必要的反差.
              D.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它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活动.
              (2)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文学以异常活跃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恰恰说明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其实并不在场.
              B.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欣赏趣味的改变,影响着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和选择.
              C.“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依赖于文学并不一味地容忍生活中的伪美与假善,而是始终站在生活的反面.
              D.作者和读者对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明确的认知,真正有意义的文学方有可能进入到人们的生活.
              (3)下列根据原文所作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文学有反映生活的功能,但更有批评、干预和引领生活的作用.
              B.现代化进程中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亦有其不合理的一面.
              C.作家应该是生活的冷峻的观察者和睿智的批评者.
              D.生活并不总是一个合理的展开过程,有时它还可能催生罪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