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根据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叫类比推理。请你思考一下,本文是怎样运用墨鸭捕鱼的事和饲养包身工营利的制度进行类比推理的?
              (3)“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对第1段文字的议论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A.表现船户善于经营,善于按经济规律办事。
              B.表现作者对包身工不幸遭遇的同情之心。
              C.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D.揭露了带工老板狠毒的嘴脸和“船户”的残酷。
            •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今天我们都会死去
                  每当我思绪万千,想起这场龙卷风给我的城市及其居民带来的灾难时,我就会从现在起哭上一百年。
                  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体会到:现在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的存在,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我的生命,我的孩子的生命,我的妻子的生命。
                  我们今天都会死去,就像许多悲惨的生命一样。但是,我们活下来了,我们会重返家园并且继续活下去,包括我的城市,我们的城市和你们的城市。
                  这真是一场可怕的景象。将来某个时候,当我们回想起今天的一切,就不寒而栗。
                  昨天,就在龙卷风刮起之前,我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这一奇怪的念头驱使我打电话给妻子,关照她就在我们唯一能挡风的地方睡觉。我们家就在阿罗里德街,距离沃纳中学只有75码。
                  就在我挂过电话不到十分钟后,就在电话里听到了行政司法官代表的尖叫:“龙卷风穿过公路,已经到达第42街!”不知什么缘故,我和兰迪、布莱卡比抓起照相机就冲到第42街的汽车房--刚才我们还在相互说我们不会这么干。
                  我们认为龙卷风就在城边,天哪,我们真是大错特错了!在五点交叉道口,我走下汽车,猛然发现几乎直立起来的龙卷风柱就在我的眼前,靠近什布里基德教堂。风柱的四周盘旋着一些死去的飞鸟和乱七八糟的碎片,就像一些被魔鬼弄死并撕碎的东西一样,这个魔鬼是等待了2000年,为了今天的淫威。
                  我们赶紧上了汽车,狂风在周围咆哮着。我们设法躲避龙卷风。但想到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尽快弄清所发生的一切,想逃又不心甘。
                  当我们快到辛辛那提大街时,我明白了,我们的家已经毁了,在劫难逃。我们的车在公路上徘徊,想找一条回家的路,但是不可能了。后来遇到一个小男孩,他是我们报社副主编的孩子,他向我们指了一条捷径,就在沃纳中学后面。
                  汽车拐弯时,我想:“不,上帝,不要再朝前走了,不要看到眼前的一切。”
                  房子被毁了。只有几堵墙还立在那里,其余的都塌了下去了。看来,没有人能够活下来。可是就像一线阳光突然钻出云层,出现在齐尼亚市的恐怖的上空,我突然听到了妻子的呻吟,她和我的一个半月的儿子,五岁的女儿,居然无恙。我这时才感到我从来没有感到过的--我是多么深深地爱着他们。
                  我们家唯一损失的是一条德国种的短毛猎狗。它很温和,名叫巴伦。我想它仅仅是逃走了而已,但愿能活着回来。
                  我赶快把妻子和孩子送到威尔明顿我父母那里,又回来同成百上千人一道,通宵达旦地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以下是一些自我牺牲、动人心弦的实例。
                  --人们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将倒塌下来的木头搬开,以便抢救那些压在下面的可能还有一口气的人。
                  --齐尼亚市市长鲍特•司徒尔特在全市有一半被毁的情况下,指挥了一次大规模的抢救和清理,直到第二天早晨,他还不知道全家人的生死如何。
                  --吉恩敞开店门向需要的人供应热咖啡和面包。
                  当太阳升起时,这场龙卷风带来的灾难在人们眼前一一呈现出来。我憎恨这一切,但是我还活着。虽然我们无家可归,但是都想从自家的废墟上挖出一点东西,哪怕是一本相册或纪念品。
                  我们要挖!我们要活着!该死的龙卷风!
              (1)这则新闻用回忆的方法,再现了龙卷风袭击齐尼亚市时的哪些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则新闻的标题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意分析。
              (3)新闻一般多用描写、叙述去报导客观事实,而这则新闻却用了不少抒情、议论,请找出相关的典型语句(不少于两句).作者这样直接地表达主观情感是否会影响新闻事实的传播价值?为什么?
            • 3.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各题。
              二恶烷什么情况下有害
              富子梅    2010年7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有关媒体报道霸王(广州)有限公司洗发水含“1.4二氧杂环己烷”(又名“二恶烷”)的有关情况发出通报,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依法组织对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开展的现场检查及对相关产品进行的抽检结果显示,抽检样品中二恶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此次安全风险评估的专家组由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组成,包括毒理学、皮肤病学、化妆品工艺学、化学检测等领域的10余名权威专家,分别从原料及化妆品工艺、检测和毒理学3个方面开展风险评估。
                  记者注意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曾于2009年3月21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过对卫浴产品中二恶烷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评估结果与美国、澳大利亚的权威机构的结论一致,即日常消费品(食品和药品除外)中,二恶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含量不超过100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二恶烷到底是什么物质,有什么危害,为何让人害怕紧张呢?
                  二恶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稍有香味。属微毒类,对皮肤、眼部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伴有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并且可能对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研究表明,二恶烷可能有致癌性,对人类的潜在致癌性较小,但它对动物的致癌性是已知的。
                  二恶烷广泛存在于牙膏、洗发精、化妆品等个人护理用品中。它并不是原料,而是在生产化合物时所生成的副产物,企业可通过工序降低二恶烷的含量,但这并非强制性要求。资料显示,目前各国均未制定化妆品中二恶烷的限量标准。
                  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和《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二恶烷为禁用物质。2007年2月,卫生部通告,禁用物质是指不能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即组分添加到化妆品中的物质,如果技术上无法避免禁用物质作为杂质带入化妆品时,则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和《化妆品卫生规范》对化妆品的要求,在正常、合理、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专家指出,化合物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取决于其使用量和使用条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开始对化妆品中的二恶烷含量进行监测。从1992年至199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监测到一些化妆品中二恶烷的含量达79ppm,该机构认为,这种含量水平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规定,日常消费品(食品和药品除外)中,二恶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含量不超过100ppm是允许的。
              B.二恶烷危害肝、肾和神经系统的健康,有致癌性,对人类的潜在致癌性较小。
              C.二恶烷广泛存在于牙膏、洗发精、化妆品等个人护理用品中,是在生产化合物时所生成的副产物,企业可通过工序降低二恶烷的含量。
              D.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和《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二恶烷不能作为化妆品生产原料即组分添加到化妆品中。
              E.专家指出,化妆品中二恶烷含量达79ppm,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2)根据文本,给“二恶烷”下定义。不超过30字。
              (3)从文本来看,二恶烷为何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4)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污染的认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各题。
              我要写出潜伏在河流下面的东西
              --著名作家高建群访谈录
                  马召平:首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大平原》出版。作为长达16年积聚后的喷发之作,你说这部作品是“唱给精神家园的挽歌”,那么你能具体说说这部作品的特别之处吗?比如在风格和主题方面。
                  高建群:为中国文学写点东西,一直是我的梦想。中国文学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90年了,在这期间,小说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被提出来以后,出现过很多优秀的小说,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郁达夫的《还乡记》、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以及巴金、茅盾的小说等。但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了,小说要为紧迫的时势服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被中断。建国初期的文学,受到政策的影响,必须为政治服务,从而限制了文学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文学重拾“为人生”的文学主张,随之出现了一些好的小说。《大平原》是我吸收了这些营养以后所创作的作品。
                  马召平:我常常听到评论家评价你的作品以及你这个人时,说你的作品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说你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你怎样看待别人对你的这种评价?
                  高建群:说我具有崇高感的话是评论家阎纲在鲁迅文学院讲希腊悲剧时说的。我喜欢大气、厚重的作品。从语言上讲,如郭小川所说,像闪闪发光、叮咚作响的河流,中国的方块汉字在作品中跳跳蹦蹦,闪闪发光,就是那种感觉;从内容上讲,如高洪波所说,高建群是一个善于在历史与现实两大空间中从容起舞的作家。我喜欢站在高处,把历史拉进来,把人间的大喜大悲拉进来,奏成我的交响乐。我追求一种崇高感。
                  马召平:众所周知,陕西作家喜欢深入生活。我也注意到了你的几部重要作品都是在你挂职期间完成的,比如《最后一个匈奴》就是你在陕西省黄陵县挂职期间的成果,新作《大平原》是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挂职期间完成的。除了生活上的经历外,你的作品是否还跟个人的某种情感倾向有关?比如兵团情感、高原情感。
                  高建群:我去过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在祖国的边疆游历,尤其是在新疆。从那里出发,我一边走,一边从大地上汲取营养。我到过阿尔泰山、楼兰、敦煌,一路走来,不断从这些地方吸收营养。
                  马召平:那你觉得你所吸收的这些东西是否过时?是否与当下的文学主题相悖?
                高建群:好作家永远都在学习,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过时。换句话说,我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我每天都在学习,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学习。我今年56岁,我一路走来就像块磁铁一样,不断地吸附知识、智慧。所以,我的作品中有一种深沉的东西,这是年轻的作家所不具备的,也是必须到我这个年龄才能写出的人生感悟。所以我是不会过时的。况且我还在不断地学习。
                  马召平:在回顾你所有的作品时,你是否认为自己已经写出了符合自己意愿的作品?
                  高建群:我每次写作都动用了全身的力量。作家写作就像一个人饲养一头刚出生的小牛,每天喂它一些饲料,渐渐地,牛长大了。
                  马召平:在你写作的时候,你常常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是旁观者的姿态吗?
                  高建群:作家写作时一定要保持旁观者的姿态,在生活中他也应该成为观察家,要有一种超脱功利的心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写作中,作家要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注入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若写一个人自杀,就给读者一种自杀的感觉,若塑造一个英雄形象,就让读者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英雄气质。
                  马召平:除了你的长篇小说具有高氏文学作品惯有的“浪漫骑士”情怀之外,你的很多散文作品也体现了精神方面的思索与探寻,其中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西地平线上》就写得雄浑壮美,大气磅礴。你的散文常被评论界划定为西部散文,你是怎么理解你的散文写作的?
                  高建群:我是把散文当做诗来写的。散文跟诗比较近,而小说跟戏剧近一些。我希望我的散文“闪闪发光”。我曾主编过《今文观止》,把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散文基本上通读了一遍后,我发现了一个蹊跷的现象:新时期文学30多年来获奖的那些散文,基本没有好的。
                  马召平:主要是缺少性情的东西!
                  高建群:对,缺少性情和自由。散文应该是黄钟大吕式的歌唱,充满智慧。但是现在的散文越写越小气了,“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有些人跳进家门口的池塘里扑腾两下,就说“曾经沧海”,也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长篇小说《大平原》,是高建群吸收了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为人生”的文学传统后创作出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部作品被他称为“唱给精神家园的挽歌”。
              B.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极为重要,可以说,高建群能写出《大平原》这样的作品,和他深入生活、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密不可分。
              C.高建群认为,一个好的作家永远都在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所以他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有一种深沉的东西。
              D.高建群的散文雄浑壮美,大气磅礴,体现了精神方面的思索与探寻,常被评论界划定为西部散文。
              E.高建群认为新时期文学30多年来获奖的散文基本没有好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散文缺少性情和自由。
              (2)文中说高建群是“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高建群认为作家在写作时应该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高建群是中国文坛上一位有个性的作家。读了这篇访谈后,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全文做简要分析。
            • 5.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单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但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为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__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
              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
              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 6.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超级演讲家霍金    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 300多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展开,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霍金的演讲充满了科学的正能量,他的演讲实录被印刷成各类读物销往世界,演讲的视频被制作成各类纪录片畅播全球。霍金就这样在宇宙的星际当中影响着我们,像一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摘编自荣楚欧《霍金传》)【相关链接】
              ①在演讲时,靠电脑合成发音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通常要准备10天,但这并没有削弱霍金同大众交流的愿望。在他看来,向大众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这是学者的本分。
              (蔡肖兵《生命还在希望就在》)②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2002年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那次演讲的会场座无虚席,这说明一个事实: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吸引大众走近科学。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
              (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报》《霍金: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霍金在宇宙论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理论物理学界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演讲成功的坚实基础。
              B.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世人所熟知,从而开始了为大众普及科学的演讲家历程。
              C.在《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中,霍金谈到了人类能否进入黑洞实现时空旅行的问题,巧妙地为大众解释了枯燥的黑洞理论。
              D.霍金试图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全世界,他的演讲没有只局限在美国和欧洲,他曾经前后三次到中国演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霍金21岁时被预言最多还能活两年,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仍投身科学研究,自强不息,掌控自己的命运,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学家霍金没有只是埋头于书斋和学术研讨会,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讲事业中,带头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C.霍金的演讲既有对遥远宇宙的探讨,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不仅是一个研究星空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者。
              D.本文侧重对霍金演讲内容的介绍,对其科研经历叙述不多,但读者仍能从中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和超级演讲家的。
              (3)为什么霍金被誉为“超级演讲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7.
              南怀瑾:传道解惑
              韩 爽
                  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发行即过百万册,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而处在这国学旋风中央的却是一位行事低调、颇有仙风道骨的学者--南怀瑾。
              跌宕人生 传奇经历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开始,他就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抗战时期,他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
                  1949年他赴台湾,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并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著述颇丰,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据介绍,南怀瑾在台湾辅仁大学教课的时候,曾开设一门《易经》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不仅教室里是满的,连窗外都站满了学生。
                  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国学钻研精深、认识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在中西文化界均颇受尊敬和认可。
                  而真正让南怀瑾从书斋走向普罗大众的是《论语别裁》.1974年4月初,台湾大陆工作会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讲稿后来在报纸上连载。他“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报纸被许多人剪贴成册,并转告亲友,至今还有人保存着完整的剪报。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
              风靡大陆 扬名国际南怀瑾的《如何修证佛法》在大陆印行后,深受大众欢迎。此书是他于1978年春在台北闭关静修期间,抽暇为海内外弟子们所做的系列讲座,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讲解和具体指引,对学佛者确是弥足珍贵。
              该书于1989年在台正式出版,迄今已印行十余版之多。美国翻译界有名的两兄弟之一杰西•克里瑞着手将其译成英文在美出版。克里瑞兄弟从1980年便开始阅读南怀瑾教授的著作,认为南氏学术博大精深、融通各家,既有理论,又有实证,为当代所罕见。
                  在大陆“南怀瑾热”中,北京燕山出版社印行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则出版了南先生的《孟子旁通》与《老子他说》,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更隆重推出了南先生系列著述,将大陆“南怀瑾热”推向了新的高潮……
                  身体力行 传播不倦    南怀瑾移居香港后,居处顿成热点,在台、美时的门生故旧往来如梭,大陆政商界重量级人物亦不时来访,世界各地的参禅修道者更是函电交驰,时时请教。先生一如往昔,不辞辛劳,热诚相待,有函必复,其情其景,甚为感人。虽然在台时,蒋经国先生曾向先生有所请益,台北不少官员如王升、马纪壮、肖政之、崔之道、刘安棋、廖祖述等都曾拜于先生门下,然先生绝口不谈政治,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之学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体生命科学的内涵,如何使之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始终是中国文化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南怀瑾已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1993年厦门普陀寺的禅修活动,即是南怀瑾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古代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与此同时,南怀瑾将他关爱的目光投向了直接关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2004年10月中旬,清华大学在上海举办高层经理人研讨会,特邀南怀瑾前往演讲。一连四个小时,南怀瑾以古喻今、妙语连珠,对中国当代社会走向及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方略,他的真知灼见令全场与会嘉宾叹为观止。
                  结缘太湖 弘扬传统    南怀瑾先生更是倾力于复兴中华优秀文化,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之精髓,振兴中华民族,改善社会人心不遗余力、鞠躬尽瘁。其执着精神,感人至深。
                  耄耋之年的南怀瑾,依然每天在太湖边讲学、会客、教拳、阅读、写作。东方出版社的编辑孙涵就曾经去太湖大学堂拜访过南怀瑾,她说:“91岁高龄的南怀瑾先生,依然保持他的生活习惯。每天下午2点以后到晚上10点以前是他的工作时间,他接待客人、处理事务,而他那里经常是高朋满座。10点以后他开始读书写作,一直到早上7点睡觉。”
              南怀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情结让孙涵深受感动,他在每天授课之余还义务指导儿童读经,每年夏天开办儿童读经的夏令营,并亲自给孩子们讲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情结,他觉得中国文化太需要弘扬,这是他的信念和晚年要做的事情。”孙涵说。
              (1)下列不是南怀瑾在国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的一项是 ______
              A.幼年时接受了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诸学,为终身学业打下基础。
              B.南氏学术博大精深、融通各家,既有理论,又有实证,为当代所罕见。
              C.复杂的人生经历促使他精研国学,造诣深厚。
              D.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且有着身体力行、专心治学的执着精神。
              (2)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本文兼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地展现了南先生一生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南先生的敬意。
              B.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南怀瑾精研中华传统文化,广泛涉猎,在多个传统文化学术领域都颇有建树,受到尊敬、认可。
              C.南怀瑾将国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直接关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领域,具体表现为剖析中国当代经济问题、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体生命科学内涵。
              D.《如何修证佛法》一书是南怀瑾的成名之作,该书在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E.南怀瑾在台时,多名台北官员拜于其门下,但先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专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政治避而不谈。
              (3)本文在直接记述南怀瑾事迹的同时,还引用了他人对南先生的描述和评价,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监狱中的成名作
              徐刚
                  在监狱的不眠之夜中,倚着冰冷的墙壁、艾青借着铁栅栏外的昏暗的灯光,在拍纸簿上写着、写着。他力求字迹端正,他从来不喜欢潦草、杂乱;但灯光实在太暗了,有时写着、写着就把两句诗叠在一起了,只有等天亮再把它们拆开、重抄。
              就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写成后,为了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他第一次用了一个新的笔名:艾青。
              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如同是流浪者找到了归宿,苦苦地寻觅之后发现了柳暗花明一样,艾青与诗歌由先前的若即若离变成了心心相印。不仅如此,因为对于这个死去的乳妈的怀念,艾青仿佛也明白了活着的人应该怎样地走一条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路。
              他在监狱里轻声地把诗念给难友们听,那些失去自由的人们、艾青的最早的读者,为之感动了。流着眼泪写完这首诗的艾青,又流着眼泪读完了它。
                  《大堰河--我的保姆》写成后,由探监的沈钧儒带给李又然,李又然随即寄往庄启东、方士人编的《春光》杂志,揭载于1933 年第三期。这首诗的发表,震动了中国诗坛,人们纷纷为之感奋,为之落泪,为之叫好,并且很快传到了日本。艾青一举成名。这对于艾青来说,多少是有点儿出乎意外的。因为:他并不想完全脱离他所爱好的画画的事业,他并没有期望过这首诗的巨大的成功,但,他却成功了。从此与画夹、颜料作别,潜心于形象思维,苦苦地以诗歌去再现、塑造多种形象,去画布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中驰骋想象。
              这首诗也曾寄给过《现代》杂志,后来退稿了。李又然曾经不胜感慨过:自诩为现代派的人,也终于没有能发现现代的一个真正的诗的新星!
                  在画家艾青还鲜为人知的时候,诗人艾青却已经开始蜚声文坛了。
              随着《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流传,艾青这个名字也不胫而走--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艾青得到过“桂冠诗人”、“泰斗”的称誉,艾青也曾经像“痰盂”那样,被众多的诬陷、谩骂所凌辱。
                  30 年代的上海文坛,因为由鲁迅及追随他的一批左翼人士支撑着、奋斗着,所以虽是在国民党、汉奸、特务的重压之下、罗网之中,也还是演出了不少有声有色的“话剧”的,并十分重视生力军的发现和培养。艾青的第一首诗《会合》的发表,是坐牢前由田间拿走、寄出的。最早写文章称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是茅盾,冯雪峰、胡风等人都曾热情地关注过艾青的创作。那时,这些文学青年的准则是简单而明白的:哪儿发表鲁迅的文章,咱们就往哪儿投稿!
                  从此后,“母鸡”便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了“鸭蛋”。从此后,艾青再也没有怀疑过自己写诗的天分与才华--哪怕在生活中最沉重的、不让写作的年代里-一因而,他总是在探索,总是在收获。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所吐露出来的诗人的思想与艺术的高度成熟,形式上的无拘无束,乃至遣词造句的准确、简练,都使人感到,这似乎不应该是艾青早期的作品,然而又的确是的。与很多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不一样的是:艾青是在极高的起点上起步的;艾青是吸取了西方文学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艾青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作的;艾青是从现实主义的土地上出发的;艾青是从自己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走上中国诗坛的。
                  从此以后,艾青就进入了作为一个作家或诗人一般都要经过相当长的艺术实践才能得到的这种称誉:“这就是艾青!”“这就是艾青的诗。”
                  抒情的,但不是苍白的自我。
                  时代的,但不是概念的堆砌。
                  革命的,但不是口号的重复。
                  对“大堰河”,艾青远远地离开了一般的同情和怜悯,他是把这个穷苦的农妇当作生身母亲的,同时又时时地和自己真正的生身母亲相联系、相比较着。
                  “白描”的功夫,朴素的魅力,真实的力量,没有遮掩的感情,毫不做作的语言,在这首诗里互为衬托,相映生辉。并且,作为艺术特点,一直贯串在艾青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真是谈何容易!
              (节选自《艾青传》第三章《监狱中的成名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30年代初,艾青在狱中写了《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他是第一次使用“艾青”作笔名。这首诗是他的成名之作,抒发了一个地主儿子对贫苦农妇的眷念和热爱。
              B.《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一些著名作家如茅盾、冯雪峰、胡风等人都曾写文章给予了高度称赞。
              C.通过《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我们可以明白诗人艾青对生活于苦难之中的受蹂躏被损害的最底层的“大堰河”们,是充满悲悯与敬重的情感的。
              D.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艾青已经是一个“左翼”的进步艺术青年。不久便成了我国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之一。
              E.《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其独特的抒情结构和方式热情地讴歌和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品质,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
              (2)“从此后,‘母鸡’便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了‘鸭蛋’”,这句话怎样理解?
              ______
              (3)《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震动了中国诗坛,艾青也因此一举成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
              (4)文中说“诗稿写成后,艾青的心里是异乎寻常地难以平静的”,为什么“难以平静”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 。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光明)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______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3)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司马迁评传
              张大可
                  司马迁受腐刑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二、三月。这年司马迁四十九岁,出狱后被用为中书令。
                  中书令本由宦官充任,而司马迁因受腐刑得此官,他认为是人生极大的耻辱。他在《报任安书》中凄怆满怀地诉说他的痛苦,司马迁一气排列了十种耻辱,这都是人世间的极大不幸,而“最下腐刑极矣”。它使司马迁陷入了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痛苦境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这种心境下,给予司马迁以生的力量,唯有那无声的立言事业还未完成。司马迁身受腐刑,体味三重,人主的喜怒无常,便意味着人臣的祸福莫测。专制主义的荼毒,擦亮了司马迁的眼睛,使他看清了“明主”这一绝对君权的残忍本质,深深认识到过去“以求亲媚于主上”是“大谬不然”,于是一反常态,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冷漠。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已五十三岁,任中书令已五年,他除了埋头撰述《史记》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这时,司马迁的好友益州刺史任安,心中沉不住气了,他觉得要给司马迁以鼓励,给他写了一封信,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任安的信,好似一石击起千层浪,它把司马迁积滞在心中的郁闷引发出来,爆发在回信《报任安书》中。在这封信中,司马迁把他对世情的感慨,对人生的悲愤,对专制君王的认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尽情地倾吐出来,如泣如诉,慷慨悲凉,理正而辞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两千多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既然宫刑是人生最大耻辱,为了人的气节尊严,就应早早自裁结束耻辱;但为了实现著述理想,立名后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可是活下去,又遭世俗非议,等于继续受辱,即“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这种既觉得应该死而又不能去死的思想纽结,折磨得司马迁神不守舍,多次想到去自杀。最后司马迁抉择了隐忍立名的自新之路。也就是说功名重于名节。当一个人功名已就,或者以死可以立功名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死节;当一个人才能未尽,功名未立,死节不过如九牛一毛,不能产生社会影响时,他就应该隐忍发愤,建立功名。司马迁正是在这一基准点上找到了死节与立名的统一。所以在《史记》中,他既表彰那些死节者,又表彰那些隐忍苟活者,把历史人物的死写得生动有情。
                   《史记》中写了许多不甘屈辱,为保持名节而死的义士。齐国布衣王蠋在齐国沦丧濒于灭亡之时,仍“义不北面于燕,自尽身亡”;田横耻于降汉,自而死,他的五百宾客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李广不堪“复对刀笔之吏”而自杀;项羽兵败愧对江东父老而自杀。司马迁称赞这些慕义而死的人,具有“高节”,“岂非至贤”,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象屈原那样“死而不容自疏”的高洁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然而,在逆境中奋发,忍辱负重的志士,更加难能可贵。勾践卧薪尝胆,坚韧顽强,发愤雪耻,终灭强吴而称霸王,司马迁不仅许之以“贤”,还赞其“盖有禹之遗烈焉。”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重后世,司马迁赞其为“烈丈夫”。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履典军奉旗者数矣,可谓壮土”,但是,当他被刘邦捉拿,为人奴而不死,受辱而不羞,“终为汉名将”,司马迁赞其为“贤者诚重其死。”这后一种忍辱负重的志士,司马迁认为更是值得敬仰的男子汉,“烈丈夫”。这一观点,不仅与世俗相违,而且颇谬于圣人的是非。一般世俗观点,认为忍辱负重是贪生怕死,若被刑戮,“中材以上且羞其行”。孔孟遗教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那些一遇侮辱就轻身自杀的人,在司马迁看来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慕义而死,保持名节;忍辱负重,自奋立名,怎样处理好这二者的界限是很难的。前已述及,司马迁提出了一个“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标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不是不可牺牲,而要让它闪光,死得有价值。一个人若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待后人评说,而仅仅以一死来对黑暗进行抗争,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在忍辱与生死的痛苦抉择中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他从沉痛中奋起,坚强地活下来,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完成《史记》。司马迁终于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忍辱著书,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节选自张大可著的《司马迁评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
              A.发愤著书,所谓“发愤”,就是指一个人身处逆境而其志不屈,更加激扬奋发而有所作为。司马迁就是如此。
              B.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崇高的人格。
              C.本文择取了司马迁的重要人生阶段,评述了他发愤著书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史记》的内容、体例,升华了《史记》的主题。
              D.司马迁身受腐刑,使他看清了世情的冷漠和君权的残忍本质,于是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关心。
              E.司马迁终于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血倾注在《史记》之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
              (2)司马迁发愤著书,有哪几方面的内容?简要概括。
              (3)司马迁在《史记》中,主要写了哪几种人物?
              (4)司马迁认为忍辱负重的志士,更是值得敬仰的男子汉。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