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蒋梦麟在北大
                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中,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蒋梦麟承上启下,掌校时间最长,自然功不可没.他为什么会成为北大功臣呢?这与其在北大的所作所为有关.
                五四运动后,蔡元培悄然离开北大,委托蒋梦麟主持北大校务.蒋梦麟临危受命,“半年的欠款,六百饥饿教职员,三千惹祸的学生,交到我手里,叫我怎么办?”他出言谨慎,亮出低姿态,安戢人心,继续提倡民主和科学,使北大重回宁谧的书香氛围中.他认为“建设新国家于学校之中”,学生自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自治而不是“治自”,学校要依靠感情化导而不是严格的法纪,这就是蒋梦麟的办学理念.
                1920年10月,蔡元培出国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北大校务.1923年,蔡元培因事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直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后,蒋梦麟被北洋军阀列入黑名单,他只好离开北大逃到上海,结束了将近七年的北大生涯.
                作为蔡元培的继承人,蒋梦麟认为北大精神既是一种公共意志,又是一种学风.他认为:“社会能影响到政治,政治也能影响到社会;社会能影响到学术,学术也能影响到社会.无论哪一方面做起,都是有效的.”
              他还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看见实际问题解决的困难,知道唱几句社会和学术的高调,最容易缴卷,就把学术和社会的研究,作为避世的桃源.或者钻进学术和社会的研究里面,忘了应世的目的”.结果,不是“养成万恶的政治”,就是产生“一班不切世务的迂儒”.这对学术和社会,都有害无益.
                此外,蒋梦麟提出知识界参与政治不可忘记本职工作,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也不可能改良政治;也不应参与维持现状的政治,不能因为参与政治而妨害学术研究.
                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恰好七年左右.1930年底,国民政府为了振兴北大,任命蒋梦麟为北京大学校长,他明确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将教政分开.实行教授专任制度,提高专任教授的薪酬待遇.蒋梦麟用人不拘一格.钱穆没有学历,他聘其为北大教授.他有魄力,有担当,勇于承担辞退旧人这一得罪人的事情.这除了职责之外,还与他的人格追求有关.因为他“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以墨治学,以西办事”.他尊重个人自由:凡个人行为之不涉及公众权益者,他绝不过问或批评;凡他的同事在分层负责的范围内所决定的事项,他从不挑剔或干预.他信服老庄的道理,对于屑细的是非之争与成亏之辨看得很淡.因此他能够超脱于复杂的人事纠纷之上.
                不幸的是,就在蒋梦麟组建的“新北大”刚刚开学之际,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11月,蒋梦麟与北平各大学校长教授联名发表宣言,斥责冀东伪政府,反对华北“自治运动”.为此日本宪兵找上门来,“请”蒋梦麟去位于东交民巷的日本兵营进行解释.蒋梦麟毫无畏惧地深入虎穴之后,一个日军大佐居然想把他挟持到大连.面对危险,蒋梦麟冷静地说:“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那就请便吧--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东京在内,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
                在这位大义凛然的北大校长面前,无计可施的敌人只好把他放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与南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争期间,三所大学合作,为中华民族保存了文化学术的火种,谱写了弦歌不绝的佳话.这一切,如果没有蒋梦麟的努力和坚持,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出任行政院秘书长,从此离开了他服务多年的北大.
                                                      (节选自智效民《蒋梦麟对北京大学的贡献》,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北洋政府时期,经常拖欠教育经费.虽然政治上狂风暴雨迭起,北大却引满帆篷,安稳前进.图书馆的藏书大量增加,实验设备也大见改善.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相继应邀担任客座教授.(蒋梦麟《西潮•新潮》中对自己服务北大时期的回忆)
                ②现北大教授陈平原感叹:“偶然得到若干三十年代(蒋梦麟任北大校长期间)老北大的课程表及教学规划,比照一番,令我辈后学汗颜不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从“蔡元培奠基,蒋梦麟造房,胡适封顶,北大的传统绵延不断”一句中可以知道,蒋梦麟尽管有功于北大,但作用比不上蔡元培和胡适.
              B.五四运动之后,蒋梦麟临危受命,临时代理北大校长,让北大走上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发展之路.
              C.1930年底,国民政府任命蒋梦麟为北大校长,他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得以生存和壮大,一些办学规划和制度几十年之后还让后人自叹不如.
              D.蒋梦麟在北大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初期)和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共二十一年左右,为北大的发展呕心沥血,抗战时期尤其居功至伟.
              E.蒋梦麟运用儒道思想立身处世,运用墨家思想及西方科学理论治学办事,这是他的人格追求,也是他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2)蒋梦麟为什么能够从日军的魔掌中脱身?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3)为什么说蒋梦麟先生是“北大的功臣”?请简要回答.
              (4)蒋梦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研究学问”与“参与实际事物”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与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问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  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答: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
              答: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答: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良镛:筑梦人生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理想.
              ②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他常常对学生说:“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年,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但他按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中国两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进的步履.他每每凝思:“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依次记述了吴良镛的青少年经历、国际声望、事业追求及成就,详略得当,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故事性与励志性相统一.
              B.青少年时期的家国之痛对吴良镛树立毕生筑梦为民居的理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经过不断思考和创造性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领军者.
              C.1999年,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在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通过,这标志着中国的建筑理论开始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D.吴良镛认为,较之电影艺术.建筑是更为遗憾的艺术.因为后者完成后,将会矗立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修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E.本位写作态度严谨,文笔凝练,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刻画了一位专业造诣深厚、中西学养交融、为理想而奋斗的中国建筑学家形象.
              (2)本文第六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4)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各题.
                                                  梁宗岱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他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少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如.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可恋.文学可真,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有所邻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勃,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了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注]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  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①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②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也是揸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草,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3)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
              (4)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僻的行为,即能见自由之态又有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章鸿铭大辫长袍倘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
                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病”、“黄疯”之说.
                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落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径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指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⑤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解、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兼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有黄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常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缺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溅泥.课后天晴,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又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
                ⑧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文趣事》改写)
              (1)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
              (2)按照第⑦段中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
              (3)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  
                                                   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士人经不住喜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压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自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套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欠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奸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于下一张紧闭的嘴,村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击引起他的注惠,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是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水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譬.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真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1)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    
              (2)“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    . 
              (4)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①“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②“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③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一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予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l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2)为什么玻尔和爱因斯坦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