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秦伐赵, 石城 拔:攻下 B. 寡人 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私下
              C.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  靡:退却 D. 秦王 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最终
              (2)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①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3) 下列语句中能表明蔺相如“不畏强秦,有胆识”的一组是(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③秦王怒,不许

              ④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⑤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⑥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秦王提出秦赵两国修好后,赵王慑于秦王的威势,不敢前往.此时,廉颇和蔺相如建议赵王赴会,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
              B. 廉颇的保驾护行使秦王想在渑池会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的胆识和勇敢又展示了赵国不甘臣服的精神.
              C. 在渑池会上,秦御史书曰“令赵王鼓瑟”的“令”字别有深意,这个“令”字,充分显示了秦王的威势和秦国的强大,以及赵王的胆怯和赵国的弱小.
              D.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胆识慑服了秦王,他表现得不卑不亢,反击得有理有节;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背后有赵国的“盛兵”和廉颇的支持.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人和氏得玉璞(pú)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氏为诳而刖(yuè,古代的一种酷刑,把受刑人的脚砍掉)其左足。及厉王薨(hōng,古代称侯王死叫“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雕琢、加工玉石)其璞而得宝焉,遂名曰“和氏之璧”。
              1.说明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每句1分)

              (1)遂名曰“和氏之璧”

              (2)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3)天下之刖者多矣

              (4)子奚哭之悲也?
              2.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至少说出两个角度。(6分)


            • 3.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得夜见汉使,具自 ______
              (2)置遗单于 ______
              (3)少父任,兄弟并郎 ______
              (4)蒙斧铖汤镬,甘乐之 ______
              (5)拥众数万,马畜山 ______
              (6)武帝其义 ______
              (7)乃遣武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______
              (8)缑王等皆死,虞常 ______
              (9)副有罪,当 ______
              (10)苏君今日降,明日 ______ 。
            • 4.
              (1)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______   
              (2)相如奉璧秦王 ______
              (3)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______  
              (4)则矣 ______ ______
              (5)赵使者蔺相如 ______          
              (6)畏廉将军哉 ______
              (7)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______
              (8)相如度秦王 ______ 斋,决约不偿城 ______ 。
            • 5.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以陷于大难,乃欲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黾勉(mǐnmiǎn):努力。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然其诗 而实绮 质:质朴   B.自谓不甚 渊明 愧:惭愧
              C.性刚才拙,与物多 忤:违背  D.辙亦 海康 迁:贬谪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然其诗质而实绮,癯 实腴 吾今真有此病 不早自知,
              B.追和古人,则始 东坡 然吾 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C.每 家贫,东西游走 乃欲 桑榆之末景
              D.吾前后和 诗凡百数十篇 自托于渊明, 谁肯信之
              (3)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4) 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

              ②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③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 6.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①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荐:频仍,屡次。

              解释下列语段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⑴古人之观天地、山川……             于: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            

              孰能讥之乎                                 其:           

            • 7.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荫:________  罗:________  兴:________

              带:________  荷:________  荒秽:________

            • 8.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有四方之事(        )

              (2)家叔余贫苦(        )

              (3)彭泽家百里(        )

              (4)皆口腹自(        )

            • 9.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下有冲波逆折(回旋、倒流)之回川

              B. 可以横绝(横着飞过去)峨眉巅

              C. 连峰(离开)天不盈尺

              D. 所守或(通“非”)亲,化为狼与豺

              (2) 课文第二段中诗人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