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巧妙的乞讨
              [美]莫瑞尔•纳恩
                  ①听到丈夫即将下岗的消息,当时的震惊令我永远无法忘怀.
                  ②那时我们的婚姻已经经历了10个年头,约翰向我表露了对于这噩梦般遭遇的忧虑.他向我保证,将尽一切努力找到新工作来维持生计.我们有3个不到5岁的孩子,还有一个马上就要出世,约翰是全家惟一的经济支柱.
                  ③“生活还要继续,”约翰说,看起来他比我乐观得多,“我们至少还拥有健康,失去的只不过是份工作.另外,公司会继续发3个月的工资,在这期间我肯定能找到新工作,用不着担心.”
                  ④约翰毕业于名牌大学,具有优异的工作背景,我相信他的自信是有道理的.约翰早年丧父,他很早就肩负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的责任.他还曾是奥运健将,懂得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苦干加巧干.但是几个月过去了,他仍未找到工作.我越来越害怕,对他的“迷信”也开始动摇.如果他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若不是有孕在身,我可以回学校教书,问题是距离我们第4个孩子的出生已经不到3个月了.
                  ⑤我们的存款所剩不多,分期贷款已经拖欠了两个月,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我得节衣缩食.最后连吃饭的钱都快没有了.
                  ⑥有一天在带着孩子逛超市时,我注意到一个男孩正往纸箱里装熟过头的水果和过期食品.我迟疑地问他要把这些食品送到哪里,他说:“削价处理,处理不掉的就扔掉.”我看着那些老胡萝卜、芹菜和西红柿,足够我们全家吃几个星期.我想,用什么办法能体面地为孩子们讨一点食物呢?
                  ⑦“我们有只稀有的蒙古兔!”我脱口而出,扫了一眼3个饥饿的孩子.“我想给它买点食物.”
                  ⑧他很干脆地答道:“既然是给兔子吃,我就不收钱了.”那天他一共把5箱食物装进我车里,一边忙着,一边跟我聊天.我讲我们即将添一张嘴的家庭,他也讲了自己的情况.他叫杰弗,出身于一个拮据的五口之家,在这里打工,是为了支付大学学费.
                  ⑨几星期过去了,杰弗开始把过期和包装破损的盒装食品也装进箱里.这些花生酱、汤料和奶酪还可以吃,按规定却要扔掉.“小兔子肯定喜欢吃这些东西.”他解释为什么要送这些东西给我们.几个月后,我们发现食品下面还藏有洗衣粉、牛奶、果汁、黄油…品种越来越多.后来每次杰弗集满一箱“兔食”就会给我打电话,还时不时送上家门.但他从来没问过小兔子的情况,每次把东西放下就离去.
                  ⑩第四个女儿出生时,我喜中有忧,担心未来的家庭开支.“上帝啊,求求你,”我祈祷道,“你曾许诺我们的苦难永远不会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丈夫悄悄走进产房,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今天上午我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我闭上眼睛,感谢上帝对我们的恩赐.“坏消息是,”他继续说道,“那只蒙古小兔子不见了.”
              ⑪后来我再去那家超市,杰弗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了.据超市经理讲,正当我为婴儿出世忙碌时,他搬家了,没有留下新地址.
              ⑫我默默发誓,一定要回报那些在患难时期帮助我们的好心人.此后10年里,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但是我的心愿并没完全了结,直到10年后的一天,我遇见杰弗站在超市办公室门前,胸前佩戴着“经理”的工卡.
              ⑬对一个曾帮助过你并同时维护了你自尊的人,一个曾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而不贬低你自身能力的人,一个相信在生活中藏有一只稀有蒙古兔的人,你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呢?对于杰弗的升迁我一点都不意外,他具有特殊的天赋,懂得如何倾听我特殊的祈求.
              ⑭“纳恩太太!”他兴奋地喊道,“我经常想你和你们一家.小兔子怎么样了?”他轻声地问.
              ⑮握着杰弗的手,我眨了眨眼,低声说:“谢谢你的关心.那只兔子很久以前就离开我们了,我们过得好极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从“我”听到丈夫下岗的消息写起,至“我们过得好极了”结束,叙述了“我”的一家在苦难的生活中得到意外帮助的故事.
              B.因为“我”要的是“蒙古兔”的兔食,杰弗为了维护“我”的自尊,便把“洗衣粉、牛奶、果汁、黄油”等物品放在了食品的下面.
              C.丈夫约翰在产房向“我”报告消息时,把“那只蒙古小兔子不见了”称作“坏消息”,表现了他对我家的那只蒙古小兔子的眷恋之情.
              D.“直到 10年后的一天”,“我”才在超市办公室门前遇到佩戴着经理工卡的杰弗,表现了“我”寻找杰弗的时间之长,心情之切.
              E.小说第⑬段的心理描写,既表现了“我”内心深处对杰弗的感激之情,也让读者对杰弗的做法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揭示主旨的作用.
              (2)作者运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杰弗有哪些性格特点?清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将小说题目“巧妙的乞讨”改成“善意的帮助”更好,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心理学教授
                                              袁炳发
                  心理学教授矫正是我的朋友.
                  矫正的婚姻一直不是很和谐,因此,没事时他总是找我倾诉他心中的苦闷.
                  矫正的妻子是搞教育学的,两个人争论的焦点,最多的是体现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
                  矫正说妻子的教育学太空洞,不实际.
                  矫正说,就连孔子都知道人多了怎么办?子曰:“富之”,“教之”.
                  矫正还常在晚饭的桌上,开导妻子做人要厚道一些,不要瞎嚷嚷瞎起哄.人在不温饱的情况下,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呀!
                  妻子听后,立即拍案而起,说老矫我对你无话可讲.
                  说完,妻子夹了一些菜,放到碗里,就回自己的房间里吃去了(俩人一直在分居),还把门锁从里面扣上了.
                  矫正见妻子对他如此态度,感觉像是受到了屈辱.
                  矫正把饭碗“咣”地往饭桌上一放,走到妻子的卧室门口继续说,妈妈的,我说的没有道理呀?你想呀,一对靠拾荒过日子的夫妻,到了情人节,丈夫咬着牙给妻子买了一大束玫瑰.妈呀!这时候的妻子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妻子会说浪费呀!花这冤枉钱,不如买斤豆油,咱家有几顿菜都没放油了.
                  孔子的“不富不教”的理论,合乎了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呀!
                  门被推开,妻子指着矫正说,老矫你有完没完.你那心理学好,把自己分析的都神经兮兮了,连说话的声调都娘们叽叽了,真叫我鄙视.
                  鄙视?你这是嫉妒,懂吗?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本性深处,都不希望有人在各方面超越自己,包括夫妻.
                  放屁!你是疯子!你给我滚!说完,妻子把一本书砸在了矫正的身上.
                  矫正把书拣起放到桌上,怒着脸告诉妻子,你不是鄙视我吗?告诉你我可以找一个不鄙视我的人.
                  一次,矫正约了七八位男女朋友在一起喝酒.
                  我也是被约的朋友之一.
                  矫正的身边坐着一个女孩.
                  矫正对大家介绍说女孩叫蛮蛮,是他的女友.
                  我挺吃惊的看了一眼矫正,然后又看了看女孩.
                  女孩矮粗形,厚唇小眼睛,牙齿不白,皮肤也不白.天呀!矫正怎么会爱上这样的一个女孩.
                  喝了几杯酒,矫正告诉大家,蛮蛮是他的神!是他的命!
                  叫蛮蛮的女孩咧着嘴在那笑.
                  笑后,女孩说我正在和矫老师学习心理学呢.
                  接着,女孩像背诵似地说,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
                  大家听后,一阵哄笑.
                  矫正伸出他那只白胖的手,细声软气的阻止大家说,笑什么吗?有现象必有其本质,我知道你们此时在想什么.但我给大家一个面子,这里我就不揭露了.
                  大家听后,就都不笑了,开始静下来.
                  矫正接着说,你们不知道呀!我太爱蛮蛮了.妈呀!那种爱你们是无法体会到的.你们知道蛮蛮给了我多大力量吗?这样比喻吧,给我一根棍儿,我能把天捅破了.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矫正又是伸出白胖的手,阻止说,笑什么?真的,在蛮蛮面前,我总有一种冲动,想干一件漂亮的惊天大事,让蛮蛮知道我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叫蛮蛮的那个女孩,坐在那仍然咧着嘴笑.
                  不日,矫正真的开始谋划一件大事.
                  他买来一把仿真手枪,戴上蒙面罩,在喝了半斤白酒的一天午后,他冲进了一家银行.
                  矫正双手平举着枪,对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喊,钱快快地拿来!
                  他的话音刚落,银行保安的警棍便把他击倒…
                  在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法官问矫正抢劫银行的动机是什么?
                  矫正回答简洁明了:是爱情的力量让我这么做的.
                  旁听席上的人都说他是个疯子.
                  最后,法庭宣布:心理学教授矫正,以抢劫银行未遂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矫正在家庭生活中经常苦闷,原因是:作为男性,他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妻子面前有“强势”,甚至还被她揶揄、讽刺、挖苦、谩骂.
              B.妻子回自己房间吃饭,俩人一直在分居,还反锁了门.这些细节描写说明妻子对矫正进行心理虐待,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厌恶与疏离.
              C.“放屁!你是疯子!你给我滚!说完,妻子把一本书砸在了矫正的身上.”妻子的言行体现了现代知识女性反家暴意识的觉醒.
              D.矫正与妻子没有和谐夫妻关系的内质,从心理方面必然要找回缺失的强势感觉,为后文写他对蛮蛮表现出来的病态爱情埋下伏笔.
              E.矫正在蛮蛮面前男性强势凸显,他能获得健全正常的爱情,也充分说明心理学教授也像其他人一样,需要在心理体验上获得平衡.
              (2)小说为什么以“心理学教授”为题?请简要分析.
              (3)塑造蛮蛮这个形象有何意义?请简要分析.
              (4)抢劫银行的情节看似突兀荒诞,但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幸福
                                                (前苏联)高尔基
                  有一次幸福离我如此之近,我几乎抓住了它温柔的手.
                  这事发生在散步的时候.一个炎热的夏夜,一大群年轻人聚在伏尔加河畔捕鲟渔民的牧场上.大家坐在篝火旁,喝着渔民们煨的鱼汤,饮着伏特加和啤酒,谈论怎样更快更好地把世界建设起来.后来,大家都感到身心疲倦了,便纷纷跑到已经刈割过的草地上歇息了.
                  我和一个姑娘离开了篝火,我觉得她聪明又伶俐.她有一双漂亮的黑眼睛,她的谈吐里总是流露出朴素纯真的感情来.这个姑娘待一切人都十分温和.
                  我们走得远远的,肩并着肩,在我们的脚下,草茎被踩折了,发出唰唰的声响.天穹的透明酒杯向大地倾泻出月亮清辉的醉人气息.
              “多美啊!像非洲的沙漠一样,那草垛就是金字塔…”接着她提议,像白天一样,坐在干草垛上,在浓浓的圆形阴影里,草螽鸣叫着,远处有人悲凉地唱道:“哎,为什么你背叛我?”我开始热烈地为姑娘讲述我所熟悉的生活,讲述了我不能理解的生活.可是,她突然轻轻地叫了一声,仰面倒了下去.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见到晕倒,刹那间我感到惊慌失措,想喊,想求援,但立刻想到我熟悉的小说中品德高尚的英雄,在这种场合下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我就解开她的衣领绦子,好让她能松快地喘气.
                  这时,看着她美丽的面庞,我脑子里嗡的一下,如火燎一般,想去吻她.可是,我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拼命地奔到河边去取水,因为按照圣书上写的,在类似的情况下,万一出事地点没有小溪--这是小说的聪明作者事先设置的,英雄总是跑去找水的.
                  我捧着盛满水的帽子,像烈马一样,在草地上跳着跑了回来.这时,害病的姑娘已经倚着草垛站了起来,被我弄乱的衣服也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了.“不要.”--姑娘用手推开我的湿帽子,疲乏地说.
              她离开我,朝篝火边走去,那里有两个大学生和统计员依然悲吟着那支令人厌烦的歌儿:“哎,为什么你背叛我”“我没有给您带来痛苦吧?”--姑娘的沉默使我困惑,我问道.
                  她简短地答道:“没有.您--不是很敏捷.我,当然还要感谢您…”我觉得,她不是真诚地感谢.
                  我不是经常见到她,可是,打这以后,我们的会面更少了.很快地她就从城里完全消失了影踪.大约过了四年,我才在船上遇到了她.
                  她住在伏尔加河畔的农村别墅里,启程回城里丈夫那儿去.她已经怀孕,穿得漂亮而舒适.她的脖子上戴着一条长长的金项链,衣服上别着一枚大胸针,好像佩着勋章一样.她变得更美,更丰腴了,就像快活的格鲁吉亚人在梯比利斯炎热的广场上出售高加索浓葡萄酒的皮囊.“你看,”--我们亲切地交谈,回忆往事,她说,“你看我已经嫁人了,可还是…”夜来了,河面上泛映着霞光.船舷卷起水沫,呈红裙筛状的宽阔条纹,隐没在北方蔚蓝的天际.“我已有两个孩子,现在等着生第三个了.”--她用行家热爱自己事业的骄傲口吻说道.
                  她的双膝上放着一袋黄纸包的桔子.“呃,要我告诉您吗?”--她问道,黑眼睛里漾出温柔的笑意:“假如那时,在草垛那儿,您是知道的,您要是…勇敢一点…唔,吻我的话…那么我就是您的妻子了…我难道不--喜欢您吗?真是怪人,急着去打水…唉,您!”我告诉她,我的举止是书上指示的,那时我认为,遵照圣书去做神圣不可违反的,首先就得给昏迷的姑娘喝水,只有等她睁开眼睛,叹道:“啊,我在哪儿?”这之后才可以吻她.
                  她微微笑了笑,然后沉思地说:“我们的不幸正在这儿,我们依然想遵照圣书生活…生活--比书本更广博,更充满智慧.我的先生…生活完全不像书本…啊…”
                  她从纸袋里拿出一只橙黄的橘子,仔细地瞧了瞧,然后皱起眉头,说:“恶棍,真掺了烂的…”她用笨拙的手势把橘子抛进水中,--我看到橘子打着旋,沉入红色的波浪.“那末,现在--怎么呢?还是照圣书生活,啊?”我沉默不语,凝望着岸边染上落日火焰般色彩的沙滩,凝望着更远处--空旷的金红的草地.
                  翻倒的船只横七竖八地卧在沙滩上,像许多大鱼的僵尸.在金黄的沙滩上躺着白柳忧郁的阴影.远方牧场上,干草垛如同小丘似的耸立着.我想起了她的比拟:“像非洲的沙漠一样,那草垛就是金字塔…”美丽的妇人剥去第二个橘子的皮,以长辈的口气重复着,像是教训我:“是的,我要是您的妻子…”“谢谢您,”我说:“谢谢”.
                  我感谢她--是真诚的.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第一段只有一句话,表述简洁,富有深意,“如此之近”“几乎抓住它温柔的手”等语,表达了遗憾的思绪,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两次出现悲凉的歌吟“哎,为什么你背叛我”,第一次暗示接下来二人的交往可能会不太顺利,第二次则主要暗示姑娘失望烦乱的情绪.
              C.“我”按照圣书上写的去取水解救这位“晕过去”的姑娘,而“她”对“我”的做法很不解,这从“她”当时的言行和四年后对“我”说的话中可知.
              D.小说谈到姑娘时,多以“她”相称,而在快结尾处,却用了“美丽的妇人”的称呼,这一变化是为了突出“她”的美丽以及“她”已为人妇的事实.
              E.这是一篇爱情小说,描述了两个两情相悦的青年人四年前一场美丽的错过,借主人公“我”表达了对“错过”的深切惋惜和对生活的辩证思考.
              (2)小说中的“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画波浪线部分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关于这篇小说的题目,还有一个译本是“最温柔的那一刻”.对于这两个题目,你更欣赏哪一个?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手               
                                                吴宏庆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
                  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
                  就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土方.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吗用这么大的力?”
                  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可是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
                  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帅子定了定心,幸好不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否则心脏怕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三代而亡.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角龙.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帅子眼盯着金鼎问.
              “那这个呢?”李土方指着玉玺问.
              “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
              “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
                  帅子笑了:“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哪有用秤称的道理?最多两万元!”
                  李土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好,两万就两万吧!这个呢?”他又指着玉玺.
                  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
              “别别!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这玩意真是个古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我看未必.实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帅子又对李土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李土方听得头都大了.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不会太骗我.这样吧,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大约也就两百元左右.”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了!”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高手”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士方,而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B.帅子故意不买李士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他是想让李士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士方的下怀.
              C.小说中“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士方当时紧张的心理.
              D.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比较深刻的意蕴,让人读后有所感悟.
              E.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小说第一段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李土方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表达效果更好,你认为如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帽子
                                                 周波
                东沙从来不戴帽子,所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戴帽子的样子.
                冬天的海岛比北方还冷,大街上走着很多戴帽子的男人,东沙不学他们,总说男人不应该这样.夏天太阳很毒,别人撑着阳伞或是戴上遮阳帽用来防暑,他却情愿将肌肤晒黑,也绝不戴帽.有朋友问他是不是天生有抗严寒酷暑能力,东沙说戴上帽子像上了锁,既不自由也不舒坦.也有同事戏说他:幸亏你没参军,要不然,不戴军帽要受罚的.东沙笑着说:幸亏我没去参军.
                后来,东沙去乡镇走马上任了.大家都恭喜他终于戴上了帽子,还笑称那是一顶无形的官帽子.东沙不承认,逢人便说:这是帽子吗?帽子在哪儿啊?戎怎么看不见?
                东沙去乡镇工作的第三天,遇上了强台风,台风裹挟着暴雨在岛上整整肆虐了两天.傍晚时分,接到进港渔船遇险的报告后,东沙率领一支七人小分队准备赶赴现场.办公室主任忙不迭地找来五项草帽,说是雨具之前都分发到一线去了,不够用,东沙是镇长,论职位他该分到第一顶草帽.可是,他当场把草帽让给了年轻人.东沙说:我从来不戴帽子.同去的副镇长见东沙率先示范,也随即让出了自己的草帽.当东沙他们浑身湿透地出现在码头时,一些干部群众被感动了,竖起大拇指赞扬着说:这才是爱民如子的好干部,这就是我们的东沙镇长.奔走上船的东沙,那会儿则是打了一个很响亮的喷嚏.
                老婆如晶之后从别人口里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在家里嚷开了:感冒了怎么办?这是想充好汉呢还是怎么的?论职位,你是一镇之长,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雨,你戴了草帽没人会说闲话.然后,电话一路跟着到他办公室,不停地要东沙多喝开水,吃上几粒防感冒药.东沙正忙得不可开交,生气地说:都别把小事放大好不好,本来我就没想法,现在很多人夸大其词,你也一样.
                确实,东沙感到台风过后的头一天上班和过去有点不一样.他一早去单位上班,还没进镇院子大门,东沙就听到了大家热情的问候:镇长好,镇长好…东沙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想:这是怎么了?过去可不是这样的.他刚走到自己办公室,就被记者堵在了门口:这么恶劣的天气,让出仅有的一顶草帽给普通干部,一般领导是做不到的,您当时是怎么想的?东沙一听顿时有了一种反胃的恶心感,他想了想说:不要拔得这么高,也不要给我戴高帽,有些事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子,不要多问了.记者仍穷追不舍地问:那是什么样子的?东沙只好说:
              是我自己不喜欢戴帽子.
                进了办公室门的东沙突然看见桌上放着一顶草帽,一股无名之火猛地窜上来.他把主任叫来,责问道:这顶草帽怎么回事?主任不知情,开始自我检讨:昨天我失职,没备好足够的雨具,让镇长受凉了.镇长平时到下面检查工作多,有了草帽就有备无患.刚才气象预报说,台风刚过去,最近几天阳光会很强烈,天气也会比较热,镇长得防暑.东沙愠怒地说:这种事不要考虑,拿去,大男人还怕这个?你难道不知道我从来不戴帽子的,要戴你们去戴!
                晚上,东沙一脸疲倦地回到家.他对如晶说:放心吧,我没有感冒,你男人坚强得很.如晶说:你的形象够狠的,不过,有时候当镇长还真需要这样一个光环.东沙愣愣地看了看老婆:这也算树立了一个光辉形象?可我觉得有些灰头土脸的.
                东沙说起一桩事.还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回调皮地用篮球砸破了邻居家的窗户.那会儿正是冬天,屋外面贼冷贼冷,东沙戴着一顶厚厚的皮军帽.邻居到他爹那儿告状,他爹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将他的皮军帽给拽了下来.东沙当时一动不动,他只感到头上一下子冷了.当晚,东沙就发起了高烧,他奶奶哭哭啼啼地一边咒骂他爹,一边给东沙叫魂.
                如晶很惊讶地说:你从来没告诉过我这件事,一顶帽子居然把你搞成这样子,以后我冷不丁撞你一下,你不会被吓死吧,灵魂还在吧?东沙笑着说:在的,不在的话怎么和你生活在一起啊.如晶扑哧一笑,说:小时候的一件事,有时会留下可笑的阴影,怪不得家里和帽子有关的一切你都很忌讳,上回我买了帽子叫你看你也没看.东沙说:还是不说帽子的事了,我爹现在还很内疚呢.如晶说:这事太小,单位里又不能讲,讲了人家也不会相信.再说,你现在的形象已树立,可不能颠覆掉了.如晶接着问丈夫:那你以后还会戴帽子吗?东沙说:不知道.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东沙一直都不肯戴帽子,主要源于儿时一件和帽子有关的不愉快小事.文章是在告诫我们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否则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行为.
              B.本文构思精巧,在小说的开头就说东沙不戴帽子,明显与众不同,直到结尾部分才交代他不肯戴帽子的原因,解开了读者心里的谜团,照应了开头.
              C.东沙是一个政府基层干部,虽然不“高大全”,但真实可感.小说讽刺了社会上人们对于官员行为过度解读、人为拔高的不正常现象.
              D.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情节曲折生动、起伏跌宕,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成功塑造了东沙这个基层干部形象,丰满而真实.
              E.东沙的老婆如晶为了维护东沙头上的光环,树立起他光辉的形象,不让东沙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可见她是个虚伪、功利心极强的女人.
              (2)镇长东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帽子”为题,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4)小说结尾“不知道”三个字意味深长,引人遐思.假如台风又来了,草帽充足,你觉得东沙
              这一次赶赴现场时,是戴还是不戴草帽?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知白守黑
                暖的风刚吹到虢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涂弦夫长得很有特点.正面望去,花白头发根根直立,头向前倾斜六十度;侧看,像半拉大括号,过于宽大的衣服总是忽忽扇扇,显出飘逸之风.
                瘦!太瘦了!谁见到他都这么说.涂弦夫却总是摆一摆枯枝般的手:负担,胖了,都是负担.
                涂弦夫退休前是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他时间,都在写字.他在办公桌上放一整块高密度板,笔墨纸砚就绪,写.从二十多岁开始学书法,柳体、颜体都研究过,后来喜欢上了康有为体.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
                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去不了,除非是要好的友人.写出一副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兴奋.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们来.
                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虢国老城的名士吴一品.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慢慢多了.一天晚上,他转到南城门口,看见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练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涂弦夫仔细看看,发现老头有一些书法功底,可惜个别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头浑圆的后背说:“这个‘风’字不是这样写的,应该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甚至伸手想拿过老头手里的“笔”示范一下.
                老头拿“笔”的手朝后一缩,瞪了他一眼:“咋写?你说咋写?猪鼻子插葱,你还想装象啊.你是王羲之啊?”
                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讪讪离去.他把吴一品叫过来,茶没泡,就跟他说那个老头:“太恶劣了,怎么可以那样写?鄙俗!”
                吴一品一言不发,看着涂弦夫在守黑斋里转圈,义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书房门口,指着门上“守黑斋”三个字让他看,吴一品说:“知白守黑,对吧?”
                涂弦夫当初给书房取的名叫守墨斋,吴一品看后摇摇头,说:“好.”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斋.涂弦夫问为什么,吴一品说:“看过《道德经》吧?”涂弦夫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可是这个?”吴一品一拍手:“对…对…对了.”于是,守墨斋便成了守黑斋.
                看着守黑斋三个字,涂弦夫说:“老兄,还是你高啊.知白守黑,得有容人之心啊.走,喝茶.”
                春天慢慢悠悠催开了各色花朵,蝉一叫,就到了夏天.涂弦夫突然觉得嗓子不舒服,咽东西有点疼.去医院一检查,是食道癌,还好是早期,做了手术,涂弦夫在家里养着.吴一品去看他,带来一盒十五年普洱,涂弦夫摇摇头:“喝不了了,不能享用了.”吴一品用茶针和茶刀把茶饼撬下一块,用紫砂壶泡上,倒出一杯,茶汤红亮.他递给涂弦夫:“这么好的茶,观其色,闻其香,不…不…不一定都要喝到肚子里啊,各…各…各是各的享受啊.”
                涂弦夫的身体一天天恢复过来,又开始写字.
                秋凉时,再从南门口经过,涂弦夫看到那个微胖的老头还在那儿锲而不舍地写,依然是“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依然拐出好几个奇怪的弯.
                写完,老头得意地看看围观的人群,涂弦夫喊了一声:好!
                老头看到他,似乎还记得.老头说:“老仙儿,这回不挑刺了,来两笔?”
                涂弦夫摆摆枯瘦手:“免了,免了.”
                老头不依不饶:“怕丢丑?”
                涂弦夫说:“怕丢丑.”
                老头哈哈大笑:“我天天练,总会有进步.你要记得,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涂弦夫点点头:“是,是,大有进步.”
                老头活动活动肩膀手臂,提了桶,换个地方接着写,涂弦夫看着自得其乐的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境界.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涂弦夫和吴一品兴趣都相同,所以他们聚集在守黑斋里赏字,品茶,论道,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B、从文中看,涂弦夫的形象气质、性格特点,与他的书法风格有着某种内在关联.
              C、吴一品与涂弦夫论茶“各是各的享受”一句意味深长,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D、第二次看懂老头写地书,涂弦夫为他叫“好”,能看出他理解了老头的生活态度.
              E、这篇小说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理性思索、内涵深刻,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2)吴一品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涂弦夫的书斋名由“守墨斋”改成了“守黑斋”.从全文看,“守黑”二字有哪些含义?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白菜玫瑰
                                              陈麒凌
              “阿嬷,我买菜回来啰!”莹下班回来,轻快地唤.
              “乖孙回来啰,乖孙!”阿嬷含糊不清地应,在藤椅上前倾着身子,脸上透着喜.
              “阿嬷,你猜我买了什么莱?”
              “白菜,嗯,猪肉、白菜.”
              “好聪明,猜对了白菜,还有鱼和豆腐.”她用手摸摸阿嬷皱皱的脸..
              “择白菜,择白菜.”阿嬷心急地要帮忙.
              “阿嬷好乖,帮忙择白菜.”莹突然记起什么,回身从提包里擎出一枝红玫瑰.
              “阿嬷,靓不靓?”
              “好靓啊.你摘公园的花呀.”
              “别人送我的,阿嬷.”莹微微润红了脸,找了一个空瓶子把花插上,左右看了几遍.
                    阿嬷用剪子去掉菜根,把白底青头的菜摆齐整.现在她干得最好就是这个.去年有一次她便秘出血,医生要她多吃白菜,用滚水煮得软软熟熟,阿嬷从此就认准白菜,日日都要莹买白菜.
                  莹盛好饭,想想又把那枝花拿过来在餐桌上摆好.
              “阿嬷,你知道送人玫瑰花什么意思吗?”
                  没等阿嬷回答,自己先笑着答了:“就是说人家中意你啰.”
                  送她玫瑰花的那个人,叫阿峰,在隔壁上班,常常会来店里复印.莹会给他倒一杯茶,让他坐.有时他也会帮莹,装订啊,换墨啊.莹喜欢跟他说话,他资料印好了也不急着走,常常聊好久.然后,他就带来一枝玫瑰花,轻轻地插进她的笔筒.
                  第二天他又带来一枝,第三天还有,天天都有.
                  下次莹回家问:“阿嬷,你猜我买什么菜?”阿嬷就会应:“猪肉、白菜,嗯,还有玫瑰花.”
                  莹总是一笑,摸摸阿嬷的脸说:“好聪明哇,猜中.”
                  她每天带回新鲜的白菜、鱼、猪肉,还有玫瑰花,笑盈盈地如常煮菜、和阿嬷聊天,却难免分心,想起阿峰.
                  阿峰要去珠海了,想让她一起去:“跟我去珠海吧,咱们结婚.”
              “可是阿嬷…”
              “阿嬷是你一个人的吗?你有权利过自己的生活,不是吗?”
                  那些夜里,阿嬷睡熟后,她就坐着发呆,好久好久.
                  她曾打电话给大伯,大伯是个急性子,一听是她,马上就嚷:“阿嬷出了什么事?”
              “阿嬷很好啊.”
              “吓得我,你就辛苦些好好照顾阿嬷,也不枉她把你带大,需要钱就说,你伯母身体不是很好,我又忙,最近都没时间去看她,辛苦你啦.”
              “哦.”
                  三姑脾气好,莹愿意去跟她聊.还没坐下,三姑已经收拾好许多包包,要她带回去给阿嬷.
              “你成哥要结婚了,现在房子这么贵,只好先回家住着,大家挤一挤算了.”三姑唠叨着,“对哦,你有没有男朋友啊?”
              “我啊…”她不知该怎么说好.
                  康乐院是她最后考虑的地方.她去看过两次,看护小姐很温柔,老人们坐在一起看电视,很开心的样子.
                  她不是不要阿嬷,莹打算着,半年,最多一年,等在珠海安定下来,就接阿嬷过去.
                  她对阿嬷说:“阿嬷,我要出差了,要去好长时间.”叹口气,接着说下去,“我送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等我回来再去接你,好不好?”
              “好呀.”阿嬷应得很清楚.
                  有时阿嬷好像什么都明白.
              “你放心去做事,我好乖的,你不用心急挂记我,我也不心急.”那天早晨阿嬷穿好衣服,梳好头发,忽地抬头笑笑. 莹摸摸她皱皱的脸,轻轻地
                  看得出来,阿嬷紧张,一路上手紧紧抓住布包.到了康乐院,要她在大堂长椅上等,莹去办手续,她忙举起手说:“拜拜,拜拜.”
                  莹笑道:“阿嬷,我还没走呢.”
                  关于白菜的问题,莹和司务主任有了争吵.
              “我阿嬷只吃白菜,其它的瓜菜不吃的.”
              “她可以尝试一下其他品种嘛.”
              “不吃白菜,她很容易便血.”
              “那你想怎样?”
              “能不能给她开个小灶,每天煮一点白菜.”
              “这么金贵,干吗要送她来这里呢?”
                  莹生气,还没来态度就这样恶劣,怎么放心把人托付给他.走出前廊,远远看见阿嬷,孤零零地在椅子上打盹,佝偻着肩,下颌瘪瘪地垂在胸口,抓着布袋的枯手缀着暗斑.原来阿嬷已经那么老了.
                  别骗自己了,她还能活几年呢.把她放在这里,这半年里她没了怎么办?什么能够弥补?想起幼时,父母早亡,阿嬷就如同亲生爹娘,台风夜步行十几公里为她找牛奶;她感冒,鼻塞喘不过气,是阿嬷用口吸出她的鼻涕;走到哪里她都牵着阿嬷的手,一直牵着,从很小长到很大.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阿嬷.
                  她擦眼睛,躲在转角擦了一遍又一遍.
              “阿嬷.”莹扶住老人的肩.
                  阿嬷醒觉,以为她要走,连忙举起手说:“拜拜.”
                  莹牵着她的手说:“这里不好玩,我们一同回家.”
                  阿峰还是走了.
                  莹也知道,总有一场伤心的,但阿嬷只有一个.
                  可在回家的车上,却不禁一路地掉泪.
                  还好能在阿嬷面前装出笑来.“阿嬷,我回来啰!猜猜我买了什么菜?”
              “猪肉、白菜,嗯,玫瑰花.”
              “嘻嘻,对了一半.”她一副调皮轻松的样子,“没有玫瑰花啰!”
                  装得很辛苦啊,炒菜的时候,她忍很久才抽一下鼻子,装作擦汗去擦眼泪,一直不敢回头.
                  吃饭的时候,阿嬷从身边捧出一只碟子:“乖孙,不用流眼泪哦,阿嬷给好多个‘中意你’,好多好多.”
                  莹低头看去,白色的瓷碟里,盛满一朵朵头脸上仰的小白菜根,那些齐齐切剪的白菜根,像一层层晶莹洁白的苞,瓣瓣曲折婉转,好生生地拥簇着一点翠绿的芯,看上去,竟像是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
                                                                                     (文字有删改)
              (1)文中两处画横线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她用手摸摸阿嬷皱皱的脸.
              ②莹摸摸她皱皱的脸,轻轻地.
              (2)请简要概括莹的形象特点.
              (3)小说为什么要以“白菜玫瑰”为题?
              (4)结合文中有关内容,谈谈小说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迟到的荣誉
                                                   王老北
                  老刘失踪了.
                  那次爆炸共响了两声,第一声和第二声之间隔了一段时间.
                  老刘是厂里的工程师,平时铁青着脸,倒竖着眉,在安全与技术问题上寸土不让,厂领导和工人没有望见他而不发怵的.这天晚上,老刘带领徒弟抢修完三号压缩机组时,天已快亮了,本来老刘是想睡上半天的,但是想到设备老化,还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家匆匆吃了早饭,骑上自行车就向工厂奔去.
                  老刘快到工厂时,就听到压缩机房方向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由于路上人多,他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扔,撒开双腿就玩命地往厂区跑去.没跑多远,迎面碰见了满身鲜血仓皇而逃得操作工.操作工拼命地摆手,大声喊着:“爆炸啦!爆炸啦!”
              “在哪儿?”老刘大声喊,“赶快处理啊!”
                  老刘拼命往厂房跑,操作工转身跑在老刘后面.老刘火速冲进压缩机房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当关掉最后一个阀门时,见操作工在身后,回身把操作工猛力一推的刹那间,身边的氢气压缩机“轰”的一声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把老刘切割得七零八落.
                  这次爆炸有许多人遇难.至于准确数字,好像谁也说不清楚.事后,县里的相关领导前往安抚,所有遇难者的遗体都摆放在县医院的太平间内外,由家属和车间的人前去确认,所有遇难者一律定为因公殉职.老刘的爱人也去了,焦急地在遇难者遗体中寻找老刘.工友们说:“刘工今天休息,不可能在遇难者行列.”他爱人说:“老刘在家里停了没有三个小时,就又回厂了.他平时除了在厂里,是不到别的地方去的!”科长说:“老刘昨晚加班了,今天真的没来上班!”
                  爆炸的当天,工厂就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严密排查,分析爆炸的原因.但是,厂房被炸得面目全非,很难找出原因.再说,各有关方面都不想把事情闹大,以免影响县里的形象,最后就把疑点落到老刘身上.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老刘与安全科长拍了桌子;有人说,事故发生的当天,老刘不但把厂长骂了,而且把省里的一份红头文件摔到了厂长的脸上;还有人说,事故发生前的那天晚上,老刘和三名工人在现场检修至凌晨五点,事故发生后,老刘下落不明,是不是在检修过程中留下了隐患,造成了这次事故?但无论哪种说法,有关部门都没有明确表态,媒体一致的说法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但是,老刘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有一天,清理现场的工人发现了一块老式上海牌手表.大家问:“这是谁的?”老刘的徒弟眼尖,说:“是我师傅的.”调查组立刻找来老刘的爱人辨认.当老刘的爱人捧着手表放声大哭的时候,全厂的人都迷惑了.
                  老刘不是在家休息吗?手表怎么会在这里?
                  调查组的人立刻赶到医院,向幸存的人了解当时的情况.庆幸的是,唯一知情的那个操作工还侥幸地活着,只是人被震傻了.调查组的人连比带划喊着问,操作工只是毫无表情地瞪着眼睛,嘴里流着哈喇子,什么反应也没有.
                  难道老刘是肇事者?由于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还是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最后匆匆发了一份内部文件,把事故调查结果含糊其辞地向上级做了汇报.
                  老刘的爱人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反复到厂里哭诉,无果,只好带上孩子和亲属去政府上访.每次上访,都是在武警们的“看护”下坐等好多天,才把诉求信递上,得到的回复都是“回家等候调查结果”.
                  三年过去了,老刘的妻子除了得了厂里送来的两万元安抚金外,别无所获,于是心灰意冷,带上孩子远走他乡.
                  又过了三年,原来的厂领导还是厂领导,只是情况发生了逆转.经过几年医治,忽然有一天,操作工恢复了记忆.守护他的家人见他呜呜直哭,嘴里不停地呼喊着“刘…刘…”.
                  操作工的家属急忙把事情报告给厂领导,领导们立即坐着轿车来到了医院.操作工断断续续地讲述了爆炸的经过,说出了老刘关键时刻推开自己、保护大家的经过,并再三说:“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在场领导的脸色一时严肃了起来.
                  厂领导立刻派人寻找老刘的妻子和儿子,后来在外省的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老刘的儿子.一问,他妈妈因为积郁成疾,含愤去世.厂领导积极发掘老刘的材料,树老刘为先进典型,并报请上级批准追认他为烈士.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记叙了老刘在某厂爆炸事故中的遭遇,塑造了老刘的艺术形象,旨在表明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道理.
              B.小说中的操作工是一个单纯正直、缺乏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人,他遇到爆炸险情之后,不是在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而是仓皇喊逃.
              C.小说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老刘已经失踪,现场别无对证,相关人员认为把责任推到老刘身上最合适等.
              D.操作工清醒之后讲述了爆炸的经过,是洗清老刘不白之冤、恢复其名誉的关键;如果没有操作工的清醒,老刘的“罪责”将永久背下去.
              E.“要不是老刘,我们的厂区就没了,小半个市区也没了”不但表达了操作工对老刘的感激之情,而且表达了对自己冒失的愧疚之意.
              (2)小说是怎样记述老刘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老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4)厂领导积极发掘材料,树老刘为先进典型,并报请上级批准追认其为烈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山峡中
                                                艾  芜
                江上横着铁链作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子,终于渐渐吞蚀在夜色中了.
                桥下凶恶的江水,在黑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石,激起吓人的巨响.
                两岸蛮野的山峰,好象也在伯着脚下的奔流,无法避开一样,都把头尽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际.
                夏天的山中之夜,阴郁、寒冷、怕人.一群被世界抛弃的山贼趁着月色住进一座破败荒凉的神祠.
              几个人坐着,伸手取暖的阴影映在周遭,混着咸肉的香味和着松柴的芬芳.从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传来小黑牛痛苦无力的呻吟声.夜白飞不由得一阵阵怜惜,一声声叫骂.老头子却淡然平静,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吃这行饭不怕挨打就是本钱.鬼冬哥连连讨好应和,老头子便越发来了兴致,埋怨起小黑牛的笨拙来了.江风大了,江水也大了,像要扫荡这一切,像诅咒我们的存在似的.
                黑夜里,小黑牛痛苦地呓语“我不干了”,老头子皱起眉头.看来,他又要做什么决定了.野老鸭望着汹涌的江水,喃喃道:“该不会出事吧!”
                这时,野猫子--一个油黑蛋脸的年轻姑娘连同笑声挤进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黑暗、沉闷和忧郁,都悄悄地躲去.她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一边同众人打趣,一边在老头子--她的父亲面前撒娇.木头人儿的真真假假,引得众人异常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我虽扮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但竟也与野猫子作了一次农家夫妻,当了一回爸爸.早上,他们叫我装作农家小子,拿着一根长烟袋,野猫子扮成农家小媳妇,提着一只小竹篮,同到远山那边的市集里,假作去买东西.他们呢,两个三个地远远尾在我们的后面,也装作忙忙赶街的样子.野猫子果真厉害,机智从容,灵活多变,狡猾的小商贩哪里逃得出她的手心,一匹上好的布终于得手了.
                半夜,纷乱的足声和嘈杂的低语,惊醒了我.我知道一定有什么瞒我的事在发生着了,就凝神听着.忽然听见夜白飞哀求的声音,在暗黑中颤抖地说着:“这太残酷了,太,太残酷了…可怜他是…”
                尾声低小下去,听着的只是夜深打岸的江涛.接着老头子发出钢铁一样的高声,叱责着,小黑牛的呻吟一时间流向神祠之外.夜,愈发阴森凄郁,从壁缝望去,一个人形似的东西被丢进江里.原先就是怒吼着的江涛,却并没有因此激起一点另外的声息,只是一霎时在落下处,跳起了丈多高亮晶晶的水珠,然而也就马上消灭了.
                我明白了,小黑牛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正像老头子说的“在这里,懦弱的人是不配活的”.但他往天那样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样子,却还遗留在我的心里,搅得我一时无法安睡.回忆起小黑牛的往事,他躲开了张太爷的拳头,又免不了江流的吞食.难道穷苦人的生活本身,便原是悲痛而残酷的么?
                他们回来了.大家都是默无一语地悄然睡下,显见得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得已的,谁也不高兴做的.
                次晨醒来,只剩下野猫子和我.她见我不时朝昨夜小黑牛睡的地方了望,便打探似地说道:
              “小黑牛昨夜可真叫得凶,大家都吵来睡不着.”
              “一早就抬他去医伤去了!…他真是个该死的家伙,不是爸爸估着他,说着好话,他还不去呢!”
                她比着手势,很出色地形容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我冷冷地告诉她昨夜的事全部看见了,野猫子顿时就变了脸色,凶狠地说:“爸爸说的好,懦弱的人,一辈子只有给人踏着过日子的,难道你也想学小黑牛?”说完,捡起地上的刀随手很结实地一挥,刀身便没入树身三四寸,又毫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午后,从崖上转下来一小队人,正是老头子的对头.
              “糟了!我们的对头呀!”
                野猫子恐慌起来,我却故意喜欢地说道:
              “那么,是我的救星了!”
                野猫子恨恨地看了我一眼,把嘴唇紧紧地闭着,两只嘴角朝下一弯,傲然地说:“我还怕么?我们原是作刀上过日子哪!迟早总有那么一天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与她一起扮演了戏,真有点儿小夫妻的味道,哄得一队人过去了事.
                晚上,他们回来了,带着那么多的“财喜”,看清形,显然是完全胜利,但我却不能安睡下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快近午,只我一人独自留着.江涛显得单调些、寂寞些了.但看见躺在砖地上的灰堆,灰堆旁边的木人儿,与夹留在我书里的三块银元时,烟霭也似的遐思和怅惘,便在我岑寂的心上缕缕地升起来了.
              (1)文中反复出现对江边环境的描写,为什么?
              (2)小说中野猫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分析“一个油黑蛋脸的年轻姑娘连同笑声挤进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小说是如何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题.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
                  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蹲在沙坑里玩.多美好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该多出来晒晒太阳,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大学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看着莱利玩沙.
                  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不可以丢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
                  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断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熟练地唾了一口.
                  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迅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诉他该不该哭.
                  她本能地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掸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
              “小家伙,别扔!”她严厉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随便扔沙子呢!”
                  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这是公共沙坑,想扔就扔!”
                  她觉得膝盖忽然软了一下,白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小心地把《时代》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学生错误时那种羞涩、歉意的微笑.
              “你说得对,”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因为是公共场所…”
                  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打量着莫顿.“是吗?”蛮横无理中夹着威胁,“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利.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带着你儿子滚蛋!”
                  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抽搐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须明白…”他平静地说.
              “喂,闭嘴!”那人说.
                  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的对手,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时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陌生太令人难堪了.
                  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人站起来,朝莫顿连跨两步才停住,活动着粗壮的胳膊,等着莫顿上前.她害怕地并紧颤抖的双膝,会发生可怕的打斗吗?太可怕了,太出人意料了…得阻止这场打斗,喊救命.她本想扯住丈夫的袖子,示意他坐下,但基于某种原因,她没有这样做.
                  莫顿正了正眼镜,面色十分苍白.“这太荒谬了,”他镇静地说,“我倒想请教请教…”
              “哦,是吗?”那人两腿分开,轻轻晃着,极为轻蔑地看着莫顿,“就你,还有谁?”
                  他们你盯着我,我瞪着你对峙了一会儿.莫顿突然转过身,平静地对她说:“走,我们离开这里.”
                  他笨拙地走向沙坑,窘迫使他的脚步有点踉跄,他弯腰抱起莱利并捡起铲子.莱利一改呆愣的神态,又踢又叫:“不要回家,要玩嘛,不要吃晚饭…”
                  他俩拖着莱利往前走,出大门必得经过那人坐的长凳,她极力不看那人,昂首挺胸、慢慢地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出了那片操场…
                  她的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避免了一场打斗,没有人受伤.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沉重的甩不掉的感觉.这感觉要比一场意外事故,或者比道理被暴力击败要痛苦得多.她隐约地感到她与莫顿之间似乎缺少了什么.
                  莫顿突然冒了一句:“那证明不了什么.”
              “什么?”她问.
              “打架.打架除了证明他比我高大以外,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然.”她说.
              “最好的结果,”他解释说,“可能会是什么?打碎眼镜,掉一两颗牙,或者卧床两天--图什么?伸张正义?讲清道理?”
              “当然.”她又说,加快了脚步,只想早点回家忙些别的事情,消除那像强力胶一样黏在她心上的感觉.全是愚蠢、卑鄙之徒!她想,一边拽紧了孩子的手.孩子还是哭个不停.以前她总对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体、瘦削的肩膀、细瘦无力的双腿,有着一丝温柔的怜惜.但是现在,她的嘴唇愤恨地紧闭着.“不许哭,”她气冲冲地说,“真叫人丢脸!”
                  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想,要是真的打起来…他会怎样呢?让自己被揍扁?去教训那人?叫警察?“警官,公园里有人叫他儿子向我儿子扔沙子…”真可笑,没必要去想这些.
              “老天,你不能让他安静吗?”莫顿烦躁地说.
              “你以为我一直在干嘛?”她说.
                  莱利挣脱他们的手,往后退着.
              “你管不住,我来管.”莫顿气呼呼地说,朝孩子走去.
                  但她的声音制止了他.她细小、冷酷、充满蔑视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是吗?”她听见自己说,“就你,还有谁?”
                                                                             (根据肖鹏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莱利被欺负之后,只是“嘴唇犹疑地动了动”,等待妈妈的反应,这一细节含蓄地表现了莱利软弱的性格,并暗示了其性格的成因.
              B.小说中多次提到《时代》周刊和《星期日漫画》这两种杂志,巧妙地暗示了莫顿和大块头男人身份地位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寻常的故事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C.小说中莱利与其父莫顿、胖男孩乔与其父“大块头”在外形和性格上都很相像,这样写旨在说明有其父必有其子,提醒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D.“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巧妙地传达出“她”内心的沉重和对愚蠢、卑鄙之徒的愤恨.
              E.“她”对孩子的柔弱感到“愤恨”,责备他“真叫人丢脸”,看似对孩子不满,实则是对丈夫不满,而结尾处对丈夫说出那句话只是她这种被压抑的真实心理的爆发而已.
              (2)小说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莫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写到一家三口慢慢走出操场就戛然而止,也不失为一篇余味悠长的小说,后半部分完全可以不要,你怎么看?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中任选两个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