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2)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 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2)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3)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 3. 塔上的树
              易云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 ①    (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 ②    (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 ③    (挂、沾、滴)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用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垒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了.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依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他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
              (1)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    
              (3)请为第六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
              (4)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5)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你出新的题目.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叙写了作者探访路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用“这幅山水泼墨“比喻塔和树构成的风景.
               C.第5自然段中“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人类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
               D.本文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富于灵性的鸟雀,表现了作者它们的理解和尊重.
               E.本文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一般的详细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平实简明.
            • 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2)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3)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 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的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点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铃铛,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叶蟋蟀只有在风铃响起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的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 他的声音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的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铃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架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淋浴,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以及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着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下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了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铁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有删节)
              (1)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中文的含义?    
              (2)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4)请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
              ”,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
              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
              ”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
              ”,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2)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3)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4)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椎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及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
              答:①    
                  
              (2)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    
              (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泪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迟子建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的地理位置上.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苞米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如向日葵.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微乎其微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死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比如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为没有成熟的庄稼而惆怅,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以理解的情缘.我养过猫和狗,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是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候则因这我对他们的捉弄,而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回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相反,那些事实性的事物和一成定论的自然法则却因为其冰冷的面孔而令人望而生畏.神话和传说喜欢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类似地下的矿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嗅到它的气息,这样的传说有待挖掘.还有一种类似于空中的浮云,能望得见,而它行踪飘忽,你只能仰望而无法将其捺入掌中.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她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童话.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申花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抒写.
                  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它们,把它们视为虚无.要知道,在梦境中,梦境的情、景、事是现实,而孕育梦境的我们则是一具躯壳,是真正的虚无.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
                  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
              (1)概括说明文章第2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除了植物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给予了作者怎么的影响?
              (3)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意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做了诗意的回顾,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第3自然段中“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一句,凸显了故乡亲人的淳朴善良.
              C.第4自然段中所谓“活生生的人”,是指有种种缺陷但忠于自己内心生活的人.
              D.文章内容与副标题相配,既点明故乡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又为全文笼罩忙换色彩,别具韵味.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云南看云 沈从文
              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 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它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而在这美丽天空下,人事方面,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其余平常小职员、小市民的脑子,成天打算些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个真正的多数人,还似乎毫无意义可言的.
              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无一人不看到过几片天空飘动的浮云,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给我们云南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观众人数多,批评好,正说明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我意思是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象是正在把许多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只是糊口混日子了事,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情感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边作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作办事员,脑子都不用,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吃就算有了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做讲演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学充文化人的….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我们如真能够象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正因为这个民族是在求发展,求生存,战争已经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壮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作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所以我觉得卢先生的摄影,不仅仅是给人看看,还应当给人深思.
              1940年
              (选自《沈从文随笔 生之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
              (1)“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句中“俨然”的含义是    ; 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答:    
              (3)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答:    
              (4)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答:    
              (5)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
            • 10.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春声和春深
              ①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②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③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嗦什么呢,本来在针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④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⑤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儿,只怕是软硬不吃.  
              ⑥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价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 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老来硬化或软化的时候,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⑦这是春声.
              ⑧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⑨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 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⑩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由,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⑪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映山红,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才开个五天八天. 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潆潆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⑫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⑬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⑭这是春深了.
              (1)第①②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    
              (2)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    
              (3)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
              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
              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
              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
              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
              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间.
              (4)从空司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⑪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
              (5)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