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荷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1)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3)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
              (3)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①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④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⑤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⑥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⑦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⑧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⑨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本文有删节)
              (1)简析第三段的“抓药”细节.
              (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
              (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汗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角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兰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困,快步向海滩走去.她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湖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困,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的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留下海里.深夜是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贬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娄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的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胆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
              (1)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2)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 7.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俊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而且看上去好像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依然完好无损.那么猜想他们去年果然是为之下了工夫的,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到工艺,细致周到不遗余力.因此你不论是饶有兴味驻足端详,还是换个角度短暂一瞥,就一只鸟巢而言,及其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那只去年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是要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地震、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和修筑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是在第三棵水杉,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屑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那只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像到那卧室小居里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3)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
              (4)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 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
              ②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3)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 9. 材料分析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怀  鲁  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1)文中第三节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于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与你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阴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清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湿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像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像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睛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坠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像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溶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辉,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
              (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