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荷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1)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3)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2)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
              (3)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 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2)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3)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 7. 塔上的树
              易云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壮硕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寂寞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除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是有阵阵凉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乌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 ①    (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 ②    (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 ③    (挂、沾、滴)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用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垒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了.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与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道是依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依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他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略有删节.
              (1)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    
              (3)请为第六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
              (4)请细读最后一的自然段,写一段80字以内的赏析性文字.    
              (5)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你出新的题目.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叙写了作者探访路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用“这幅山水泼墨“比喻塔和树构成的风景.
               C.第5自然段中“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人类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
               D.本文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富于灵性的鸟雀,表现了作者它们的理解和尊重.
               E.本文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一般的详细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平实简明.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汗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角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兰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困,快步向海滩走去.她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湖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困,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的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留下海里.深夜是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贬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娄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的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胆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
              (1)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2)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 9.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俊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而且看上去好像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依然完好无损.那么猜想他们去年果然是为之下了工夫的,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到工艺,细致周到不遗余力.因此你不论是饶有兴味驻足端详,还是换个角度短暂一瞥,就一只鸟巢而言,及其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那只去年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是要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地震、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和修筑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是在第三棵水杉,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屑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那只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像到那卧室小居里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3)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
              (4)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
              ”,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
              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
              ”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
              ”,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2)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3)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4)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