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葬祭,谥文安。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注解:葬祭:礼部赐祭、工部造坟安葬。三杨:指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先后位至台阁重臣,以大学士辅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不碑所 识:知道
              B.英子按察副使裕事下狱 坐:因为
              C.英上疏待罪。不问。 宥:宽恕
              D.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为己地, ②其无礼于晋
              B.①命再往击碎 ②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①朕用尔 ②不出,火
              D.①既至,不识碑 ②以若为,求若所欲
              3.给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B.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C.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D.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出其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加粗词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昼夜勤作息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亦以明死生之大/我有亲父兄    
              D.不知其浅深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 下列句子中,对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当:抵御,抵挡    
              B.惴惴恐不意/当:符合    
              C.北邀国者相见/当:在……里面    
              D.是时也,商君佐之/当:值,正在
            • 4. 与“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中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孙膑以刑徒见,说齐使
              B.指通豫南,达于汉   
              C.故审堂下之,而知日月之行   
              D.性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制之罪/矫:假托     
              C.责大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之矣/夺:强取
            • 6.
              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去以六月者也     息:停
              B.我起而飞     決:快速的样子
              C.未有知其者     修:长
              D.云气,负青天     绝:超越
            • 7.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风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
              B.纵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C.以其后名之曰”/故:缘故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
            • 8. 下列句子中,对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泰山不细壤,故能成其大/辞:计较、看重     
              B.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词,借口     
              C.近者奉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辞:命令     
              D.而侯生曾无一言半送我/辞:言辞,文辞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太湖石记
              白居易

                      ①古之达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书,嵇中散嗜琴,靖节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我独知之。昔故友李生约有云:“苟适吾志,其用则多。”诚哉是言,适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
                      ②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③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
                      ④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公又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不知精意有所召耶?将尤物有所归耶?孰不为而来耶?必有以也。
                      ⑤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於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噫!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欲使将来与我同好者,睹斯石,览斯文,知公嗜石之自。
                      ⑥会昌三年(37)五月丁丑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人,皆有所嗜                达:通达
              B.石无文无声,无无味              臭:气味
              C.罗浮、天竺之次焉                族:门徒,徒弟
              D.或海隅,或沦湖底                委:抛弃、舍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其所以为公适意用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吾
              B.其数四等,甲、乙、丙、丁品之          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C.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至                  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得之。
              D.游息之时,石为伍。             沛公军霸上,未得项羽相见。
              3.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条概括白居易在文章中启示我们鉴赏太湖石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4 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 西汉] 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叉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成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 注] 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被项籍之灾,内牧竖之祸     离:遭受
              B .期日迫,功费大万百余迫     卒:急促
              C .物流离以十万数物     故:死亡
              D .而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
              A.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下铜三泉,上崇山坟
              B .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C .以北山石为椁        积土为山,发民坟墓
              D .始营初陵,其制约小         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 .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 .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 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伧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4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