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乳名也叫小名,乳名现象是一种历史久远的语言习俗.据游国恩先生考证,起小名之俗,“兴于两汉,盛于六朝”.古代文献中关于古人小名的记载是不鲜见的.如《旧唐书•李君羡传》则记载了一次关于小名的宫廷游戏:唐太宗曾请武官们在宫内饮宴,令大家作酒令,并各报自己的小名.华州刺史李君羡自报小名叫五娘子,太宗笑他说:“你算什么女子,这么勇猛无畏.”从其中各报小名的记载看,当时起小名的习俗是极普遍的.不仅民间百姓,文人官宦甚至天子也会起小名,比如刘禅叫阿斗,曹操叫阿瞒,《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人道寄奴(刘裕)曾住”.小名以俚俗丑贱为原则,这与典雅好听的大名不同,可见乳名是一种有独特社会文化价值的命名和称为习俗.
                乳名,体现着父母及其他亲族长辈以至全体村民对幼儿养育教育的关系和爱护亲昵的感情.由于幼儿处于这样一种依赖于他人的状况,他不能也不需要在家族组织体系中占据一个独立的位置,所以他所得到的称谓也无需体现出他作为家族成员的角色含义,于是他在幼时的名称就不带父系血缘和辈分的标志,而是一个随亲长的喜好而从其它角度命名的很随意的名字.这个名字在语言形式上也就切合它的社会功能,通常是称说便利的,适于表达亲昵喜爱情态的,而且往往被超现实地赋予保佑幼儿成长的魔力,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便利原则、亲昵原则和保佑原则.它们是起小名习俗在传统社会中得以形成和长期传承的主要原因.
                首先,小名作为对幼儿的称谓有很大的便利性.由于它不是正式名称,故用词随意,得来容易.而且小名的用词非常口语化,称呼时顺口.
                其次,小名具有适于长辈表达亲昵之情的功能.起小名不仅是为了称说便利,而且是为了表达长辈对幼儿的亲昵之情,也体现了他作为管教者对幼儿的尊严和权威.
                第三,乳名在村民意识中具有保佑功能.人们说,小名叫“小猪”“小牛”“老狗”,是因为这些畜类低贱,容易养活,叫“狗剩”“猪剩”,取命大之意,好像孩子已死里逃生,以后不会出事了;而铁柱、铁生、金生、钢生这类名字,是希望孩子能像铁、金、钢一样结实,不得病招灾;名字中带“链”“锁”的,是希望将孩子捆住、锁住,不被恶鬼带走,叫“立”的,是希望孩子能立住;男的叫“王丫”,则是由于“丫头”在村民心目中不那么“金贵”,比“小子”命贱,好养活.
                黄庄村民关于取贱名可以避邪的说法与文献所载古人对贱名的解释是一致的.《红楼梦》中则有富贵人家请出身贫贱者为孩子起名的情节.这就是第四十二回载王熙凤请刘姥姥为其女儿起名,王熙凤对刘姥姥说:“你就给他起个名字…你们是庄稼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得住她.”在富贵人家看来,贫贱人所起名字就是贱名,就能避邪祛病.
                可见,以乳名避邪曾是各地普遍流行的习俗,以巫术意识和手法试图有益于孩子的“养活”确为起小名习俗产生和流行的重要成因.
                                                                       (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
              (1)下列关于“乳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乳名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历史久远,见诸史册.
              B.乳名是一种命名和称为习俗,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C.乳名是一种语言习俗,而且用词俚俗,这种习俗有的可以反应出人们内心的巫术意识.
              D.乳名是各地普遍流行的习俗,它是完全为避邪而产生的和流行开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本文论述,李君羡男起个女性化小名,有可能是因为女性化名字在人们心目中不那么“金贵”,比“小子”命贱,好养活.
              B.乳名会体现着父母及其他亲族等人对幼儿养育教育的关系,这种“教育关系”自然包括了后文提及的长辈对幼儿“管教者”的关系.
              C.因为幼儿的称谓无需体现出他作为家族成员的角色含义,所以他处于一种依赖于他人的状况.
              D.乳名在语言形式上切合它的社会功能,通常说是称说便利的,适于表达亲昵喜爱情态的,而且往往被超现实地赋予保佑幼儿成长的魔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利原则、亲昵原则和保佑原则.它们是起小名习俗在传统社会中得以形成和长期传承的主要原因.
              B.人们认为乳名起贱名可以避邪这种意识,与《红楼梦》中凤姐请刘姥姥起名不一致,因为人们的说避邪作用的是名字,而凤姐的避邪是请一个地位低下的人起名.
              C.起小名不仅是为了称说便利,而且是为了表达长辈对幼儿的亲昵之情.
              D.小名叫“小猪”“小牛”“老狗”,是因为这些畜类低贱,容易养活,叫“狗剩”“猪剩”,取命大之意,好像孩子已死里逃生,以后不会出事了.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 4.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
              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1)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    
              (2)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3)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    
              (4)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得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只是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果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1)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2)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知识分子而非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B.通识教育的价值之一在于突破单纯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力保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
              C.目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偏离社会良知,导致民族命运被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D.通识教育的推行,能够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 7. (甲)论述类文本
                                                         纯朴的嗜血者
                  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
                  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
                  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
                  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1)下列对文中“纯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活得洒脱奔放、坦荡率真、无牵无挂,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全无心机.
              B.指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
              C.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
              D.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人细致的论述.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C.李逵既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3)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4)“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丝基墨.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1)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2)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3)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素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够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
              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筒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
              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
              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
              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水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别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犀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宫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觳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在饱受旧社会、旧制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奴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