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 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岁因大                 稔:庄稼成熟    
              B.遂单马 贼营      诣:到,往
              C.而多弼不自 也        伐:夸耀         
              D. 遇疾,太宗亲为调药   寻:寻找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B.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C.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D.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大亮宅心仁厚,体恤百姓。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高祖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李大亮却把他们全都放走了。
              B.李大亮尽忠职守,忠君爱国。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保卫两宫。每当夜里值班,李大亮通宵守卫,常常不脱衣帽只是坐着打盹。
              C.李大亮为官清廉,本性忠诚谨慎。他的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有十五个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太宗为他表达哀思,哭得特别悲痛,在埋葬的昭陵陪伴他。
            • 2.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选自韩愈《答李翊书》,有删改)

              9.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知生之志                                      抑:       

              (2)乎其若思                                             俨:       

              (3)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          宜:       

            • 3.
              课外文言文阅读。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
              栎 阳逮①,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 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 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 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②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 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 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追捕;②眴:同“眩”,使眼色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
              B. 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
              C.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        将:将领
              D.是时桓楚 在泽中             亡:逃亡
              (2)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梁父即楚将项燕, 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若舍郑以 东道主
              B.项梁杀人,与籍避仇 吴中                  长
              C.人莫知其处,独籍知 耳                    顷之未发,太子迟
              D.梁 召故所知豪吏                          荆轲废, 引其匕首提秦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项梁认为他自高自大,叫他不要胡说。  
              C.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在项梁的指挥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人,大家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4)句子翻译

              ①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②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 4.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斧斤 时入山林   ②申之 孝悌之义 ③何异于刺人而杀   ④斯天下 民至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2) 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填然
              A.五亩之宅, 之以桑
              B.狗彘 人食而不知检
              C.然而不 者,未之有也
              D.弃甲曳 而走
              (3) 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 5.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 未半岁也。逾年,俺答 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 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① 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② 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1) 7、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擅政:擅长政事

              B.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         得罪:获罪

              C. 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疏解:疏通调解

              D 。 衰病侵寻                       侵寻:渐进,渐次发展

              (2) 8、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 。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3)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

              B 。 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 。 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 。 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 6.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责臣慢           逋:怠慢

              B.臣具以表          闻:使……闻

              C.则告诉不许          告诉:告知

              D.是以区区不能废    远:远方,遥远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星火   寻程氏妹丧武昌

              B.臣供养无主    生物之息相吹也

              C.臣少仕伪朝    彼奚适也

              D.臣进退,实为狼狈    臣壮也,犹不如人

              (3)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中,李密上表陈述自己不能就职的原因是祖母无人奉养。

              B.面对地方官员反复催逼和祖母日益加重的病情,李密坦陈自己进退两难的情状。

              C.选文第二段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晋武帝答应自己的请求。

              D.李密向晋武帝委婉申明,自己不就职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到过分的提拔。

              (4) 将下面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
              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
              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
              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
              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
              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将
              囚                      论:讨论
              C.
              府县短长                   持:挟制
              D.卒之付御史
                               决: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甲知能为己直,
              敢告          无伤也,是
              仁术也
              B.帝食新橙,命赐
                            鹏
              徙于南冥也
              C.帝竦体改容,知
              以义理讽也    
              若是,孰能御之
              D.不数日可抵中京,
              为故道此?
              由知吾可也.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
              ,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
              也.不意
              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
              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二)师说(节选)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意
              自京师来蛮夷间        吾子:对对方的尊称
              B.
              笑侮,收召后学             犯:违背
              C.甚不自
              也                  是:认为对
              D.仆道不
                                  笃:深厚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B.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C.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D.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3)下列各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柳两文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象立论.
              B.韩文侧重批判“不屑从师”,柳文侧重论证“师道之衰”
              C.柳文热烈赞扬了韩愈“抗颜而为师”的勇气,并意欲向他学习.
              D.柳文主要使用例证法,韩文则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法.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9.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
              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射者,弓弦发矢也.故曰:“羿之道非射也.”
                造父,善驭马者也.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
              明主,犹造父也.善治其民,度量其力,审其技能,故立功而民不困伤.故术者,造父之所以取远道也,主之所以立功名也.驭者,操辔也.故曰:“造父之术非驭也.”
              奚仲
              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明主,犹奚仲也,言辞动作,皆
              术数,故众理相当,上下相亲.巧者,奚仲之所以为器也,主之所以为治也.斫削者,斤刀也.故曰:“奚仲之巧非斫削也.”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故欲束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故曰:“召远者使无为焉.”
                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民如仇雠,则民疏之.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明主
              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所谓夜行者,心行也.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故曰:“唯夜行者独有之乎.”
                                                                      (选自《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能多
              而多中          发:放箭
              B.故能取远道而马不
                    罢:停歇
              C.言辞动作,皆
              术数      中:合乎
              D.
              民如仇雠             莅:统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羿,古之善射
              也            古之学
              必有师
              B.善视其马,节
              饮食          秦王恐
              破壁
              C.奚仲
              为车器也              不知将军宽
              至此也
              D.明主之使远者来
              近者亲也     缦立远视,
              望幸焉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B.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C.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D.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明的君主就像后羿一样,调和他治国的法度,掌握必治的规律,所以能做到多办事    而事多能办好.
              B.奚仲制造的车器之所以坚固耐用,主要是因为选用的器材精良,而且方圆曲直都合乎    规矩钩绳.
              C.要招来民众,就必须先创造对他们有利的条件.条件好了,不招民众自己也会到来,否则招也不会来.
              D.明君能使远者到来而近者亲近,原因在于内心,能做到内心行德,天下就没有人能与    他抗争了.
            •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
              ,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嵘岩,披蒙茸,踞虎豹,登鱿龙,攀栖鹃之
              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搞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蝙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日:“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隐嘻!我知之矣.
              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
              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
              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
              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今者
              暮                            薄:靠近
              C.攀栖鹊之
              巢                        危:危险
              D.
              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畴昔:以前
              (3)下列对本文与《前赤壁赋》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后赤壁赋中,时节推移,江山易貌,主人公的情绪始终是欢乐自适.
              B.《后赤壁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
              C.《前赤壁赋》写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衣带飘飘的迷人秋夜.
              D.这两篇作品的艺术性极高.它描写江山胜景,字字如画.而同一风月,随着节序的推移和心情的变化,又呈现出不同境界.它把写景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写得理意透辟.
              (4)把文中的句子以及课本上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①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