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验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衡少善 文            属:连缀
              B. 连 公府不就         辟:通“避”,逃避
              C. 衡不 当世            慕:趋附
              D.  为河间相            出:离开(朝廷)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贪, 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赵。
              B.相如 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 而厚遇之。
              C.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 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 戏弄臣 / 赵王岂 一璧之故欺秦邪。
            • 3.

              上池州李使君书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教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选自《樊川文集》)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 足下也      期:期待。

              B.真 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 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之于上古             参:检验
            • 4.

              《苏氏文集》序

              [宋]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

              “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相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注] ①苏子美:即苏舜钦,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政治上支持范仲淹、杜衍等新政推行者。 ②韩、李:指韩愈、李翱。 ③二三大臣:指杜衍、范仲淹等。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子美文学才华和文学追求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其可以叹息流    涕:眼泪

              B.幸时 矣         治:指安定或太平

              C.公其可无         恨:怨恨

              D.望之昂然,而 之温温        即:接近

            • 5.

              治学(节选)

              [魏]徐 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教以六行;教以六艺;三教而人道毕矣。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学之谓也。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是以情性合人,而德音相继也。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马虽有逸足,而不闲舆,不为良骏;人虽有美质,而不习道,则不为君子。故学者,求习道也,若有似乎画采,玄黄之色既著,而纯皓之体斯亡,敝而不渝,孰知其素欤

              子夏曰:“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亟闻天下之大言,则志益广。”故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

              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

              [注] 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教 而人道毕矣   备:完备

              B.然后知被褐之            陋:粗陋

              C.终身亹亹, 而后已      没:死亡

              D.学者不患才之不 赡        赡:供养

            • 6.

              贾 谊

              [明]李 贽

              班固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

              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也。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利之云,似矣。而明灾异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欲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也?所言自相矛盾矣。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用何如耶?

                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氏章句之儒也,其腐固宜。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其未得富贵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其既得富贵也,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岂非真穿窬之人哉!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故余因读贾、晁二子经世论策,痛班氏溺于闻见,敢于论议,遂为歌曰:

              驷不及舌,慎莫作孽!通达国体,刘向自别。三表五饵,非匪拙。彼何人斯?千里之绝。汉廷诸子,谊实度越。利不可谋,何其迂阔!何以用之?皤须鹤发。从容庙廊,冠冕佩玦。世儒拱手,不知何说。

              (选自《焚书》卷五)

              [注] ①李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代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欺世盗名的“穿窬之人”的行径的一组是( )

              ①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 ②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 ③董氏特腐耳,非诈也 

              ④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 ⑤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 ⑥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 曰   赞:称赞

              B.以 风俗     移:改变

              C.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 也    措:办到

              D.三表五饵,非 匪拙        疏:浅薄

            • 7.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清]嵇曾筠

              傅先生名山,字青主,一字公他,阳曲人。山生而颖异,读书十行并下,过目辄能成诵。年十四,督学文太清拔入庠。继文者,袁临侯先生继咸也,一见深器之。檄取读书三立书院时,时以道学相期许,山益发愤下帷。袁每云:“山,文诚佳,恨未脱山林气耳。”崇祯丙子,继咸为直指张孙振诬诋下狱。山徒步走千里外,伏阙讼冤。孙振怒,大索山,山敝衣褴褛,转徙自匿,百折不回,继咸冤得白。当是时,山义声闻天下。后继咸官南方,数召山,山终不往。

              国朝定鼎,自九江执继咸北上,山乃潜入都,密候继咸起居。继咸见杀,山收其遗而归。山性至孝,父之谟病笃,朝夕稽颡于神,愿以身代。旬日父愈,人谓孝通神明。友爱诸,先人遗产,弟荡费强半,终身无怨色。弟殁,抚遗孤过于己子。失偶时年二十七,子眉甫五龄,誓不复娶。

              自明庄烈皇帝殉国,山遂绝意进取。衣草履,时遨游平定、祁汾间,所至有墨痕笔迹。工诗赋,善古文词,临池得二王神理,博古今典籍,百家诸子,靡不淹贯。精岐黄术,门求医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家故饶,至是渐益,安贫乐道泊如也。屋舍田园,多为细人窃据,概置不问。

              康熙戊午,诏举博学宏词,廷臣交章荐山,山坚老病辞。当事者立迫就道,道称股病不能行,肩舆舁入都,卧旅邸不赴试。明年三月,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遂得放归。归愈澹泊,自甘僻居远村,不入城府。然钦其名者益众,率纡道往见,冀得一面为荣。又六年卒,远近会葬者,数千百人。

              嵇礼斋曰:先生盖有道而隐者也,至若义知己之冤,其贤于世之平居师友相亲慕,临难不引手救,漠然若不相识者,亦远矣。先生真无愧哉!

               (选自《师善堂集》,有删减)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傅山“有道而隐”的一组是( )

              ①当事者立迫就道,道称股病不能行,肩舆舁入都,卧旅邸不赴试

              ②山敝衣褴褛,转徙自匿,百折不回,继咸冤得白

              ③家故饶,至是渐益窭,安贫乐道泊如也

              ④然钦其名者益众,率纡道往见,冀得一面为荣

              ⑤归愈澹泊,自甘僻居远村,不入城府

              ⑥又六年卒,远近会葬者,数千百人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友爱诸     季:泛指弟弟

              B.门求医者户常满     踵:走到;踏至

              C.至是渐益          窭:贫寒

              D.至若义 知己之冤       白:坦白

            • 8.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世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B.精铜铸成               验之
              C.公车特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D.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此觉知
            • 9.

              词论

              【宋】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唐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3) 下列句子全都直接表明“词别是一家”标准的一组是

              ①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②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

              ③歌词分五音

              ④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⑤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

              ⑥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

              (4)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5) 阅读下面的文言小段。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新句,正确的一项是

              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A.使 服隐姓名                                  易:交换
              B.拜曰:“此李八郎也。”             罗:散步
              C.独江南李氏君臣 文雅                   尚:尚且
              D.作为小歌词                                   作为:当作
            • 10.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  ?”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学,科*网

              宗质负其母   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   ,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1) 

              对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前当的一项是

              ①东南无之,必也蜀                   

              ②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

              ③宗质负其母                

              ④予一见不敢再                      

              (3) 

              文末画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4)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6)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7)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宗质而 靖康之乱       罹:遭遇
              B.愿 怒                   霁:停止
              C.知台州                 除:罢免
              D.终身 恨                 饮:含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