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①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④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⑤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⑥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⑦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⑧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⑨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 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本文有删节)
              (1)简析第三段的“抓药”细节.
              (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
              (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汗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角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兰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困,快步向海滩走去.她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湖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困,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的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留下海里.深夜是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贬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娄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的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胆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
              (1)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2)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
            •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把河西走廊的精华所在与江南相提并论.
              B.神话传闻和历史积淀“压低”、“涂饰”了祁连山,反映了历史带给祁连山以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智,是因为雪岭常被一派空蒙笼罩,真相难以认清.
              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
              E.本文即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绵长凝重的历史感.
              (2)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3)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 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的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点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铃铛,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叶蟋蟀只有在风铃响起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的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 他的声音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的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铃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下来.他站在爸爸的书架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淋浴,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以及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着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下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了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铁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有删节)
              (1)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中文的含义?    
              (2)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4)请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
              ”,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
              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
              ”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
              ”,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2)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3)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4)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椎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及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
              答:①    
                  
              (2)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    
              (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泪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迟子建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的地理位置上.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苞米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如向日葵.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微乎其微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死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比如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为没有成熟的庄稼而惆怅,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以理解的情缘.我养过猫和狗,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是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候则因这我对他们的捉弄,而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回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相反,那些事实性的事物和一成定论的自然法则却因为其冰冷的面孔而令人望而生畏.神话和传说喜欢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类似地下的矿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嗅到它的气息,这样的传说有待挖掘.还有一种类似于空中的浮云,能望得见,而它行踪飘忽,你只能仰望而无法将其捺入掌中.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她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童话.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申花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抒写.
                  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它们,把它们视为虚无.要知道,在梦境中,梦境的情、景、事是现实,而孕育梦境的我们则是一具躯壳,是真正的虚无.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
                  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
              (1)概括说明文章第2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除了植物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给予了作者怎么的影响?
              (3)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意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做了诗意的回顾,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第3自然段中“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一句,凸显了故乡亲人的淳朴善良.
              C.第4自然段中所谓“活生生的人”,是指有种种缺陷但忠于自己内心生活的人.
              D.文章内容与副标题相配,既点明故乡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又为全文笼罩忙换色彩,别具韵味.
            • 8.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⑪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⑫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⑬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1)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  
              (3)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4)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不超过60字)
              (5)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6)第⑫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    
            • 9.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春声和春深
              ①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②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③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嗦什么呢,本来在针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④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⑤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儿,只怕是软硬不吃.  
              ⑥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价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 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老来硬化或软化的时候,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⑦这是春声.
              ⑧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⑨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 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⑩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由,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⑪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映山红,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才开个五天八天. 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潆潆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⑫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⑬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⑭这是春深了.
              (1)第①②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    
              (2)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    
              (3)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
              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
              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
              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
              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
              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间.
              (4)从空司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⑪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
              (5)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
            • 10. 材料分析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怀  鲁  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1)文中第三节所写的“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反映了青年男女什么样的心情?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结尾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这句话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