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书法艺术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它的艺术表现载体,是中国文明的传播工具一一汉字.书法艺术以文字为母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它的所有语言样式,所有繁纷复杂的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离开文字而无从立其身.第二,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相为表里,不可分解.第三,由于书法艺术以中国书面语言形式体系为裁体,与实用书法同体、同步发展,这就造成世界艺术史上的罕见现象: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
                除了“艺术的书法”,“实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只居于极小范围和很低端的位置.
                文字实用功能的实现,实际上只需要基于“六书”而形成的字符体系.这个体系,是否具有艺术美感,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对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没有影响.但是我们的先民,依托于“六书”符号体系,演绎出了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和变化无穷的汉字书法形式语言.这是既可以满足信息传递功能需要,也可以满足审美需要的“双功能”书法形式语言.
                审美书法对实用书法实现全覆盖,使人们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从艺术形态的来源说,书法没有什么特殊,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但书法的特殊性在于:舞蹈、演唱,都来源于生活原型;一旦它们升华分离后,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艺术从来不干预生活.书法的情况特殊,它是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一所有的书写场合(不管实用还是审美),都可以用书法.它确实挑战了世界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也挑战人们对艺术特性认知的极限.这也是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能认识到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文献档案”而且更是“艺术品”的原因.
                作为实用文字书写,毫无疑问,书写文字内容需要有可辨读性.书法艺术秉承了“实用书写”的全部特性.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看,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没有语序的“梦呓”式书法,从来没有被允许成为“艺术书法”的一种创作模式.
                中国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和日常社会生活结合最紧密,最具国民普及性和国民素质涵育功能的艺术.同时,也一定是最具有生命力、延续时间最长、传播地域最广的艺术.“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但在书法艺术领域,传统的书写方式一直被保留.即便在现代社会建筑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场合需要从左往右横写.书法家们还是乐于保留原来的习惯,多数选择从右往左书写.包括书法家坚持用繁体字书写.这些都可以体现,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立精神和顽强韧性.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文字为载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随文字、传播而繁衍.
              B.汉字的书法形式语言具有“双功能”,既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又有满足视觉愉悦的审美功能.
              C.书法的所有“语法”、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书法为里、文字为表,不可分解.
              D.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国民普及性和国民素质涵育功能的艺术.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不仅延续时间长,而且传播地域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时,常常陷入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的困境.
              B.艺术书法与实用书法同体、同步发展的结果是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实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
              C.从艺术形态的来源看,书法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是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
              D.“可辨读性”一直是书法艺术遵守的一个艺术原则,文不成句的书法不会被认为是合格的书法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常实用书写中,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可由书写者自便,但必须遵守“可辨读性”原则.
              B.在书法艺术领域,传统的书写方式一直被保留,这表明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立精神和顽强韧性.
              C.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认为中国书法是艺术品的原因是,它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挑战了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
              D.汉字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必将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地域最广的国际艺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酒文化好像被认为是中国的古韵之一.但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清朝时的传教士就发现:中国人有酒士但无酒鬼;餐酒传统不显著,但酒桌文化很醒目.大家会凑热闹,一起故意将人灌醉,但自己没事吃饭不会抿个小酒.即使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酒精消费依然不是“强国”,主要原因还是餐酒传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年人均消费酒精大约4.21升,美国酒 精消费是8.44升--这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很一般的水平,但足足比中国高了一倍.
                全世界酒精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都有着餐酒文化传统,比如俄罗斯是11.03升,捷克高达14.97升,法国德国奥地利和白俄罗斯是一个层级,大约都在11升左右,连亚洲的韩国都有11.8升.很显然,韩国人的餐酒文化传统比中国要浓,当然有人说,因为韩国人冬天冷的时间长,需要没事来点小酒御寒.但是暖和的泰国有6.37,非洲的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都有9.78和10.93.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人其实是不好酒的.
                中国人不好酒的另外一个证据是女人的酗酒率,这个数据基本可以证明国民是否真的爱喝酒.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女人酗酒率都比中国高.女人的体内水分比男人少,在饮用同量的酒精后,女人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会比男人高,所以女人如果真的爱喝,她们有着比男人更高的酒精依赖.女酒鬼出产比较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餐酒文化非常盛行的国家.
                另外一个试验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所做的调查,他们 统计华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后的酒精消费,发现跟在中国时相比,这些人的酒精消费大减,降低幅度甚至高达70%.原因很简单,这些中国人在国内都是有身份的人,应酬很多,但搬到加拿大之后,没有多少熟人,适应了国外那种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酒局大大缩减,而在加拿大的韩国人,酒精消费量依然如故.
                虽然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盛产大量酒鬼,但盛产大量居心叵测的劝酒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跟俄罗斯人相比,大部分中国人认为酒不是好东西,不需要抢着喝.那么为什么爱劝酒呢?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投名状文化”:你必须通过某种伤残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诚意,如果双方都显示诚意,那么就一起醉吧!如果不能喝酒的人愿意冒着头疼脑裂风险醉酒一场,那么他是值得信任的,或者进入了诚意的门槛.
                中国社会长期是层级社会,是没有个人主义传统的,个人必须社区化或者官僚科层化生存.对于底层人来说,他们需要某种身体上的受损付出以获得信任,对于高层来说,他们顾忌的是面子,但也愿意用自己的“出丑”来获得信任.而酒桌的酒精文化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而在酒桌文化之后,中国人是厌恶喝酒的,他们大部分不愿意将酒精延续到家庭餐桌.
                几乎所有的餐酒文化传统,都有限制酒精的各种文化或者势力,比如宗教.正儿八经的宗教基本上都是禁酒的,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虽然基督教有圣餐酒,但那是一种缀饮,将 酒看做是耶稣的血.伊斯兰对酒的禁止更是严酷,甚至严厉过猪肉的不洁.印度教也是讨厌酒的;就连鼓励多妻制,有点淫荡色彩的摩门教,也是限制酒精消费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对酒精限制的文化,本土的儒家、道家没有,连中国改良的佛教,在唐朝鼎盛时期,都没有向全社会推广禁酒的立场.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本质上不好酒,酗酒不是个大问题,也没必要禁酒.可以说,中国的酒传统只是一种有点变态的“社交江湖机心术”.
                                                        (摘自《时代金融》2013年第2期   作者 唐学鹏)
              (1)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酒士与酒鬼                     B、中国人并不好酒
              C、餐酒文化的影响                  D、宗教与酒
              (2)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酒桌文化很引人注目,但中国人历来没有餐酒传统,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
              B、宗教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即使是改良的宗教,也是限制喝酒反对喝酒的.
              C、餐酒文化是一种社交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人种差异等没有必然 联系.
              D、女人体内水分比男人少,所以女人如果爱喝酒,就更容易产生酒精依赖,成为酒鬼.
              (3)纵观全文,如何理解“中国的酒传统是一种有点变态的‘社交江湖机心术’”?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伐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
              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斗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他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他们包楼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下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饲料带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 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统计材料表明,饲料带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两要少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1)下列说法符合文艺的一项是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盔盟是奏{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
              (1)《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2)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陵.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内统称为“龙城”
              D.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教练的艺术形成式表现了埔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诉外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扩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阅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取脏,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2)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3)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            
              (4)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
              答: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医学界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1)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2)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即东方医药学不光指汉族、藏族的医药学.
              B.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C.原来人体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各自独立,没有联系.
              D.现代西医学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阐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
              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
              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1)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