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劝 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说:说教。兑:悦。②堇:毒草,根有剧毒。③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④畏:被拘囚。
              (1) 对下列语句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者师而有材           达:显达

              B.不主重惑者              肖:贤达

              C.王公大人弗敢也          骄:怠慢

              D.遗理义,以要不可必      释:丢弃、抛弃


              (2) 对文中第三处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B.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C.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D.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


              (3) 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尊师”的一组是 (      )


                A.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

                  B.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C.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其人苛可,其事无不可

                  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

                        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

              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

              C.文章称颂“忠孝”“显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

              D.文章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作用。


              (5) 把材料中第一处、第二处和最后一处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2)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3)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 2.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     次序                 B.可乐也            实在

              C.终于尽     注定                 D.未尝不文嗟悼      面对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州司临门,急星火

              B.不知老将至               先妣抚甚厚

              C.犹不能不之兴怀           臣供养无主

              D.列叙时人,录所述         天之苍苍,正色邪

              (3) 下列句中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不仅叙述了文人雅士兰亭集会的缘起和盛况,还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慨。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种是喜欢 “静”的人,一种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本文语言典雅隽永,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深挚,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和谐之美。

              D.文章借兰亭聚会,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叹,借古人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亦大”的观点。

            • 3.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燕乌集阙①,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用,转毂连骑,炫熿②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而后卑也?”嫂曰:“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 秦策一》)

              【注】①燕乌集阙:宫阙名。②炫熿:张扬炫耀。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愿大王留意,臣请奏其效     少:稍许

              B. 练以为揣摩                 简:检查

              C. 于是乃燕乌集阙             摩:接近

              D. 嫂何前而后卑也             倨:傲慢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嫂不为炊,父母不言      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

              B.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用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李牧连却之,洎牧谗诛

              D. 妻侧目视                一夫作难七庙隳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通过前后对比,反映了战国时代“逞干戈,尚游说”的历史面貌,把苏秦从说秦后的失败困顿到合纵成功后的显达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B. 苏秦游说秦王落空,知耻发愤,回家精研太公兵法,他顺应山东诸国合纵抗秦的大势,说服赵王而有了“约纵散横”的局面。

              C. 苏秦失意时愧对家人,见于颜色;得志时感慨世情,流于言辞。而大嫂“位尊而多金”的表白,暴露了人情的世态炎凉,显示了苏秦思想所由产生的社会背景。

              D. 苏秦推行合纵连横的谋略,或“抑强秦”或“并诸侯”,尽管他醉心于功名利禄,但他聪明善辩,刻苦自信,有着坚定的政治主张。

            • 4.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

                  B、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     谢:感谢

                  D、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受


              (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面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B.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C.荆轲刺秦王,秦廷一度大乱,因为事起突然,而且廷上的侍臣都手无寸铁。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因为他想要挟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奉樊於期头                函:盒子。

              B.北蛮夷之 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自引而起, 袖                 绝:断绝,挣断。

              D.剑 ,故不可立                 拔坚:坚固、锋利。

            • 6.

              课内文言文基础过关

              ①下列加下划线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 远 鄙陋

              B.两开济老臣心 朝代

              C.尧舜其犹诸 担忧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 兵器

              ②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或用法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然其妻如此言者,也? 何:为什么           B.青取之于蓝青于蓝。而:表假设

              C.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而:表递进               D.其皆出于此?句尾语气助词

              ③下列各项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蚓无爪牙之利 B.何厌之有?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④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的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晋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

              A.     太子之 B范增数项王  C.吾得事之 D.心而抑志兮

            • 7.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①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通道:不变的惯例。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普以为请( ) (2)刑赏天下之刑赏( ) (3)岂得以喜怒之( ) (4)得俞允(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2)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 8.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

              (1)有合                    (2)                  (3)矧     

              (4)                      (5)                  (6)     

              (2) 文中两处“董生勉乎哉!”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3) 文中作者不欲董生助藩镇,为什么?

            • 9.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②数量: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 ④康:大路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歌者 致:使……到来

              B.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           逮:赶上

              D.之百姓 委:任命


              (2)下列四组句子,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屈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4)翻译划线句子

              (1)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

                                                                                                

              (2)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 10.

              刘仲武,字子文,秦州成纪人。熙宁中,试射殿庭异等,补官。数从军,累转礼宾使,为泾原将。仲武知西宁州,徙渭州,召为龙、神卫都指挥使,复出熙州、秦州,迁步军副都指挥使。熙帅刘法死,又以熙、渭都统制摄之。历徐州观察使、保静军承宣使、泸川军节度使,以老,提举明道宫,再起熙州。卒于官,年七三,赠检校少保,谥曰田威肃。

              (节选自《宋史·刘仲武传》)

              解释下列加划线词语的意思。

              ⑴试射殿庭异等,官                        

              ⑵累礼宾使

              ⑶仲武西宁州                              

              渭州

              ⑸复熙州、秦州                            

              步军副都指挥使

              ⑺又以熙、渭都统制之                      

              徐州观察使

              ⑼再熙州                                 

              检校少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