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俩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 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景,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油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做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遥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俨然敞开,堆积的珠宝付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远古沉默的荒野;鹰击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看,遍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的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抉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的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想通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1)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2)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    
              (3)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5)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 3.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①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②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③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④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⑤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⑦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⑧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⑨“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⑩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⑪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⑫“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⑬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⑭“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⑮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⑯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⑰“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⑱“谁?”
              ⑲“骆驼呀!”
              ⑳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21)“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22)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23)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第⑥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
              (3)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①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第②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第③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第④段“屈”“撅”“跪”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第⑩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第⑮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4)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5)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6)“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往事(二)之八
              冰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颐(yí)〕颊、腮,也指下巴.,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远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中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骀(dái)荡:使人舒畅.〕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狎(xiá)习:亲近、领略.〕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的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的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的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去国离家,吸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惟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明.但是,惟一的条件,灯台守不要女孩子!”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的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的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念至诚的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他再兴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的起了悲哀!
              丝雨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栏,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
              1923年8月28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悲戚的样子.
              (1)“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
              答:    
              (2)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
              答:    
              (3)“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①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答:    
              ②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用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凝望那道横眉
              卞毓方
                  20年代中期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
                  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镜头闪跃。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往事如海,涌动着跨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
                  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
                  而谁又是鲁迅先生的真正对手呢?鲁迅直接的有形的对手,固然包括上述论敌,进而言之,还包括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在角斗场上血战过的,当能体会,常常是对手有多强大,逼得你也有多强大。鲁迅卓荦的文化品格和人格力量,正是在与对手的搏杀中脱颖而出。但人们一般还是误读,或者片面理解了鲁迅。鲁迅毕生仇恨最烈、用力最专、下手最辣的,却是绵亘数千年的黑暗;是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是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是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是混沌一团的国民性……假若“黑暗”会说话,当会告诉你,它非常非常地痛恨鲁迅,比那些有形对手的痛恨要强过百倍、千倍!那些有形的对手,莫不祈祷鲁迅的文章速朽,以为那样一来,旧账全部勾销,怨鬼销声匿迹,世事从此归于太平。他们毕竟还算懵懂的。唯“黑暗”心知肚明,天下最希望鲁迅文章速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自己,因为鲁迅文章速朽的前提,必定是“光明”遍布尘寰,“黑暗”遁入地狱,万劫不复。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
              (原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鲁迅曾想针对别人对自己的围剿写一本《围剿集》,但由于种种原因,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
              B.在作者看来,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之所以不如鲁迅的文章有光彩,是因为他们没有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也没有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
              C.“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内容肤浅,不具备时代光彩。
              D.鲁迅的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所有这些便是鲁迅的全部对手。
              E.鲁迅的论敌希望鲁迅文章速朽,而鲁迅本人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该段中加点的“他们”指的是谁?作者在这段中着重写“他们”有何用意?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3自然段有何作用?
              (4)文章的结尾说“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后面各题.
              春      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选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前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短、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风的特点.
              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的淋漓尽致.
              (2)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请简析.
              答:    
              (3)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静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音乐.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晴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理想,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愤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着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己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间巷烟火的不易.弟方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眼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的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我的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的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的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
              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
              他收下.然后
              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他走后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
              (2)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①拍拍:    
              ②喝令:    
              ③挺直:    
              (3)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
              (4)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
              (5)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亮点的成长感悟.
                  
                  
            • 8.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8月号,有删改)
              (1)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
              (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3)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只它们的精神.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大生命.
            • 10. 溯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任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1)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
              (3)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
              ②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
                 B文章第3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
                 C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
                 D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的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文章第8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