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国学”如何“新视野”
                                                       陈平原
                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学科”.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并授予专门学位.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学科”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照理说,前者边界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说到底,热衷于谈“国学”的,更多动力来自政界、商界及大众媒体,而币是学院派.
                国学必须活在当下.世人所理解的国学,大都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因其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很容易被剔除出去.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国学院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边界划到辛亥革命的缘故.这么一束,国学也就成了“博物馆文化”--很优雅,也很美丽,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最担心的.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是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确实需要有“新视野”.
                                                                       (选自《文汇报》2015年9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一旦成为口号,就会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他们在没有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之前,我们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B.国学是大学问,其内容极为丰富,很优雅,也很美丽,可是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
              C.国学博大精深,不能画地自牢,如果硬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仅理论上不够圆融,就连实际效果也不佳.
              D.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兼及雅俗”因接地气而“无往而不在”,那些热衷于谈“国学”的,其实并不能得到学院派的支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我”对于“国学大师”的头衔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
              B.我国应该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那种“影响的焦虑”.
              C.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
              D.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因搞不清楚当下中国的“国学大师”的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国学的得失成败.
              B.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作者对此不赞同.
              C.世人说起国学都认为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则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D.“国学”需要有“新视野”,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
                                              黄培昭
                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
                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摘自2015年08月21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显示,英国的一些学生在接受了“中式教育”后,各个科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B.由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理念、思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尴尬.
              C.英式教育虽然以玩乐为主,但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
              D.英国教育者认为将学生置于“圈养”的框架下,会令他们束手束脚,进而难以独白对应未来的挑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英式教育是“快乐教育”,英国的一些中小学学生少有眉头紧锁、神经紧张的,总是笑意盈盈的.
              B.中国的教育,很是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中国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技能的把握上要优于英国学生.
              C.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是成正比的,英式教育较为注重对孩童天生好奇心的唤醒.
              D.英式教育绝不是完全式“放养”,它在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活动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施教原则,说明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B.作者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所以中小学应大力加强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用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
              C.中英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有差异的,但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适合和适应的问题.
              D.中英教育应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但直接移植别国教育模式,显然也根本行不通.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记忆
                                                   冯骥才
                  ①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②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 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 历史人文的特征.
                  ③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是不自觉的和非理性的;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 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④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的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保护它,决不仅仅因 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 情感可触与可感.
                  ⑤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⑥当然,记忆是有选择的.
                  ⑦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⑧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 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1)第⑦段中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2)第⑧段划线词“暴发户”、“失忆症患者”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4)联系第①段,作者将“城市记忆”归入“自觉记忆”的依据是    
              (5)下列文字放在第    段与第    段之间是最合适的,为什么?
                  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那就要从城市 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杨绛先生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是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仔细思考后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自称为“我”.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着一个‘灵’字,其实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
                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有所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
                她曾说过,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滋养精神.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杨先生指出:“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这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杨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
              (1)下列对第二段中杨绛先生所说的“灵”与“灵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灵”是一个复合概念,是人本性中固有的,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也没人知道它从何方来,但是它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B.“灵”就是“灵性良心”:“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C.“灵魂”并不在“灵”的一面,而是在“肉”的一面,它是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
              D.“灵魂”是人个体生命的核心,是看不见的,附着在看得见的肉体上,形成一条人命,去掉“灵”字,称其为“魂”,也许更确切.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地生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类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是为了使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更加完美,使人的灵获胜.
              B.人生中灵与肉的斗争,并不是灵魂与肉体的搏斗,而是人内在的自我意识与肉的斗争,其实质是灵与附于肉体的灵魂在斗.
              C.人生的目的,是由天地生人的目的决定的,用“灵”来引导“魂”,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
              D.所谓的有信仰,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怀着有“如神在”敬畏之心,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历史经历几千年,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远胜于古人,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在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多大进步.
              B.杨绛认为人需要锻炼,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磨砺人的灵魂,锻炼的结果是让人的灵魂得到洗礼与升华.
              C.杨绛先生认为,只有有信仰的人,才相信灵魂不灭,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人生才会有价值.
              D.杨先生的思考与言论,针对的是让人忧虑的社会风尚:许多人重物质,怀疑“形而上”的精神境界,追求金钱,贪图享受.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的故乡观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 7.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①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②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③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④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⑤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
                  ⑥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
                  ⑦平时读书有感,多少窥见一点学问的气象,心向往之,聊作这篇札记,借以自勉.
              (1)下列关于“气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诗讲究气象,这个气象以诗的风格雄浑飘逸为上,气势恢宏.有气象的诗境界高远.
              B.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是指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问有气象则自能使人信服.
              C.做学问者也要有气象.这个气象指做学问者的学术视野与格局,也指做学问者的品质.
              D.学问气象的形成取决于学问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其学问自然精深且有气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来形容做学问,是指收集材料、辨析材料,融会贯通,尽为己用.
              B.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开山之功,并总结了王国维的三大功绩,认为其著作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
              C.余嘉锡认为纪晓岚会编纂《四库全书》,但不会辨证舛误,仍比自己强得多.自己虽会辨证,却不能为其提要.
              D.蔡元培的手迹中多次讲到版税问题,希望出版方能及时发放版税,这显示了蔡元培作为一个学者的气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问的气象不在于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小的也能气象非凡,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但题目大的更容易有气象.
              B.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做学问时,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且能做到“万象为宾客”.
              C.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往往能开山立派,确立规则,发凡起例,树立典范.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规则已成治文史者的圭臬.
              D.有大家气象的学者为人正直、诚实、刚强,具有这样的品质方能坚持真理及做学问的方向,这样的学者宽容而悲悯.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 10.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