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国学”如何“新视野”
                                                       陈平原
                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学科”.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并授予专门学位.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学科”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照理说,前者边界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说到底,热衷于谈“国学”的,更多动力来自政界、商界及大众媒体,而币是学院派.
                国学必须活在当下.世人所理解的国学,大都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因其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很容易被剔除出去.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国学院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边界划到辛亥革命的缘故.这么一束,国学也就成了“博物馆文化”--很优雅,也很美丽,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最担心的.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是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确实需要有“新视野”.
                                                                       (选自《文汇报》2015年9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一旦成为口号,就会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他们在没有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之前,我们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B.国学是大学问,其内容极为丰富,很优雅,也很美丽,可是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
              C.国学博大精深,不能画地自牢,如果硬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仅理论上不够圆融,就连实际效果也不佳.
              D.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兼及雅俗”因接地气而“无往而不在”,那些热衷于谈“国学”的,其实并不能得到学院派的支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我”对于“国学大师”的头衔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
              B.我国应该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那种“影响的焦虑”.
              C.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
              D.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因搞不清楚当下中国的“国学大师”的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国学的得失成败.
              B.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作者对此不赞同.
              C.世人说起国学都认为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则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D.“国学”需要有“新视野”,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
                                              黄培昭
                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本周播放了最后一部分,那些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最终在各个科目中得到很好的成绩.不过,这期间引发的各种争议值得人们再度思考.
                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实际上是在两个文明和两套社会体系坐标下,不同教育理念、思想、模式等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结果.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快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在未来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笔者曾到英国的一些中小学采访,还参加过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笑意盈盈的时候居多,少见眉头紧锁、满脸严肃.
                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非常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最常说的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校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施教,因而基础教育水平极高.学生们吸收了丰富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应试技能,这都是英国学生所缺乏的,英国学生的数学等基础学科水平普遍较差,甚至要低于中国一两个年级.在英国,时常听闻有些学生遇到考试神经紧张,甚至还需要考前心理舒压.看来,快乐也是有代价的.
                不能否认的是,貌似以“玩乐”为主的英式教育,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这也对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进行学习、科研潜力的爆发进行了铺垫.笔者发现,英国中小学更注重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认为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很有需求.支撑这一观念的人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相反,艺术、文学能够启迪人的心智,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心中的审美等,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他们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方面,能够后来居上.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英国教育就是“放养”模式.他们认为若在“圈养”的框架下,学生们中规中矩,束手束脚,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得不面对未来“单飞”时能力匮乏的窘境.不过,“放养”也是有规矩的.英国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不一而足.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们从小就接触实践,实现了与社会的对接.
                当然,正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符合本国国情社情.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英国一味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即便如这次取得了好成绩,但“水土不服”就会引发纪录片中校长那样的抵触情绪;如果把英国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显然也根本行不通.看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才是应取态度.乐于学习而不“夜郎自大”,不盲目妄议、指摘和贬损对方,才是教育的应有之道.
                                                                    (摘自2015年08月21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显示,英国的一些学生在接受了“中式教育”后,各个科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B.由于中英两国教育的理念、思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尴尬.
              C.英式教育虽然以玩乐为主,但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大有裨益.
              D.英国教育者认为将学生置于“圈养”的框架下,会令他们束手束脚,进而难以独白对应未来的挑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英式教育是“快乐教育”,英国的一些中小学学生少有眉头紧锁、神经紧张的,总是笑意盈盈的.
              B.中国的教育,很是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教育水平很高,中国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应试技能的把握上要优于英国学生.
              C.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是成正比的,英式教育较为注重对孩童天生好奇心的唤醒.
              D.英式教育绝不是完全式“放养”,它在社会实践、各种集训、访学实习、野外生存等活动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施教原则,说明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教育,重视和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讲究学生的“勤学苦练”.
              B.作者认为在计算机广为普及的今天,已没必要再让人脑来做最基本的运算活动,所以中小学应大力加强艺术、文学等课程的设置,而不用苦练加减乘除等计算技巧.
              C.中英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是有差异的,但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适合和适应的问题.
              D.中英教育应该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彼此取长补短,逐步填平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鸿沟,但直接移植别国教育模式,显然也根本行不通.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记忆
                                                   冯骥才
                  ①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②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 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 历史人文的特征.
                  ③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是不自觉的和非理性的;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 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④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的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保护它,决不仅仅因 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 情感可触与可感.
                  ⑤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⑥当然,记忆是有选择的.
                  ⑦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⑧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 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1)第⑦段中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2)第⑧段划线词“暴发户”、“失忆症患者”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4)联系第①段,作者将“城市记忆”归入“自觉记忆”的依据是    
              (5)下列文字放在第    段与第    段之间是最合适的,为什么?
                  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那就要从城市 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
            • 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①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
                  ②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
                  ③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④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⑤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
                  ⑥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
                  ⑦平时读书有感,多少窥见一点学问的气象,心向往之,聊作这篇札记,借以自勉.
              (1)下列关于“气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诗讲究气象,这个气象以诗的风格雄浑飘逸为上,气势恢宏.有气象的诗境界高远.
              B.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是指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问有气象则自能使人信服.
              C.做学问者也要有气象.这个气象指做学问者的学术视野与格局,也指做学问者的品质.
              D.学问气象的形成取决于学问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其学问自然精深且有气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来形容做学问,是指收集材料、辨析材料,融会贯通,尽为己用.
              B.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开山之功,并总结了王国维的三大功绩,认为其著作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
              C.余嘉锡认为纪晓岚会编纂《四库全书》,但不会辨证舛误,仍比自己强得多.自己虽会辨证,却不能为其提要.
              D.蔡元培的手迹中多次讲到版税问题,希望出版方能及时发放版税,这显示了蔡元培作为一个学者的气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问的气象不在于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小的也能气象非凡,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但题目大的更容易有气象.
              B.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做学问时,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且能做到“万象为宾客”.
              C.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往往能开山立派,确立规则,发凡起例,树立典范.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规则已成治文史者的圭臬.
              D.有大家气象的学者为人正直、诚实、刚强,具有这样的品质方能坚持真理及做学问的方向,这样的学者宽容而悲悯.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历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内容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前者如以燕子为题,影射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人生经历.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曰:信仰使然.
              ②古人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徒歌谓之谣”.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事实上,最有可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古人认为五星中的荧惑星(火星)降临大地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
              ③《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恹弧箕服,实亡周国.”(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或云战国初期.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
              ④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一是相信语言的神秘力量.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二是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
              ⑤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戒.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纬”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⑥今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如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历史最终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⑦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有人在观看了好莱坞惊悚片《2012》后,就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我们不敢确定这种疑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
              (节选自刘汉杰《历史上的“谣谶”》)
              (1)与“谣谶”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谣,是指歌谣;谶,是指预言.谣谶就是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
              B.谣谶的产生是出于人们对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一观点的认可等原因.
              C.相信卜筮的占验与相信谣谶的预言基于同样的思维,只是凭借的手段不同.
              D.谣谶就是以谣为谶,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十分久远,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先阐释了谣谶有两种表现形式,然后举例说明了谣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歌谣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在于信仰.
              B.第②③段重点分析了谣成为谶的两点原因,并通过史料推断出国人的谣谶信仰至晚在战国初期就出现了,甚至可能更早.
              C.第④⑤段,作者先明确阐述了谣谶产生的两种基本思维,并由这种思维的系统化,进而谈到了中国谶纬之学的产生.
              D.第⑥⑦段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分析了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并指出了当今世上的谣谶式思维.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童谣之所以最有可能成为谶谣,是因为它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当时世界的感悟,是孩子洞察世界后的自然反应,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
              B.谣成为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
              C.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后来形成的谶纬之学,理论起源就来自他和董仲舒的理论.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质是用天事解释人事,以之规劝、提醒当政者关注民生.谶纬是谣谶的发展、提高,是专门人士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平和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爬行的蜥蜴,那拙笨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其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仰韶半坡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半坡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时器时代陶器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纹样,在原始人们的感受却远不只是均衡对称的形式快感,而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如前所说,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蕴含.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抽象的几何纹饰逐渐增多.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诗经》《周易》.
              D.仰韶彩陶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象及其把图象化符号形象是相对和平安定的.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C.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一般包含着形式、想象等观念内容.
              D.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①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
              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1)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
              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
              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回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交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费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    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    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
              (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始行动者、待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即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音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是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