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
                                                                          (孙起盂1988年11月6日题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B.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C.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D.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E.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马 君 武
                  (1)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2)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3)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4)这位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5)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6)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7)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8)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9)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⑽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⑾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⑿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
              ⒀1936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⒁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⒂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B.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D.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意味着,马君武已经洗净先前勇武之气,显得温情脉脉了.
              E.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原因.
              (4)马君武经历了从“从政”到“从教”的转变,你同意他的转变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浸”中的“浸”,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浸”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浸”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结论.
              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赛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4)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i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织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①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诗人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树林中那个简朴的坟墓.那是他最后的归宿,安静的树林、坟墓,都在默默昭示着什么,复述一个朴实而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可能属于别人,因为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角落,埋葬着一个耕作的诗人.
                托尔斯泰的故事差不多等于大地的故事,他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活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使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劳动与写作绝然分开,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的喜悦.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起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托尔斯泰的鼻孔嗅满了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两耳惯于倾听鸟雀以及树木的喧哗,马的喷嚏,还有其他四蹄动物在草丛里奔走的声音.黎明的空气中隐隐来了田野的声息,空中连夜赶路的鸟儿发生悄然叹息,还有远方的歌手、农妇的呼唤、打鱼人令人费解的长叫…他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田野苍茫中费力地辨识着农庄里走来的光影里闲出了一头牛、一只狗、一群欢跳的麻雀.有人担来了马奶,原来是头上包着白巾的老妇人用木勺敲响了酸奶桶,她小心的充满溺爱的咕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②他转过身,脚下那双粗大的皮靴踩在地上,踩出深深的凹痕
                他的去世也令人难忘.那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深夜,老人乘一辆马车,抛却了自己的庄园,要奔到更遥远更苍茫的那片土地上去,与贫穷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仅仅走到了一个乡间小站就躺倒了.寒冷的车站上,一个伟大的生命临近了最后一刻.
              这一刻向我们诠释了诗人的一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节)
              (1)文中画线部分①中的“它们”指什么?②中的“踩出深深的凹痕”有何寓意?
              (2)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3)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与“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贝多芬:一个巨人  
                                                   何为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士人经不住喜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压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自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套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欠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奸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于下一张紧闭的嘴,村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击引起他的注惠,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是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水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譬.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
                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真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选自《文艺春秋副刊》,1947年2月15日第1卷第2期,略有改动)
              (1)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    
              (2)“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    . 
              (4)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①“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②“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③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一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予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l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2)为什么玻尔和爱因斯坦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坑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曰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曰,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辱需人御,将军赋采微.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堂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嘱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 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 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阑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 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 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