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酒文化好像被认为是中国的古韵之一.但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清朝时的传教士就发现:中国人有酒士但无酒鬼;餐酒传统不显著,但酒桌文化很醒目.大家会凑热闹,一起故意将人灌醉,但自己没事吃饭不会抿个小酒.即使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酒精消费依然不是“强国”,主要原因还是餐酒传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年人均消费酒精大约4.21升,美国酒 精消费是8.44升--这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很一般的水平,但足足比中国高了一倍.
                全世界酒精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都有着餐酒文化传统,比如俄罗斯是11.03升,捷克高达14.97升,法国德国奥地利和白俄罗斯是一个层级,大约都在11升左右,连亚洲的韩国都有11.8升.很显然,韩国人的餐酒文化传统比中国要浓,当然有人说,因为韩国人冬天冷的时间长,需要没事来点小酒御寒.但是暖和的泰国有6.37,非洲的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都有9.78和10.93.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人其实是不好酒的.
                中国人不好酒的另外一个证据是女人的酗酒率,这个数据基本可以证明国民是否真的爱喝酒.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女人酗酒率都比中国高.女人的体内水分比男人少,在饮用同量的酒精后,女人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会比男人高,所以女人如果真的爱喝,她们有着比男人更高的酒精依赖.女酒鬼出产比较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餐酒文化非常盛行的国家.
                另外一个试验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所做的调查,他们 统计华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后的酒精消费,发现跟在中国时相比,这些人的酒精消费大减,降低幅度甚至高达70%.原因很简单,这些中国人在国内都是有身份的人,应酬很多,但搬到加拿大之后,没有多少熟人,适应了国外那种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酒局大大缩减,而在加拿大的韩国人,酒精消费量依然如故.
                虽然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盛产大量酒鬼,但盛产大量居心叵测的劝酒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跟俄罗斯人相比,大部分中国人认为酒不是好东西,不需要抢着喝.那么为什么爱劝酒呢?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投名状文化”:你必须通过某种伤残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诚意,如果双方都显示诚意,那么就一起醉吧!如果不能喝酒的人愿意冒着头疼脑裂风险醉酒一场,那么他是值得信任的,或者进入了诚意的门槛.
                中国社会长期是层级社会,是没有个人主义传统的,个人必须社区化或者官僚科层化生存.对于底层人来说,他们需要某种身体上的受损付出以获得信任,对于高层来说,他们顾忌的是面子,但也愿意用自己的“出丑”来获得信任.而酒桌的酒精文化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而在酒桌文化之后,中国人是厌恶喝酒的,他们大部分不愿意将酒精延续到家庭餐桌.
                几乎所有的餐酒文化传统,都有限制酒精的各种文化或者势力,比如宗教.正儿八经的宗教基本上都是禁酒的,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虽然基督教有圣餐酒,但那是一种缀饮,将 酒看做是耶稣的血.伊斯兰对酒的禁止更是严酷,甚至严厉过猪肉的不洁.印度教也是讨厌酒的;就连鼓励多妻制,有点淫荡色彩的摩门教,也是限制酒精消费的.
                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对酒精限制的文化,本土的儒家、道家没有,连中国改良的佛教,在唐朝鼎盛时期,都没有向全社会推广禁酒的立场.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本质上不好酒,酗酒不是个大问题,也没必要禁酒.可以说,中国的酒传统只是一种有点变态的“社交江湖机心术”.
                                                        (摘自《时代金融》2013年第2期   作者 唐学鹏)
              (1)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酒士与酒鬼                     B、中国人并不好酒
              C、餐酒文化的影响                  D、宗教与酒
              (2)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酒桌文化很引人注目,但中国人历来没有餐酒传统,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
              B、宗教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即使是改良的宗教,也是限制喝酒反对喝酒的.
              C、餐酒文化是一种社交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人种差异等没有必然 联系.
              D、女人体内水分比男人少,所以女人如果爱喝酒,就更容易产生酒精依赖,成为酒鬼.
              (3)纵观全文,如何理解“中国的酒传统是一种有点变态的‘社交江湖机心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因人为划分时空的需要而产生,作为不同时空之中介而演化.从帷幔、银幕、荧屏、计算机显示器到各种移动终端,屏幕已实现了多次飞跃.如今,屏幕技术已成为信息科技的重要分支,屏幕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类型,屏幕文化已成为读图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屏幕”在中国古代主要是指屏帐,具备分割空间的功能.西方“屏幕”(screen)则是就窗户、树林、居所等而言.用于遮挡、美化等,同样涉及空间分别.在审美意义上,屏幕使原先相对单一的空间区分出彼此掩映的层次,取得曲折回转的效果.电子技术兴起之后,人们陶醉于屏幕所创造的空间之美.这不只是指银幕、荧屏将自己引导到另一世界,而且是指计算机显示装置提供了与之交互的多种可能,交互性成为屏幕技术开发的重要取向.不仅如此,当代投射技术将一切有形物体的表面变成了数据层,为艺术创意和图形技术找到了新的结合点,并使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成为可能.
                屏幕不仅能够分割空间,而且能够通过帷幕的开合等变化区分时间.自从电影发明之后,屏幕之美便增加了新的难度,即经过剪辑所创造的艺术化时间.电影银幕首次对观者提出了长时间观看的要求,电视荧屏进而为人们观看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提供了窗口.计算机显示器则以交互性技术确认了用户对于时间的掌控,使历时性节目安排空间化.由于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加装了浏览器,微屏幕便日益取代纸张,成了书籍的基本界面,阅读由此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屏幕充满了源于二律背反的精神,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媒体之一.一方面,屏幕布具备物质性;另一方面,屏幕又是非物质的,通往所谓的“信息空间”.就视觉效果而言,屏幕既反光又透明,既可以“看”又可以“看穿”,人们从“看屏幕”评价它们的尺寸、比例、色彩、分辨率等,从“看穿屏摹”把握它们所呈现的大千世界.屏幕既是隐的--当它未曾映射内容时,又是显的--当它呈现影像时.不论在任何场所,屏幕几乎都是隐显变化最鲜明的审美对象.屏幕既是静的(依托具备一定尺寸的物质表面),又是动的(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呈现各种文本、影像).屏幕既是空的,又是实的,它可以容纳或展现丰富的影像,也可以充当有说服力的证据.
                屏幕的奇妙之处还与影像相关,从影戏到电影,再到电子屏幕,呈现的影像从简单的形象(手影、皮影等)到生动的影像及各种复杂的文本、图象.屏幕改变了我们的存在方式,人可以影像的形式存在,移动终端屏幕可使影像与人们长相伴并进行视觉交流.屏幕也更新了我们的文本观,文本可以不同于固定文本的动态影像形式呈现.
                                                                    (选自《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1)下列对屏幕的基本功能的演变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帷幔、银幕、荧屏、计算机显示器到各种移动终端的运用.
              B.从分割空间到创造新的空间来提供人与屏幕交互的多种可能.
              C.从简单地区分时间到能为人们充分利用和掌控时间提供条件.
              D.从呈现简单的影像到能将各种复杂的文本、图象等呈现出来.
              (2)下列对文中“屏幕充满了源于二律背反的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面上看,屏幕的构成材料等都是物质的;实质上,屏幕可以通向所谓的“信息空间”,又是非物质的.
              B.屏幕既反光又透明,人们既可以停留在屏幕表面,评价其尺寸、比例等,又可以深入到内里,评价它所呈现的大千世界.
              C.屏幕几乎是隐显变化最鲜明的审美对象,当它未映射影像呈现内容时是隐的,当它呈现影像时又是显的.
              D.屏幕一方面是空的,可以容纳或展现丰富的影像,另一方面又是实的,在需要时可以充当有说服力的证据.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屏幕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飞跃,屏幕技术、屏幕艺术、屏幕文化已成为当代各相关领域的重要方面,这构成了屏幕美学的研究背景.
              B.当代屏幕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意和图形技术找到了新的结合点,也使屏幕艺术在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C.电影银幕使屏幕之美增加了新的维度,将经过剪辑所创造的艺术化时间提供给观者,使观者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去观看.
              D.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屏幕改变了我们的存在方式,也更新了我们的文本观,人可以影像的形式存在,文本也可以影像的形式呈现.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象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象空间是作家进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D.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户乃至城镇居民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
              在A市J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使用.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它通过燃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10厘米、高约30厘米)组成,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适用.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做饭的能源需求.
              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比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D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他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以前用酸解法分离,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进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了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 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
              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
              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C.利用秸秆酶酵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
              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2)文中谈到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有“几个关键技术”请根据文意简答这是些什么技术.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对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伐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追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
              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斗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学习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
                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凶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寿延年,娄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极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下列对“数字海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续地观测海洋,从而采集到有关海洋世界的各种数据.
              B.数字海洋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对海洋信息综合厂里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海洋世界.
              C.数字海洋拥有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有关海洋世界的多种信息,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
              D.数字海洋不仅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的海洋世界,还可以根据有关需求预测未来海洋世界的状况.
              (2)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内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海面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B.通过信息网络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
              C.建设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二次开发.
              D.建设数字海洋要注意完整性,以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和各家共用.
              (3)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
              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
              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海洋之所以能对未来海洋场景进行预测、预现,与它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有关系.
              B.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不存在矛盾,因为数字海洋可提供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资源受海洋权益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们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D.只有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才会有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教练的艺术形成式表现了埔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诉外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扩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阅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取脏,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2)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3)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            
              (4)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
              答: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医学界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
              (1)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
              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
              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
              (2)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
              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即东方医药学不光指汉族、藏族的医药学.
              B.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C.原来人体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各自独立,没有联系.
              D.现代西医学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阐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
              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
              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
              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1)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0》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一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