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杨绛先生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是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仔细思考后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自称为“我”.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着一个‘灵’字,其实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
                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有所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
                她曾说过,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滋养精神.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杨先生指出:“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这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杨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
              (1)下列对第二段中杨绛先生所说的“灵”与“灵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灵”是一个复合概念,是人本性中固有的,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也没人知道它从何方来,但是它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B.“灵”就是“灵性良心”:“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C.“灵魂”并不在“灵”的一面,而是在“肉”的一面,它是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
              D.“灵魂”是人个体生命的核心,是看不见的,附着在看得见的肉体上,形成一条人命,去掉“灵”字,称其为“魂”,也许更确切.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地生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类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是为了使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更加完美,使人的灵获胜.
              B.人生中灵与肉的斗争,并不是灵魂与肉体的搏斗,而是人内在的自我意识与肉的斗争,其实质是灵与附于肉体的灵魂在斗.
              C.人生的目的,是由天地生人的目的决定的,用“灵”来引导“魂”,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
              D.所谓的有信仰,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怀着有“如神在”敬畏之心,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历史经历几千年,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远胜于古人,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在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多大进步.
              B.杨绛认为人需要锻炼,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磨砺人的灵魂,锻炼的结果是让人的灵魂得到洗礼与升华.
              C.杨绛先生认为,只有有信仰的人,才相信灵魂不灭,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人生才会有价值.
              D.杨先生的思考与言论,针对的是让人忧虑的社会风尚:许多人重物质,怀疑“形而上”的精神境界,追求金钱,贪图享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
              宗白华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①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
              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
              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生波澜壮阔的造诣!(本文有删改)
              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1)关于诗书礼乐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因此,从根本上讲,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就是艺术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
              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礼”作用于群体,造就群体生活的和谐;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陶冶个体的性灵.
              C.诗书礼乐的文化能够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对中国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礼乐可以在群体生活中养成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石斧石磐升华到圭璧等礼器乐器,烹调器及饮器升华为国家至宝,礼乐使生活中的日用器具超越了实用层面,进入艺术领域.
              B.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亲和、“不隔”的,对用具器皿的制作不单是为了控制自然,满足生存所需,还希望以此表现对自然的敬爱,反映自然所给予的启示.
              C.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制作具体器皿时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
              D.礼乐在社会生活中担负具体功能,调节社会关系,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地的节奏与和谐在中国社会的礼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物质器皿、礼乐生活与天地境界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三者融通和谐.
              B.人类社会里的礼和乐体现着天地运行的大道,而礼之本在仁,在于音乐的精神,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
              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D.西洋艺术直面人生中的冲突与悲剧,展现波澜壮阔的人生气象,与表现和平静穆的中国艺术相比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回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交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费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    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    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
              (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尺度
                                                     彭程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多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的叫喊“不创造毋宁死”,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当代哲学家雄特跟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喝和.这些人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但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尺度.也许梭罗概括的最到位:“如果谁没有跟随队伍的步伐,很可能他听到了另一种歧点.”他们对传统的尺度不以为然,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标高.越是杰出者就越勇于冲破流俗,因为他们的目力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更能窥见大美所在.相比人云亦云者,他们更乐于自己决定怎样迈步.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美貌.一条因果之链连接了二者.而所谓个性,不过是源自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由此而生的特异的行为姿态.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这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看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这当然令人雀跃,但为什么很少听人谈及要为自己选择独特的生存尺度呢?为什么不努力将尺度设定的更合理、更美好、更杰出呢?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类”示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C.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D.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E.本文开篇提出“尺度”的话题,接着论述其“相对性”,在阐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个个性”.
              (2)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
            • 6.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专家与通人
              雷海宗
              ①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②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
              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太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
              ④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我们时常见到喜欢说话的专家,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离本门,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的科目在全部学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专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
              ⑤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今日大学各系的课程,为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课程不是根本不设,就是敷衍塞责,而外国大学研究院的大部课程在我们只有本科的大学内反倒都可以找到.学生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当然难以再求旁通. 一般的学生,因根基的太狭太薄,真正的精通(  )谈不到,广泛的博通(  )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的善于自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
              ⑥凡人年到三十,人格就已固定,难望再有彻底的变化,要做学问,二十岁前后是最重要的关键,这正是大学生的在校时期.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来作最后的决定.此时若对学问兴趣立下广泛的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学期间,就造成一个眼光短浅的学究,将来若要再作由专而博的功夫,其难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种的学术都过于复杂深奥,无人能再望作一个活的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纪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有趣的时代,今日求知的时会也可谓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岂不冤枉可惜?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
              《大公报》(重庆版)1940年2月4日“星期论文”专栏
              (1)第①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    
              (2)下列对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
              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
              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
              (3)第⑤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    
              (4)联系上下文.为第⑤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①也 更        ②既  又
              (5)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
              (6)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
              鲁迅  朱光潜  马克思  爱因斯坦.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金开诚|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
              (1)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B.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
              C.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
              D.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
              (2)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
              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
              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人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
              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的舞台.
              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