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的故乡观
                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其次是将故乡泛化.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对现实漂泊处境的抗衡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然后是将故乡意念化.
                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1)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 3.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 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
              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的.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须,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活动的,这些节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民俗的讲究或者说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这些东西关联在一起,和祭祀、主导、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节日所承载的内涵和文化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而且,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是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但是,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我们应反思,为什么在美国华人聚居区还有年夜饭、守岁、压岁钱和拜年问候的声音,在华埠的商店里为什么还有红灯笼、红福字、红爆竹、红蜡烛、红色年糕和红色唐装?或许韩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
              (有删节)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现象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走向富裕,压岁钱水涨船高,节日的经济意味越来越浓.
              B.随着通讯的现代化,过节时大家己习惯了编发短信互贺,进行“隔空对话”.
              C.传统节日现在已不再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成了商品交易的载体.
              D.国内不少人对产生于国外的、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情有独钟.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徽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
              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
              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
              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题.
              时尚浅说
              黄毓璜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不是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骛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2)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
            • 6.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
              熊易寒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  )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  )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  )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1)概括第①段大意.(25字以内)
              (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A.通常  大多  都      B.大多  通常  都
              C.都    通常  大多    D.通常  都    大多
              (3)第③段加横线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    
              (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
              (5)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6)作者认为优秀的文献综述具有哪些价值?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他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前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予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得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崛起其他三种境界.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
              B.韩非子说“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其中“以质信言”是指以质朴的语言进谏,“鄙”则与孔子话中的“野”意思相同.
              C.班彪说《史记》“文质相称”,这可能是借用了《论语》的意思,从文学角度对《史记》外部风貌作出了高度评价.
              D.魏晋以后文论中“文”、“质”二字的含义也大都沿用了孔子的意思,只是少数场合可以大体理解为形式和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难言》指出,如果分别采用“文”或“质”不同风格,就无法达到向国君进谏的目的.这是“文”、“质”涉及社会生活的一个例子.
              B.“文”和“质”这一对概念的含义,不但在古代文论中大致上是一以贯之的,它跟最初评论人物时的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的.
              C.从古代文论来看,如果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兼用华美和质朴的语言,那就会使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
              D.当古代批评家不满于文坛风气,要求加强“文”或“质”的时候,就意味着当时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过于靡丽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1)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2)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3)下列对“我们与其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因为泰讷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
              B.泰讷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绝望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讷说法中的有益因素.
              C.我们一旦把泰讷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也就起到了它的警告作用.
              D.泰讷的说法不是对技术绝望,而是对人类滥用技术的严厉警告.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 10.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