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书法艺术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它的艺术表现载体,是中国文明的传播工具一一汉字.书法艺术以文字为母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它的所有语言样式,所有繁纷复杂的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离开文字而无从立其身.第二,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相为表里,不可分解.第三,由于书法艺术以中国书面语言形式体系为裁体,与实用书法同体、同步发展,这就造成世界艺术史上的罕见现象: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
                除了“艺术的书法”,“实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只居于极小范围和很低端的位置.
                文字实用功能的实现,实际上只需要基于“六书”而形成的字符体系.这个体系,是否具有艺术美感,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对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没有影响.但是我们的先民,依托于“六书”符号体系,演绎出了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和变化无穷的汉字书法形式语言.这是既可以满足信息传递功能需要,也可以满足审美需要的“双功能”书法形式语言.
                审美书法对实用书法实现全覆盖,使人们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从艺术形态的来源说,书法没有什么特殊,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但书法的特殊性在于:舞蹈、演唱,都来源于生活原型;一旦它们升华分离后,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艺术从来不干预生活.书法的情况特殊,它是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一所有的书写场合(不管实用还是审美),都可以用书法.它确实挑战了世界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也挑战人们对艺术特性认知的极限.这也是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能认识到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文献档案”而且更是“艺术品”的原因.
                作为实用文字书写,毫无疑问,书写文字内容需要有可辨读性.书法艺术秉承了“实用书写”的全部特性.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看,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没有语序的“梦呓”式书法,从来没有被允许成为“艺术书法”的一种创作模式.
                中国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和日常社会生活结合最紧密,最具国民普及性和国民素质涵育功能的艺术.同时,也一定是最具有生命力、延续时间最长、传播地域最广的艺术.“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阅读和书写习惯.但在书法艺术领域,传统的书写方式一直被保留.即便在现代社会建筑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场合需要从左往右横写.书法家们还是乐于保留原来的习惯,多数选择从右往左书写.包括书法家坚持用繁体字书写.这些都可以体现,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立精神和顽强韧性.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2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文字为载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随文字、传播而繁衍.
              B.汉字的书法形式语言具有“双功能”,既有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又有满足视觉愉悦的审美功能.
              C.书法的所有“语法”、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书法为里、文字为表,不可分解.
              D.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国民普及性和国民素质涵育功能的艺术.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不仅延续时间长,而且传播地域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时,常常陷入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实用性的,是非艺术的困境.
              B.艺术书法与实用书法同体、同步发展的结果是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实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
              C.从艺术形态的来源看,书法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是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
              D.“可辨读性”一直是书法艺术遵守的一个艺术原则,文不成句的书法不会被认为是合格的书法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常实用书写中,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可由书写者自便,但必须遵守“可辨读性”原则.
              B.在书法艺术领域,传统的书写方式一直被保留,这表明中国书法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立精神和顽强韧性.
              C.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认为中国书法是艺术品的原因是,它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挑战了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
              D.汉字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必将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地域最广的国际艺术.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错 误
              --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张晓风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枝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呜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又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潘朵拉的盒子”有此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朵拉“开盒子”复杂得多.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尽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里还灌了铜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六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
              《小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是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出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
                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行政上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截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
                这一段段美丽的错误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的依时开花.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惠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持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订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缴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叉路.叉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的可以“通幽”.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何妨采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让叉路可以是另一条在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
                                                                                          (有删节)
              (1)文章的开头引用郑愁予的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作者选择的中国故事中一共写到了几个“错误”?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文中“错误”的含义.
              (3)结合文意,鉴赏画线的语句.
              (4)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流俊赏的周郎哪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这一句中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画面感.
              B.“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说明善意而美丽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普遍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美丽的故事.
              C.文章说“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方式”指的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的错误.
              D.倒数第二段从故事中的错误写到生活中的错误,说明故事中的精彩在生活中也有,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E.这篇文章开头说“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结尾又说“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首尾呼应,旨在告诉人们,不但要有容错的胸怀,还要有犯错的勇气.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的弃老习俗
                ①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②徐永安副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③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④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惠介拍摄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⑤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1)与“弃老习俗”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中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在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或自身生存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为然.
              D.从各地弃老习俗来看,六十岁是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遗弃年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六十岁已基本丧失劳动或繁衍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的传说,古时曾流行过不养老人的习俗,令其在弃老洞内自毙,并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B.第②段承接第①段,通过对大量寄死窑等的考察研究,诸多事实表明这种弃老遗俗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也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第③段探究野蛮的弃老习俗曾经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第④段与第③段构成并列关系,指出其他国家民族也有弃老习俗,并先后列举了日本、朝鲜和非洲的弃老习俗.
              D.第⑤段首先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接着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传统,这种敬老观念和习俗的形成,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B.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C.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D.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 4. 回观世界艺术发展史,从起源上看,艺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凭借想象力独立创造的,另一类是从对生活某些活动的模仿变异升华而成的.前者的创造或许受生活中零碎元素的启发,但没有直接的模仿物;后者则有生活的原型,在生活原型基础上作美学提升.第一类的典型代表可推建筑,第二类的典型代表可推舞蹈.书法跟舞蹈一样,属于第二类,是某些生活活动的艺术化.从艺术形态的来源说,舞蹈来源于生活原型,但一旦升华分离后,便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艺术不干预生活.但是,书法却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所有的书写场合(不管实用还是审美)都可以用书法.
                 由于书法艺术与汉字书面语言书写体系同步诞生、同体演进,从艺术特质上,也就秉承了“实用书写”的全部特性.
                 从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看,无论在“艺术服务生活”的前期(所有书法作品都直接服务生活,没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书法),还是宋元以后“艺术服务艺术”(无生活功能目的,书法家为表现而创作),审美的书法成为书法艺术主流的时期,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
                  实用书写受“记录”或“抄写’’的效率原则约束,书写时不能“颠倒”或“打乱”文字顺序随意书写.书法艺术创作也是如此.这使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虽同属“写意’’一系,但在创作演进的过程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中国画对一个画面内的不同描绘对象,有大体的空间顺序要求,但这个要求是很宽松的,对画家不产生严格约束.书法家则不同.“一字乃终篇之准”,书法家一笔下去,就必须顺笔势往下写,一气呵成.书法家的多数作品,都是在“单向时空行进”状态下完成的,不像绘画艺术,勾、皴、点、染,都可以逆向“行驶”,来回反复修改、涂改.
                 至于其他的,由实用写而孕生的多种书体形式语言体系,都源于其最初“象形”文字对生活对象的象征性模仿.而从象征性模仿的图形,到抽象字符体系的形成,再到抽象字符体系的“艺术化”多元变异、拓展,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经历了一次次几何级数的裂变,最终臻于全面的个性化形式出现,其背后的推动者和动力源,都是生活实用书写.
                                                               (取材于郑晓华<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
              【相关链接】
                  有一些文字设计服务网站,收集了各个朝代书法名家的字迹,把它们拆散之后,再任意组合,简单而方便,但是无论怎样排列,都觉得呆板生硬,其原因是不同名家的“字与字”之间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不能体现书写者当时情感上的微变化,缺少一气呵成之感.所以,现代科技制造的“实用书写”,无法完全取代书法艺术,也不具备书法艺术的表意抒情性.然而,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虽然书法艺术在可见的未来不会消亡,但为适应审美生活发展的需要,书法艺术也一定会在形式语言方面发生变化.
                                                                (摘编自张文鹏《键盘时代的书法审美》)
              (1)根据上述材料,推断下列不属于“在生活原型基础上作美学提升”而成的艺术形式的一项是    
              A.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构成听觉意象来传情达意的音乐艺术.
              B.用口头讲说的传统的表演形式来讲述历史故事的评书艺术.
              C.以镜头撷取生活的瞬间并将其转化为视觉图象的影艺术.
              D.运用文学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艺术.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书法只能应用于实用书写场合,因为它始终没有脱离生活原型.
              B.宋元以后审美的书法为艺术而艺术,已丧失生活中的实用功能.
              C.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同属“写意”一系,对空间顺序也都有要求.
              D.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经历了象征性、抽象化、个性化的发展过程.
              E.键盘输入无法完全代替汉字书写,更不可能取代书法的艺术功能.
              (3)书法艺术与实用书写的关系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作简要概括.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华教与中国传统信仰
                                              郭沂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信仰为宗教,故其终极价值是宗教性的和非理性的,如西方文明中的基督教、伊斯兰文明中的伊斯兰教等;而中国人的信仰则宗教、人文并行,故其终极价值为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非理性与理性齐驱,而尤以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为主.我归之于五个部分:华教、儒家、道家、佛教和文学艺术,其中华教和佛教属宗教信仰,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属人文信仰.这五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何谓华教?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道教和佛教外,还有另一种更重要的宗教.它不但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而且一直高居国教的地位,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如果说道教和佛教是一种团体性宗教,只为部分中国人所信仰,那么这种宗教则是一种全民宗教,为中华民族几乎所有成员所信仰.因此,我依照犹太教、印度教等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先例,称之为“华教”.
                华教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上天崇拜.“天”不仅是自然之天、宗教之天,也是义理之天.它是信仰和理性的统一体,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上帝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第二,祖先崇拜、民族始祖崇拜与圣贤崇拜.祖先是我们生命所由来.民族始祖崇拜由祖先崇拜衍化而来,民族祖先就像家族祖先保佑其家族成员一样会保佑民族.圣贤崇拜的对象是往圣先贤.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祖先,故圣贤崇拜仍可看作祖先崇拜的进一步衍化,第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这些都可归为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而社稷崇拜的对象则为土神和谷神.至于日月、风雨、雷电、山川、树木等,都可成为自然崇拜的对象.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第四,巫术、卜筮和方术.第五,郊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第六,经典.华教的经典为孔子编订的六经.《庄子•天下》曾说古之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这里的“古之道术”实际上就是中国原生态的宗教母体.从《天下》的描述看,六经为华教之载体.第七,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这是上述种种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蕴涵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华教的至上神是天,而只有皇帝才可称为“天子”,有权力祭祀上天,所以皇帝不但是最高的政治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权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教又衍化出许多自成一体的宗教形式.可以说,中国本土宗教多与华教存在血缘关系,属华教支裔,应归为华教家族,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和道教,但更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儒教”这个概念.“儒学”和“儒教”这两个概念并行不悖,“儒教”不能代替或涵盖“儒学”,因为儒教和儒学有各自的界限,二者的关系犹如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即儒学是一种学术体系,而儒教是一种宗教.就像佛教有庙宇、道教有道观一样,儒教也有宗教场所孔庙(文庙).
              儒教和道教一方面孕育于华教,另一方面又分别是儒学和道家的宗教化,所以有两个源头.因此,既可以归之于华教系统,又可以归之于儒家或道家系统.
                儒、释、道是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已经为华教、儒家、道家和佛教所浸润,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信仰系统的表现形式,所以也起到了信仰的作用.当遇到挫折时,人们去拜神,但中国古代的许多士大夫却去读《庄子》、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和欣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从中获得精神寄托,这样文学艺术也可以归到信仰里边了.
                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相辅相成.一方面二者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中国的宗教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则是一种宗教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人文信仰分别成为不同人群的主要信仰形式.以士大夫为代表的社会上层多倾向于人文信仰,而以百姓为主体的社会下层更青睐宗教信仰.
                                                                                      (文章有删节)
              (1)下列关于“华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教即中华民族的宗教,如同印度教、犹太教一样以民族命名,是与其他民族宗教并列的主体宗教.
              B.华教、道教、佛教并列,为几乎所有中国人所信仰,是一直高居于国教地位的全民族性的宗教体系.
              C.华教中的自然神灵崇拜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社稷崇拜,祖先崇拜衍化出圣贤崇拜、民族始祖崇拜.
              D.华教以天为至上神,以皇帝为宗教权威,以孔子编订的六经为载体,以社会习俗和传统节日等为表现形式.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国人既信仰宗教又信仰人文.这些信仰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
              B.在中国人的信仰中,华教、佛教具有宗教性特征,儒家、道家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人文性特征.
              C.中国本土宗教中的华教是反映中华民族的宗教情怀的正宗大教,儒教和道教更多地被当今学者称为“民间宗教”.
              D.宗教信仰与人文信仰相渗透,宗教信仰具有人文色彩,人文信仰具有宗教色彩,两种信仰各有自己的受众.
              (3)根据本文的内容,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多数民族信仰宗教,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人文,因此相对于本国文化,中国传统信仰的地位高于其他民族信仰的地位.
              B.儒教是一种脱胎于华教的宗教体系,儒教又孕育了儒学这种学术体系,因此,儒学包含于儒教的范畴之中.
              C.无论属于宗教信仰的华教和佛教,还是属于人文信仰的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都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D.因为文学艺术属于人文信仰,所以许多人遇到挫折时便从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寄托.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他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防如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他们包楼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下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饲料带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 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统计材料表明,饲料带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两要少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1)下列说法符合文艺的一项是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无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盔盟是奏{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讨辛茅蒺询.《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3)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4)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
              (1)《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2)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陵.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
              B.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
              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内统称为“龙城”
              D.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讲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