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 2.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 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怎么又…”
              B.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C.我要登上北高峰,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妙体验
              D.面对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问那个卖家具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C.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 5. 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 6.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何认识房子的损坏程度?专家称,房子是否损坏,具体要看是哪里损坏?如果是骨架损坏,那房子就需要重建.
              B. 我昨天看了篇以“韩寒大战方舟子”为题的文章,二人之间的辩论愈演愈烈.
              C. 我的同桌是一个十五、六岁花季少女,只是言谈间略显出坚强的个性.
              D.米教授对他带的研究生说:“书一定要多读,同一本书每多读一次便会有新的收获,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啊.’”
            •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真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B.四月的家乡,美不胜收,油菜花啦、樱花啦、哩哗啦,竞相开放,姹紫嫣红.
              C.《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有改动.
              D.大块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 8.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惘然”的“惘”按音序查字法查应查“M”;“尴尬”的“尴”按音序查字法应查“G”,笔画共有12画
              B.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句末“.”应改为“?”)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期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D.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句中的“囊括”使用不当)
            • 9. 小作文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这篇习作.
                                           感恩父亲
                ①                           
                ②父亲头上寸草不生,也许是满足于光头的清凉,也许是仰慕光头明星的帅气,他也弄了个光头,眼睛虽然近视,但又大又有神,好像什么谎言都能被他看破;他脸上已留下岁月的痕迹,细看已不太年轻;他衣着讲究,常穿得整整齐齐,很有风度的样子.
                ③我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不着家了.
                ④冬天的早晨,他送我上学,我似一只刚出生的小猫,蜷缩在他身后,吹向我的冷风被他的身子挡住,悄然向四处逃窜.他虽然双耳冻得由红转紫,仍然腰板挺直地走着.到了学校,他总是站在校门口,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一直要目送我走进学校才离开.
                ⑤有几次,我看见他那瘦削的身影在车影人影里穿梭,                           
              (1)请根据文意,在第①段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作为这篇习作的开头.
              (2)第②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3)第④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替换.
              (4)从结构上看,有一段与文章内容不符,请找出来,并说说该怎样修改.
              (5)请为这篇习作补写一句话作为结尾,使之与开头照应.
            • 10.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一天,他在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时,竞然发现自己一个宇也不认识了,极为恐怖的是,即使是拿出他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来看,也感到一无所知…后来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上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疾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旅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其语言行为便出现异常,常见的表现是患上“失语症”,“失读症”就是失语症中的一种.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
              左半球这个中枢受损,
              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例如,这位美国少年,就是因为脑外伤患上了这种“失读症”.但事实上却不完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使用的都是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欧美人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要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欧美人患“失读症”的概率多,而中国人、日本人患失读征”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重和美国儿重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都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患“失读症”的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让他在一张纸的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最后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竟毫不费力的就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
              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完全把病治好.后来,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者通过不断的训练能慢慢逐步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⑧由此可见,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
              充分、
              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1)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使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也感到一无所知…”中的省略号作用是内容的省略
              B.第②段“失语症”和第⑦段“唤醒”中的双引号用法是一样的.
              C.第④段“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的冒号可 改为破折号,作用不变.
              D.第⑧段“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中的顿号改为“与”,意思不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的关联词语“只要…就…”使用不当,根据上下文推断应改为“只有…才…”.
              B.第⑤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其中”一词,说 明中国儿童智商高的原因有多种.
              C.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初步”一词说明费城心理学家的这次试 验刚有效果,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⑧段中的两个“更”字,从程度方面说明学习汉语能促使人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发展.
              (3)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 的说明方法是    
              A.空间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B.时间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C.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D.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