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爱的味道

              ①小区一楼住着一对夫妇,生活极有规律。晨起锻炼身体,晚上去广场散步,生活简单随意。因为房屋临街,夫妻俩喜欢敞开房门,坐在那里看书、品茶,或是悠闲地看着过往行人。

              ②每当屋子里飘出美食的味道,就能猜出他们的儿子回来了。那家男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极少回来。儿子回来时,也是夫妻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往返于菜市场和家之间,仿佛要把世间美味全部做给儿子吃。

              ③小小的房子里,总是传出香喷喷的味道。有时路过门前,我会开玩笑地说:“今天是炖鱼吧,离好远就能闻得到呢。”女主人笑着说:“是呢,尝尝吧,味道很鲜美。”几天后,儿子走了,没有了香喷喷的味道,房间又恢复平静,夫妻又开始简单随意的生活。

              ④爱是有味道的,虽然美味佳肴在哪里都能吃得到,但是出自父母手里,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⑤有位朋友不喜欢吸烟,但每次回到乡下,闻着那熟悉的廉价烟叶的味道,就会想起他的父亲。

              ⑥那时家庭生活贫穷,为了供他读书,家里的经济一直捉襟见肘。他每次回家取生活费,父亲都会犯愁,但却从不让他分心。昏暗的灯光下,父亲吸着长长的烟袋锅,伴随着袅袅青烟,有轻轻的叹息声。

              ⑦“爸,别抽烟了,对身体不好,家里实在没钱,我就不读书了。”父亲笑着说:“吸烟是为了给你驱蚊子,你不要有顾虑,好好学习才是正事。生活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父亲轻描淡写,他早已泪湿枕边。

              ⑧朋友说,艰难岁月里,父亲努力地支撑着家,面对困难父亲从不说苦。古人解忧,唯有杜康,父亲解忧,却只能吸烟。父亲的身上充斥着浓浓的烟味,隔了好远都能闻到,那时心里极不喜欢,当父亲离开人世,才惊觉内心深处是如此留恋一种味道。

              ⑨有一次坐长途火车出行,坐我对面的是一对老夫妇,他们很紧张地抱着一个塑料袋不松手,奇怪的举动引起乘警注意,便要求他们把袋子打开,老夫妻摇头不肯。乘警越发觉得可疑,强行打开塑料袋,一股浓浓的酸味弥漫开来,袋里竟然装着几棵酸白菜。原来他们是去看在外地工作的儿子,而儿子在家时最喜欢吃酸白菜,因为怕酸味淡了,老夫妻包裹了好多层。⑩那次旅游的沿途风景早已忘记,而行程千里抱着酸白菜的老夫妻,却停留在记忆里。酸酸的是爱的味道。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品味,总能发觉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在岁月里,足以温暖苍凉的人生。

              (1) 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②段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

              (3) 第④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4) 文章最后写道:“生活中只要用心去品味,总能发觉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在岁月里,足以温暖苍凉的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并不缺少爱,只要我们用心品味,就一定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对身边爱的发觉与品味。

            • 2.

              钟情向日葵 王本道

              ①立秋过后,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就开始零落稀疏起来,风透过窗纱送来阵阵隐约的凉意。隔着宽大的窗户,几株向日葵正在院子里挺拔而婀娜地闪烁着灼人的金黄,不经意抬头,也是满眼可以欣赏的风景。

              ②自从搬进这个院落,每年都要在窗前栽下几株向日葵,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向日葵度过了十几个春秋。

              ③在这段漫长而又真实的日子里,向日葵与我虽相对无言,彼此间却似乎已经形成一种神秘的默契。骄阳下巍巍然如华盖蔽日,酷暑中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窗口作画框,我每天享受着它们带来的恬静与清凉,纵有多少困顿与烦恼都如云烟尽消。

               ④向日葵是自幼就熟知的,但在很长的时日里,却对它熟视无睹,直到1968年下乡“插队”。插队的乡村地处辽南山区,我和其它五位男女同学同住在生产队长刘大爷家里。我们住的几间屋子的窗前,每年入夏以后就会有几株向日葵渐渐长开,宽大的叶子衬着金黄色的花盘——那是刘大爷精心替我们种下的。一株株向日葵,傲然挺立,光彩灼灼,流溢着农家生活的芬芳!

              ⑤插队三年,其实是一段孤独寂寞的时光,但窗前的向日葵减轻了我的苦闷。春天它似乎比所有花都显得沉稳,当各色春花相继绽开,漫山遍野花姿妖娆时,向日葵尚在默默地伸展着修长的枝干,滋润着硕大的叶片,悄悄然,不喧哗。直至入夏,它才渐渐孕育起圆圆的蓓蕾。从蓓蕾到绽出花瓣,又要相当时日。直到盛夏,一朵朵灿烂耀眼的金色葵花才圆满地绽开。向日葵的花期极长,从盛夏开到中秋,疏密有致的金色花瓣,宽大肥厚的心形叶片,与阳光同在。黄绿色的花盘中,细嫩如绒毛的花蕊似一个个柔软细腻的小生命,静静地享受着阳光的哺育。

              ⑥生长在我居所窗口的向日葵,让我一扫躁动而心情亮丽,雨中的向日葵则更让我心境舒朗。北方的盛夏,常常是一片乌云从天边掠过,接着便化作暴雨倾盆,众多娇嫩的花被“零落成泥碾作尘”,向日葵在雨中却能优雅地“伸出手掌”承接甘露,忘我地陶醉其中。风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叶片被雨水洗得发亮,安详而静美。这中间,有一种蓬勃朝气在潜滋暗长。

              ⑦年事渐长,阅历渐多,我在祖国的其它地方也发现了向日葵,仿佛你特别期盼某种事物时,就更容易让它从迷蒙的背景中凸现出来,更容易发现。到处都有它,一株,几株,一片……流动的光影和灿烂的色彩总让我神驰心醉。在东北和西北的广袤疆土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葵花田,似火的光影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际,倏忽让我想到身穿草绿色军装的士兵方阵,神采奕奕,时刻准备听从祖国的召唤。

              ⑧当年梵高画向日葵不知是蕴藏了怎样的思考玄机,但是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让我解读向日葵的生命奥秘时,愈加景仰它执著于太阳的精神,崇尚它安详静美而又雄姿英发的生机!

              ⑨有人说,“美是邂逅所得”。无论是对一个人或是一样东西,只有先入了心,才能真正入眼,“一见钟情”也因此而产生。从儿时对向日葵的熟视无睹,及至青年时代对向日葵的钟爱,邂逅美丽毋宁说是邂逅了热爱美丽的心灵线索。如今,许多人放逐宁静,四处寻找富裕而热闹的日子,农家院落里的向日葵也少觅踪影,而生活在城市丛林之中,我又时而为眼前的日新月异欢欣,时而渴望一个宁静的去处,便愈加在意窗前那点金色的葵花。

              ⑩每年照例栽下几株,只愿让自己的内心也长满宁静的向日葵,如原野,可诗意生存,淡泊写作。

              (1) 我钟情于向日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2) 第②段中“年复一年,我已同 我的 向日葵度过了十几个春秋”一句中加下划线的“我的”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文章第⑤段与第⑥段都写了向日葵对“我”心情的影响,角度有什么不同?

              (4) 第⑨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 在生活中,几乎各种花都有对应的“花语”。请你结合选文,参照下面栀子花、莲花的“花语”,给向日葵写一段“花语”。(不要求句式完全相同,40字左右)

              栀子花:喜欢此花的你有感恩图报之心,以真诚待人,只要别人对你有少许和善,你便报以全新的感激。

              莲花:喜欢此花的你是个谦谦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面对繁杂的尘世,往往能保持高洁的情操。

              向日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⑴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⑵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 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和《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⑶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人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 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缓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⑷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 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 “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⑸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明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⑹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 第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作者列举了三位古人的事例对其进行论证。请再列举两个现代名人(不限中外)读书的事例作论据。

                                                                                                           

              (5)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请你写两句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材料一】曹文轩: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

              【材料二】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4.

              相依外祖母  

              许立强

              ①不知别人最早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几岁,我最早的记忆是四岁,那一年经历的一些事情已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我却至今念念不忘,历历在目。

              ②那时我和外祖母住在济南市十一马路路东一个大院里,院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我和外祖母住的是一幢坐北朝南一室一厅的平房。

              ③我外祖母叫贺绳梅,祖籍德州,我四岁那年她50岁,身高一米六多,椭圆脸,齐耳短发,经常穿一件自己缝制的蓝布大襟上衣。她学过裁缝,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平日的工作是给十一马路路口一家服装店加工服装。服装店揽来了活就通知她去拿布料,在家里做好了再送回服装店,返回家时手里便多了块儿八毛的人民币。我记的那时外祖母经常领着我去服装店要活做,而店老板则是经常回答:“没有,有了活一定会通知你。”

              ④ 我四岁那年,中国遭受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全国都在搞“生产救灾”,我外祖母裹过脚,干一些劳动强度大的活力不从心,她就帮着左邻右舍干些裁衣服、织毛衣、看孩子等力所能及的活,人家给钱也不要。一个院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外祖母都是让我喊爷爷、奶奶、叔叔、婶子,爷爷、奶奶、叔叔、婶子。我记得三爷爷是个拉地盘车的,他给罐头厂送货回来常带一些苹果皮、梨皮之类的食物送给我外祖母,外祖母舍不得吃都省给了我。为了省下粮食喂我,外祖母还经常出去捡一些草根之类的东西回来煮着吃。不久外祖母患了水肿病,我按过她那虚肿的腿,按下去就是一个坑,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我却被她喂得胖乎乎的,每当有人看着我那圆润的脸庞,夸我是个大胖小子时,外祖母便笑的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一种掩饰不住的成就感。

              ⑤我和外祖母的日子过的虽然艰苦,但很温馨。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我是她倾心培育的青禾,孤寂时的寄托,黑暗里的光亮,艰难面前的希望。而外祖母则是我遮风避雨的大树,她的怀抱是我歇息沉眠的港湾,她的关爱是我成长沐浴的阳光,她的教诲是我滋润心田的雨露。

              ⑥后来,我和外祖母离开济南去了淄博,去了我父母工作的地方淄博市博山区。

              ⑦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走的那天是一个阴雨天,外祖母天不亮就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收拾起早已整理捆绑好的行李乘一辆三轮车去火车站,屋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四周一片漆黑,为了不惊动左邻右舍,外祖母说话声音压的很低,搬动行李轻手轻脚。可谁知左邻右舍的灯还是敏感地点亮了,家家户户的门都相继打开,涌出来很多人来为我们送行。外祖母很感动,看不出她眼里是不是含着泪,但告别的声音里夹带着抑捺不住的哭腔。同院住着的一个靠“蹬三轮”为生的叔叔用三轮车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外祖母掏出钱给他,他说什么也不收,说:“你平时帮我们大家做了那么多事,我咋能要你的钱?”外祖母硬往他兜里塞,他就气急地说:“你这是在打我的脸。”我害怕地拽拽外祖母的衣襟,外祖母才把钱收回来。那人的脸也由怒转暖,动情地对外祖母说:“到了女儿那边别忘了给咱院子里的人回信报个平安。”我外祖母没再说什么,只是使劲地点了点头……

              (选自《散文百家》)

              (1) 第①段运用了哪种叙述顺序?有什么好处?

                                                                                        

              (2)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                                                                          

              (3)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系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我是她倾心培育的青禾,孤寂时的寄托,黑暗里的光亮,艰难面前的希望。(从修辞角度)

              ​                                                                                                                                            

              (4)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系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他就气急地说:“你这是在打我的脸。”(从描写方法角度)

              ​                                                                                                   

              (5) 如何理解第⑦段中外祖母“告别的声音里夹带着抑捺不住的哭腔”所蕴含的情感。

              ​                                                                                                                                    

              (6) 把题目改为“我的外祖母”好不好?外什么?

              ​                                                                          

            • 5.
              阅读《丁香绕》,完成下列各题。
                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丁香花的个头极小,很单薄,但它们懂得抱成团,簇拥着,一串串,相扶相携,如此,才有了和别的花朵争芳的勇气和信心。 
                道路两旁的花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唯独它们不守规矩,淘气地向外探着脑袋,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的光,像挂在竹篮外面的彩色铃铛。 
               虽然淘气,但它们并不做张扬之事,不像桃花和杏花,日本艺伎一样,比着往脸上涂脂抹粉,争分夺秒地献媚,以求春天的恩宠。只是,妆化得太浓,总显得不健康,萎谢得自然也快,失宠的花瓣蔫吧着,如同用旧了的手帕,百褶丛生,看上去甚至不如一棵草漂亮。 
                丁香花们却精灵得很,一个个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有先起床的,有后洗脸刷牙的,反正,都不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A,这样,你就会看到,整树的丁香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这边的落了,那边的开,所以,它们的花期看上去比桃花和杏花要长许多。 
                丁香,绝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是普普通通的属于市侩的花,她们是这个城市里最多的一种花,超市门口,烧烤店前,大排档旁,都能寻到它们的身影,探着头,好奇地打量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有时候被烧烤店的煤烟熏得黑了眉毛,有时候被大排档里的客人用啤酒浇了头……即便如此,只要一场雨就够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干净起来,香气也依然纯正。冬天,它们的花落了,藏起所有的香气,可依然大有用途。浑身被挂满一串串彩灯,天黑下来,它们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灿烂着。 
                每天清晨,伴着一阵阵花香传过来的,还有豆腐脑、果子、油炸糕、葱花饼们的香味。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低缓,有的一咏三叹,有的荡气回肠,吆喝声对顾客的招揽作用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做的吃食味道要好,价格也合理,为人更要热情。 
                这几个小贩因为都是残疾人,所以受了市里的特殊照顾,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自力更生的营生可做。每天早上,几个摊位我都尽量光顾到,在“独臂张”的小摊上买一碗豆腐脑,在“哑巴西施”的豆腐摊买块豆腐,在“铁拐李”的小摊上买个葱花饼,在“盲阿婶”的小摊前买碗馄饨…… 
                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这份营生来得不易,每天早上忙活完,都不忘把地面收拾干净。三轮车推走的时候,一点垃圾都没有,这里好像根本没有人卖过东西一样,只剩下吆喝声,留在人、树木和花草的耳膜里。 
              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这一点, 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的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回到家,妻子并不讶异我买来的早餐花样繁多,也没有被葱花饼的香味吸引,而是在我身前身后走了一圈,抽抽鼻子,惊呼道:“你的身上,怎么有那么多丁香花的香味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一个大男人,掸了我们女人用的香水呢!” (文/朱成玉)
              (1) 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丁香绕”含义的理解。
              (2) 文章开头写道旁的花树、桃花和杏花以及日本艺伎,有什么作用?
              (3) 作者笔下的丁香花与“独臂张”“哑巴西施”“铁拐李”“盲阿婶”等人有何相似之处?
              (4) A处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 6.

              现代文阅读 《春》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 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第④段写的是“春花图”,而划线的句子却写蜜蜂和蝴蝶的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钻”改为“长”行吗?为什么
              (4)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这些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是( )

              A、草地有人活动,所以要写         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

              C、间接写草地,突出草的嫩绿可爱   D、写了草,又写人,构成一个画面

              (5) 选文的第③段写的是"春草图"其中写春草"质地"的词语是_________;写春草"色泽"的词语是________;写春草长势旺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 7.

              读《海燕》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高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剑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 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2) 文中狂风、乌云象征什么?大海象征什么?

                                                                         

              (3)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