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C.顽皮的雨滴最喜欢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D.她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她的妈妈。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 3.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舒翼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很多人对这种花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处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之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选自2017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 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3) 请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从写法和修辞手法两个角度赏析)




              (4) 请结合全文谈谈,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 4.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魅力”、“快乐”、“非常”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副词。

              B.“天真快乐”、“我的成绩”、“今天星期日”的短语结构都不一样。

              C.“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此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这句话的主干是“健康是活动”。
            • 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 (凶恶)   
              B.为生死而不受(从前)

              C.妻妾之 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 乎(停止,放弃)
            • 6.

              这一刻的疼,温暖你一生

              深冬,厚雪,无风。

              炊烟袅袅地飘,弥散在粉红的朝霞里,亦如《诗经》里飘出的那一缕缕情思。

              踏雪而行的人们,穿着厚重而温暖,心态安然。呼着热气,小心慢行,怕踩疼了雪。

              老爷爷推着自行车,也慢慢地走,是怕摔疼了小孙女。穿红羽绒服的孙女,坐在车后座上,红线帽捂得她只露着双亮亮的眼睛,却举着戴了厚而俏皮白兔手套的手,边拍边喊:“大雪!白雪!白雪!大雪……”双脚还踢着车子,震得枝头的雪团儿,闪着凛凛的光泽,无声地纷落。喜鹊也从枝头“呀”地一声打着弧线飞走了。

              昨天化了一部分又被冻了一宿的雪地,格外打滑。爷爷握紧有点抖动的车把手,脚下迈得更仔细,不敢回头,嘴里轻呵着:“坐好,坐好!别摔了。手套戴好,别冻着。冻坏了可怎么上学哟。”

              “爷爷,我戴着呢。你怎么忘戴了呢?冻坏了可怎么送我上学哟!”女孩学着爷爷的腔调,稍稍安静了下来。

              “我不冷。爷爷抗冻,不用手套。”

              “冻得疼吗,爷爷?”

              “不疼。你坐好!戴好手套啊……”

              女孩的红,爷爷的灰蓝,慢慢消失在白皑皑的雪里……

              校门口的女孩,举起手,用毛茸茸的小兔子和爷爷说,拜拜。爷爷疼爱地注视着,久久没有离去。

              女孩,你可知道,这疼将温暖你一生。

              因为,这温暖,一直在我心里。

              也是儿时,也是隆冬早晨的雪地里。只是那时,没有小手套捂住我的小小手。脚下穿的,是那个年代里最享受不过的黄帮鞋。这鞋伴我走过了春秋——夏天是要打赤脚的,现在又踏在冬天的坚冰利雪上。要快跑啊,到爷爷家的热炕头上。不然鞋都冻透了,脚能不疼吗?手已经是猫咬了。

              一冬里的白天,爷爷家的炕头上,总是捂着一床小被子,等待着哪个冒了风雪扑进来的孩子,好伸进手脚去取暖。我家的热炕头儿,白天是不太热的,冬天也是忙在队上的爸妈,舍不得也没时间让那炕头儿像个热炕头儿。

              于是吃过早饭,奔往爷爷家。在奶奶打理灶底的忙碌中,在爷爷笑眯眯的目光中,我如一条敏捷的鱼儿,倏地爬上炕头儿。脚丫子捂在被底下,冰冷的小手儿捂在爷爷满握的手心里,如雪凉的小脸儿贴在爷爷温暖的脸颊上。我暖了,爷爷却疼了:

              “噢,凉死我了,你这小淘气……”

              我傻傻地笑着,知道呵呵笑着的爷爷,心疼着我呢。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爷爷的笑依然清晰,我的一双早已长大了的手,却抓握不到爷爷那粗糙的双手,只留下满握的温暖,是爷爷曾经给我的疼。

              女儿,远在异地的南方求学。瑞雪纷披北国时,南方的枝头上,依然有繁的花,硕的果。女儿想家了,想家乡的雪。电话里,偏要找姥爷,问的是雪,撒的是娇。接电话的父亲,笑语盈盈,说的都是孩子话。我知道,一份可以穿越时空的疼和历久弥新的爱,已跨过千里,飞临女儿的身边。

              一句念,一握手,那一刻,那份疼,要温暖,你一生。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 按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奶奶打理灶底的忙碌中,在爷爷笑眯眯的目光中,我如一条敏捷的鱼儿,倏地爬上炕头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 7.

              从语法知识的角度分析,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整天闷闷不乐, 大概遇上了什么使他烦恼的事情了。(句中的“大概”是副词)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C.鲁迅先生 喜欢北方饭。(句中的“很”是介词)
              D.她不但学习成绩优异, 而且人缘特别好。(句中的“而且”是连词)
            • 8.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互文的句子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烟笼寒水月笼沙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9.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③烟雨之中,谁能数清楚山有几多重?④青山绿水,别有洞天。⑤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⑥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⑦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 
              A.第②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
              B.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
              C.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 10.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座座石坝像一个个卫士,警惕地注视着滑坡、泥石流的动向。

              B.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

              C.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D.前方是什么?前方是未知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