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从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_,全诗紧扣“________”字来写,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分析后两句诗歌中饱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 两个意象简要分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通过“子规”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小令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请结合前三句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 这首小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 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注】①过:拜访。②松菊荒三径: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指隐居之地虽然荒凉,但青松遍植,菊花盛放。③乳:鸟生子为乳。

              (1) 本诗与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中都有“落花”意象,二者寄寓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作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颔联语言浅近,却耐人寻味。请解读诗意,并品析其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