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秋瑾,别号为“易安居士”。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

              C.“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 “采菊东篱下”“人比黄花瘦”,以自然之景反衬青春蹉跎。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引用典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9-10题。(7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分)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4.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 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首句“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C.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

              D.颈联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村民勤劳勇敢的品质。

              (2)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村民怎样的特点?

            • 7.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全诗都是切着“望”字写的,由首联的远望,到颔联的近望,再到颈联的细望,最后是 _______________,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即“ 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 8.

              阅读《望岳》诗,完成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诗句。

            • 10.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 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 诗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