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两句诗妙在何处?

              (2) 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 2.

              送项判官

              北宋·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 华簪常得从鸡翘

              【注释】①泥滑滑:山鸟鸣。 ②青衿:出自《诗经》:“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③白璧招: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即以白璧招聘。 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写出送别时所见的景物,“断芦”和“落枫”点明时间是深秋季节。
              B.颔联着重写渡口离别时所见到的景色,写情写景。

              C.颈联写诗人与项判官的交谊和项判官的为人。
              D.结尾两句是临别赠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良好祝愿。
            • 3.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诗中“愁”具体指诗人因为什么而愁?


              (2) “落红”指什么?后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对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洞庭湖八月水涨,水天浑然一体的景象。   
              B.诗的三、四句中的“蒸”字显示出洞庭湖积蓄丰厚,烟波浩渺;‘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C.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D.诗的七、八句以“钓”为喻,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 6.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 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 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 7.

              下面对诗句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破山寺后禅院》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天气恶劣,风怒号、雨不断,最让诗人揪心。

              D.《卖炭翁》全诗完整地记叙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 9.

              下列对《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B.“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C.一个“空”字突出表现“行人”“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D.“拦”“放”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也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
            • 10.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 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2分)

              答: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