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行驶的小船,也行到绿水前面去了。
              B.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 “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
            • 3.

              村 行

              北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②晚簌:指秋声。簌,大自然的声响。③原树:原野上的树。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菊初黄”间接交代时令是秋季,以“山径”间接点明地点是山间小路。
              B.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
              C.诗人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
              D.全诗描写了诗人在村中的所见所感。
            • 4.

              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展前的紧张气氛。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 5.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的气势。

              C.“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D.“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 6.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两句写出了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为朝廷完成收复失地大业的愿望,同时也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慨之情。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三句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这两句想象奇特,将无形的愁绪,表现得生动形象,语言极富表现力。
            • 7.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 8.

              浣溪沙

                                 晏珠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B.全词语言圆转流利,清丽自然,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C.”几时回”三字道出了今昔的迥异,吐露出词人难以藏抑的轻松喜悦和怀人的情感。

              D.词牌名,即曲的谱子。曲谱短小的词牌称小令,《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 9.

              对下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A.这两首都是元曲作品,都描写了老树的形象;都写尽秋意,却找不到一个“秋”字。

              B.《天净沙 秋》最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暮色中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色彩明丽,为萧瑟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C.《天净沙 秋思》全篇采用静景描写,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感人。

              D.两首元曲用词精炼。《天净沙 秋》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怀。
            • 10.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摇落: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迥( ji ǒ ng ):高远貌。丹枫:枫叶经霜已经变红,故称丹枫。背人飞:离人而去(飞)。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1) 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心情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凄清孤寂
              B.轻松愉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