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写到自己登岳的情景。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吊古凭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 2.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 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 4.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感人至深。
            • 5.

              春光好

              欧阳炯【五代】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 6.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 下面对本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序。

              B.“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

              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 7.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
              B.七八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后的感受。
              C.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 8.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许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③。
              溪云初起日沉阁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⑤夕,蝉鸣黄叶汉宫⑥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咸阳:为秦代都城,位于陕西。中国著名古都之一。②许浑:晚唐诗人。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行将灭亡之时。③汀洲:长江中的小洲。④阁:指咸阳城西楼附近的慈福寺。⑤秦苑:古秦国官苑。⑥汉宫:汉代宫殿。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愁”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时的愁肠忧情,而后面五句诗所写之景都是触发诗人此种情绪的原因。

              B.诗人因所处位置较高,杨柳、汀洲、溪云、夕阳、楼阁、山雨、鸟雀、秦苑、黄叶、汉宫等景致纷至沓来,一一映入眼帘。

              C.颔联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摩,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性勾画。

              D.尾联是诗人感慨之词,是说行人不要素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秦汉旧地如今只剩下由西向东的渭水了。
            • 9.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与“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又承认了错误.
              D.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 10.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