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 2.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3.

              材料一:

              中国山多,河多,桥也多。自古以来,桥与中国人的生活关系密切,由此产生了许多与桥有关的诗词。作为一个意象,桥在许多诗词里往往寄托着某种情思,如下面两首唐诗: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①边野草花,乌衣巷②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商山早行(节选)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④,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注释】

              ①  朱雀桥:金陵城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

              ②  乌衣巷:金陵(南京)城内街名,与朱雀桥相近。据传东晋王导、谢安两家豪大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③  王谢:王导、谢安,东晋世家大族。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皆衰落不知其处。

              ④  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材料二:

              中国古桥的作用

                  ①桥像条纽带,把两头的路连在一起,不因山水阻隔而影响陆上交通。凡是能在陆上通过的东西,都要能一样地在桥上通过,如果能把桥造得像陆一样,也就是说造得【甲】有桥恍同无桥,这造桥的本领,就够高了。要把桥造的如同路一样牢固,桥墩要结实,还要数目多。但是桥墩多了,两墩之间的距离就小了。这不但阻遏水流,而且妨碍航运。从船上人看来,最好水上无桥,如果必须造桥,也得造得【乙】有桥恍同无桥,好让他的船顺利通过。

              ②桥的作用是跨过河流与山谷,以便接通道路。河与山是一个国家的资源所在,如何利用这资源,就显出一个民族征服自然的能力。在这征服中,造桥的能力更为突出。造成的桥,可以为然屹立达千年以上,经受日夜的水冲狼击,风吹雨打,甚至天灾的洪水、地震,人祸的战争摧残,而始终蜷伏在那里,一声不响地为人民服务;而且基本上保持原来的形状不变,有如自然界的一座“天生桥”或“天然洞”。有时甚至比自然界的河山还稳定,如桥还在,而下面的河流却改道了,或两端的山竟然塌陷了。这样的桥就是中国的古桥。

              ③这样的桥,当然都是石桥。它连同其他各种木桥及吊桥,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首先当然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方面。我国河流特多,许多城市因靠河而发展,河上桥多桥少,是决定经济荣枯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中国古桥不但为了交通运输,而且对人民精神生活亦有作用,因为桥上散步或眺望,亦是一种忙中消遣。甚至桥的本身亦可称为美术展览品。中国古人在造桥时,不仅着眼于桥的实用功能,其实也非常注重桥的美感,很多中国古桥都成为当地一景。诚如李约瑟教授所言:“______”。

                                     (节选自茅以升《桥梁史话》,有删改)

              材料三:

              张泽瑞《清明上河图》局部(汴河虹桥片断)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很繁荣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

              汴河是北宋时期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这里人口稠密商船云集。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外形美观的单拱桥。有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指指点点,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这座桥因“其桥无柱,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桥头遍布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这里于是成了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

              (1) 阅读材料一,说说桥这一意向在两首唐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思?

              (2) 材料二第①段【甲】【乙】两处“有桥恍同无桥”分别指什么?

              (3) 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更适合材料二第④段划线处?请说明理由。

              A.中国桥都是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的美。

              B.没有中国桥是不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的美。

              (4) 请简述材料二③④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5) 材料三《清明上河图》里那座虹桥的设计很有特点,请综合材料二和三,参考示例,再写出这座虹桥的两个设计特点及其对应的设计意图。

              特点一:规模宏大,桥身宽大。

              意图:因为此处人口稠密,商旅网来,只有桥身宽大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商贸往来的需要。

              特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并说说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 5.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1、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3、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



              (2) 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7.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两句诗妙在何处?

              (2) 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 9.

              送项判官

              北宋·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 华簪常得从鸡翘

              【注释】①泥滑滑:山鸟鸣。 ②青衿:出自《诗经》:“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③白璧招: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即以白璧招聘。 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写出送别时所见的景物,“断芦”和“落枫”点明时间是深秋季节。
              B.颔联着重写渡口离别时所见到的景色,写情写景。

              C.颈联写诗人与项判官的交谊和项判官的为人。
              D.结尾两句是临别赠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良好祝愿。
            • 10.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诗中“愁”具体指诗人因为什么而愁?


              (2) “落红”指什么?后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