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爱这土地》这句话中诗人用“常含泪水”这一静态描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祖国诚挚的爱。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具体描写淑女、君子在河滩相会的情景,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C.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愁》“浅浅”一词以轻描淡写的笔触反衬出诗人浓烈的思乡情绪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D.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句中两个比喻用沦陷区反衬解放区,表达出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真挚情感。
            • 2.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诗句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给人留下了长长的余味。
              B.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通过对解放区具体事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解放区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D.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关雎》)这四句写出男子追求姑娘没有成功,长夜无眠的相思之苦。
            • 3.

              纸船(泰戈尔)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在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 4.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5.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6.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 7.

              梅花自是于春懒。不是春来晚。看伊开在众花前。便道与春无分、结因缘。

              风前月下频相就。笑我如伊瘦。几回冲雨过疏篱。已见一番青子、缀残枝。

              【注释】①伊:指梅花,暗指自己。②因:通“姻”。③就:相会、相见。


            • 8.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解不平。

              【注】①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戊戌六君子”之一。本诗写成时诗人才17岁。②终古:久远。 ③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 9.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 10.

              小重山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释】①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②些子:少许。③碧云:指茶团。④碾玉:碾茶。⑤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⑥东君:原指日神,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