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又名雪山,临近松州、维州、保州,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岁暮”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谈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李儋(dān):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②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③邑: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而以花开一年比衬,流露出别后近况萧索的感慨。

              B.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

              C.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诗人既想辞官归隐又觉得自己未尽职责,处境进退两难。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李儋的问候和对他来访的感激。

            •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这首诗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 4.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句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表现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B.“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
              C.诗人虽看似闲适,却没有忘情国事,丧失信心,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相吻合,于是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D.这首七绝结构严谨,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 5.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此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写。

              (1) 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情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凄清孤寂
              B.轻松愉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
            • 7.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着有意抱琴来。


              (1) “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着有意抱琴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望岳》                                         《登飞来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飞来山上千寻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闻说鸡鸣见日升。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不畏浮云遮望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面对《望岳》、《登飞来峰》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岳》诗中“钟”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有加,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意。
              B.“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登飞来峰》中的“千寻”形容塔非常高。
              C.两首诗都抒发诗人登顶后的感受,表达了他们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D.两首诗歌体裁不同,《望岳》是一首五言绝句;《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律诗。
            0/40

            进入组卷